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隨筆和幼兒觀察記錄有什麼區別
教育隨筆一來般是指教源育案例,是將平時教育過程中發生在瞬間的,或是較短時間內的記錄下來,並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而觀察記錄是針對某一個孩子或是某一種現象,在一個時段內仔細觀察,並詳細記錄下來,不必談感受,重在觀察到的變化。
② 幼兒園教師如何寫好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是教師觀察記錄教育教學中真實情景,收集相關教育信息,反思教專育行為,更新屬教育觀念、升華經驗理論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能力之一。在幼兒園,不管是有經驗的教師,還是經驗不足的教師,在其職業生涯中都將通過觀察記錄,客觀地、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通過記錄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滴,開展對教育現象的思考、教育問題的研究。
③ 怎樣指導教師進行幼兒游戲觀察記錄
但是,目前很多幼兒教師不知道如何做觀察,反而覺得觀察記錄增加了工作負擔,下面我們就幼兒教師為什麼要做觀察記錄和如何做觀察記錄提一些指導意見。
一、觀察記錄的意義和價值
1、幫助幼兒教師發現教育中的閃光點。
2、為幼兒教師反思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促進教師的專業反思能力。
3、有利於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觀察記錄的注意事項
1、態度要端正
2、目的要明確
3、要注意觀察方法
觀察要有一定的方法,要根據觀察的目的確定觀察方法。比如是個案研究,一般採取針對性地追蹤研究。如果要想了解小班幼兒的同伴交往情況,則需要由點到面的全面觀察。
4、觀察手段要靈活、多樣化
觀察一般是教師眼觀和記錄相結合,同時如果針對某個具體方面進行觀察,除了在日常的活動、游戲中隨機觀察外,還可以根據觀察目的設置專門的活動進行觀察。此外,還可以利用攝像、錄像、兒童作品分析等方法進行觀察。
5、要注意對觀察結果的分析和探討
三、觀察記錄的類型
1、隨意觀察
隨意觀察一般是在孩子活動、游戲、生活中等進行的隨機觀察,教師要時刻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觀察的眼睛,能捕捉到一些有研究思考價值的教育現象和教育信息,這也反映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原則,在教育生活中,
孩子所展現的一切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教師發現問題、進行反思、解決實際問題的很好途徑。在隨機觀察中,教師用敏銳的眼睛和良好的職業敏感性能看出一些問題,能用所掌握的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思考幼兒教育中的一些現象,能發現一些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反思能力和實際教育水平,也為幼教事業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
2、個案觀察
一般是教師針對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對一些孩子的某個方面進行和專門觀察,一般這種觀察現象需要追蹤觀察,可能需要觀察幾個星期甚至更久。
3、專項觀察
專項觀察是教師在活動中、教學中、游戲中等發現的、或者對某個問題感興趣而進行的針對某一方面的觀察,這類觀察一般需要對整體幼兒進行觀察,同時在自我觀察反思的基礎上,還需要配合查閱資料、咨詢專家、教師研討等。
四、觀察記錄的要點時間地點:具體的幼兒園、班級等
年齡
性別
過程
問題思考、建議、分析、措施等
文
章來源
④ 幼兒園教育筆記,包括觀察記錄,教育反思,教育敘事怎麼寫。
一周的教學工作,緊張而又忙碌的結束了,在這一周里我班的幼兒在生活自理方面的成效比較顯著。前幾次有個別幼兒經常出現尿濕褲子的現象,孩子們由於貪玩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這就需要老師去給孩子們多提醒日常的生活中多去引導多去講述,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日常習慣,在經過老師不斷的引導和努力,這周這種情況在沒有發生過。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對所學習的內容能夠及時的掌握,對於課堂紀律孩子們能夠很好的去遵守能認真去聽講。但有個別幼兒不願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也不願意上課積極發言,總會小手撐著小腦袋不知在想什麼。小班的孩子由於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只有5--10分鍾作為老師能夠很好地利用這段黃金時間來把課堂的內容講述貫穿到位,在保育與教學的活動中作為教師始終要堅持以一顆耐心加愛心去呵護每一位幼兒。
幼兒園一周工作反思二:幼兒園一周教育反思(1681字)
工作已經一周了,但是一直沒有坐下來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情況。作為一名新教師,一定要不斷反思才能讓自己更加進步吧。
這么久了,從學生的身份轉變為一名老師,是需要心理過程的調整和適應。真正的幼兒園工作不是學校里老師傳授的那個樣子。真正的幼兒園工作也不是實習的時候看到的那個樣子。現在的我才慢慢的體會到「耐心」「愛心」「責任心」在工作中的分量和應該為這些漂亮的詞語在實際中所要付出的行為是多少。
一、適應與迷茫
頭一周工作有點迷茫,雖然在學校里和書本上學了很多的理論知識,但是真正到了工作中卻是經常想不起來,也運用不起來。除了准備好教學活動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空白,上完課要去做什麼事情,要帶孩子干什麼,怎樣組織孩子活動都不是很有經驗。怎樣培養孩子的常規也很是迷茫,再加上從來沒有帶過小班孩子,對於這方面也缺乏一定的經驗。除此以外,還要寫教育日誌,教學反思,區域活動記錄,主題生成活動,區角材料的投放等一些工作。創設環境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再加上幼兒園里還有其他的一些工作任務,比如要布置教室以外的空間,要參與一些教學案例的寫作活動,還要建構自己班級論壇等。讓人有點眼花繚亂。跟有經驗的老師搭班,只能是看一點做一點,跟著老師一起做。做什麼事情也總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總是要問過老師後才能放心的去做,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點讓自己也很懊惱,老師與我商量什麼事情也總覺得自己的大腦是那麼的空洞,怎麼大腦里的東西一個個都那麼不爭氣,都用不起來,很煩惱。
二、游戲
這一周的工作中有一點是很缺乏的,那就是「游戲」,幼兒園里每天都要帶孩子做游戲,可是自己知道的游戲又是那麼的少,經常處於枯竭的狀態,每次回家都上網惡補這方面的不足但是還是滿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其實現在想想自己有點走入這游戲的誤區了,幼兒園的活動應該是多樣化的,而不是說游戲僅僅是游戲而已,應該吧自己的思維拓開來,如一些民間游戲,多樣化的繪畫活動,手工活動等都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這個月在這方面的開展有點忽略了,只是單一的想著做游戲而已。這方面需要好好改善。
三、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方面的備課也有點偷懶,總是很依賴參考書的活動設計,雖然書上的設計都是精品,但是作為一名新教師還是應該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不能老是照搬照抄,這樣遲早是要陷入盲目和思維僵化的程度。沒有自己的東西和思考,也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這樣也枉為「新老師」這個稱號,終將陷入循規蹈矩的輪回之中。
四、與孩子的相處
我很喜歡孩子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幼兒園里,一個班級30個學生,各種調皮、個性突出的孩子都有,有的時候看到有小朋友抓傷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打架,搶玩具就覺得很懊惱,到底怎麼處理才好呢?雖然在讀書的時候看過很多的案例和故事,但是真正到了自己要親自處理的時候還是有點不知所措,心理清楚地明白孩子之間有點小擦和是很正常的,你不能跟孩子發脾氣,而且發脾氣問題還是不能得到改善。可是跟孩子說道理他們也不能理解,批評過後還是這樣,經常會有無能為力的感覺出現。我知道,沒有壞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現在肯定也存在很多方法的不正確,或也有處理不當的時候。這些都需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可是無奈的是在當時要照看30個孩子的時候是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去處理一兩個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都錯過了最好的教育時機,或者處理的不夠恰當。這些都是讓我感覺到現實與理論的差距,也讓我看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書中真理的差距是這么的大,有的時候知道這樣做不夠正確但是也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比如:我們都說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批評孩子,但是又說教育孩子一定要及時才能有效果,可是當孩子吃飯的時候發生事情了,如果不及時提醒他就會錯過教育的時機,可是這時候是吃飯的時間,批評他又會影響他們的食慾亦或是消化,這時候真是很矛盾啊。
其實在工作中還有很多的事實與理論的沖突,但是沒有好好的及時記錄和反思,很多第一手的資料沒有及時處理覺得很可惜。現在對工作環境已經漸漸熟悉,接下來一定要專注於工作,好好把握每一個環節。讓問題及時處理。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多看多學多做,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個環節。
幼兒園一周工作反思三:幼兒園一周工作反思(1124字)
我們都習慣用一眨眼的功夫來形容時間的流逝。一周過去了,付出的是什麼,收獲的又是什麼呢?還是仔細地回顧一周的工作吧!
一、認真反思,教學工作抓緊抓勤。
在新《綱要》的指引下,我園實施了新課程《幼兒園整合課程活動》。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師,雖說有很多教學經驗。但是,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我還是遇到了許多困惑。什麼是整合?怎樣整合?等等。於是,我首先抓緊時間仔細閱讀新的教材。了解教材的綱領、結構、內容和形式。接著,加緊設計教學活動、布置相應的區域活動環境。每當一次活動完了之後,我又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認真的反思。找出適宜的行為,下次繼續實施;找到不適宜的行為,分析原因。在下次教學過程中徹底改進。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勤學習、勤反思,寫好反思筆記,做好案例分析,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二、加強學習,教研組工作抓實抓細。
作為教育工作者,想要在專業發展上有新的收獲,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所以,在自身發展學習的同時,我也努力做好教研組的工作,帶領全體教研組教師一起學習新《綱要》、新課程的要求和精神。組織每一次教研活動時,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互相幫助著設計教學形式,分析教材特點等。正是這樣的齊心協力,使得我們的教研活動頻繁而精彩。我們的家委會成員是在教研活動中評選產生的;我們的健康寶寶也是在教研活動中評選產生的;還有我們年級的體育節項目、家訪信息反愧家長會座談內容、郊遊注意事項及安排、區域環境的布置等都是通過教研活動來完成的。特別是我們的家教園地設計版面清楚明快、內容精彩新穎、形式賦予變換,獲得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可見,要想有成績,教研組的工作必須抓實抓細。
三、增進聯系,興趣班工作抓頭抓尾。
園內的興趣班工作一直是我在負責的。今年,雖然我們的活動形式進行了改進,但是活動的實質並沒有改變。我們依舊本著為家長服務、為幼兒發展的精神來組織興趣班的工作的。新學期開始了,如何讓家長朋友放心的讓孩子參加興趣班活動呢?我認為必須抓好宣傳,也就是抓好這個「頭」。所以,開學初我就給每位家長發了興趣班活動的通知書,全園的教師也大力地宣傳和動員,使得報名的家長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