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教育和國外教育的區別
中外教育的區別:
1、橫向激勵與縱向發展
中國的兒童教育,表揚與批評為慣用的教育手段,教師喜歡採用橫向比較法,如利用小紅筆、小紅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勵孩子,看誰表現好。
美國教師則不同,一般對孩子不表揚也不批評,理由是:批評了你的孩子會刺激你的孩子,表揚了你的孩子會刺激其他的孩子,他們注重兒童自身的縱向發展而避免對兒童進行相互比較。
2、集體精神與發展個體
中國人強調個人服從集體,個體要與集體保持一致,如果出現不一致則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
美國人強調個性差異,教師總是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安排活動。目的是為了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別於他人的獨特個體。
3、強調自製與突出自主
中國教師總是鼓勵孩子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專門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養兒童的恆心、耐心,他們多強調兒童自我意識的社會性發展,多引導兒童逐步學會適應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而美國教師常常鼓勵孩子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從事多項活動,以期培養孩子的靈活性、創造性,多注重兒童自我意識自然發展,多鼓勵兒童自由且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4、肯定結果與重視過程
中國人重結果與技能的掌握;無論學習什麼,為求學深學透,無論干什麼,力求完美無缺。
美國人重過程與能力的增減,他們注重孩子的參與意識,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機會多,教師還極力鼓勵孩子自由發揮、自由創造,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1)中國教育與教學擴展閱讀: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余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教育本質的多重審視
(1)內涵:所謂教育本質,就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區別於其它社會活動的根本特徵,即「教育是什麼」的問題。它反映出教育活動固有的規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徵。
(2)關於教育本質的四種觀點:上層建築說;生產力說;特殊范疇說;多重屬性說。
(3)關於教育本質的第五種觀點「意識替代說」:
文化教育通過改變個體的意識空間來改變個體的選擇指向。人類通過文化教育增大了個體的意識空間,從而找到了教給個體選擇對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徑。人類的文化成果通過教育者附著在個體的意識當中,塑造了新的個體,為個體關於未來的指向提供了透視器和顯微鏡。
(4)人類的教育有社會性、目的性,這與動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質區別。人類教育本質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關系。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動的功效和職能,就是「教育干什麼」的問題。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與社會發展功能。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貳』 你最想改變中國教育或教學體系的什麼地方,為什麼
個人以為
1:中國的傳統教育及教學體系與現在的時代要求有些差距,必須從小回孩子抓起!
2:以書本為體答的教育方法應該改成更多的以人為體!重點培養小孩子的興趣!
3:教育類型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幾本教科書上,更多的拓寬領域!
4:更為現實的問題,要把「性」教育提到課堂上來,不能只是點到為止!
『叄』 請問各位,是否知道《中國教育與教學》這本雜志,它的權威性又如何
非法出版物。如果需要發表教育類的論文,請回復[email protected] .
關於非法出版物和非國內正式出版物調查結果及對發表在其上的論文處理意見的通知泉州市教育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泉教職改〔2004〕8號
關於非法出版物和非國內正式出版物調查結果及對發表在其上的論文處理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市)教育局職改辦,市直各學校: 2003年以來,我市在職稱評審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盜版印刷CN刊物、假冒CN刊號等類型的非法出版物,以及未經國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非國內正式出版物。為此,我局於2004年3月10日發出《關於盜版和非正式出版CN刊物論文處理意見的通知》(泉教職改〔2004〕2號)的文件通知,但由於非法刊物給我市中小學教師職務的評審工作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廣大教師反響強烈,分別通過來電來信舉報等形式反映情況。為了使評審工作能夠健康、順利地進行,維護評審工作的嚴肅性,經向新聞出版部門和有關單位查實,以及在"中國期刊網"(http://www.cnki.net/)查詢有關刊物的論文目錄,現就調查結果及對發表在其上的論文處理意見作如下通知,請遵照執行。 一、經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雜志社調查與證實,我市提供的《教學月刊》(CN33-1279/G4)2003年8A和8B綜合版等2本期刊樣本並非他們出版,由此認定此2本期刊為盜版的非法出版物。 二、經廣西教育學院調查與證實,我市提供的《中學文科》(CN45-1280/G4)2003年5·6月號合刊、《中學理科》(CN45-1279/G4)2003年5月號、《小學教學參考》(CN45-1233/G4)2003年5·6月號合刊等3本期刊樣本並非他們出版,由此認定此3本期刊為盜版的非法出版物。 三、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復函福建省教育廳職改辦,認定《改革與創新》(CN35-0053)、《中華教育與教學雜志》(CN03-4383/HK)、《當代教育雜志》(CN(HK)NR4064/190/01)、《中國教學縱橫雜志》(CN(HK)NR4159/87/02)、《中國教育改革與研究雜志》(CN(H)39-7869/G)、《中國現代教育雜志》(CN35-3917HK/G)、《中國教育教學研究雜志》(CN18-4258/H)等7種刊物為非法出版物,且國內統一刊號完全錯誤;《當代素質教育》(CN03-3313/G·HK)、《中國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CN03-3569/G·HK)等2種刊物為非國內正式出版物,且國內統一刊號完全錯誤。 四、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復函福建省教育廳職改辦,證實《航空教育》(CN11-2548/G)、《教育教學研究》(CN11-1038/F)未在該局登記,它們的國內統一刊號完全錯誤,系非法出版物。 另據我們核實刊物,《教育教學研究論叢》(CN11-1038/F)與《教育教學研究》(CN11-1038/F)系同一刊物。 五、經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查實,並在其網站上作特別提示(http://www.xwcbj.gd.gov.cn/menu/zxjd_bz_tbts.asp),由此認定與其特別提示內同名同號的刊物為非法出版物或非國內正式出版物。刊物及其刊號詳見附件。另據我們核實刊物,《教育導刊》(CN23-1340/GD)與《教育新導向》(CN23-1340/GD)系同一刊物。 六、在選送我市評審論文的刊物中,發現《現代教育科學》(CN22-1339、CN22-1173)、《現代中小學教育》(CN22-1096/G4)、《繼續教育研究》(CN23-1470/G4)、《引進與咨詢》(CN35-1076/F)(素質教育論壇專輯)、《學會》(CN35-1127/G3)(中小學教師論文版本)、《武夷科學》(CN35-1104/Q)(季刊,中小學教師論文版本)等刊物內含有大量我省或我市教師論文,經"中國期刊網"查詢論文目錄,與其正式刊物目錄完全不一致,並且刊物上沒有標注"增刊"字樣,也沒有出具國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門的出版許可證,由此認定這些版本的刊物為非國內正式出版物。 七、本文所列的刊物或刊物版本,均為非法出版物或非國內正式出版物,發表在其上的論文不予認可,允許參評對象更換符合我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要求的論文。論文發表的截止時間可放寬至2004年3月。八、由於受到非法出版物和非國內正式出版物的影響,我市2003年中學教師中級職務和中學高級職務評審還未結束。中學教師中級職務和中學高級職務更換論文的截止時間為2004年4月25日。 九、發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國內正式出版物的論文,經專家鑒定結果為不符合我市評審要求的(即論文質量不符合要求),論文不予更換。 十、從2004年度起,送審代表作發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國內正式出版物,一律不予認可,且不能更換。 附件:廣東省新聞出版局特別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號泉州市教育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二○○四年四月十九日
主題詞: 非法出版物 調查結果 論文 處理意見 抄送:福建省教育廳職改辦,泉州市職改辦,存檔(二)。 泉州市教育局辦公室 2004年4月19日印發 附件:廣東省新聞出版局特別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號 名稱 刊號 名稱 號
教育界 CN79-1229/Z 中國教育研究與實踐 CN-HK-4311
全國教育優秀論文摘 CN-1035R 中國教育教學研究雜志 CN18-4258/H
CN26-1035/I4 CN35-1239HK/G
CN26-1035R CN-4258/H
亞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與實踐 CN(HK)-NR4352/46/03
CN(HK)4251/171/02
中國現代教育論壇 CN39-7859HK/G 中國教育(高教版) CN.NR37-02
中國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當代教師 CN(HK)25/11/03
教育科研論壇 CN.NR 183/03 教育新發展 CN(HK)NR 184/02
中國教育改革與研究 CN.H39-7869/G 中國當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
CN(H)39-7869/G CN03-1202
CN03-1202/G
CN03-1202/HK
中國科學教育研究雜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導向 CN23-1340/GD
中國當代教育雜志 CN(HK)NR4069/194/01 當代素質教育 CN03-3313/G
教育管理與科研 CN142-03/G4 教學理論與方法 CN23-1240/N
中華素質教育雜志 CN(HK)67-4359/R 中華創新教育 CN98-4362/G4
CN98-4359/G4
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 CN(HK)NR4180/105/02 中國教育理論雜志 CN(HK)NR4137/53/02
中國教育研究 CN39-7848/G4 當代南方教育論壇 CN35-1515HK/G
CNHK0315 CN35-1515HK/GJ
CN43-8319H/G
CN98-0315/G4
CN98-0315/R
中國教育與經濟論壇 CN43-8861/R 教育縱橫 CN(HK)NR 4540/264/03
CN43-8816/R
中國現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國教育改革與研究雜志 CN(H)39-7869/G
CN65-082HK CN.H39-7869/G
中國教育縱橫雜志 CN(HK)NR4159/87/02 中國創新教育 CN(HK)NR3327/003/01
當代教育 CN(HK)NR 4064/190/01 中國教育家雜志 CN44-1406/Q
CN11-4525/N
中華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
CN(HK)4263/186/02
中國教育與教學雜志 CN54-9887/HK 中國教育教學雜志 CN18-4258/H
CN13-4412/H
中華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雜志 CN16-1690/NR 中國教學縱橫雜志 CN(HK)NR4159/87/02
中國現代教育教學雜志 CN03-0173/G 中華現代全科 CN29-3227/R
中國人文科學研究 CN03-1204 中國研究生雜志 CN03-1029/HK
中國圖書館學 CN1073-168
http://e.qz.fj.cn/zwgk/info/2004/04/2004-04-01.htm
『肆』 《中國教育與教學》是中文核心期刊嗎
這應該是一份非法刊物。
查中文核心目錄,請到網路主頁,直接鍵入
「中文核心期刊 2004」等字樣即可。
『伍』 中國教育的差距差在哪兒
1、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不管是從教學范圍、教學方法還是教育理念上都有很大的區別,詳細如下:(1)教學范圍總的來說,中方教學范圍更小,但是內容較之於西方教學內容要深的多,西方教學范圍雖然廣,但在中國學生的眼裡不過是蜻蜓點水。例如,在sat物理中會有類似於「狹義相對論」、「電子元件」這樣的章節,在中國學習的教材中甚至會有一個chapter名字就叫做galaxy。而在高一的上學期中國就將圓周運動學完了,這一部分放在西方高中的話應該是在必修2,會在高一下期開學才講到。從這樣的教學進度來看便可知道中國和西方教育在高中階段的孰深孰淺了。不過所謂的教學范圍也因不同的課程有所不同,AP、A-Level、IB、SAT、VCE等等都不盡相同,這僅僅是個大體趨勢。(2)課堂模式中國課堂以老師為主,由於一般課堂的節奏都比較緊湊,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老師在講台上進行所謂的填鴨式教學,這一點主要是由於中國教學大綱內容深,技巧性強導致的。相反西方教學的課堂則顯得輕松,首先是因為西方教學內容的難易度普遍小於中國。具體人數一定是課程不同、地區不同也有所差異的,但是較少的學生意味著學生可以與老師有的交流。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中國教學課堂里,主角是老師,而西方教學課堂中,老師和學生同樣重要,甚至學生會在課堂里起到更加主導的作用。(3)高效性中國教育的高效性要高於西方,首先從教材的高度統一上來看。中國高中生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的全國統一的教材,而這份教材歷經了多次專家修改已經顯得非常嚴謹、科學了。而西方教育,拿美國為例,不論是IB、SAT還是AP都絕不止一本教材,特別是IBPrinceton、Cambridge、Pearson等等都有出版其教材。而這些教材有的是由一個人獨自編寫的,有的是統一編寫的,但是這些都不如中國的教材集思廣益、引經據典,畢竟全中國就這么一種教材。西方的教材的多樣性導致其良莠不齊,最終導致整體教育的高效性降低。(4)順序問題這里的順序問題針對的是在整個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每一項具體內容教授的先後問題。西方教育課程的內容安排更加科學,其實這是一個比較顯而易見的問題。(5)技巧性中國理科基礎教育是全球出了名的難,具體難在技巧性和多變性上。理科中有這樣的一類綜合性題目,這樣的一道題目往往可以將你初中或者高中所學的所有重要知識點糅在一起,再加上各種七十二變變換的難度蹭蹭蹭地往上竄。亦或者編來各種有著美麗的巧合、充滿想像力的問題僅僅為了將兩個知識點結合在一起,而這樣的題目在西方教育中不太常見。2、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國家,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廢除,代之以中西方結合的特色教育方式。
『陸』 請你評價一下中國教育與別國的不同,有觀點的都能說
我覺得外國的教育比較「填鴨式」教育,就拿數學理工科課程來說吧,外國教師不斷進回行知識點(通信原答理)的硬塞,非常枯燥,沒有靈感閃現,強調期末考試,但是老師的計算能力又讓人十分著急(三角函數計算了10分鍾)。而我國的教育偏重「啟發式教育」,比如讓我們明白這個函數在隨機信號分析里的作用,而不死磕於一個死的範式,因此產生了不少想要研究的ideas。在做題方面,外國微積分教育(比如美國,英國等)是要求課後題幾十道全部做完的,而我國的教師會選擇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讓我們作為作業去做,讓我們對這個性質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不讓我們盲目刷題。但不知為什麼,我國的教育容易讓我們陷入技巧的死磕,而看ieee TIT等期刊的優秀的學術成果,並不需要特別擅長數字的計算。或許,這就是外國學術成果多的原因吧。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學風格,教學效果因人而異,千萬不要留下刻板印象,覺得外國重視想像力重視啟發,而我國都是應試教育。
『柒』 中國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中國的教育,在於應試上,那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與倫比的,可是在於埋沒人才上,還有發展學生自主的習慣和思考方式上,也是世界之一流!
這個也許從古到今就是如此的吧,古代中國的文明,中國的學生在漢代之前是思考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高度,都是值得深思的,那種百家爭鳴的景象,在中國的思想界,教育界也是僅有的唯一的。
為什麼那個時候的教育值得我門去思考,在那之後,中國的教育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從董生的天人三問,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了吧。結果是什麼,看看《儒林外史》,大家都是會有所了解的。真實的景象正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里,在中國所謂的人文教育里,盡善盡美的,淋漓盡致的演繹著。
為什麼說現在的教育還是一脈相承。就是因為小學,初中,高中,都是一名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學完了基礎教育和知識,有的好些的在最終能用一個所謂的「能人」一起拔高輔導,這樣壓抑了學生的思考范疇,是學生在一個老師思考問題的思路下,一直沿著他的思路思考著自己的問題。很難去發散自己的思維,用本來屬於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這樣就是中國的教育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這個的情況不值得我們大家去深思么,不值得我們去改變一些什麼么?
我感覺中國大多數,我要強調的是,大多數學校,多少年一成不變的教書育人的方式,多少年了,一直都沒有改變,盡管老師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老教師下了,新教師上了,只不過在教育中是在一種的思考模式向另外的思考模式的轉化,根本達不到讓學生自己多元化思考的目的。教育的模式一天天的喊著:改變,改頭換面。可是結果呢,還是沒有變化的,人文式的教育是好的,可是我們最終的目的還不是要培養四有新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么!沒有自己創新的思想,沒有多元化的空間去想像,人文何用·
真正的要改變一些了了,我們不要一味的去說高考的問題,實際上在我們的教學理念中,就要去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高考只是客觀的存在,但是最基本要我們去改變的,就是要我們在我們的教育模式和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考空間和發散學生自主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上考慮一些我們切合實際的問題!
在於這個問題的做法上,我認為,要作到:多元化學習、和單元化教學會更好一些!
怎麼做呢?我認為單科的教學有多名老師同時去講解,只不過每一名教師需要去講授的知識不一樣。那數學做例子:可以採取多名老師共同完成高中數學教學的目的,甲負責講授集合的基礎知識,乙負責去講授函數的問題,丁負責去講授空間幾何的知識等等。這樣可以絕對的,充分的去讓老師去充分的研究和解決但部分的知識,同時也也是是教研的活動直接擴展到基層。也可是使學生在單科目的學習中感受到不同老師的不同的想法和思維。這樣也能使學生的多元化思考問題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有人要問,這樣的教學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面對高考,你這樣能造就出高分的人才么?
我要說的是,面對現在的形式,可以在上訴的情況下進行具體的辯證和改變的,可以在高三的學年布置專門的教師,就單獨負責高考的研究和挖掘,這樣都是可以的!不會給高考的任務造成任何的負擔,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多元化思考方式!
這些僅僅就是個人的建議和想法,估計是沒有那個學校願意去改革的,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改變一個學校的教學理念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改變一個國家的教育體制更是難上加難,為什麼不從我們自身作起呢?
為了我們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那樣一脈相承下來的高分低能的人才。有些人要努力的,有些人要改變的!!
『捌』 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
實際上媒體所報道的槍擊事件只是非常偶然的事件,就像每天北京車禍死亡數版人卻不可能都權會有報道一樣
美國是教育高度發達的國家,注重對人的培養,而不是對人的應試的培養
所以諾貝爾獲獎者半數以上為美國人
留學美國當然好,美國是個比歐洲、日本外向的國家,能接受外來人,種族歧視較少,種族歧視者只是少數人,而大多吃軟怕硬,如果你能壓制住他們的囂張氣焰,他們是不敢正眼看你的
『玖』 「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是合法機構嗎
不合法,請老師們擦亮雙眼,我和同事都被騙了,徵集稿件,騙取參賽費用
『拾』 教育與教育學的區別
1,專業不同:教育學部分學科,教育專業是分學科的。
2,課程不同:教育學主要內有中小學語文、中國容教育史、數學教學法等課程;教育主要有數學、語文、英語、音樂、美術等課程。
3,就業不同:教育學就業方向以教育實習、社會調查等;教育的就業方向以小學教學、管理和研究工作為主。
教育學簡介:
1,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3,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