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學習筆記200篇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干凈,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著臟兮兮的衣服,掛著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著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後來我了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為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獃獃地看著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扎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么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Ⅱ 小班教育筆記
十一月保教隨筆——老師,我愛你 中午吃飯後一切准備就緒,開始進午睡室午睡了,全班孩子在我們的帶領下盡然有序進入午睡室開始脫衣服和褲子,我負責看守樓上一半的孩子。我走到孩子們中間,看看有誰要幫助的,看見陳健已經准備鑽入被子時候,看似小小的個子,動作比誰都快,我見他比較可愛就忍不住抱了一下他,並且在他的小臉上輕輕地親了一下,想不到陳健卻對我說:「老師,我愛你,」當時被這句話震驚了一下。我就對陳健說理一句:「老師也喜歡你。」對於陳健的這句話,我覺得並非孩子無意間隨口說說的,二十平時的點點滴滴積累出來的,陳健是個聰明機靈的小男孩,接受能力比較強,最近在做早操的時候在我的鼓勵下,表現越來越出色,每次見到他動作認真,我就對著他笑一笑,他也對我笑一笑,每天就是開開心心得做完早操。我們班上新來的小朋友劉科峰,也是這樣,一開始進入這個大集體時還有點不適應,漸漸地開始我們兩位老師總是逗他笑,做早操時候見到他動起來,我就對著他笑,偶爾也會豎起大拇指,無論今天我是帶操還是配班,他總會尋找我的眼睛,即使在後面做操,他也會轉過頭老看看我。其實,孩子也需要我們大人的承認,承認他們有進步了,有好的變化,因為他也曾經努力過或者一直堅持著,孩子會觀察老師的一點一滴變化,老師的一個眼神就能明白,老師是接受我的,因此才會更加大膽地表現自我。
Ⅲ 小班觀察筆記200篇
小班觀察筆記就是寫出小朋友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真實而又生動活潑地反映了我們豐富多採的生活。這些觀察日記,要觀察得細,觀察得深,寫啥像啥,不說空話、假話,有作者的真情實感。
正文:
語文課上,李老師拿了兩枝帶葉子的樹枝。老師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同學們有的說知道,有的說不知道。
老師說:「剛剛誰說知道這是什麼?」有一個男同學站起來說:「是我說知道的,這是楓樹的枝葉。」
老師笑著說:「對得,對得。"
老師問我們這葉子有幾個角?同學有說三個角的,有說四個角的,還有說五個角的……
老師把葉子分給大家,大家數數,三個角,四個角, 五個角的都有。五個角的最多。
老師說:「這就是五角楓。"
我們手上發的葉子,不是五角,而星四角。莖的最下面有一個小洞,裡面有液,而且液很粘。從左邊數第一條葉脈是彎的,第二條葉脈裡面有一個小洞,第三條有破損,第四條有一個小坑。
老師讓我們看他手上拿的兩個枝有什麼區別。第一枝是深綠色的,葉子很密;第二枝是淡綠色的,葉子上還有很多洞,枝上還有很多的翅果,翅果好像兩個翅膀。
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從校門口折的,而且那裡還有一長排這樣的樹。
從這次歡察中,我學會了要多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以後要多觀察、多寫觀察日記,這樣我的作文水平才能提高。
Ⅳ 小班觀察筆記200篇
小班觀察筆記就是寫出小朋友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真實而又生動活潑地反映了我們豐富多採的生活。這些觀察日記,要觀察得細,觀察得深,寫啥像啥,不說空話、假話,有作者的真情實感。
正文:
今天上課,老師拿了兩枝樹枝,老師問:「這是什麼樹的枝呢」,我們觀察了它的樹葉,有點奇怪,有一些像兔子的耳朵,有一些像三個角的樹葉,不是三角形那樣。
老師問:「誰知道?」
很快,一名同學說:「是楓樹的樹葉。」
老師高興地說:「是的,它就是楓樹的樹葉。」
當我們近看,發現它不全是三個角的,有七個角的,五個角的,四個角的。一般都是五個角,所以叫五角楓,這真是太神奇了吧。
有一個同學吃了一片樹葉,老師說這樹葉有毒,這名同學嚇的臉都白了。老師又說毒性很低,葉子也有營養。這名同學又開心起來了。
我們手中的樹葉是三個角的,像三座山,還是很少見。它的角少了兩個,兩個角一加就是五角楓了。樹葉上還有一條條的線,有大的有小的。中間還有一個小洞洞,是蟲吃了還是雨打出來的?
老師手中的兩枝五角楓,一個是深綠色的,一個是青綠色的,深色的裡面沒有長出種子,青綠色的長出了幾個像兔子耳朵的種子,也像是一對翅膀。
老師是在哪折的?我想一定是在校門口折的,因為校門口有一些長的茂盛的五角楓。我用手摸了摸葉子,很滑。嘗了一下,有點苦。嗅了一下,有一點香氣。
今天老師拿的五角楓太神奇了,我很喜歡這樣的課堂,真想天天都上這樣的課。
Ⅳ 小班教育隨筆200篇簡短
思路:可以多從課堂、巡視、教育、生活等多個方面開始寫隨筆。很多小事,寫清楚也一樣能打動人,教育也需要注重細節。
正文:只要有時間,就會抽身到教室,教師辦公室轉一圈,看看老師們的工作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教師例會上也會及時反饋。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即使手頭的事再多再忙,也應該去看看老師們的上課狀態和學生的聽講狀態。為的是更加具體的去關注老師的教學准備、課堂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只有全過程去關注教學,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常規管理更規范,更有效。
我給自己制了檢查表,內容很簡單,每天兩次去看老師們的課前准備以及學生的聽講情況。我拿著《常規檢查手冊》靜靜地站在窗口,盡量不讓學生發現我而影想他們的聽課,將情況如實的記錄下來。檢查、記錄是有效的。
經過幾次巡堂,我已經看到了以前不太認真的老師們悄悄地起了變化。他們會在課前將教具細心認真的准備到位。課間的十分鍾也不會休息,而是跑到下一個上課的教室,拿起直尺、三角板開始在黑板上作圖了,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100個格子。我想,老師的這種認真教學的態度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更有力的教育。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關注。每個人都有一種求好上進的心理,讓我們去關注他們。讓關注成為一種力量!
Ⅵ 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
直接到網路里搜啊。
Ⅶ 小班教師學習筆記
小班教學筆記
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閃光點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專,要想讀懂這本書屬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Ⅷ 幼兒園小班9月教育筆記(案例)
有的時候還是「袖手旁觀」的好
從事幼教工作幾年來,今年頭一次帶小班。幾個月下來,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是那麼強,諸如系鞋帶、扣鈕扣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後,總有一大群孩子圍在身邊,讓我幫助他們做這些事晴。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幫我穿一下衣服行嗎」,「老師,我的鞋帶系不上了」,「老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麼能提高呢?怎麼辦呢?好長時間,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一天,在帶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時間動都不能動。午睡起來後,孩子們仍像往常一樣圍在我身邊,要我幫助做這做那的,但有幾個孩子看到我受傷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過了一會兒,幾個平時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雖然,他們的衣服鈕扣扣錯了,鞋子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我猛然發現,這些事情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那麼,我何不利用這個機會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於是,我便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老師的胳膊不小心弄傷了,醫生說要過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好,看來這幾天,老師不能幫你們穿衣服了,你們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扣鈕扣,好不好?」絕大多數孩子都答應了,但仍有少數幾個孩子拿著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發。我知道,他們的確不會自己穿,於是,我一邊叫能力強的孩子幫他們一下,一邊告訴他們回家後讓媽媽教他們,自己也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終於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帶,扣上了鈕扣。望著一張張通紅的小臉,我心裡感到了―陣欣慰。
經過這件小事,長時間困擾著我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對於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袖手旁觀」地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