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課前准備具有目標意識
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版學的效率,備課不光權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這就是指應該把握教材,明確目的,聯系學習實際,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教學設計抓住思維的主線,教具准備充分,板書設計清晰。例如:教學「組合圖形」時,可讓學生自製七巧板等學具,課上用來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積和」、「面積差」展開教學。
其次:新授知識具有突破意識
一般來說,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往往通過例題的講解和相應的練習來達到目的,在新授時,教師如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呢?設計練習時就要圍繞「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用針對性練習、操作性練習、口述性練習等。
最後:課堂小結具有反饋意見
課堂教學中,教師隨時會得到教學信息的反饋,教師應採取措施,及時調節,或評講,或回授,或糾錯,教師更應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地組織下一課的教學。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青少年的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❷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舉一反三是關鍵~通過例題加深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變換例題(先讓學生做),版改變成多種權形式,依次講解,最後留一道作為家庭作業給學生(或學生相互討論)~作為老師可以自己出題哦,看似一節課可能只講了一道題,實際同學們是真正理解了母題,而考試中不也就卷子上的那些題么?真正把母題弄懂比同樣類型換湯不換葯的題講解好幾遍效率高多了,這實際上是老師替學生總結了知識點,以後還要加強學生們自己總結重點的能力~
❸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對數學的學習不是十分感興趣,這也造成了數學教學的困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數學課比較枯燥,缺乏生動和活潑,學生提不起興趣。(2)搞「題海戰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到充分發揮,每天為了做題而做題,心裡挺壓抑。(3)「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法,學生被動接受,沒有消化的時間和空間。(4)課堂教學沒有針對性,重點不突出。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必須在提高數學課堂效率上下功夫。。
一、做好學法指導,讓學生付出就有收獲
(1)備好學生。所謂備好學生,是指對學生的作業要認真批改,練習要檢查好,找到各層次學生思維薄弱的地方。有的教師很長時間不批改作業,這樣你對學生了解的程度只能局限於你感覺的水平上,通過認真批改作業,我們可以分開層次來講題,錯得多的,先講,然後從多到少依次講。
(2)抓住課本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講。課本的重點難點往往從例題中,習題中能夠找到,那些在例題中,練習題中,習題中,復習參考題中反復出現的為重點,要講清楚,讓學生聽得明白,然後在補充一些同類型題目加以鞏固,這樣效果會更好。
(3)讓學生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現在很多的學生在數學課上根本不記筆記,完全憑借課堂上的聽課,效果很不好。通過對一部分學生的調查發現,記筆記與不記筆記所產生效果有本質的不同,因為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都是一些重點或者規律性的東西。有了筆記本,才可以為復習提供良好的素材。我採取每周檢查筆記的方法來督促學生記筆記,效果不錯。
(4)給每個學生准備一本同步資料。這樣他們自己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去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樣就滿足了一部分學生吃不飽的情況,同時也為他們自己的自我發展提供了空間。當然資料的選取要有針對性,一般情況下有一本資料就足夠了,太多不好,因為他們弄不精通。
課堂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課堂上所講的知識能不能明白,不明白讓他們問一問;明白了,課下要下功夫落實好;另外要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成績肯定會提高。
二、情感培養,讓學生愛上數學課
(1)優化教學內容,全面了解學生,把握課堂教學的全面性、個體性、差異性,確立符合新課程的教學內容。
每一個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有著不同的發展潛能。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作為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滿足多樣化的學習而制定多層次的教學內容。首先對不同的學生確立與之相符的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並在問題情景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另外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於給予關心和幫助,鼓勵他們參與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深入學習,讓他們有一種吃得「飽」的感覺。總之,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必須的知識,因材施教,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中得到不同的發展,才能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優化教學氣氛,注重教學信息的多面交流和互動,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須營造一種有利於人際交往的軟環境。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與學生一起參與探討問題、發表見解的學習過程,並相互交流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締結朋友式的情感紐帶,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為厭煩而形成的冷漠的師生關系,是不適應現代化教育,也無從談保證上課效率的。
課程的設計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而我們所面對的是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多變的現代型學生。因此,課堂教學應有一種民主、和諧、開放、合作的課堂氣氛,我們要善於創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敢於發表不同意見。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和諧關系;重視情感意志動機、信念等人格因素的價值;重視教師與每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共同參與等,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在展現新的標准中,我們應將自己置身於一個促進者、培養者、引路人的角色,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重在以引導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學習為主,同時交融在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碰撞。課堂上,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信息源,也不再是課堂上的絕對權威。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應展現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應以真摯的感情、飽滿的熱情和明快的語言感染學生,讓學生學得主動、輕松、自然,整個課堂氣氛和諧生動、富有動感。
(3)優化教學形式,有目的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的能力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形成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在課堂上我們不能只把學生看作是一張白紙,因為他們通過看電視、聽廣播、讀報刊等知道很多方面的知識,對待一些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看法和主張。所以當今的教育培養目標是培養人,而課堂教學也從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從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作為現代型的教師要行之有效地利用現代各種教學策略,組織、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研究、猜測、歸納等方法獲取學習經驗,而不應該把他們看成是一味的接受知識的容器,當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鼓勵。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表達個人意願、經歷、體驗學習的過程,創新意識也就會逐漸產生。因此,我們必須清楚而客觀地認識現代社會的學生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見解、有著強烈的認識社會和探索世界的熱情和能力,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的一代。
在實際教學中,有意地將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同時要求每組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得出結論並向全體同學匯報。此外,還注意安排學生組間交流觀察,以此培養組間的互相學習和合作解答相關問題的能力。有時,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小組之間互幫互助,相互配合,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並及時轉換角色,以促使小組內同學的相互合作,促使他們共同解決實驗中所面臨的問題,也以此達到學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動手,個個有收獲」的目的。允許每個學生按自己的思路方法去研究,但要求學生學會總結經驗體會,總結自己設想、做法的優缺點,最終達到相互交流的經驗體會,共同歸結得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熱情,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性,更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
(4)優化評價方式,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多元化評價,多運用激勵機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即在評價學生時,不僅關注結果,更注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如: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是否積極,是否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否善於與人合作,是否善於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是否樂於探索、搜集和處理信息等。而在過程中,我們應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成功,使之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符合教學規律,有利於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的教學方法都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對於教師來說,只有把握好課程,提高課堂40分鍾的效率,才能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施展手腳、啟發思維、展現智慧和能力的舞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建構平台,創設空間。
❹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辦法
堅持課前5分鍾小測,對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具有促進作用,其具體做法是每節數學課上,進行上回節內容的答簡單測驗。這個環節不但可以復習舊知識,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認真聽課,提高課堂效率。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這5分鍾來讓學生從課間休息時的興奮中冷靜下來,調整狀態,為接受新課作好精神准備。另外,學生為了做好小測題,就必須要認真聽課,認真做好筆記。
❺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1、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談到優化教學過程的標准,就強調不僅要看教學效果,還要看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優值。美國數學教師協會在80年代《行動計劃》中也強調:「教學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必須合理使用。教師必須按照課的重要性分配教學時間。」
由此可見,課堂教學是否優化,不能單看教學效果好不好,還要看教學時間是不是符合規定的標准。我國有些教師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如提出「向40分鍾要質量」,並且已經積累一些經驗。
2、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加強知識間的聯系對於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布魯納指出:「學習結構就是學習事物是怎樣相互關聯的。」他還說:「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通過知識的聯系和系統整理可以使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後聯系密切。但是由於學生思維發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識的教學往往分幾節課或分幾個學期來完成,這樣難免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知識間的聯系。因此,就更需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和系統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美國奧蘇貝爾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活動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學習內容能否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的知識系統建立實質性的聯系。因此教學前要及時喚起與當前新知識有關聯的舊知識,特別是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
3、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
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
4、教師要重視修煉自己的語言
首先,教師語言應具有兒童特色,但"兒童特色"並不是兒童腔,而是要貼近童心。教師用貼近童心的語言與兒童進行交流,如此一來,春風何愁不化雨,"潤物"自然"水到渠成"了。教師如何讓自己的語言貼近童心呢?注意「甜、慢、短、精、新、活」這六個字。
(5)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擴展閱讀:
對數學老師個人而言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有工作激情、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懂得勞逸結合、良好的工作習慣。對管理者或企業來說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有施行科學的工作計劃、引進適用的新設備、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產出與投入之比,通俗地講就是在進行某任務時,取得的成績與所用時間、精力、金錢等的比值。產出大於投入,就是正效率;產出小於投入,就是負效率。工作效率是評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斷增大。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
❻ 怎樣最大可能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此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師課前准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個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必定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那麼,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俗的講,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應該合理得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要進行區分,由於不同級的思維發展水平不一樣,因此相應的教學進度也要區別對待.備課既要備書本,也要備學生. 其次,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也要有所區分,這樣能夠避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從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家鄉風景圖片,引出新建的麒麟山公園有一塊綠地,為了美化環境,用平分綠地的實際問題導入新課.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是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應多多給予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經常給予學生贊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2、巧設問題的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因為導入是整節課的序幕,好的開頭也意味了這節課成功了一半,在導入新課時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建立自信心.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創設情景用平分綠地的實際問題導入新課,讓學生能很快地進入預設的學習狀態,學生在這一情景中直觀感受到分成的兩個三角形大小相等,從中體會到一個三角形面積與所在長方形面積之間的聯系,給探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開啟思路.然後啟發:如果是一個普通的三角形,還能藉助以前的知識來幫助解決嗎?於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已學過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知識通過轉化、遷移,使抽象的、難懂的知識「簡單化」「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3、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在此,我們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探索新知時教師能鼓勵學生自學嘗試,合作討論—進行自主學習.比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
❼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10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需要有一種內部動力來達到學習目的。這種目的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願望。只有當學生有了這種學習慾望時,才能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中,有趣的學習材料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完「列方程解應用題」後,我設計了一個「救救小羊」的情境練習,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時候,山大王老虎來了,老虎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規定:「小羊如果做錯了一題,狼可以前進一步,如果做對了,狼就後退一步,遠離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話情境中,學生本能的一種「正義感」馬上被激發出來,他們學習熱情高漲,做題異常認真。隨著學生一次一次正確的練習,狼被迫步步後退,當狼退至「河邊」,逼進河裡時,學生心底「懲惡揚善」的願望終於得到了滿足,全班禁不住高聲歡呼起來,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的極致,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由於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對枯燥無味,與學生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思維和生動活潑的特點構成矛盾。為了體現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強化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思維與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實踐,激發興趣,使他們躍躍欲試。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進行操作,主動探索、觀察、討論、發現、交流、大膽推導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生通過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問:大家認真觀察,割補後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哪些聯系?根據上面的發現,你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學生通過操作後,已經明確了兩個圖形間的內在聯系,建立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空間形式,這樣他們要說的話就很多,就有參與的興趣,完全有可能進行加工、整理、進而推導出公式,課堂教學也更加有效。
二、精選課堂練習,提高課堂效率。
實踐證明,盲目的過多的練習是不科學的,它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反而,由於大量機械性的練習題目,學生的思維會變得呆滯,加上那麼多的作業,擠掉了他們的自由活動時間和休息時間,阻礙了他們思維的正常發展,使他們在學習上處於被動狀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編練習題,並有計劃地讓學生練習,力求精而少,練在點子上,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加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如在「平均數的運用」的教學中,學習「步幅」概念時,我讓學生自己實踐操作;在「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測量、計算紅領巾面積等。
四、抓住生成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是以學生為本,教學因生命而精彩,教師的一個舉動、一個閃念、一句話,都可能導致非預設生成事件的發生,引出無限的精彩。這此事件的發生,雖無法預約,但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可以造福於全體學生。也許我們不是天才,但我們需要練就一雙天才一般的眼睛,樹立強烈的資源共享源意識,珍惜課堂中非預設生成的資源,及時捕捉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利用各種有效途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每一天、每一分鍾都學有所獲, 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❽ 怎樣提高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1/5
教師在備課時要精、細化,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目標明確,這樣才能是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導」和「學」有序。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精、細化。要通讀、鑽研教材,弄清講這節數學課的重、難點是什麼?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什麼?該准備什麼教具?主要讓學生掌握些什麼基礎知識?訓練學生哪些能力?要向他們滲透那些情感方面的教育等等。還要備學生,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教學方法,配套例題、習題,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等。這樣,老師在上課時才能按照既定目標,把這些環節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在教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成大面積提高。
2/5
教學方法要科學化。
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
3/5
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目標的主要措施。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准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5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5/5
當堂驗收教學效果,輔導差生學有所得。
具體體現在:當堂作業當堂完成,當堂處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做,既有利於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又有利於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減輕了學生的過重負擔。
❾ 如何盡快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最高的效率就是學生肯主動思考,老師只要引導思維就行。
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動學,導致老師被迫應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