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優化,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識的辦法」。因為只有學生在課堂上能自主學習了,掌握了學習方法,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會逐步走向高效課堂,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那麼,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仍是我們在不斷實踐和摸索的課題。我想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抓綱務本,質疑導學,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
隨著我縣高效課堂的強力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順應這一歷史潮流。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做到抓綱務本。抓綱就是要吃透新課標,務本就是要弄清課本的知識要點、重點難點及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編制科學實效的導學案,在編寫導學案時將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各層次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要使優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是質疑導學。在課堂上,要發動學生質疑問難,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把這些問題按學習的層次歸類整理,然後據此組織學生研討。採用「質疑導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學生踴躍發言,課堂真正活躍起來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如教學《霧凇》(蘇教版第七冊)中這樣一段: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黃老師在引導學生品讀欣賞、充分感悟後,設計了如下練習:假如你看了霧凇奇景,會怎樣贊嘆?學生語言豐富,思路開闊。
二、科學分組,合作探究,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具有科學性、序列性的教學活動。開展合作學習,就必須組建學習小組,科學分組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徵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干什麼等等。總之,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麼。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能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探究學習的質量。教學離不開預設,但如果一味按部就班,連開場白、過渡語、結束詞的語氣、手勢、表情都事先設計好了,這不是教學而是演戲;同樣,如果一味強調現場生成教學,可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就到哪裡。預設與生成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完成預設的目標。有效的教學預設應具備兩項功能。如一位老師教學《草地夜行》最後一段時,有意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提出疑難問題。結果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1.這一段兩次出現「要記住革命」,為什麼前一次加引號,而後一次不加引號呢?2.這一段開頭寫了風大、雨大、天黑,這些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3.這一段的第七句是不是前後矛盾?既然是「無邊的黑暗」,又怎能「看見了一條光明大路」?4.前面寫小戰士飢餓疲勞,走路只能「一步一挨」,後來他既沒休息過,也沒有吃東西,怎麼能「邁開大步」走呢?
三、多彩的課堂形式,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保證。
優質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例如教學《翠鳥》時,可在課前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什麼動物,從課本中、電視中、網上查找有關翠鳥的資料,上課時讓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以及課外資料,初步了解翠鳥的有關知識,體會翠鳥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應該給予保護。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翠鳥到底有哪些具體生活習性呢?這時教師為了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說:「這個問題值得去研究,你們課後繼續查找資料,等找好資料,我們再交流探討。」這樣的教學,實現了課堂向課外開放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課外轉向課內,再走向課外,培養了學生的研究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改變了以往語文教學自我封閉、與社會隔絕的狀況。
四、課後注重「課堂教學反思」,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推進器。
布魯姆說過:「學習中經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並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但現實中我們許多教師往往做不到,上完一堂課就以為任務完成、萬事大吉。而事實上,大凡優秀的教師都非常重視課後反思,這些教師也都非常看重課堂反饋並在教學中長期堅持思考的習慣,不斷地反思教學,即使是教學多年的老教師,因為他們清楚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認識。
總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研究課題,只有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大量先進的教學經驗,經過教學不斷砥礪和不斷的探究,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②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教室環境。首先教室的氛圍和環境要能夠讓學生坐得住,有學習氛圍
老師的外在。不是說內老師要有多美多容帥,但是老師應該要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更能吸引學生
老師的內在。老師的教研內容嚴謹,上課的邏輯思路清晰緊密,整體的節奏把控得當,互動多樣,知道每個環節如何承上啟下,帶動氛圍,一節課如何安排的完整而又不枯燥。
預習輔導。要想達到優質的教學效果,一定不是僅僅依靠上課就能做到的。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老師積極輔導答疑等等。一連貫持續性的教學動作,不斷加強鞏固,保證學習效果。
工具輔助。人的效率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在一堂45—60分鍾的課堂中紀要完成教學,又要輔導練習,還有精彩趣味互動,相信鮮有老師做到。這時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在線教學工具,比如我們的產品支持直播互動課堂、在線答疑輔導、在線作業批改、教研備課等,支持各種班型模式,包括雙師教學,支持舉手消息、多人音視頻板書、隨堂測、定時器等多種互動方式,高清不卡頓。所以的課程和輔導過程都能永久留存,有序歸檔查看。
③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
④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課堂,為學生今後發展打下基礎。為此,教師應在認識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採取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措施。
小學語文課堂高質量問題措施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偏重於講解理論知識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採用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應用單一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講台上辛苦地教學,學生則處於被動聽講的位置。該教學方式違反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難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片面地重視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阻礙著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氣氛非常沉悶。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2.課堂設計不合理
教師在講解相關內容之前,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採用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由於受到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教師無法設計出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案,無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中。此
⑤ 如何打造實用的「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模式
淺談有效課堂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的課題。
所謂「有效課堂」,就是指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一堂課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是否有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師只有恰當的運用教學策略,採取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為了打造有效課堂,我認為從教案的編寫、教學的研究、課後的反思等方面進行。
對教案的編寫,一是要理解教案的概念和定義。它是教師為了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具體的安排和設計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本。 它能促使教師深入理解教材的內容,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正確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支配課堂教學時間,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穩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二是要遵循教案編寫的原則,注重教案編寫的科學性、創新性、差異性、藝術性、變化性。三是要認真的編寫好教案。教案編寫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影響著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教案寫好後,各備課組要進行教學研究,集中修改教案,各自提出意見和建議,使編寫的教案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課後反思也是打造有效課堂的重要方面。一節常規課,無論你課前准備的多麼充分,在實施的過程中,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紕漏;因此,課後反思又顯得格外重要,通過反思,總結經驗,反省問題,提出改進方法,從而更好地打造有效課堂教學。
⑥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發言稿
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要有充分的課前准備。2、要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3、要有真摯的情感。這三點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1、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沒有充分准備的課,肯定是低效或無效的。上課就好比打仗,備課就好比戰前的備戰。備課之關鍵在於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教師備課時,不能僅限於將課本上已有的知識備好,還應該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將本節課的知識背景掌握充分,將局部的知識放到整體的知識大背景來研究,只有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才能有會當凌絕頂,一纜眾山小的感受。
2、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要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我認為教師必須具備三種過硬的基本功:1、語言。2、板書。3、嚴密的邏輯思維。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教師怎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試想教師沒有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的語言,怎麼吸引學生的聽覺?沒有一手漂亮的板書,又怎能吸引學生的視覺?沒有對知識嚴密的邏輯分析,又怎能給學生的智慧的光芒,給學生以心智的啟迪?學生的能力又從何而來?所以我認為教師具備了這三點,學生才會欣賞你,佩服你,才會對你的課興趣濃厚。
3、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要有真摯的情感。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教師要用真情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課首先要感動自己,之後方能感動學生。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教師要用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將我們的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⑦ 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和諧快樂高效的英語課堂.構建"一一六"教學模式:一節預習課配一節交流展示課,六個教學環節.完成六環節:"明確目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點撥提升""整理內化""達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