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考教師資格證里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是什麼
考教師資格證時小學不考「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只有報考初級中學和高級回中學的才考「學科知識答與教學能力」。其中:
1、初中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科目。
2、普通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科目。
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如下表所示:
(1)體育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擴展閱讀:
1、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採用多種類型試題,強化能力考核。題型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其中,非選擇題包括簡答題、論述題、解答題、材料分析題、課例點評題、診斷題、辨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
2、考試結束後,國家確定並公布筆試各科成績合格線。考生可在公布日期後登錄教育部考試中心網站,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項目主頁「成績查詢」欄目查詢考試成績。筆試單科成績兩年有效。
❷ 體育教師資格證
小學考體育教師資格證只考科目一和科目二,
筆試階段涉及的小學筆試階段學科專業知識回。
中學考答三門,也就是科目一、科目二和科目三,
這三科初高中考的科一科二內容一致,但科三不同。
科目一均為綜合素質;科目二均為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三為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❸ 教師資格證 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是什麼 求解!
《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基本內容:
學科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中外體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趨勢,熟悉運動人體科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及民族傳統體育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和發展趨勢,掌握學校體育發展的基本特徵與規律。
2)了解人體結構的基本組成、人體主要器官和系統的結構特點與功能。
3)掌握體育的本質與功能、目的與手段,熟悉體育過程要素與結構。
4)了解運動項目(田徑類、體操類、球類、健美操和武術等)的起源與發展,了解不同項目競賽活動的組織與裁判法,掌握發展身體素質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運動技術(教材)的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
1)能夠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運動技能水平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初中「體育與健康」教材進行梳理和分析,選擇教學內容。
2)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設計教學策略。
3)掌握教案設計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當地表述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4)能夠合理選擇多種體育與健康教學資源。
5)能夠對教學設計方案進行評價。
教學實施
教學評價
《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分為初級中學、高級中學。更多考試大綱內容請以《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為准。
❹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什麼內容
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1.了解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義及構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及其歷史發展脈絡;理解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基本關系,包括教育與人口、教育與社會生產力、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教育與精神文化等的相互關系;理解教育與人的發展的基本關系,包括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人的個性形成,以及影響人發展的主要因素--遺傳、環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及它們在人的發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變化,包括中學生的身體外形、體內機能、腦的發育、性的發育和成熟。
3.理解義務教育的特點;了解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了解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熟悉我國當前的學制。
4.掌握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了解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教育方針,熟悉國家當前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及實現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及其相互關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等。
(二)中學課程
1.了解不同課程流派的基本觀點,包括學科中心課程論、活動中心課程論、社會中心課程論等;理解課程開發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兒童、社會以及學科特徵等。
2.掌握基本的課程類型及其特徵,其中包括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等。
3.了解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標及其基本的實施狀況。
(三)中學教學
1.理解教學的意義,了解有關教學過程的各種本質觀。
2.熟悉和運用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規律(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分析和解決中學教學實際中的問題。
3.掌握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要求;掌握和運用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內容及要求。
4.了解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觀點與趨勢。
(四)中學生學習心理
1.了解感覺的特性;理解知覺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類,掌握注意的品質及影響因素;了解記憶的分類,掌握遺忘的規律和原因,應用記憶規律促進中學生的有效學習。
3.了解思維的種類和創造性思維的特徵,理解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了解學習動機的功能,理解動機理論,掌握激發與培養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5.了解學習遷移的分類,理解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概括化理論、關系轉換理論、認知結構遷移理論,掌握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
6.了解學習策略的分類,掌握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
7.理解並運用行為主義、認知學說、人本主義、建構主義等學習理論促進教學。
(五)中學生發展心理
1.掌握中學生認知發展的理論、特點與規律。
2.了解情緒的分類,理解情緒理論,能應用情緒理論分析中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
3.掌握中學生的情緒特點,正確認識中學生的情緒,主要包括情緒表現的兩極性、情緒的種類等。
4.掌握中學生良好情緒的標准、培養方法,指導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調節 。
5.理解人格的特徵,掌握人格的結構,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及埃里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理解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掌握性心理的特點,指導中學生正確處理異性交往。
(六)中學生心理輔導
1.了解心理健康的標准,熟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恐怖症、焦慮症、強迫症、網路成癮等。
2.理解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包括強化法、系統脫敏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等。
(七)中學德育
1.了解品德結構,理解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
2.理解皮亞傑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理解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掌握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理想和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等。
4.熟悉和運用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分析和解決中學德育實際中的問題。
5.理解德育原則,掌握和運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徑。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學就業指導等的意義及基本途徑。
(八)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1.熟悉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2.了解課堂管理的原則,理解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課堂氣氛的類型,理解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掌握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
3.了解課堂紀律的類型,理解課堂結構,能有效管理課堂;了解課堂問題行為的性質、類型,分析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掌握處置與矯正課堂問題行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掌握培養班集體的方法。
5.了解課外活動組織和管理的有關知識,包括課外活動的意義、主要內容、特點、組織形式以及課外活動組織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協調學校與家庭聯系的基本內容和方式,了解協調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聯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師角色心理和教師心理特徵。
8.理解教師成長心理,掌握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理論與方法。
❺ 體育教育專業考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是教育復行業制從業人員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須在學期期末考試中通過學校開設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並且要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方可在畢業時領取教師資格證。非師范類和其他社會人員需要在社會上參加認證考試等一系列測試後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時間從2015年考試正式實施。改革後將實行國考,考試內容增加、難度加大。在校專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報考。改革後將不再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區別,想要做教師都必須參加國考,方可申請教師資格證。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2科;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2科;
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教師和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3科;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3科。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測試,暫由各省(區、市)自行命題和組織實施。
❻ 考體育教師資格證有什麼要求
一、學歷要求
1、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2、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3、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4、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5、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6、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其他要求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
2、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
3、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
4、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6)體育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科目
一、幼兒園教師考試科目: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
二、小學教師考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三、初中教師考試、高中教師考試、中職文化課考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四、中職專業課考試、中職實習指導考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❼ 報考教師資格證裡面考試科目中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是必須考的嗎
是的。報考教師資格證裡面考試,必須考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兩個科目,回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如下表答所示:
(7)體育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擴展閱讀:
1、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科目。
普通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科目。
幼兒園面試不分科目,小學面試科目分語文、英語、社會、數學、科學、音樂、體育、美術,中學面試科目與科目三相一致。
2、考試結束後,國家確定並公布筆試各科成績合格線。考生可在公布日期後登錄教育部考試中心網站,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項目主頁「成績查詢」欄目查詢考試成績。筆試單科成績兩年有效。
❽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都考什麼啊
綜合素質
考核內容: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閱讀理內解、語言表達容、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能力
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
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初高中)
主要考核: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
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考核內容:考核擬任教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能力。
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診斷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❾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音體美和普通類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一樣嗎
考試科目和考試題型都沒有發生變化。
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音、體、美專業考生公共科目單獨編碼的通知》(教師司函[2017]34號),為完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制度設置,加強中小學音、體、美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自2017年下半年考試開始,對音、體、美專業考生的筆試公共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代碼:201、202、301、302)實行單獨編碼(相應科目代碼:201A、202A、301A、302A),考試內容暫與原科目相同。
實行單獨編碼後,音、體、美專業考生在筆試報名時應選報單獨編碼的公共科目。取得科目201A、202A合格的考生,面試僅限於參加小學類別音、體、美專業科目;取得科目301A、302A合格的考生,面試僅限於參加初中、高中、中職類別音、體、美專業科目。
考生已獲得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績,可相應替代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績;考生已獲得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績不可替代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績。
新政策下改變的:
一、新政策下,考生報考:
報名流程不變,唯一變化的一點就是:筆試報名時提前決定好是報考音樂、體育、美術(201A、202A、301A、302A)等專業課,還是報考普通科目(201、202、301、302)。
二、新政策下,選擇具有不可逆性:
即筆試報名時,考生選擇的音體美科目,則面試也必須考專業課;選擇非音體美科目,面試也必須是普通科目。
三、音體美專業老師需求量增大:
對音體美教師的重視與建設,意味著小科目老師的地位不斷上升。同時也代表著現代教育不僅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成績,更加重視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德智體美各個方面培養學生。
教師資格考試-網路
❿ 報考的初中體育教師資格證。過了一(科綜合素質)的科目以及一科(初中體育),(教育知識與能力)沒過
報考的教師資格證中學的科目三一般可以再加報一個科目二。
具體還是咨詢一下當地的教育局。
但是我見過報了初級中學的科目三又加報了高級中學的科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