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課堂上學習態度與身體不適的狀態如何區別
1.2制定科學的課堂管理機制一個有序的教學管理,務必有一個合理的課堂規則。體育是注重參與性的一種文化,體育課堂規則盡可能由師生共同討論制定,以利於增強學生主人翁的意識。規則應涉及課前,如服裝及場地器材的准備等;課中,如集合上課、上課禮節、請假見習、組織要求、上課態度、考核紀律、按時下課等;課後,如布置作業和收回器材等。教師要正面陳述規則,並且簡明扼要,讓每位學生都理解、熟悉。體育課堂設一名體育委員,具體人選由全體成員民主商議產生,體育委員作為任課教師的助手督促全體成員執行規則。課結束時主動向任課教師反饋執行情況,架起一座與學生直接溝通的橋梁。建立課堂態度行為記錄考評機制,誰違規誰扣分。學期結束時根據每位學生的扣分情況,出體育課堂態度行為得分並納入體育評價總分。1.3規則執行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教學管理是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秩序和效益,協調課堂中的人和事、時間和空間等各種因素及其相互關系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轉換多種角色,如教學者、管理者、問題的評判與處理者等。在各種角色的演繹中要注意規則執行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否則也會造成一種無序的雜亂環境,會產生「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是國外的學者提出來,主要是講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一個人搞破壞,則對其他人有一種心理暗示,使破壞更嚴重。 2教師的教學內容、組織和方法的不斷完善從宏觀上看,貫徹一種體育思想,無論怎樣致力於體育教材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的改進,還是體育教學模式的整體變革,都要通過一定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去實施,而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總是同教學方法乃至整個教學模式的改革融為一體。因此,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有效的教學的組織涉及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要素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教師會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新課程標准實施以後,可以預見,傳統的、統一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將發生改變,取而代之的是豐富多才的教學組織形式。2.1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目前體育教師普遍採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嚴密的教學組織形式、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程序、以行政班為主的教學形式、男女分班的教學組織形式、分項教學的組織形式等。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組織的時候,應該考慮體育課是以活動為主的實踐性很強課程,理應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充分和愉快的活動,過多復雜的約束和限制,只能導致學生失去對體育課的興趣,進而不再參與體育活動,如果這樣的情形出現,終身體育鍛煉就不可能實現。2.2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和模式所謂傳統式學校,也就是教師經常說的大家跟我做,全體學生動作要整齊化一,這種教學過於注重教師的「教」的實現,忽視了學生主動的學習也使一些學生過分依賴與老師,不會自己的發明創造,是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或者以學生為中心,這兩種模式在教學中也存在問題。那麼系統教學法又如何呢?系統教學法非常重視學生技術動作學習的系統性。支持這種教學方法的教師,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教學,他們不願意打破教學程序和步驟,系統教學教育出基本功扎實的少數學生,但是大部分學生卻厭煩這樣的學習,無怪時下對於體育課的評價「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3合理的教學評價在教學中,客觀公平的評價學生是非常重要的,體育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工作的效果的價值判斷,它可以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並且知道教學的方向。它設計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學的合理改進、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學生的了解與評價,所以在評價中要使用合理的評價方法和手段。目前學校體育的評價很多,也日趨成熟,總體來說,評價是對一種動態評價過程,不可以割裂看,對學生的評價,要進行動態評價,可以學生自己評價、學生相互評價、老師對學生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可以階段評價和長期評價結合等。4結論普通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有關的各個子系統,要緊密配合體育教師教學的進行,使學校、體育教師、學生等因素和諧、協調一致。體育教學管理應該遵循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發展學生主體性教育為主,管理為輔的指導思想,構建和諧的體育教學管理環境與氛圍。體育教學評價應公正、客觀、合理,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促進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高校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目標。對於傳統的體育教學應該有正確的認識,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體育教學思想,同時要斷運用新的體育教學思想進行教學改革。
㈡ 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能直接影響其學習的實效性。教師應從他們的專注意、參與、合作、思維、屬情緒、達成六個方面入手,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做到以學定教,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㈢ 學生上課聽講狀態評語
課堂聽課評價
課堂聽課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結構、學生參與情況和學習效果等幾方面闡明這節課的得失,既要有觀點,又要有依據,要體現這節課的「質」,為了突出重點,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評價,而是選擇比較有意義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點評。評價還要從建議的角度,指出可供選擇的改進做法。
通過聽課進行課堂研討活動,對提高和促進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個人素質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何寫好聽課記錄既是評課的一手資料,也是進行教學研究的依據。寫好聽課記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記時間分配。在聽課過程中,對各部分的教學步驟分別佔用多長時間要做好記錄。因為通過時間記錄可以判定該堂課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完成教學目標。
二、記語言評價。講解語言是否規范、條理、生動、形象,有無明顯的口誤;課堂即時評價是否及時到位,能否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並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記師生活動。教師如何參與教學活動,有效解決課堂偶發事件,及時解決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這樣能體現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有效參與課堂學習和活動,始終處在積極學習的狀態。
教師的示範是否正確合理,這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所以一定要學習別人的長處,認真做好教學記錄。
四、記組織教學環節。要記好整堂課的各個教學環節。教師如何組織各部分教學、導入新課、復習鞏固等,完成新授課如何分組練習,分幾個層次讓學生逐步掌握技能等。能否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圍繞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接受等學習方式來選擇、確定教學方式以及教法手段。
五、記教學組織方式。認真記錄講課人如何組織教學、分組輪換的形式,學生練習次數,怎樣導入新課、教學內容各部分之間如何承接過渡等。教學方式的選擇,必須主題明確,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確保一節課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和流暢性。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必須圍繞整體教學目標,簡單實用。
六、記場地布置。
如果認為場地布置科學合理、安全,器材做到一物多用,有效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發揮現有體育場地器材的多種功能與作用,可以把主要安排形式記下來。
另外還要把自己當時尚不能理解、判定的問題先記下來,虛心向他人請教。做到這幾個方面,博採眾長,做好聽課記錄,就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應該根據聽課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側重地將聽、看、記、思的內容有機靈活地結合起來。如教師講和學生發言時,以聽為主,兼顧觀察;教師板書和學生演練時,以看為主,兼顧其他;學生練習時,以思考為主等。
認真做好聽課記錄是聽課者基本素質的體現,它反映了聽課者的品德、態度、能力、水平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素質。要從聽課中真正學點東西,聽課記錄至關重要,聽課既是記錄教師的成長錄,也是記錄自己的成長,真正把課聽好,把課記好,再加上自己的反思,天長日久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㈣ 課堂評價新視野的六中狀態
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版。當下仍流行的課堂教學評權價還沿襲著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觀,已經失去了它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甚至異化為教學改革的障礙與阻力。因此,重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已刻不容緩。
㈤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語言一定要風趣幽默不能死板 因為講話過於書面話以及那些不苟言笑回的老師不是我們學答生所喜愛的。其次講課的重點應放在開始不要壓軸 因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熬不過的時候難免會跑神。注意同學們的表現激發對答環節,促使同學們跟著你的思路走。這就是我認為的啦
㈥ 面對學生上課的狀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一年一度的期中復習即將開始了,面對復習課好多教師感到不如新授課有趣,主要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存在問題導致的,學生課堂的主要表現是:課上聽講不認真,開小差的有之;偷著小聲說話的有之;做其他作業的有之;更有甚者把學習拋在腦後,根本不學習,針對這樣的課堂現狀,老師在辛苦,也很難打造較好的課堂效果,那麼作為教師的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一、做一個有先進思想的教師 列寧曾經說過:「唯有偉大的理論才能指導偉大的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經常學習先進的教學和管理理念,用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另外在管理學生方面力爭做到:(1)把學生看做一個完整的人,即對學生一視同仁,無論優生差生,他們都有他們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不定數的,不一定考上了大學了才是人才,行行出狀元。(2)多鼓勵少批評 尤其差等生更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哪怕細微的優點,然後找到合適的時機進行表揚,很可能你的一次表揚決定了學生的一生,不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要適時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目前我們學校正在實行「三自一導」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求索的好習慣。我們不要總怕學生不會學習,不敢放手。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主往前行;要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尋求答案;要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去選擇;要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即教師給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求索。「學而時習之」,我們必須善於學習,我們要在學習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在成長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發展。二、做一個勤奮執著的教師教師這一職業決定了我們只是奉獻,沒有索取,只是勤奮,沒有休閑,只是執著,沒有懈怠,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即工作的效果=投入的成本+教師擁有的技能,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成功屬於有準備的人。 三、做一個有朝氣有生機的教師 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要有好的心態,因為你的心態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的狀態,不要總以為自己年齡大了,沒有作為了,殊不知思想、心態的衰弱比身體的衰弱更可怕,我們熟知的水稻專家袁隆平今年81歲了,他的一段話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雖然80多歲了,但是我的身體年齡是50歲,心理年齡30歲。所以他在老年體育比賽中總是取得優異成績。他雖然老了,但他卻有青年人的心態和思想,試問:你和袁隆平相比誰大誰小呢?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再抱怨自己年齡大,沒有理由說自己沒有資格干這干那,學生喜歡的就是有朝氣有生機的教師,您還徘徊不前嗎?四、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師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的階段,我們原有的知識儲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進取、創新和探索實踐,可以在網上學習,也可以走出去或者請進來,也可以向教學能手或者有創新經驗的教師學習,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做一個家長信賴的教師。以上是自己的點滴體會,不足之處難免,請同仁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㈦ 課堂教學情況怎麼寫
發生了什麼具體問題,有什麼教學問題沒解決,要怎樣解決。
㈧ 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調查 大學生為什麼逃課
「高校沒有把教學評估作為評定教師工作的重要標准,學歷和科研的指標明確得多,部分教師在混教。」在日前結束的一項「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調查」中,一位老師在留言中這樣寫到。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調查是由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教育統計與管理專業會聯合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新疆大學、暨南大學、邯鄲學院、百色學院7所高校進行的,共獲取9766個有效樣本。
調查針對學生的學習目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取知識的途徑以及學校的學習氛圍、學術氛圍等方面展開。教師在學校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在此次調查中得以凸顯,並引起了相關專家的評價和呼籲。
調查顯示,在與自學、父母、社會、網路、各種參考資料的比對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還是「教師的課堂講授」,從各種參考資料中獲取知識的比例極其微小。
既然學生依賴「教師的課堂講授」,那麼,在上課時間,學生在課堂上通常做些什麼?該項目共有11個選項,從調查結果看,各校學生的選擇趨向相當一致。排在第一的是偶爾開小差,第二是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第三是玩手機或其他數碼產品,第四是經常走神想別的事。一位高校老師說,這一結果真實地反映了當前課堂上學生的聽課情況,這與他平時隨堂聽課時所感受到的相當吻合,學生在聽課時偶爾開小差是不可避免的。
在對「逃課的主要原因「的調查結果中,排在第一的是「對某門課不喜歡,不想聽」,緊隨其後的是「缺乏學習動力或為學生會、社團兼職工作忙」。
根據統計匯總,學生們認為「學習有意思或很有意思」的達到90%,學生們都希望在課堂上能多學一些知識。這反映出學生對教師的期望很高。調查組的專家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喜歡聽,更重要的是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交叉思維及豐富想像等多種學習能力,在教書育人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與作用。
在「大學學風建設中需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是什麼」這個多選題中,統計結果是有5所大學把「校園學習氛圍差,學術氣氛不濃排」在第一位,有兩所重點大學把「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少,參與度不高,效果差」排在第一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課堂紀律差,遲到、早退、曠課現象嚴重」與「學習浮躁不踏實,刻苦性差, 抄襲作業現象成風」。
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教育統計與管理專業會專家彭美雲表示,大學要培養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更要注意讓學生真正學到一輩子都能受用的各種知識與能力。
㈨ 依據小學生一堂課中學習狀態的變化規律,怎樣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的重點應復放在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而把握重點的關鍵是如何選擇好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課堂教學的接合點。這個接合點,從學科來說,就是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法;從教師來講,就是「思路、教學、學路」三者有機結合的教學過程設計及其在課堂中的藝術展現;從學生來說,就是在探究、思考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到知識、思維、能力訓練的統一。教師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教路」,給學生指出一條可行的「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