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評價
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該表揚時,慷慨真誠;不該表揚時,守口如瓶。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誇大學生的優點。
不同的學生,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是不相同的。如回答簡單的問題,學優生對於老師是否表揚往往表現得無所謂,受了表揚也常常是反應平平;而後進生則不然,他們很在乎老師的表揚,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受到表揚後也能高興一番。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候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也不相同。如學優生在解出難題或者對某題有新的解法時,他們就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贊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感覺很興奮」。
針對不同的需要,我們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
如果一位學優生回答的問題非常完美,我們可用極其真誠的語氣說:「你說話時有條不紊,表達的內容條理清晰,你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很強,你努力了,能成為語言學家呢!」相信那位學生聽了一定會自豪和興奮的。而其他學生受了感染,也會紛紛舉起手要求回答問題。
如果是一位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回答了問題,雖然她的聲音仍不很響亮,但她已經能做到主動地舉手發言了,這是她的進步。我們應抓住契機進行表揚:「今天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好聽,我還想再聽你說一遍剛才的答案,行嗎?」相信小姑娘一定會非常激動的,以後的她也會越來越自信的。
簡而言之,表揚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表揚學生需要的,表揚學生在乎的,這樣的表揚式評價才會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以下兩種方式的批評效果很好。
幽默式批評。幽默式批評即寓批評於詼諧之中。用一些充滿愛心、智慧的話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這樣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讓他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他們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
自省式批評。「批評的智慧在於讓學生成為自我的批評者。」自省式批評的最大優點是能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較持久。
課堂評價要求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准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使學生對自己的提出更高的標准,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揚長避短。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能正視自己、正視夥伴。
課堂評價必須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必須注重人性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還應注意,我們在對評價形式進行創新的時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傳統評價方式。如:點頭、微笑、眼神、口頭與書面結合、當眾與個別結合等等。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讓我們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著更高、更美而努力!
2. 對老師的評價怎樣寫
對老師的評價:
1、老師授課認真,細致,能充分利用時間,形象條理,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十分清晰易懂,使同學們對知識易與理解,老師講課時的激情會感染我們,課堂氣氛很好。
2、老師年輕漂亮,善於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授課認真仔細,聲音甜美,和藹可親。態度認真負責,極有耐心,是我們心中可親的老師。
3、老師講課十分認真投入,內容綱舉目分,條理性很強,而且特別善於舉例,讓同學理論聯系實際,學習起來十分輕松,而且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為人和藹,課堂能與同學們互動,營造溫馨的課堂氣氛。
4、老師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平易近
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上課例題豐富,不厭其煩,細心講解,
使學生有所收獲。半數認真工整,批改作業認真及時並注意講解學生易犯錯誤。
5、老師對待教學認真負責,語言生動,條理清晰,舉例充分恰當,對待學生嚴格要求,
能夠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比較積極熱烈。
(2)對老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擴展閱讀:
評價之類的語言普遍存在把「寄語」和「評語」弄混淆的情況。要分清這兩種情況,寄語是送給一個人的話,而評語才是評價一個人的語言。
適當的加入寄語或意見是可以的,但不能轉變評語和寄語在本質上的區別。而學生評語則一般為老師、同學、家長等非本人對一人的評價。
3. 對老師的教學評價
在語言工具的運用上,形象具體,聲韻有致,節奏明顯,學生雖然在接受知識,但同時,也受到語言藝術的感染,學生的評價是老師講課真有兩下子,聽不夠就下課了。反之,學生就會評價說,嘴裡就像嚼樹皮,乾燥無味。組織教學上揭示主題,層層進入,新舊相接,環環緊扣,嚴中有和,和中有威。學生的評價是老師講的真藝術。反之,不如俺自己看。教材掌握上,吞吞吐吐,似是而非,自己不明而講述不透,生拉硬扯,闡述不到點子上。學生評價:師不明學不通,白白浪費四十五分鍾。教師們,如果自己在教學上砸了鍋,在學生中能建立威望嗎?學生能佩服嗎?更嚴重的是家長知道了造成了鄰里之間的談話資料,影響可想而知。這樣,不僅個人威望落地,整個學校的聲譽,也受到影響。記得有個學校,高考連續三年光頭,社會輿論說:「那個學校沒有一個中用的老師」。這個評價,真如泰山壓頂,如雷擊耳。因此說,教師下功夫鑽研業務,提高教學水平,是當務之急,急不可待。4、學生對教師知識水平的評價:教師知識水平的高低,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一個主要因素。俗話說:學生需要半桶水。教師心裡必須裝有一桶水。偉大的詩人嚴辰在他的詩集《團結的旗》中寫道:「沃土才能育出好花果」。事實就是這樣。教師知識水平高了,對問題的講述既深又透,能舉一反三。概念性的知識能具體化,理性的知識能形象化,深奧的知識能淺顯化,刻板的知識能靈活化。教師對知識越講越明,聽者越聽越有勁,就像詩人柯岩寫的那樣「教師盪起智慧的雙漿,領我們進入知識的海洋」。這樣的老師,學生評價是老師有本事。記得我上高中時,有位數學老師姓陳,陳老師在講立體幾何「球體」時,運用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詩「球」導入新課,即形象又具體,聽課的52名同學,無不拍手叫好。陳老師在講「四棱錐體「時,用埃及的金字塔導入新課,概括、簡練、幾句話就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在知識上,辦法太絕了,整個一學年學生都盼著上立體幾何。50年代初,在街上遇見老師都行禮,同學們遇見其他老師都避開,遇見陳老師都鞠躬,打心眼裡尊敬他。認為陳老師是才藝雙全的老師,至今在心目中樹著他的形象。有一位教近代史的老師,姓什麼我忘記了。他講課,寫在本子上,上課就會念本子,念完八頁,正好下課,上課真是活受罪。因為這位老師鼻子紅,每次上歷史課,同學們都嚷嚷說:「又是老紅的課,那得歇會了」。學生對這位老師的評價,可想而知。5、教師給學生評價的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一定要准、實。准,就是切切實實、准確無誤。實,就是符合實際情況,沒有出入。因為教師對某一學生作評價,課後也對教師的評價來個評價,教師評價准了,實了,學生服氣,會產生積極效果。如果教師的評價不實,不準,在學生中會產生不可想像的後果。認為教師偏心,主觀。另一方面,被教師評價的學生,在群眾中會挨「白眼」會受到諷刺,會受到孤立。作為被評價的學生來說,也會對教師產生反感。所以評價一定要准、要實。總說,學生對教師的這些評價,不一定準確,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評價不是隨心所欲的,因為學生評價教師的主要依據是教師的道德水平,教學水平,知識水平,對學生的態度等等,因此,這些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水平與面貌,所以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教學產生實際效果的重要媒介。 以往,人們習慣於把教學過程看成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一種純粹的知識傳授過程,我認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在師生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進行的,教學效果必然受到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的制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教師評價對該生的學科興趣,學習成績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此,請有五年教齡以上的老師回憶一下,情況是不是這樣?完全是這樣。如升學考試,試問,濰坊的孩子為什麼垮市區到寒亭一中上學,為什麼不到濰坊的其他學校去上學。有的教師說,師資問題,對,師資,師資是什麼?概括一句就是學生(家長、社會)對教師的評價繼而產生了優異的教學效果(考上大學),所以說對教師的評價是教學產生實際效果的重要媒介。記得在高中上學時,有位地理老師名叫牛德弘,後在濰坊一中當地理老師,他在講經濟地理時,講到鋼都鞍山,真是把學生領進了鞍山十里鋼城,其境、其情,真真切切,栩栩如生。講到安徽黃山的茶葉生產時,把「黃山雲霧」這一名茶,真講到學生心裡去了。牛老師的敘述就像是你在飲茶一樣,嘴裡直冒「黃山雲霧」的香味,82年,我老兄到青島召開全國調貨會,我告訴他,給父親搞斤「黃山雲霧」嘗嘗,大哥說,茶場早被林彪一夥掃清安上雷達了,至今沒喝到此茶。雖沒喝到此茶,但記得牛老師。所以,在高中三年級分科時,八級七個班,360名學生,除升重點大學的60名外,60%的人報考了普通大學的地理專業,作為一名教師,深深體會到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成績有深刻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的評價是教學產生實際效果的重要媒介。·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學習對象的一種力達目的的認識傾向。學習興趣,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在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求知慾就是一種學習需要,就是一種學習興趣。所以說,被學生評價為教學水平高的教師,能在教學中,會掌握難度的教學內容,善於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能運用正確的,新穎的,適合學生心裡思維的教學方法,這樣就會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願望,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師所講的教材感興趣。學生為滿足自己的知識,上課就認真聽,積極學,教師趁此就引導學生從興趣向志趣轉化。有的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學習對象並沒有直接興趣,但他們感到教師有良好的教學態度,能對學生耐心積極的啟發,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及時的做出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特別是教師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較高的總體評價,使其對教師形成濃厚的興趣,結果怎樣呢?學生由喜愛教師轉而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孜孜不倦的學習它,從而形成間接的學習興趣。
4.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獎懲性評價的目的是根據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回行獎懲,它將課堂教答學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獎懲相結合,並以此作為教師晉級、嘉獎、降級、解聘等的依據。
這種評價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中運用較多的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參評教師過分注重被評課的質量而不是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出現中評不中用的現象,此外還會出現難以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等問題。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則是期望通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討論、反思,讓被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評價結果不與獎懲掛鉤,而是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發現各自的優缺點提供機會,為制訂教師發展的目標和對策提供依據。
(4)對老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評價意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教育創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
評價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對課堂教學中與教和學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選擇和側重點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將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評價所側重的各種相關因素,並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展示和發揮的重點,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5. 什麼是教師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專指對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客體對象所進行的評價活專動,其評價范屬圍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其價值在於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類:
⑴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
⑵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
⑶現場觀察評價、監視監聽評價、量表評價。
6. 聽課後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總體評價怎樣寫
(一)根據實施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准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
功能:①檢查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②決定對學生的適當安置;③辨別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
功能:①改進學生的學習;②為學生的學習定步;③強化學生的學習;④給教師提供反饋。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稱為終結性評價。
功能:①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②證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③確定學生在後繼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起點;④預言學生在後繼教學活動中成功的可能性;⑤為制訂新的教學目標提供依據。
(二)根據運用的標准不同,可以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1.相對性評價
(1)基本含義:相對性評價又稱為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
(2)具體作法:以常模為參照點,把學生個體的學習成績與常模相比較,根據學生在該班中的相對位置和名次,確定他的學習成績在該班中是屬於「優」、「中」還是「差」。
(3)基本評價:相對性評價具有甄選性強的特點,因而可以作為選拔人才、分類排隊的依據。它的缺點是不能明確表示學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學業上是否達到了特定的標准,對於個人的努力狀況和進步的程度也不夠重視。
7. 如何對教師教育教學效果的進行合理評價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於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於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揮。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於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後煥發的自然而然的創設和生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評價。
認為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准確得體,催生活力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主體對客體滿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斷。
在語文課堂上的直接表現就是教師用常用語言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果等進行判斷,再行褒獎、指導。
首先課堂教學評價必須准確。
准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了生命力。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
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
准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關注課堂中生成的細節,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二、機智應對,化險為夷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
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
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
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以風趣的語言暗示學生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把雪的大讀出來。
當第一個同學讀時語氣比較平直、輕短,老師風趣地問同學們:這是什麼雪呀。
大家笑著說:這是小雪。
於是再請一學生讀,讀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這是中雪。
又再請第三、四位同學讀,終於讀出了大雪,教師又幽默地激勵道:還有誰讀得比他下的雪還要大的嗎。
課堂上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在書聲琅琅、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
教學過程充滿著各種變化、發展,始料不及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性語言和隨機性語言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突發情況,臨時調整預設的流程,快速反應,巧妙應對,就能化險為夷。
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應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隨機應變,用自己內在的魅力,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捕捉亮點,學會賞識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能激發人的潛能,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
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例如二下語文《找春天》,一學生在朗讀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
這一自然段時,老師誇獎道:也是班裡一個活躍的音符,請再帶領大家讀讀。
頓時她變得更自信,領讀的同時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同時,班裡的學生也開始一個個爭做活躍的音符了,可謂一舉兩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以鼓勵。
成功,哪怕只是一點點,對一個學生樹立自信意識也是極為有益的。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吝嗇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賞識與贊許,要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增強自信心,檢驗成功的快樂。
也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會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尊重差異,期待成長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標准。
因此,教師要了解他們的基礎,關注他們的發展狀況和努力程度,尊重差異,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並給予具體指點和引導,耐心期待學生一點點成長、進步。
著名的教育評價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求教師評價時不只是簡單的判斷或褒獎,而應注重具體引導,應更多的從內容、方法等方面去點撥和啟發。
有位老師在教學《蘭蘭過橋》總結課文時啟發到:請同學們想想,頭腦中神奇的橋是怎樣的。
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站起來一口氣說了四種神奇的橋,教師評價說:真聰明。
仔細瞧瞧,那個學生一臉平靜,不經意地坐了下去。
顯然,學生聽多了這樣泛化的評價,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不感興趣了。
這樣泛泛而又單一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久而久之,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對如此的評價會麻木不仁,心理效應為零,評價也就失去其應有的作用。
真聰明,聰明在哪裡。
真棒,棒在何處。
都應大聲給出具體參數,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注和重視,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升。
上述例子中老師的評價如再具體形象些:看來這位同學對橋特別感興趣,等學習掌握了更多的知識,長大後也會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這樣具體的語言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像,把自己和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聯系起來,幻化出自己也是橋梁專家的美好形象,從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進入更加積極的思維狀態,產生出奇思妙想,這也正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一種溫暖的撫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心中要有愛,要做到每句話背後都是一顆心,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評價一定是發自內心,真心實意,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
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才會接受老師的評價。
教師情真意切的評價,定會讓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它植根於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和正確的教學理念。
相信在課堂上關注和體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學會認真傾聽,在反思中增強研究意識,培育教學機制,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探索,一定能步入這座有效評價的藝術殿堂。
8. 對任課老師的評價怎麼寫
首先對老師的評價要全面、客觀、實事求是,比如從:
一、老師的整體、品德方面:
衣著、言談,大方得體,舉止文明
具備教師的良好形象。
為人正直,說話算數,我和同學都非常信賴。
、尊重我們每一個學生,處理每一件事情,不偏不倚
我及同學心服口服。
認真對待每一節課,上課時精神飽滿能夠讓我有所
收獲。
二、敬業熱業方面:
1.老師按時上課,課前准備充分,引導我有序地學習。(教師准備學案、儀器設備、體育器材、活動場地)。
2.經常和我們平等地交流,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加以引導,
對我們反映的問題認真對待及時解決。
3.主科教師平時經常輔導我,史地政生老師在考試前經
常輔導我學習,經常關注我的心理、思想。
4.批改作業認真,對我有指導性(主科); 組織豐富的
課外活動,讓我快樂地學習(副科)。
三、教學能力方面:
1.能有效管理學生並及時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我們在課堂上秩序良好
。
2.能及時發現我們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並幫助
解決。
3.課堂教學能力優秀:課堂內容豐富,語言精確生動,講解清晰易懂。每一節課中,都有適合我參與的內容。板書設計合理、工整、讓我一目瞭然,老師的示範、演示讓我樂於模仿、積極嘗試(音體美勞信),熟練使用教具、儀器及多媒體(體育教師熟練掌握,體育器械的使用)。解答我的問題時耐心細致,經常鼓勵我們。准時下課,不無故拖堂。
4.良好的師生溝通能力與學生關系融洽。
四、引導、指導能力:
1.引導我們積極參與、探究、實踐、讓我有了很多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2.因勢利導、充分發揮我的特長、促進我多方面的
發展。
也可以提些意見、建議,總之學校讓給老師寫評語,主要是想把學校的教育整體工作做好,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好,各抒己見。
9. 對老師的教學評價語句
認真負責 勤懇務實 踏實精幹 熱情 經驗豐富 干勁十足 體恤下屬孩子 兢兢業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