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課堂禮儀對師生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級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風班貌如何擴寫
為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圍繞關愛同伴我做到主題積極參與活動,將感恩進行到底!
『貳』 掌握課堂禮儀教育的五種教學方法有哪些
就像高爾基所說:「愛孩子,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單純憑愛是無法教育和影響小孩的,父母的潛移默化形成了對孩子禮儀教育的根本。
家長都鼓勵教育孩子學禮儀,其實,少兒禮儀更應該從父母學起與做起。一次,好友軍和麗為我餞行。到達大堂時,看到倆人正聚精會神研究什麼。席間,麗問我:「知道我們剛才在看什麼嗎?軍正在給我講解《弟子規》呢。」我轉向軍,他一笑,說:「我正在學習《弟子規》,以教育我15 歲的兒子。」我知道軍是知名品牌專家,沒想到,還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好父親。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但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就像餐桌上如果有人問你要鹽或胡椒粉,你該如何傳遞?就餐時,你的手機和手袋應放在何處?握手時,總是女士先伸手嗎?什麼時間可以/不可以往別人家中打電話?無人接聽時,電話響幾聲才可以掛掉?我經常在禮儀講座時向成年人詢問,而結果是,幾乎無人全部答對。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孩子應做或是應該避免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一旦把孩子熟識的人或榜樣給他們看了,同時說明它們為什麼漂亮或丑惡,那種吸引或阻止他們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夠給予他們的說教都大的。」
影響先從母親開始。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注重培養女性和家政。如今,日本整體素質在世界獲得認可,母親功不可沒。我認識的一位長輩,在政府任職,勤勤懇懇從普通職員做到高官。盡管她沒有在生活上對孩子呵護備至,但她的女兒從小就目睹了母親的堅韌與勤奮。後來女兒隻身到國外留學,獨自打拚多年,成為某跨國公司高管。接受采訪時,她說:「我從母親那裡學會的堅韌和積極,伴我渡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對孩子影響至深的另一位是父親。心理學研究表明,父親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源泉。在父親的支持下,孩子更能面對和克服生活的壓力與挑戰。心理學家哈瑞曾說過:「親密而有愛心的父親,可以幫助年幼兒童建立一種自我認同與安全意識。」對女兒來說,父親是她對男人期望的模式;對兒子來說,父親是他的第一個模範。
1:神奇的話
「您好、請、謝謝、不客氣」,是開啟良好人際關系的金鑰匙。少兒經常聽到這些話,就會進行模仿,繼而成為個人熟悉而自然的語言。不卑不亢地說「不」也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通過觀察與實踐,孩子會逐步理解到採用適當的態度,即使拒絕也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2:稱贊和被稱贊
人們都願意獲得稱贊,卻都吝於稱贊。尤其在中國,人們更不善於表達感激、喜悅和心儀。調研證明,經常接受稱贊的人,更願意贊美別人,而更願意贊美別人的人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和幸福指數。家長們通過捕捉孩子成長中的點滴,多多贊美表揚會更大程度激發和樹立孩子們的自信。當然,教會孩子禮貌面對贊美,對別人的贊美說聲「謝謝」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沒有必要以贊美回復贊美,但直接否定別人的贊美可是不禮貌的。如「你的這件衣服很漂亮」,回答:「我一點都不喜歡。」
3:准時
准時是主要靠言傳身教的一項基本禮儀。即使因為各種原因而遲到,其實也是對等候人的不尊重。如果成年人經常遲到,就會使孩子形成別人時間不重要,為他人著想不值得的錯誤理念。「言必信,行必果」,少兒如果從小就在此氛圍成長,就會形成准時、守信、負責的好品質。
4:主動分享
分享不是人類本能,只有經過多年教育和督導才能使孩子學會主動分享。餐桌是父母實施分享教育的好場所,例如,將美食分享送與他人等。在客人來前將美食藏匿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學到自私自利。記得小時候在體校,一位鞍山來的女孩為了不讓其他室友分享到食物,每天夜晚都在感覺大家入睡時才開始咯吱咯吱進食。女孩獲得「老鼠」美名,幾乎沒有朋友。盡管我們曾在一個房間和一個運動隊並肩作戰了一年,我除了記得大家都叫她「老鼠」,根本想不起她的名字了。
5:恰當幫助
一般而言,孩子注意父母的行為會比觀察他人行為更多。例如:父母是否不厭其煩地為問路人指路甚至主動領路,是否在上下電梯時注意按住開門鍵等候上下行人。通過這些細微場景觀察,孩子們會將父母的行為模式銘記並不由自主進行復制。當他們開始幫助別人時,會逐漸享受到善意所帶來的「助人悅己」感覺。當然,父母也要向孩子傳授適度,即在不確定是否需要幫助時進行詢問。如:看到老者提重物前行時,要先徵得老者同意才可進行幫助;對同齡人也須遵循此原則,避免過度熱心,對他人造成不必要困擾。
家長錦囊—如何讓孩子在公共場合表現得體
狀況一:孩子外出時吵鬧不休
外出前家長需要先告訴孩子,要去哪裡干什麼,讓孩子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並說好規則,確定孩子已經聽明白,並詢問是否能遵守。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奔跑吵鬧,可問孩子:你是要安靜下來,還是要離開?如果孩子不聽勸說,就冷靜帶他回家。讓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學會自我控制,否則不能再出門。
狀況二:孩子見人不願打招呼
在見面前,一定要讓孩子有心理准備,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甚至可先練習一下。見了面如果孩子真是害羞,那麼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回家後,則要稱贊孩子的表現。
狀況三:孩子不斷插嘴
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為。家長不要在孩子插嘴時回應其要求,否則孩子會不斷重復這種行為。但大人的談話告一段落後,要主動詢問孩子的要求,讓孩子明白,這時候才能聽他說話,滿足其需要。
狀況四:讓家長尷尬的「童言無忌」
孩子在婚宴上當著新人的面說「媽媽,新娘好醜。」類似情況下,禮貌用語的建議會比純粹的斥責更好。家長可在事後教孩子,有什麼話可以悄悄地跟媽媽講。也要教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與反應,並提醒孩子,經常這樣說話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
『叄』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作為教師,肯定要以身作則
引導學生的話,通過如:
舉手回答,
給回答同學鼓掌,
有人回答問題時別的同學要安靜,學會尊重與傾聽等。
總之都是一些潛移默化與長時間的積累。
『肆』 中學課堂教學如何滲透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可以在不上課的時候進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宣傳
『伍』 如何打造商務禮儀課程的高效課堂
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真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高效的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高效的課堂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且全面協調的發展。具體地講,從教師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從學生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獲得顯著發展的教學,這里的「發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持久性的發展;從投入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投入(或教學所耗)少但教學產出(教學所得)高的教學。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倡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高效課堂,不僅是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超常提高、超常進步。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高效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作為教育組織者的教師,是課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環,或者講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關鍵因素。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做好課前、課中等方面工作的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1、培養學生興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慾,調動學習積極性。
化學是初三新設的一門學科,剛開始學生好奇心會很重,所以應該藉此激發學生興趣,使其熱愛化學,喜歡化學,認為化學課有趣、有用、有味,盡量使學生達到愛因斯坦所說的境界:「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學生當做禮物來接受。為學生以後學習化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首先,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這需要教師投入感情,進入角色,眼睛有神,動作有力。其次,課堂要像相聲演員那樣設計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慾,提高課堂效率。
同時,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合理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或生成度。此外,作業的布置要科學、有層次,要有大局意識(應該在作業中設計「必修」或是「選修」題目),這樣就比較有彈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保證教學內容適度、質量高,全面照顧各類學生。
教學內容過深、過難、作業過多都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同時易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要堅持適當難度與可接受性相結合,適當密度與循序漸進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是降低要求「小步子」前進法,把每節分成幾個目標,弄懂一個,前進一個,使每一個學生不斷進步,提高自信心。
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以我多年的教學實際經驗證明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補差要先是「治懶」,「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或是抄襲作業等。針對以上情況,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拖拉的機會;還不能讓他們有抄襲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並嚴格處理。
全面照顧好各個層次的學生,保證課堂教學內容適度,才能真正達到高效課堂效果。
3、 加強實驗以及多媒體直觀教學,鞏固學習興趣、教學任務化難為易。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聲音清晰的感知材料,產生愉悅的視聽效應,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刺激,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因此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其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化學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
同時,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魅力,穩定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手段對學生理解知識能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利用課件來展示微觀世界學生根本看不到的抽象的化學現象(例如水如何通過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分解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過程),使學生對化學中的微觀世界有著極強的直觀示意作用。
精心設計每節課的課堂教學導語、教學方法和思路、優化實驗、精練習題,就會出現學生個個用心聽,人人用腦想,實驗爭著做,問題搶著答的熱烈的課堂氣氛。
4、熟練准確運用好啟發式教學原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啟發式教學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我們要在啟發式教學上狠下功夫,可以運用問題啟發、討論啟發、實驗啟發直觀現象啟發以及比喻類比啟發等基本方法,使學生主動學習,自我探求知識,思考質疑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我千方百計地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他們羨慕動腦筋,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
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於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
結束語:推行「高效課堂」勢在必行,任重而道遠,要順利、有效地推行「高效課堂」,我們要轉變固有的教學理念,大膽實踐,悉心研究,建立起符合教學規律新型教學思想。及時總結、調整,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高效課堂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抓手,只有高效課堂的教學在相同時間內創造不平凡的業績,才能真正創造教育的奇跡。
『陸』 教師課堂教學在語調語氣方面有怎麼的禮儀要求
語氣是實現語言主體對象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教師深有感觸地說:當老師久了,平時說話也會有小孩兒的味道了。同時通過語氣可以表達明確的情感信息。有相關資料表明,語氣在表意方面往往產生意蘊言外的特殊功效。成功的教育與教育者通常採用的語氣言息息相關,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柒』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禮儀
教師為人師表,在衣著一行為舉止上都要注意一定的禮儀規范的,下面是具體內容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台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有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於用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台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台、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准確: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導致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4)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實生活中需要學習的禮節有很多,尤其是教師的行業,多學習禮儀規范,希望能幫助你在生活中與工作中 贏在舉手投足間 。
『捌』 課堂組織教學禮儀有哪些
作用很多。組織教學技能包括了
1.教學導入技能 2.教學講解技能回 3.教學提問技能 4.教學指導技能 5.教學板
書
技能 6.教學結課答技能它們各自有各自的作用。
教學導入的作用 ◆ 集中學生注意力; ◆ 引發學生興趣; ◆ 明確學習目標; ◆ 鋪墊後繼學習; ◆ 溝通師生心理。
教學講解的作用 ◆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 系統快捷地傳授知識; ◆ 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教學提問的作用 ◆檢查已學知識,進行教學反饋 ; ◆集中學生注意,激發求知慾望 ; ◆發揮教師作用,調控教學進度; ◆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情感; ◆鍛煉口語表達,提高學生能力 。
教學指導的作用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 ◆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教學板書的作用 ◆輔助教學,提高效率 ; ◆激發興趣,啟發思考 ; ◆強化記憶,減輕負擔。
教學結課的作用 ◆總結鞏固 ; ◆激發學習 ;◆承上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