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的定義

課堂教學的定義

發布時間:2020-12-17 14:03:49

❶ 教學的概念是什麼

【楊德發專欄】

什麼是教學

文|楊德發(重慶市重點課題《學本式教師培訓資源開發研究》課題組負責人)

什麼是教學?《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並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第150頁,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這個定義似乎中規中舉,無隙可擊。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實作中,「教師的教」極容易左右「學生的學」形成「教師主動地教、學生被動地學」的局面。然而如何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避免學生被動地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從而形成「教師主動、學生主動」的雙主動局面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教=孝+攵,攵是攴(pō)的變形。攴下面的「又」表示手,上面部分表示教鞭。「教」表示教師手拿教鞭培養的學生的孝心和孝能。教師拿著教鞭高高在上的教,學生在下面心驚膽顫地學,這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教學,遠遠不適應於現代信息社會的教學了。

學,學,「冖」表示家中,家中的孩子為了生存而向老師學習織網(用於網野獸或網魚)。古代學織網是學習具體的技能,模仿即可完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的學習要復雜得多,學生在學校主要是學習抽象概念及規律(規律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知識網。

「教學」一詞最先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辭源》,第1767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10月)「教學相長」表示教與學互相促進,我理解有三層意思:教師自己的學與教師自己的教互相促進,教師自己要先學後教,教後再學;學生的學與學生的教(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相互促進,學生學懂學會這可以教別人學習,這個教別人學習又有利於自己的學;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相互促進,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教學相長——高水平的教師教出高水平的學生,高水平的學生倒逼教師水平提高。

(▲楊德發的培訓「思考的方法」用思維導圖作的板書板畫)

(▲學生劉羽檬作的筆記。楊德發在西安以「深度學習」為例培訓「16問思考法」,在培訓的過程中劉羽檬提出還可問「過程怎麼樣」,「16問思考法」升級為「17問思考法」。)

教學,教讀四聲(jiào)時,表示教師高高在上獨霸話語權,對學生進行滔滔不絕的灌輸,學生不得不被動地聽、記,思考的時間機會很少。

教學,教讀一聲(jiāo)時,表示師生平等,教師教(jiāo)學生學習,學習任務的完成由每個學生擔當,如果有疑難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仍不能完成的極難問題,才由老師來教。根據伍永剛定律(《伍永剛定律》),凡是學生自己能學懂學會的均不教需要老師教,凡是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解決的問題也不需要老師教,只有全班學生均不能解決的極難問題,才有必要由老師教。

教(jiào)學,是授人以魚,教師主動、學生被動。

教(jiāo)學,是授人以漁,教師主動、學生主動。(《楊德發新發現:一個字的讀音破解新課改》)

在課堂教(jiāo)學中,由於學習任務的完成要由學生來承擔,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十分突出,定位準確。學生由教(jiào)學中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建構者。

在課堂教(jiāo)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每節課均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主動地教(jiāo),學生主動地學習。教師是學生的學習活動的領導、向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角、主人。教師的教(jiāo)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先學後教」,學生先學習能學懂學會的內容,教師後教(jiāo)學生學不懂學不會的少數內容及突破難點的方法。每節課中均有學生獨立的學,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能學會自學。一旦學生學會了自學,老師的教就更加輕松。「因學活教」,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隨機應變的靈活決定教什麼,而不是一上課都一股老兒地一講到底。

教師,您的工作是教(jiāo)學,您的名稱要改為教(jiāo)師——教(jiāo)學生學習的人。如果您能盡早教會學生學習,則您將是學生的大恩人。如果您遲遲不能教會學生學習,則您將把自己和學生都弄得很累,學生甚至仇視您——您的滿堂灌極容使學生陷入被迫學習、怠學、假學、拒絕學習的處境中。

如果您是一名參加過教師培訓學習的教師,我想您對我講的話應該有切膚之體驗——當業余培訓師坐在講台邊照著PPT對參培教師滔滔不斷地灌3個小時的過程中,您是不是很難受?在滿堂灌的3個小時之後,您能學懂什麼?您能學會什麼?恐怕由於您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可能長達3個小時早已精力分散而沒有學懂什麼,更別談學會什麼。

所以,我們一定要改變教(jiāo)學方式,讓學生用積極主動的方式來學習!(《楊德發學習方式定律》)請注意我上文中了「擔當」「承擔」這兩個詞,用來取代「參與」。讓學習者「參與」,程度深淺也不確定。學習任務的完成由學生來「擔當」「承擔」,這個就是深度參與了,它帶來的是深度學習。「承擔」是一個法律上的詞彙,表示學生是自己學習效果的負責人。

如果有人問您做什麼工作?您這樣回答為好——我從事X(學科,小學語文、初中語文等)教(jiāo)學工作。

(本文為楊德發老師原創投稿)

❷ 課堂教學的補充定義

定義1
課堂教學是指在課堂這一特定情境中教師教與學生學構成的雙邊活動.
定義2
課堂教學是指教師按照預定的教學方案,在給定的時空里,運用一定傳授理論、技能、手段和方法,對一個班級或幾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一定內容的講授、談話、輔導答疑臊作示範
定義3
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難、十分復雜的工作.為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評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要求,針價的客觀性、真實性、合理性,必須建立一系對教學對象,以課堂為環境,利用教學設備和列合理的評價指標
定義4
所謂課堂教學是指一種目標明確、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過程
定義5
所謂課堂教學是指納入教學計劃按照固定的授課時間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是按教學規律、語言規律、學習規律將學說普通話變成一種完全自覺的和循序漸進的活動
定義6
課堂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法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法指導課學習內容的實際訓練和具體延伸環節.所以各科教學滲透學法具有現實意義
定義7
課堂教學是指經過教師嚴密組織的前後聯系的各種類型的課而言的是教學工作的基本形式.1組織教學是保證教學工作正常而有秩序進行的基本條件
定義8
課堂教學是指在有一定的教學設備設施的條件下,在可穩定持續使用的場所(如教室、實驗室、操場等)進行的教學,這是學校最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因此,實驗室教學、電化教學都屬於課堂教學。

❸ 課堂教學設計的含義是什麼

課堂教學設計的含義:

1、課堂教學設計是為課堂教學活動制訂藍圖的過程:課堂教學設計規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和大致進展,是師生課堂教學活動的依據。課堂教學活動的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將受到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約束和控制。

2、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是系統的方法:系統的方法是指把對象放在系統當中,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以達到最優化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3、課堂教學設計是一項極富創造性的工作:創造性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基本特點,也是它的一個最高表現。俗話說,文無定體,教無定法。面對著千差萬別的學生,課堂教學不可能有一套刻板的程式。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在創造性思考、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實施方案,為成功進行教學繪制藍圖的過程,這也是教師發揮創造才能的過程。

4、課堂教學設計具有靈活性和具體性的特點:雖然課堂教學設計過程具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但課堂教學的實際工作往往不一定按照特定模式的線性程序開展。這是因為有時候有些環節沒有必要或無法開展。

(3)課堂教學的定義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設計出低耗高效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一方面,我們需要對學習需要、學習內容和學習者進行客觀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內容和活動,然後清晰地闡明教學目標,科學地制訂教學策略,經濟地選用教學媒體,合理地擬訂教學進度,正確地確定教學速度,准確地測定和分析教學結果,使教學活動在人員、時間、設備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效益。可以肯定地說,沒有課堂教學設計,就不可能有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❹ 什麼叫課堂教學

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❺ 課堂教學概念

課堂教來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自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
與「個別教學」相對。把年齡和知識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學生,編成固定人數的班級集體;按各門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並根據固定的時間表,向全班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

❻ 課堂活動的定義是什麼能給我三個以上的定義嗎並且能寫明出處來源~

理論上講,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所有活動都可稱為課堂活動。
我們通常所講的課堂活動是指教版師為了解權決某一個問題,或為了使學生對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和體驗,而由教師精心設計的、利用一種能使學生主體更充分展示出來的互動形式進行的教學活動。
課堂活動在形式上指提問、辯論、討論、表演、歌唱、製作、比賽、游戲等等。

❼ 誰能告訴我「小學課堂教學的定義」

天,請不要把什麼都上綱上線,這樣的教育苦了老師,更苦了孩子

❽ 課堂教學質量定義

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要看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材處理、教學效內率等幾容項因素.
一、對新課程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每一堂課都要提出明確、多樣、恰當又符合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的教學目標.
二、課堂教學過程要重視教學設計在實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師是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價值的探究活動.
三、課堂教學效果要從學生的外在表現和隱含在教學過程中的三對重要關系來進行評價.
第一,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反映的兩個「量」的變化.一是參與度,即主動參與探究活動的學生數佔全班學生數的比例;二是創新度.
第二,還要在總體上觀察這堂課的學生主體與教師指導、活動的趣味性與探究性、活動的量和質這三對關系是否和諧.
四、在教師素質上,主要看教師是否能從科學教學的特點出發,對課堂教學的起到有效的調控作用.
五、考查方案的設計要從記憶性知識考查為主轉向理解性應用性知識考查為主,重視對學生獨立的或合作的探究性能力的考查.

❾ 教學的概念

「教學」意思是教書,即:教學生學習功課。這里的「教」是動詞,意即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

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9)課堂教學的定義擴展閱讀

解釋

1.指教育。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後漢書·章帝紀》:「十一月壬戌,詔曰:『蓋三代導人,教學為本。』」《南史·崔祖思傳》:「自古開物成務,必以教學為先。」

2.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顏由 , 顏回 父,字 季路 。 孔子 始教學於 闕里 而受學,少孔子六歲。」《東觀漢記·鄧禹傳》:「﹝ 鄧禹 ﹞篤於經書,教學子孫。」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城西錄》:「室三楹,庭三楹,曰『一字齋』,即 徐學庵 教學處。」 李廣田 《序》:「二十年來,我一直從事教學工作,也一直以寫作為副業。」

3.教書。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此間有一個教學的先生,姓 阮 ,叫 阮太始 。」趙樹理《金字》:「在鄉村集鎮上教小學,教學以外的雜事很多:賽神唱戲寫通知,寫神廟對聯,村裡人有了紅白大事寫請柬、謝帖、庚帖(婚約)、靈牌。」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的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