A. 什麼是教育質量什麼是教學質量什麼是人才培養質量有何區別
呵呵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首先,什麼是教育,這個問題不講清楚,所有答案都沒有意義。
其次,教育與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什麼是教育,首先考察的是教育的起源。目前國內外關於教育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個人研究認為:教育起源於人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
為了滿足生理需要或叫做滿足生存需要,即衣食住行的需要,人必須學習----學習的需要是天生的,因而教育也是人生來就需要的。從這一角度,教育是為滿足人的生理或生存需要的、教育者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傳授經驗與知識的活動。
而在人類社會化程度不同的今天,人的需要更主體地體現為生活的需要----生活質量提高的需要----較生存狀態更為豐富的精神、物質需要。此時,教育則是為了人們獲得提高生活質量的知識、素質與能力的需要的,教育者有計劃有目的的社會性實踐活動,一般指向學校教育。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強調對人進行全面、全方位的培養和訓練,幾乎包括了所有可能對人的成長產生影響的因素,如教育環境、學校各種氛圍、學生家庭條件、教學的基本保障等等。現代的「教育」概念,強調的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某門或某類學科知識的培養與訓練,更注重強調為社會的發展服務或是為個人的發展服務。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學的基本要素有很多種提法,總起來離不開教師、學生、教學媒體。
教學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注意強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從系統管理的角度,教育和教學是兩個不相同的系統,教育比教學的范疇為大。高等學校的教育管理系統包括行政管理系統和黨委管理系統,這兩個系統之下又有一些子系統,如行政管理系統下的教學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後勤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等。而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一般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學風、教學隊伍、教學管理制度等教學基本建設的管理。」教學管理系統不包括教學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統,如圖書情報系統、後勤服務系統、體育衛生系統等等。教學管理系統是教育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又有緊密有關系。
因此,教育質量與教學質量也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
教育的質量,即一種特定的社會實踐(人才生產)的質量,最終由其產品——培養出的人才來體現,不僅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各個方面來規定,同時也包括了教育環境建設、學校氛圍、教學保障等方面的質量。可以說,教育質量是以人才(學生)作為衡量教育實踐質量的基點,並以此為中心從各個方面對質量進行考察。教學質量則主要是由「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構成,並以「教」為中心;教學作為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必然是教育質量的一部分,教學質量與教育質量存在質的差別。一般地,教學更強調課堂教學(包括一部分有組織的課外教學),對教學環境(如課堂自然光、聲環境)等不做嚴格要求;教育則必須包括學校教育中的各個環節。
教學質量更注重教師「教」的質量,考察學生「學」的質量,則主要是在教師的「教」對於學生的「學」所起到的作用、產生的影響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生不受教師影響的自學或其它學習形式則不在教學質量考察范疇之內。
教育強調對學生的的個人發展的影響力,指向一個較大的范疇;教學則更注重某門或某類學科知識的學習,主要指教育的一個環節。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相比這一學校的教學質量,前者更強調學生的成才率(即產品合格率、優秀率),從學生的角度考察質量。後者則更強調教師「教」的質量以及由這一「教」的質量引起的學生「學「的質量。教育質量更傾向於成品——人才質量,至少指向某門學科的教育質量,如同樣是土木工程學科,教學質量則更傾向於產品的前期加工。
現代質量觀,是將質量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的。從質量系統的角度,教育質量的決定因素包括教育制度、教育背景、政策、體制等宏觀因子,也涉及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教育方法、形式、內容、機構、人員等中觀因子;而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則是在教育質量的各種影響因子之下的一種微觀要素,包括教學管理質量、教學質量(如課堂教學質量、課程教學質量)。可以說教學活動作為子系統,是教育實踐的基本細胞;各式各樣、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教學活動(基本細胞或子系統),是教育實踐這一整體系統的最主要內容。進而,教育質量與教學質量是大不相同,卻又緊密相關、相互滲透、相互依賴的兩種系統。
B. 為什麼建設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有關構建高校教學質量監控及保障體系的幾點思考
在各高校中,教學質量與保障體系的作用不容小覷,所以,構建高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已經成為高等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作用下,為高等教育改革與高校市場化轉型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促進高校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而高校則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的需求特點,確保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與自身發展相適應,貫徹並落實全面管理戰略,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進一步開拓高等教育市場。
一、高等院校發展現狀研究
(一)管理理念欠缺
首先,高校管理可持續性發展理念不完善。現階段,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所以,在高校未來發展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作用也逐漸突顯出來。構建高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可以更好地完成培養人才的目標,使其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使得學校和社會之間處於良性循環的狀態,進一步增強高校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並未重視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工作的全面規劃,難以將專業建設與師生管理相互結合,而且未全面了解社會需求[1]。
其次,未踐行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中,如果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中以人為本的理念缺失,將與教育宗旨完全背離。當前,部分高校將行政權力當作重要手段,沒有接受專家監控,不考慮專家的意見與建議,而且在評價教學質量方面僅僅從獎勵和懲罰兩方面入手,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受管理者和教師互動缺失的影響,評價教師的客觀性嚴重不足。而在評價學生學業的時候,對於考試的分數以及成績更為關注,而沒有注重學生的全面?l展,為此,學生道德觀年與創新能力不強。
(二)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高等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具備了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但是,在管理工作逐漸完善的基礎上,質量管理體系並未與時俱進,致使其難以與學校發展的目標相適應。無論是專業課程的設置還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都必須要隨之發生改變與完善。若始終沿用原有體系,那麼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將難以提升。在傳統的教學行政機構中,教學管理與決策是不分離的,而教學質量信息反饋主要是利用行政管理機構實現自我反饋,所以,並未設立獨立且專業化的信息反饋機構[2]。而這種基於行政的反饋,對於學生專業訓練基地和用人企業等反饋信息嚴重忽視,很難了解問題的本質,因而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質量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
在現代高等院校中,應對教學質量監控機構予以全面完善。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雖然已經設立了系二級和學院一級管理組織,但是細化管理系統仍然缺失,所以經常出現教學管理部門與教務處身兼數職的問題。因為學科種類與專業諸多,所以課程存在極大的差異,如果教學質量監控機構不健全,則難以及時發現教學質量問題,也無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在構建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方面具有不利的影響。而且,會將重點放在教學秩序方面,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內容改進等嚴重忽視。與此同時,對於教師教學活動的監控相對嚴格,而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寬松。以上情況都是受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范圍不到位的影響,使得現代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難以達到具體的要求。
C. 好未來直播雲的直播課堂系統如何教學質量呢
我覺著挺不錯的,直播雲的直播課堂通過藉助科技力量,開發出了一內系列教學工具,例如「分組容作答」「手勢塗鴉」等等,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自從我們機構用了直播雲後,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雙師課堂則為學生的學習質量帶來很大保障,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題。
D. 在教務系統內如何進行教學質量評價
一.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的意義
學校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教學質量的競爭,而不在於學校大樓有多雄偉,場地有多寬闊,規模有多大。學校辦得如何,它在社會上的反響怎樣,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與信賴,關鍵在於這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與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老師講:把育人質量擺在辦學第一位的學校才是好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質量、學生可持續發展上的教學幹部才是好乾部。
以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課題,將實踐行動與研究探索緊密結合的行動研究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其實,作為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時每刻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嘗試著教學行動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反思→意識到教學問題所在→拿出新的教學行動方案→再嘗試教學行動」。在這個循環往復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學行動反思」一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發現並提出問題,明確今後行動研究方向,進而提高教學行動研究質量的前提與保證。
及時撰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進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學幹部或教師對自己所分管的學校教學工作、學科教學成績狀況進行全面、深刻、系統地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進而拿出新的具體措施、制訂出下一步行動研究方案的過程,就是不斷接收、吸納新的教學思想,不斷調整教學改革方向的過程。可以說,它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器」。
二.我區各小學質量分析現狀
通過一次性檢查、督導評估以及調研,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只有不到10%的學校有比較規范的質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試後能及時進行數據統計,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質量分析,且分析比較規范,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引起教師重視,為教學指明方向。
約有50%的學校每次考試後能進行質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過程不夠規范,分析不夠具體,改進措施籠統。
還有一部分學校的質量分析只是為了迎接檢查,將老師的分析進行堆砌,簡單的復制粘貼,缺少數據統計,缺少提煉,更沒有有價值的建議和措施。
2.質量分析報告質量高的學校的教學成績屬於全區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而沒有正式的質量分析,分析不規范的學校成績明顯居於後列。
3.具體問題是:
(1)不重視: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質量分析的重要作用,並不進行系統的分析;
(2)不全面:要麼只對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對考查學科置之不理,要麼只就數字分析,浮於表面,還有的是一篇教學工作總結,沒有從成績入手;
(3)不科學:數據統計不全面不科學,缺少全面的統計、橫向縱向的比較、沒有目標的達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體,沒有與學校工作聯系,沒有指導意義,改進措施籠統,缺乏操作性。
三.教學質量分析的程序
教學質量分析是一個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過程。一般來說要經歷如下幾個流程:
1.教師個人對任教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2.年級組長對整個年級、教研組長(主任)對整個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3.主管教學的校長對全校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4.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全校——分學科——年級組學科組內——教師個人——班級學生
四.什麼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或稱質量評價報告,是一種大型正規性考試或檢測以及考查結束後,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分析並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指導或建議性意見的書面報告。其作用是匯報教學工作,剖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為學校強化教學管理提供依據,是教研員、學校管理者、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文體。
五.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種類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從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2.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主管學科的主任或教研組長
3.教研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備課組長或年級組長(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班主任(初中的經驗)
5.教師個人質量分析報告——任課教師
6.學生個人的分析報告——學生(對於有能力的學生而言)
六.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特點
1.針對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在某種考試或考查結束後,針對試題或考試效果所作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解決教師所關心的考得怎麼樣、今後怎麼辦這樣的問題。
2.功利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指出的是學科教學中所出現的確確實實的問題,提出的是實實在在的改進措施,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幫助作用,對下一步提高質量有促進作用,是對考試的理性認識。
3.時效性: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是針對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改進今後的教學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奠定基礎,時間性很強。因此分析要迅速,報告要及時,如果時過境遷,就失去了指導意義。
4.指導性: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其它的應用文,它要求我們分析試題特點、教學效果時要抓准典型試題,典型問題。分析典型時,要與當時教育發展的
E.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該怎麼做
個人覺抄得應該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教學結果,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沒有提高。另外一方面是教學過程,一般用學生評教調查文件的方式進行調查。教學過程的評價建議參考這篇文章http://testscoringmachine.blog.163.com/blog/static/216380014201303094539345/
F. 教學質量評估系統設計與實現
首先這個系統要有填表抄的功能,就是填寫對每位教師的滿意度等基本信息。登錄的時候需要用學生的學號。可以根據學號判斷出班級,然後根據班級列出授課教師供學生選擇。
把採集的信息存放到資料庫中。
然後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已報表形式、圖表形式展現出來。
還可以對上一次採集的信息進行對比,看是否有提高。
對每位教師進行評價,比如該教師 數學 課程優越,但某某課程不及。
這個需要做需求的分析,具體得出需要給教師評價那些類。
評選出最優秀教師,最差教師等等。
可以讓學生統一上機,按班級進行統一採集信息。
G. 什麼叫教學質量
《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內價」,「最終體現容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從宏觀層面看,教育質量即整個教育體系的質量,也可稱之為「體系質量」。所謂體系質量實質上是指其與系統規模、結構和效益等之間協調問題。也就是說,它以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為標准。什麼時候系統各要素之間協調一致,什麼時候就表現出較高的體系質量。微觀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其「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質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H.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多媒體教學軟體互動反饋系統的
良好來的開端是成功的一源半,如果在上課的初始階段就能把學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住,使他們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對本節課教學起很大的作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動用了聲音、圖像、圖片、文本等多種技術手段,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認知對象,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器官,使學生眼耳手等器官綜合參與,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優秀的圖文並茂、生動形象的CAI課件遠比「口授+板書」的單調教學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使學生面向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並茂的畫面。這就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聲、光、電等各種信息,使得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系統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於這個和諧的教學情境,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提高。
I. 桂林市中小學教學質量測評管理系統怎麼進
這是桂林市教育局下轄的教育科學研究所管理、主辦的一個本市,含內12個縣的中小學教學質量測容評管理系統,每個學校有一個用戶名和自己學校的密碼。你要登錄這個系統,要去你的學校相關老師那裡得到用戶名和密碼才能登錄,我們學校的密碼還經常換呢。
J.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制度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