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國各省市教育質量排名
1上海2北京3浙江4天津5江蘇6福建7遼寧8吉林9內蒙古10寧夏11黑龍江12重慶13湖北14青海15山西16陝西17江西18山東專19四川20海南21湖南屬22河南23河北24廣西25新疆26廣東27安徽28甘肅29西藏30雲南31貴州。
評價標準是:40%×教育機會指數+30%×教育投入指數+30%×教育公平指數
教育機會指數=1/4(學前教育毛入學率指數+義務教育毛入學率指數+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指數+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指數)
教育投入指數=1/8(小學生均事業費指數+初中生均事業費指數+高中階段生均事業費指數+高等教育生均事業費指數+普通小學師資指數+普通初中師資指數+普通高中師資指數+普通高校師資指數)
教育公平指數=1/8(小學專任教師學歷的城鄉差異指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的城鄉差異指數+小學生均事業費的城鄉差異指數+初中生均事業費的城鄉差異指數)+1/4(縣際小學生均事業費基尼系數+縣際初中生均事業費基尼系數)
② 中國高校排名
青海大學(Qinghai university),簡稱青大,是位於青海省省會--"夏都"西寧市北郊,始建於1958年, 是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國家重點高校對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設的"211工程"大學 ,先後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本高知大學、紐西蘭澳克蘭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際協作關系 。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14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單位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理事單位之一 ,"西部計算機教育提升計劃"高校之一 。 2016中國大學綜合排名【主要評價指標有教學水平、培養質量、學科建設、科研成果、傑出師資、創新基地、科研項目、辦學層次、社會聲譽和國際化水平等】,其中青海大學2016年位列186名,相較於2015年的排行第139名,排名下降了47位。
③ 中國前十位大學排名
北京大學
北大創立於1898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個以大學命名建立的學校。北京大學起初名為京師大學堂,它的成立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開始,
是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top100中排名第一的8星級大學,屬於世界級一流大學,同時也是中國最美大學之一。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前身是清華學堂。最初是清政府設立的設立游美學務處,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在1928年再次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屬於世界一流大學,也是中國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大學。在本次排名評分99.58,位居全國第二。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7個校區,佔地面積約6398.52畝,校舍建築面積約257.6萬㎡,圖書館藏書693.5萬冊。學校有7個學部,36個專業學院(系),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院。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全日制在校學生4876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學生6237人,其中學位生3498人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創始人為中國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復旦也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在本次排名中以82.17分位居中國第四,屬於七星級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始建於1937年,前身是陝北公學,1950年正式開學,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該大學佔地面積達到230餘萬平方米, 館藏紙質圖書392萬冊、電子圖書297萬種,並有81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
中國人民大學在本次校友會排名中以81.51的分數位居第五,屬於8星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也是中國最早設立電機科系的高等學校。2005年,學校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創立歷史可以追述到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後更名武漢大學並一直沿用至今。
武漢大學不僅教育環境良好,還是一所集中國著名風景旅遊目的地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學校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佔地面積5187畝,建築面積262萬平方米。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武大櫻花約在每年3月下旬開放。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創辦於1902年,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之一,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多次變遷。同時也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並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涵發展」,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始建於1946年,是中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簡稱吉大。吉林大學前身是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校內開設12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學生69196人,其中研究生24202人,留學生1404人。
作為中國目前辦學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吉林大學涵蓋全部13大學科門類,成為在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高質量社會服務、先進文化引領的重要基地。
④ 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是哪所大學
眾所周知,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競爭激烈,誰也不服誰。其中目前熱度最高的內幾所院校為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考研先生就不一一列舉了,下面做個有趣的投票,投出你心目中排名中國第三的大學~
以下幾個大學排行榜供大家參考,僅供大家分享閱讀。
一、武書連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主持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課題,於2020年5月結題,內容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發行。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二、校友會
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自2003年起,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連續18年發布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國一流學科排名、中國一流專業排名和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等榜單。
三、金平果
「金平果」2020大學評價以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為依據,結合學校的實際招生情況,進行排名。
⑤ 中國民辦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你的學校上榜了嗎
016年全國高考志願填報即將開始,為了滿足全國高考考生及家長了解我國民辦大學本科專業辦學實力、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的需要,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發布最新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雄居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前3甲,武漢大學列第4,中國科學院大學挺進全國5強。全國民辦高校共有28個專業榮膺六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頂尖專業隊列;78個專業榮膺五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一流專業隊列;234個專業榮膺四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高水平專業隊列;556個專業榮膺三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知名、區域一流專業隊列。武昌首義學院問鼎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榜首報告顯示,在最新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中,武昌首義學院有3個專業躋身6星級專業、6個專業躋身五星級專業、5個專業躋身四星級專業、7個專業躋身三星級專業,問鼎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榜首,是目前中國民辦大學本科專業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準最高、辦學特色最為鮮明的大學。文華學院列第2;西安外事學院居第3;山東英才學院列第4;西安歐亞學院居第5;三亞學院列第6;山東協和學院居第7;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列第8;上海建橋學院列第9;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居第10。在最新2016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中,西交利物浦大學排名全國第1,有2個專業躋身6星級專業、4個專業躋身五星級專業、5個專業躋身四星級專業、2個專業躋身三星級專業。寧波諾丁漢大學列第2;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第3;上海紐約大學第4;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5;溫州肯恩大學列第6。《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編制完成,報告分別對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高校的綜合實力、教學質量、本科專業、研究生教育和一級學科等進行綜合評價和星級排名,旨在為2016年全國高考和考研考生及外國留學生填報志願提供權威報考指南。 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
⑥ 中國排名前十名的名牌大學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3、中國人民大學
學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4、復旦大學
學校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院校。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復旦大學。
5、南京大學
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並,仍名南京大學。
6、浙江大學
學校前身是創立於1897年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並,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7、上海交通大學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徐匯、閔行、黃浦、長寧、七寶、浦東等校區,總佔地面積300餘萬平方米;有31個學院/直屬系,13家附屬醫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國內)16351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32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496人,學位留學生2837人;專任教師3236名。截至2020年4月,有博士後流動站3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5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7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3個,本科專業67個。
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9、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後歷經方言學堂、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武昌師范大學、國立武昌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等時期,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10、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於1904年,成立於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而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長沙合並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相繼並入。
⑦ 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800強中長沙大學排第幾
2017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543位
⑧ 中國各個省市教育質量排名
1.江蘇 自古江南,文化底蘊雄厚。小初高的教育銜接的非常好。蘇教版在很多省份流行。南大大家都知道。東南大學,中礦大都很好。43
2.湖北 人傑地靈的地方。今有全國最牛中學---黃岡中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33
3.陝西 高校辦的不錯。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都是比較牛的學校。 34
4.山東 文化氛圍:孔孟曾孫墨的老家。蘇軾詩雲:「我生本西南,為學慕齊魯。 39
5.廣東 經濟強,支撐教育。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不錯,不過治安差。36
6.湖南 古時有「嶽麓書院」, 文化氛圍還在。國防科技大很給力。中南大學也還可以。25
7.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全國重點大學。經濟在東北最好了。40
8.浙江 靠浙大撐腰,別的學校不行。接壤江蘇,但是教育水平差距明顯。26
9.四川 四川大學在大學裡面的排名進前20了。28
10.天津 南開大學算是沾了北京的光了。就是物質條件好,素質不太好。18
11.江西 本科院校還真的不少。20
12.黑龍江25
13.福建17
14.安徽 自古江南說的就是江蘇,安徽這塊。有底子的。中國科技大學威武。27
15.吉林 吉林大學排第十一名。24
16.河北 教育被壓制,好的生源都跑北京天津去了。30
17.河南 人多不好教育啊。但是高校必須得多。28
18.貴州11
19.甘肅12
20.雲南16
21.廣西15
22.山西16
23.海南 連續四年的高考錄取率是第一,不知道今年怎麼樣。3
24.重慶16
25.內蒙古10
26.新疆11
27.寧夏4
28.青海3
29.西藏3
31.上海、北京 這兩個地方還湊活,因為國家政策照顧。占著最優秀的資源,對本地人很是照顧。俺不高興。
⑨ 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
大學排名沒有絕對的公正與權威,僅能作部分參考。而且每年按國際標准評估都有變動。
以下是年中國校友會排行榜前十的名校。
北京大學(北京)
清華大學(北京)
復旦大學(上海)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中山大學(廣州)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同濟大學(上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
現在大學排行榜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來自某些高校,如人大版;二是來自民間組織和網路,如校友會網版 、最好大學網版 。三是國際教育組織機構所做的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入榜中國高校排名,如世界公認影響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9)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擴展閱讀:
大學排名經過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最具影響的大學排行榜,按照存續時間排列依次為:
1、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自1993年開始每年發布《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但其排行的商業性質及負面報道不絕於耳。
2、深圳網大公司自1999年開始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數據來自向院士、學者和校長發放的調查問卷。
3、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自2003年起已連續11年開展中國大學評價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好評,研究團隊基於中國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從國際影響、國家發展和社會貢獻三大視角審視和考量中國大學,側重從「校友成就」與「學術成就」對中國大學進行選優排序。
⑩ 中國大學最准確客觀的排名
樓上復制的好辛苦啊!!!真服了你了,其實武書連只不過是客觀排名,有一定參考專價值。不過要是按近屬20年大學排名總體,排名肯定是 清華 北大 鐵打的第一階梯,誰第一都無所謂,吵了那麼多年,沒意思不評論。 其他的第二階梯,復旦,南大,哈工大,上交,西交,浙大,武大,這個屬於第二階梯的老牌院校,實在沒什麼爭議,只要你進去學習了,誰說母校垃圾你就罵誰垃圾!!其實都挺好的!爭議比較多的就是最近中科大,人大,上財等目前就業,職業需求社會比較熱衷職業的大學!完全是依靠社會進步的時代下「紅」起來的大學。沒辦法啊,社會在進步啊!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