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學和教育理論

教育教學和教育理論

發布時間:2020-12-18 09:59:09

『壹』 教育教學類的書籍和雜志有哪些

一、《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首次出版於1981年。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二、《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博大而豐富的,本書主要收錄的是其與學前教育有關的思想和實踐,包括三大部分的內容:理論篇、詩歌篇和實踐篇。

其中理論篇收錄的主要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創造教育理論、幼稚教育理論(包括其教師觀、兒童觀)。詩歌篇收錄了陶行知的與教育有關的兒歌,這些兒歌短小但意蘊深刻。實踐篇收錄的主要是其學生戴自俺和孫銘勛的相關記述。

三、《英才是怎樣造就的》

《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是2006年11月1日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金戰、隋永雙。該書是一本教導孩子兼得高分高能,成為英才的教育類書籍。


四、《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教師教育類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書為師范類學生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用策略,使師范類學生明確個體心理發展規律,並在遵循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及其條件的基礎上掌握教師教育技能,為未來教學實踐打好基礎。

五、《中國教育教學雜志》

《中國教育教學雜志》為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教育類學術期刊。於1995年創刊,分別由我國較著名的教育界和學術界的資深專家、知名學者執編,審稿嚴慎,因而期刊具有較高的實用性、指導性和權威性,並於2000年10月被定為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核心期刊。

本刊所設欄目有:課題研究、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方法研究、教學管理、教海探新、素質教育、師范教育、教師教育、國外教育、熱點冷談、學校管理、論壇集萃、優秀教案、班主任工作等欄目。

『貳』 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和教育基礎知識有什麼區別,考的內容是一樣的嗎

在一些教師的招考中,有的單位會選擇考教育綜合知識,有的考教育基礎知識,有的考公共基礎知識,還有的會考學科知識,不少考生就會咨詢這幾者的區別,區別在哪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梳理一下。
教育綜合知識
教育綜合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還包括教師能力、學科專業知識。德育,課程,教育法規和班主任工作這幾個塊,客觀題以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為主,主觀題以德育,課程為主。
從另一方面來講大致包括三大塊:
1、教育與教學理論及政策法規。
2、教學方式方法及教材分析。
3、課本上的知識。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學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教育法規三個部分。
教育基礎知識
主要內容有:教育學概論、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學校以及教師與學生。
1.教育學概論包括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教育的起源、發展、本質和基本規律,教育勞動的特點及教育思想的歷史演進。
2.教育與人的發展包括人的發展的理論構建基礎、人的身心發展及其規律、人的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3.教育與社會發展包括現代教育的功能、教育優先發展、教育現代化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與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國和國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內容包括我國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內容的科學規范。
6.教育途徑包括教學過程、教學環境、綜合實踐活動等八方面內容。
7.學校包括學校的教育制度。
8.教師與學生包括教師的職業、角色、特點、心理品質、威信、基本素質,教師職業專業化,教師教育,學生和班主任。
公共基礎知識
主要內容有:政治、經濟、法律、哲學、天文、地理、宗教、行政、文學、藝術、數學、歷史、科技等。
學科知識
一般學科知識是考察報考職位所在地區對應的高中階段現行教材知識及本專業理論知識。

『叄』 什麼法能有效地揭示教育規律發展教育理論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和質量的提高

我覺得速記法或者是評價法都能夠揭示教育規律發展的教育理論

『肆』 請問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和教育教學基礎知識有什麼不同啊

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說法不同。有的地方會緊跟著有個相對詳細的說明內,告訴你主要容包括哪些內容,比如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新課程等方面,有的地方什麼都不說,但基本上不會超出這個范圍。特別提示一點,心理學中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是常考的地方,建議能認真看看。如果你是濟南的考生,建議你去我的博客看看最近我寫的一篇相關文章:http://zhangqiuqianqiu.blog.sohu.com/

『伍』 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是核心期刊嗎

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在新聞出版總署上查不到,非法刊物,更不可能是核心期刊了。

『陸』 教育學和教育理論有什麼區別

教育學是一門系統的教育理論,而教育理論則是有關教育方面的規律、法規、知識、方法的通專稱,不但包屬括教育學,也包括管理學、心理學、教學法等,它的外延應該是更廣的。你所說的,在辦教師資格證的時候,教育局審核的同志說你的檔案里的成績是教育理論,辦中學教師資格證深了。不知道能不能辦?據我所知,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辦中學教師資格證只需有《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兩科的合格成績即可,其他教育理論(如教育論文)的成績則只在評定職稱時派上用場。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拿到教師資格證,然後才能申報職稱。祝你成功!

『柒』 教師招聘時公共基礎知識和教育基本理論主要考什麼

教育學佔分多。從各地歷年考試來看,教育理論知識雖然考查范圍廣泛,但相對來說,教育學是重點考查的學科,案例分析題一般都考查的是教育學的知識。一般在只考查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試卷中,教育學往往能佔到半壁江山。

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考試范圍主要涉及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等;其中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

教師招考中的公共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法律(刑法、民法、經濟法、憲法、公務員法等等)、經濟、時事、常識、毛概鄧論等等。

拓展內容:

教師招聘考查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教育基礎理論和面試

教育基礎理論和面試這種考查類型是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的考查方式,筆試部分考查的重點是教育基礎理論,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法規等,面試通常採用說課或是試講的方式來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即具體學科的講授,例如語文、數學等。

2.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和面試

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和面試這種組合方式逐漸成為各地教師招聘考試的命題范圍。它不但對教育學科所涉及的各門科目進行考查,同時也會考查考生對於所報專業學科的基礎能力和知識,以上兩部分會成為筆試出題測查的重點。

參考來源: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考什麼-中公教育網

『捌』 請問教育綜合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一樣嗎

請問教育綜合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一樣。2個方面:

1、教育專綜合知識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屬規、新課程理論和教師道德修養等5個模塊的相關知識和應用能力。

2、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一般包含:教育學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教育法規等;教育理論理論綜合知識一般包括教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學技能、教育觀等。


(8)教育教學和教育理論擴展閱讀:

教育綜合知識的教學思想基礎: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

以提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

『玖』 教育學有哪些著名理論

分析如下: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1)馬斯洛的動機理論是依據人類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層次,由下而上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實現是高層次的需要。

(2)需要的出現遵循著層次排列的先後順序,一般來講,人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對高一級需要的追求。

(3)如果一個人的衣、食、住條件尚未得到保障,那麼他會全力以赴工作,以獲得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他才會考慮如何進一步學習,如何獲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實現等等。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積極性愈高,潛能發揮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與此相反,動機的強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隨著動機的增強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並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倒u形的曲線關系。

(2)上述研究還表明:動機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據任務的不同性質會有所改變。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強度高,效率可達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復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強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1)心理學研究證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先對遺忘現象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他選用無意義音節作為學習材料,為了盡量避免已有的經驗對學習和記憶的影響。

(2)實驗時先讓受試者將材料記熟,之後再分別按不同的時間間隔重新學習這些材料,將重學時所節省的時間或次數作為指標,用以測量遺忘的進程。

(3)結果表明,學習材料記熟後,經過l/3小時再重新學習,可以節省58.2%左右誦讀時間;經過一天之後再學習,可節省33.7%左右誦讀時間;六天後再學習,節省時間就緩緩地下降到25.4%左右。艾賓浩斯依據這些數據資料繪制了著名的遺忘曲線。

(4)之後,一些心理學家選用無意義材料或有意義材料對遺忘的進程進行重復實驗,結果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從遺忘曲線中可以看出遺忘的進程:

(1)遺忘是先快後設的。識記材料後在頭腦中保持材料的數量隨時間的延長而遞減,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特別迅速,遺忘最多。

(2)遺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數量隨著時間的延長漸趨穩定,遺忘的速度逐漸緩慢。

(3)總的趨勢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後忘得慢,忘得少。

六、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規律:

(1)服從規則,認為規則是神聖不可改變的。

(2)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是非,而不是從動機來判斷好壞。

(3)單方面尊敬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准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

(4)看待行為有絕對化傾向(或全對,或全錯),不能設身處地看問題。

(5)贊成嚴懲,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把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相混沼,以為不端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懲罰,所以認為人們生病受災乃是自己行為不端的結果。

(9)教育教學和教育理論擴展閱讀

1、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3、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系。

4、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系,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系。

5、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系。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6、基本觀點:

(1)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存在脫離社會影響的教育。

(2)教育起源於社會性生產勞動,勞動方式和性質的變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內容的改變。

(3)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4)現代教育與現代大生產勞動的結合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繫上,教育一方面受它們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反作用與它們,對於促進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6)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辨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即要看到教育現象的復雜性,不能用簡單化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教育研究,又要堅信教育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否則就會陷入不可知論和相對論的泥坑中去。

(7)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教育學研究過程中,許多人沒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往往犯一些簡單化、機械化的毛病,這是我們在學習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時應當特別注意的。

7、批判教育類

(1)20世紀7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也是當前在西方教育理論界佔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吉魯,法國的布厄迪爾等。

(2)代表性著作有鮑爾斯與金蒂斯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1976)、布厄迪爾的《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9)、阿普爾的《教育中的文化與經濟再生產》(1982)、吉魯的《教育中的理論與抵制》(1983)等。

8、基本觀點是:

(1)當代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不是一種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維護現實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會差別、社會歧視和社會對立的根源;

(2)教育是與社會相對應的,有什麼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機構,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文化樣態、經濟結構都強烈低制約著學校的目的、課程、師生關系、評價

(3)批判教育學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實背後的利益關系,幫助教師和學生對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及形成教育環境的諸多因素敏感起來,即對他們進行「啟蒙」,以達到意識「解放」目的,從而積極地尋找克服教育及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拾』 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的區別

一、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幾個重要問題
1、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考試范圍主要涉及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等;其中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
2、幼兒園的教育理論知識和中小學考的一樣嗎?
中學和小學的教育理論知識一般不做明顯區分,考試用的是同一張試卷。幼兒園崗位的考試一般以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為主,主要包括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專業知識等。
3、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有沒有考查重點?
從各地歷年考試來看,教育理論知識雖然考查范圍廣泛,但相對來說,教育學是重點考查的學科,案例分析題一般都考查的是教育學的知識。一般在只考查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試卷中,教育學往往能佔到半壁江山。
4、教育理論知識都包括哪些題型?
教育理論知識的題型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型。客觀題主要是指單選題、多選題、不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主觀題主要包括名詞解釋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等。一般地域不同,題型也有所區別。
二、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考哪些內容
1、教育學的考查重點在哪些章節?
教育學的章節可以分為宏觀教育原理、中觀教育系統、微觀教育實踐三大部分。其中宏觀教育原理(教育與教育學、教育與社會、教育與個體發展)多考查客觀題,常出現細節識記型選擇題或填空題;中觀教育系統(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課程)識記型、理解性題目都有涉及,還是以客觀題為主,最多考查到簡答題層面;微觀教育實踐(學生與教師、教學基本理論、德育基本原理、班級管理)更側重於考查理解分析型題目,尤其是教學和德育兩大部分。其中德育與教學的原則、方法,教學過程,個別教育等知識點是材料分析題的高頻考點。在復習過程中,對核心的理論和觀點深入理解,需具備聯系實際以及較強的分析能力。
2、心理學的考查重點是什麼?
心理學內容相對較少,重點在心理過程中的認知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心理部分的個性心理特徵等章節。心理學主要集中在客觀題上考查,較少出現案例分析題。在復習過程中,需要重視細節知識點的識記與理解。
3、教育心理學的考查重點是什麼?
教育心理學是所有學科中難度相對最大的學科,涉及的章節內容也很多。其中學習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習心理等章節的知識是考查的重點。教育心理學的考查題型較為廣泛,主客觀題都有所涉及,主觀題一般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的形式出現。在復習過程中,除了識記重點知識理論之外,還要能舉例子並聯系實際,達到掌握應用的水平。
4、教育政策法規考什麼?
教育政策法規包括兩方面內容的考查,一方面是法理學基礎知識,一方面是重要法律條款。法理學基礎知識往往只在浙江、四川等地的考試中涉及到,大多數地區的教育政策法規以重要法律條款的識記、應用為主,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不大。常考的教育政策法規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等。
5、教師職業道德考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是國家對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道德准則的要求,在近年考試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且常常以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必須引起考生足夠的重視。考試重點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識記和理解。
6、教育教學能力考什麼?
教育教學能力有多種不同的叫法,有的地區在公告中稱作教學論,有的稱之為教材教法,有的地區叫做教育教學技能,但無論怎麼變換,核心是考查考生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試卷中往往結合具體的學科進行考查,出現在試卷的最後一道大題——教學設計題中。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教學和教育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