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教學樓標准教室的設計
首先要看教學樓是來小源學中學還是大學,而且還要看裝多少人(每班人數)。這直接決定了每一排座位的間距,也就間接決定了教室的大小。
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86關於教室的內容:
普通教室
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於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5600mm的橫向走道。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先計算人數,然後按照以上標准合適的裝下這些人就行了。
㈡ 對於建築設計來說,有沒有學校教學樓衛生間以及內部器具數量的標准或規范若有,請告訴我一下,非常感謝
看一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㈢ 教學樓教室的門設計規范是否有要求一定要帶附窗
非常正確,沒有錯誤
㈣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重要公共建築」的條文解釋里「較大規模的教學樓」怎麼確定,多大面積算「較大規模」
按照規定,使用人數超過500人的中小學校或者其他未成年人的學校,使用人數超過200人的幼兒園就屬於重要公共建築!
㈤ 大學的教學樓建築設計有相關的規范嗎
有的,民用建築通則,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和會議室相關的影劇院建築設計規范,和期刊室相關的閱覽室設計和布置,關於教學樓建築設計的地方性技術措施。
㈥ 大學教學樓建築設計以滿足哪些規范
大學建築教學樓的設計首先要滿足《建築防火設計規范》、《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其次滿足上述規范條文外還需要滿足《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外牆保溫工程技術規程》、《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公共建築設計標准》、《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無障礙設計規范》、《建築地面設計規范》,《建築玻璃應用技術規程》等和地方《民用建築強制性條文》等相關規定
㈦ 大學公共教學樓內教室尺寸是多大,40人、65人、70人,怎麼設計較好多媒體、階梯教室有沒有相應的規范
大學公共教學樓內教室尺寸根據組織教學的需要有多種,從30~200人都有,目前多媒體版教權室設計規范的權威的正式文本好像還沒有,但是已經有許多老師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討,也發表不少論文,可在設計時參考。我們也可以做一些私下的交流。
㈧ 大學教學樓設計規范中無電梯最多能做多少層
5~12層裝一台電梯,13以上要兩台。但沒強制,所以一般教學樓最高是4層
㈨ 教學樓樓梯設計規范有哪些
1. 樓梯間應有直接天來然采源光。
2. 樓梯不得採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樓梯的踏步,不得多於18級,並不應少於3級。梯段與梯段之間,不應設置遮擋視線的隔牆。樓梯坡度,不應大於30°。
3. 樓梯梯段的凈寬度大於3000mm時宜設中間扶手。
㈩ 請問公共教學樓(大學)設計有什麼規范或是要求
以下條目摘選自《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1986)》供參考。
第二節 普通教室
第3.2.1條 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於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600mm的橫向走道。
第3.2.2條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第3.2.3條 黑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於1000mm,寬度:小學不宜小於3600mm,中學不宜小於4000mm。
二、黑板下沿與講檯面的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mm;中學宜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應採用耐磨和無光澤的材料。
第3.2.4條 講台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m,寬度不應小於650mm,高度宜為200mm。
第九節 合班教室
第3.9.1條 合班教室的規模宜能容納一個年級的學生,並可兼作視聽教室。
第3.9.2條 合班教室宜設放映室兼電教器材的貯存、修理等附屬用房。
第3.9.3條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納兩個班的可做平地面;超過兩個班的應做坡地面或階梯形地面。
第3.9.4條 合班教室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5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1800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座位排距:小學不應小於800mm,中學、中師、幼師不應小於850mm。
四、走道寬度:縱、橫向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於900mm;當同時設有中間和靠牆縱向走道時,其靠牆縱向走道寬度不應小於550mm。
五、座位寬度不應小於450~500mm。
六、教室的課桌椅宜採用固定式。課椅宜採用翻板椅。
第3.9.5條 在計算坡地面或階梯地面的視線升高值時,設計視點應定在黑板底邊;隔排視線升高值宜為120mm;前後排座位宜錯位布置。
第3.9.6條 當教室設置普通電影放映室時,放映孔底面的標高與最後排座位的地面標高的高差不宜小於1800mm;最後排地面與頂棚或結構突出物的距離不應小於2200mm。
第3.9.7條 放映白晝電影的合班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放映室的凈寬度宜為教室長度的1/4~1/2。
二、安裝透射幕洞口的寬度應為教室長度的1/6;洞口的高寬比應為1:1.34;洞口的底面標高與講檯面的距離不宜小於1200mm。
三、放映室的牆面及頂棚面宜採用無光澤的暗色材料。
第3.9.8條 裝備電教設施的合班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教室前牆應設黑板和銀幕。前後牆均應設電源插座。
二、室內應設安裝電視機的設施和窗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