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舞蹈教學重點

舞蹈教學重點

發布時間:2020-12-17 02:07:40

1. 誰能幫我寫下中國民族民間舞三級跳皮筋教案

跳皮筋》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為理論依據,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跳皮筋過程中充分展現自我並提高學習和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並發揚傳統的體育精神。教學時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空間,讓每位學生都能盡情發揮體驗成功的喜悅,並能發展學生創新和合作意識。

二、教材與學生分析

皮筋是我們日常活動中常用的活動器材,由於皮筋伸縮性強,安全實用,變換靈活多樣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中,改變了以往的單一的跳躍練習的模式,充分運用學生經常用皮筋來提高他們的跳躍能力,學生也能用皮筋克服以往不敢跳的為難情緒,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能和興趣。跳的強度和時間可因人而異,還可按兒歌、音樂節奏的節拍等進行,跳的形式和圖案多種多樣,具有較強的經濟性、適應性和實效性,不受場地制約,不受季節、人數限制,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

五年級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了一定的選擇性,骨骼、韌帶、肌肉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活動中能夠充分利用合作形式來發展並解決各種問題。對自主練習和創新練習有明顯的興趣,相互學習的意識增強,在活動中能夠為完善自我而努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基本掌握古詩式和童謠式跳皮筋方法

難點:動作協調、靈敏,在高度上有一定的提升

四、教學方法

講解法、示範法、練習法、巡迴指導法、糾正錯誤法、榜樣法、激勵法、展示法

五、 設計思路

為了達到本課目的,在課的開始部分以一個摸膝蓋的小游戲進入本節課,並通過熱身操活動各關節。基本部分第一項在教師的講解示範下學習古詩式的跳皮筋方法,接著由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迴指導並糾正錯誤動作,啟發學生進行圖案的創新,激發練習興趣。大膽放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利用皮筋進行跳躍活動,學生開啟想像和興趣的大門盡情活動,充分發展了學生的跳躍能力,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最後在優美舒緩的音樂中進行放鬆結束本課。

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潘 傑

教學內容
跳皮筋



皮筋

錄音機

口哨

教學目標
1. 使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古詩式跳皮筋方法並能創編圖案跳法以提高練習興趣;

2. 發展學生協調、靈敏、柔韌、耐力等身體素質;

3. 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在活動中展示自我,陶冶美的情操。

結構
時間
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與措施
設計意圖
運動量

次數







准備部分
5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站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二、熱身

游戲:摸膝蓋

熱身操
體委整隊二列橫隊

師生問好報數二列變四列橫隊

2-3人一組熱身游戲跟音樂進行熱身操
明確本課意圖

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

充分活動各關節
1

10

1
10』』

1』

2』

80次/分

120次/分

基本部分
12分
一、新授古詩式跳法

二、按興趣自由分組創新練習
學生分組練習

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圍教師站好

教師講解示範動作指導學生分組練習相互學習

個別指導糾正錯誤

教師語言指導給與啟發

學生自主練習利用皮筋進行創新練習

充分學習新知

培養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意識

發展學生協調、柔韌等身體素質

培養創新意識和體育興趣
4

6

8

4
2』

2』

2』

120次/分

150次/分

140次/分

結束部分
3分
整隊

指導放鬆

總結

下課
學生集合成四列橫隊

放鬆舞蹈
充分放鬆身心
1
2』
100次/分

80次/分

全課練習時間:11分10秒 全課練習密度:47%

課後小結

2. 舞蹈拔河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

我覺得主要是力量吧
因為少女時代三輯的這首The boys舞蹈是由邁克爾內·傑克遜編舞老師來編排的舞蹈,所以會比較容有歐美的感覺。歐美的流行舞蹈都很有力量,這也是少女時代第一嘗試Hip-hop類型的曲風。
舞蹈程度不算難,因為她們要邊跳邊唱,主要還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停頓,其實這就是力量的體現,要做起來感覺很結實。

3. 美術有哪些基礎知識

1、三度空間。指由長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縱深)三個因素構成的立體空間。繪畫中,為真實地再現物象,必須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和縱深效果。

2、量感。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

3、空間感。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

4、體積感。指在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可視物體能夠給人以一種佔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感覺。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3)舞蹈教學重點擴展閱讀

美術來源

歐洲17世紀開始使用「美術」這一名詞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舞蹈等。

也有 認為「美術」一詞正式出現應在18世紀中葉。18世紀產業革命後,美術范圍益見擴大,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東方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中國五四運動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近數十年來歐美各國已不大使用「美術」一詞,往往以「藝術」一詞統攝之。

工具材料

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以油劑(亞麻仁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操作的的一個畫種。

表現方法

傳統的油畫家採用焦點透視法作畫。在畫面構成上,它講究畫面景物充實,按自然的秩序布滿畫面,呈現出自然的真實境界。

4. 舞蹈教案怎麼寫

一、舞蹈教案的組成部分教學對象 教學內容(新課內容) 教學目標(目的回) 教學重點答 教學難點 教學准備(音樂或樂譜、道具、設備等) 訓練方式 教學過程 教學總結(課後進行) 二、准備教案時該注意事項 教學內容應根據教學對象以及教學時間合理的安排,一節課的新課內容不宜過多或過少。 注意新課與以學知識的過渡和銜接。 用簡練的語言介紹新課的內容和背景。 教學重點要突出,不要東教一下西教一點。 講述動作、剖析動作要掌握規律,由於舞蹈運動多是從地面方位和人體方位起始的,因此教新動作也要從腳開始,有一個順序。千萬不要講一下頭,講一句腳,講一句腰,再講一句腿的,沒有順序沒有規律不僅容易遺漏,而且使學生得不到要領,造成混亂。 根據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對教學難點作出正確的估計。 如果有伴奏老師,應提前與之溝通。 三、適當在教案中插畫舞蹈動作簡圖和隊列調度簡圖四、如何書寫新舞蹈組合內容舞蹈組合所用音樂的節拍,如:2/4 或3/4 全曲共有多少個八拍,包括前奏和結束部分。 按節拍用標準的舞蹈術語簡單書寫舞蹈動作和體態要求。

5. 小學教育專業都要掌握哪些專業技能

小學教育專業知識技能:

1、掌握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

3、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

4、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

5、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小學教育專業主幹課程:

1、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

2、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5)舞蹈教學重點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自考課程:

近現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課程與教學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中小學教育管理、比較教育、小學藝術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哲學。

6. 幼兒舞蹈教案怎麼寫啊

5個方面 教學題目 教學內容與順序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總結 這5個方面去描述 我大概說一些 其他的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寫 現在擬定上課時間為60分鍾 教學題目:少兒舞蹈3級《波浪》 教學內容: 1.課前活動:其中包括頭 臂膀 腳的活動約5分鍾 2.地面壓腿:前 旁 後 約10分鍾 3.橫叉豎叉練習:由老師逐個指導 約10分鍾 4.腰部訓練:老師逐個進行甩腰練習 約10分鍾 5.課間休息:約5分鍾 6.舞蹈表演:對少兒舞蹈3級中的《波浪》組合進行講解與實踐 約20分鍾 教學重點:波浪組合中由肩膀到手臂的曲線需要到位,孩子對音樂與舞蹈的初步理解,舞蹈訓練中強調孩子的表情與表現力. 教學難點:波浪組合中 手臂的動率對於孩子來說比較復雜,其中大波浪的大麴線與胸前小波浪的小動率都需要重點講解。 教學總結:對於《波浪》組合中的重點與難點,都需要教師細心而且趣味的去指導,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舞蹈產生興趣,從而達到幼兒舞蹈的教學宗旨,快樂舞蹈,愛上舞蹈。 都是手寫的,只是告訴你大概格式和教案類目 想怎樣上課 什麼課堂內容還需要您自己去編寫了.

7. 什麼是幼兒舞蹈教學的關鍵所在

小孩的柔韌性很好,在家練一練

8. 關於中山鬼步舞教學

中國古代詩歌選讀教學大綱
一、課程的性質:
中國古代詩歌選讀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為管理學科公共管理類公關事業管理(教育管理)本科專業開設的一門選修課程,教材為《中國古代詩歌選讀》(馮正克、趙敏儷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內容為上起先秦下至元明清的具有極高思想認識價值和文學藝術價值的詩歌作品。本課程課內授課總計54學時,學分3分。
二、教學目的:
本課程旨在通過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些具有重要思想教育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詩歌作品的分析鑒賞和學生自主學習,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提高其詩歌藝術鑒賞能力。學生還可以從中尋求到詩歌創作的某些藝術規律及其與不同文學體裁之間的關系,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文學創作實踐,養成勤動筆喜鑒賞的學習習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還可以產生很大的輻散作用,使學生認識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在開拓其文化視野和提升內在人文精神的同時不斷增強其民族自豪感,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社會的發展提供應用的幫助。
三、教學材料與教學媒體:
中國古代詩歌選讀的教學材料是《中國古代詩歌選讀》(馮正克、趙敏儷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教學的主要形式應為面授與討論相結合,同時一定量的符合開放教育模式的實踐活動也應積極予以開展。
四、教學重點掌握內容及授課進度表:
第一編、先秦詩歌:
(第一周)《周南?關雎》,《秦風?蒹葭》,《豳風?東山》,《九歌?國殤》。
第二編、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
(第二周)《陌上桑》,《行行重行行》,
(第三周)曹操《龜雖壽》,曹植《白馬篇》,陶淵明《歸園田居》、《飲酒》,
(第四周)《西州曲》。
第三編、隋唐五代詩歌: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第五周)王維《山居秋暝》,李白《將進酒》,崔顥《黃鶴樓》,高適《燕歌行》,
(第六周)杜甫《兵車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七周)白居易《長恨歌》,
(第八周)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李賀《雁門太守行》,李商隱《錦瑟》,李煜《虞美人》。
第四編、宋遼金詩歌:
(第九周)柳永《雨霖鈴》,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蘇軾《水凋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秦觀《鵲橋仙》,
(第十周)李清照《聲聲慢》,岳飛《滿江紅》,陸游《關山月》,朱熹《觀書有感》,辛棄疾《水龍吟?登健康賞心亭》,
(第十一周)姜夔《揚州慢》,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五編、元明清詩歌:
馬致遠《田凈沙?秋思》,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第十二周)雎景臣《哨遍?高祖還鄉》,陶安《水調歌頭?偶述》,陳子龍《小車行》,朱彝尊《桂殿秋》,龔自珍《己亥雜詩》。
另外:附錄一(詩的格律)、附錄二(詞的格律)、附錄三(曲的常識)佔有一周的上課時間
五、非重點篇目:
第一編、先秦詩歌
《召南?野有死麕》,《衛風?氓》,《王風?黍離》,《鄭風?溱洧》,《小雅?採薇》,《小雅?庭燎》,《九歌?山鬼》,《九章?涉江》
第二編、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
劉邦《大風歌》,辛延年《羽林郎》,《戰城南》,《上邪》,《東門行》,《孔雀東南飛》,《十五從軍征》,曹操《觀滄海》,曹丕《燕歌行》其一,劉楨《贈從弟》,嵇康《贈秀才入軍》,阮籍《詠懷詩》,左思《詠史》,陶淵明《詠荊軻》,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庾信《擬詠懷》,《木蘭詩》,《敕勒歌》
第三編、隋唐五代詩歌
薛道衡《人日思歸》,駱賓王《在獄詠蟬》,陳子昂《登幽州台歌》,賀知章《詠柳》,孟浩然《過故人庄》,王灣《次北固山下》,王之渙《涼州詞》,王翰《涼州詞》,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王維《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蜀道難》,《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望天門山》,高適《別董大》,杜甫《春望》,《旅夜書懷》,《蜀相》,岑參《逢入京使》,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張繼《楓橋夜泊》,韓翃《寒食即事》,韋應物《滁州西澗》,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韓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劉禹錫《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買花》,元稹《遣悲懷》,李賀《南園》,杜牧《赤壁》,《泊秦淮》,《九日齊山登高》,溫庭筠《商山早行》,李商隱《安定城樓》,溫庭筠《更漏子》,韋庄《菩薩蠻》
第四編:宋遼金詩歌
范仲淹《漁家傲》,晏殊《浣溪紗》,歐陽修《戲答元珍》,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江城子》,黃庭堅《寄黃幾復》,周邦彥《滿庭芳》,李清照《如夢令》,張元干《賀新郎》,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卜運算元?詠梅》,范成大《後催租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辛棄疾《摸魚兒》,《水龍吟》,《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陳亮《水凋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史達祖《雙雙燕?詠燕》,林升《題臨安邸》,文天祥《過零丁洋》,蕭觀音《懷古》,元好問《歧陽》
第五編、元明清詩歌
關漢卿《四塊玉?別情》,白樸《沉醉東風?漁夫》,馬致遠《壽陽曲?遠浦歸帆》,喬吉《玉交枝?閑適》,徐再思《沉醉東風?春情》,劉基《太公釣渭圖》,高啟《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李夢陽《秋望》,何景明《秋江詞》,王世貞《登太白樓》,李贄《初到石湖》,袁宏道《橫塘渡》,納蘭性德《長相思》,陳維崧《賀新郎?纖夫詞》,張惠言《木蘭花慢?楊花》,秋瑾《感憤》

9. 舞蹈的少兒教學

舞蹈教師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不應該是主觀隨意的。正如其他學科一樣,應該依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內容和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舞蹈初學者一般多是十歲左右的少年。由於年齡的特徵,他們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強,他們善於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卻不易理解教師對動作所作的理論講解和分析。因此,對於初學的少年兒童應該更多地採用直觀教學(即教師給學生以反復的動作示範)。此外,初學者做動作時往往自我知覺比較遲鈍,不善於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覺地對動作進行自我糾正。因此,教師要耐心細致地一個人一個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動作上的差誤。
一般來說,有兩年以上舞蹈訓練基礎的學員或學員,通過實踐對舞蹈動作的理解有了提高,對自身訓練時動作中存在的毛病進行自我糾正的能力亦相應提高。這時,教師除了做必要的示範外,應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必要和適量的舞蹈動作理論分析,使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向理解認識飛躍,促成舉一返觸類旁通。此外,教師可以加強訓練中的口頭提示,幫助學生及糾正動作,以節省時間。作為舞蹈教師,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內容,制定與兩者相適應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當教學方法同教學對象相適應時,學生就能較快地、正確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動作,也會較自覺地及時糾正自己練習舞蹈動作時出現各種毛病,教學質量會顯著提高。下面談談幾種具體教學方法。 (1)教授新動作時,教師首先應當給學生正確的示範,同時要求教師講清動作規格和要領,說明動作的形態和用力的方法。教師在講解時語言要簡練,要精講多練,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反復練習上。
(2)動作規格和概念要有步驟地提出。教授新動作時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將全部要求一股腦兒交給學生。這樣做不僅學生記不住,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學生掌握一個新動作往往是先會做,然後做到較好,最後才能達到精美,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以跳躍為例:初學時要首先使學生掌握跳躍動作起落的正確方法,然後要求旋轉方法的正確,即起法與重心正確,然後逐步要求舞姿、速度和旋轉數量。一些簡單動作的規格與要領可用幾天時間全部提出,如手的位置、腰的動作等。有的動作則要經過幾周才能全部提出,如踢蹁蓋腿轉身、點步翻身。而有的動作甚至用幾年的時間進行連續訓練,不斷地提示,如飛腳、大蹦子等。一個舞蹈動作的教學程序,教師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訓練的不同階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學生不步驟地去掌握每一個動作。
(3)要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教授一個新動作往往要經過若干然後達到「完成體」,即經過由簡至繁、由易到難的過程。步驟過於繁瑣或者一開始即練習「完成體」顯然都是不適當的。前者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動作機械、不連貫的毛病;後者會使學生難以正確地完成動作。教學中應避免這兩種傾向。教師制定的訓練步驟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理解力來設計。例如探海轉可分三個步驟來教授:第二步做探海碾轉練習;第二步涮腰後停在探海舞姿上再接碾轉(也可在控制中練習);第三步涮腰探海轉「完成體」。又如紫金冠跳在具有中間踢紫金冠能力的基礎上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雙起單落後腿跳(也可稱為「空法兒」練習);第二步做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紫金冠跳。
(4)教授新動作或開技巧「法兒」,教師要認真備課。學生往往是先入為主。一個動作初學時養成的毛病,以後改正極為費力,甚至難以改正。例如:翻身動作容易出現塌腰翹臀的毛病,如果一旦成為習慣,爾後是極難糾正的。每一個新動作初學時是否正確掌握規格與方法,對學生以後能否很好掌握這一動作、繼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關系極大。教師在教授新動作前一定要熟記動作的規格和要領。
(5)教授新動作和新組合時都是要將節奏及動作記在腦子里。上課時不要當著學生的面不斷地翻備課本來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十分影響教學效果。何況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榜樣,而教師是要求學生記住動作和節奏的。
(6)教授新動作時可先解說動作的做法,然後解說節奏,也可以由教師口數節拍讓學生練習,然後再配上音樂練習。某些較難的技巧,如串翻身、飛腳、旋子等,可先不配單薄進行練習,待達到一定水平後再配樂練習。
(7)教授一個新動作後(即使僅僅是動作的某一步驟),教師要在教室中選擇一個能縱觀全班學生練習動作的位置,觀察學生掌握動作的進程,以便對學生在練習動作時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及時指點、糾正。 糾正動作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所謂「有重點」就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見什麼毛病就糾正什麼毛病,這樣會造成課堂教學雜亂無章,使教師在忙於糾正動作中處於被動狀態。教師糾正動作一定要打主動仗。
(1)有計劃。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預見到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基於對前一節課的分析),在備課時就計劃好:這堂課重點糾正什麼毛病,哪些動作需做細致的糾正,哪些動作在練習過程中口頭提示即可,哪些學生要重點糾正等。
(2)有重點。通過對重點動作和重點人的糾正,給其他學生作糾正錯誤動作的範例,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能從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從教師的糾正與指導中獲取自覺糾正動作的教益。對重點要揪住不放。對教師計劃重點糾正的毛病可以在一堂課中自始至終嚴格要求,鍥而不舍。如拔背,可以從把桿練習到中間練習,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後一個動作,始終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在對某一重點動作進行重點糾正時,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即便發現了其他毛病、弱點,心中有數。在課前就計劃好在課堂上對哪個學生重點糾正,並通過對重點學生糾正,示範全班。
(3)邊做邊提示。經過了重點糾正的動作或毛病,為了求得鞏固,教師可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再口頭提示。口頭提示語言要精簡,要有的放矢。為此教師要同學生建立共同的語言,即教師的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色,學生都能心領神會,遵照進行。
(4)嚴格要求。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就沒有質量。但是,嚴格要求並不是說提出要求越高越好,教師提出的要求應該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有些要求是學生一開始訓練就可以做到的,如旋轉練習中甩頭、留頭。有的要求是學生較快掌握的,如手動眼隨。這時就一守要求學生務必做,要使學生感到,不達到要求教師是不罷休的。有的要求學生不可能很快達到,如正確的連續點步翻身。如果要求學生立即做到,是不合理的。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一琛要符合舞蹈教學的規律,違背了這一規律,既達不到教學效果,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
(5)及時找原因。有的動作或技巧學生多次做還做不好時,教師要及時找出原因,究竟是學生能力不足還是完成動作的方法不對。如果是學生能力不足,可以暫時擱置這一動作或技巧,先做些輔助能力的練習;如果是動作的方法不對,則幫助學生找到完成動作的正確方法。能力與方法兩者缺一不可。只有能力沒有正確的方法不能做好動作;反之,只有方法沒有能力,也不奏效。
(6)糾正動作要著眼於動作的方法與用力是否正確,不能從外形出發。如要求學生下肢動作「開」,不能只看學生腳是否打開,要看大腿是否外旋;要求學生腿伸直時要看腿部肌肉是否充分伸長;翻身動作的手臂圓了,但是否存在塌腰翹臀等毛病。
(7)動作重復練習時要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馭是用每天教授的動作去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要用對動作的要求去吸引學生,使他們感到在每一堂課中總是有的要求,新的收獲,直是學無止境。教師要做一名帶領學生攀登藝術高峰的引路人,即使學生在攀登高峰時付出巨大的努力,又使學生在辛勤的努力中不斷加強繼續前進的興趣和動力,使學生看到在這攀登藝術高峰的歷程中,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無限風光在前頭。 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奏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師在教學中要用生動的形象去指導和啟發學生,給學生反復地示範動作。教師示範要有充沛的感情與熱情,示範動作要力求准確無誤、節奏鮮明。示範包括單一動作和組合動作,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局部動作示範,但局部示範應盡可能減少。此外,也呆以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或者選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示範。
教學方法是依據教學規律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教學必然隨著實踐的不斷深認識的不斷提高而日趨完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也認識是無止境的,教學方法的發展也是無限的。
體能是指舞者機體的運動能力,是舞者掌握各類舞蹈技巧的基礎,它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等內容。其中運動素質(諸如:力度、軟開度、靈敏度、耐力等)是構成體能各要素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首先,要了解兒童。所謂了解兒童,就是要了解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兒童骨骼較軟,容易變形,彈力小,收縮力差,容易疲勞,而他們的大腦發育很快,容易興奮,而且彈跳力較好。所以,在兒童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時,就會考慮到兒童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動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節奏歡快,從而表現出了他們活潑可愛的性格。在上課中我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在做壓胯練習、壓腰的練習時,其軟度非常好,但感覺孩子在做動作時有氣無力,松鬆散散的。為了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音樂的選擇上,兒童舞蹈教學要抓緊兒童特點選一些節奏鮮明、動感很強而且歌詞琅琅上口的音樂來配合練習,當孩子們在聽到音樂時,我先不刻意強調規范動作,而是先交流,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音樂聽起來是高興呢,還是難過?是有勁的呢,還是聽著就想休息?這時孩子會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描述他對音樂的感受。這樣讓孩子們聽覺上把音樂的位置感找著,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根據音樂做一些形體動作。比如在做地面壓腿時,我讓孩子們坐在地上,根據他們聽的音樂感覺去做,這時教師不要過分強調動作的規范,比如腳直,上身立等,然後從他們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改正問題。
其次,要通過教學的舞蹈內容解決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內心感情易外露,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我認為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實踐經驗中,採用擬人化的動物動作,具有童話或科學幻想的舞蹈形式,用短小、形象、生動活潑、故事性強的舞蹈特點,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親切易學、易接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所謂兒童舞蹈就必須從內容上反映兒童的生活和他們的情趣,而不能是成人舞蹈的再版。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表現兒童的喜、怒、哀、樂,並加以提煉,成為反映兒童生活的舞蹈。 (1)暖身伸展運動(05-10分鍾)
(2)有氧舞蹈內容(20-40分鍾):Jazz、Salsa、Funk、Hiphop內容。
(3)專門舞蹈練習(05-10分鍾):腹、臀、臂、腰、髖、腿的力量或其它 。
(4)放鬆和伸展運動(5-10分鍾)
課程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開學習課程,創編課程,表演課程等 (1)神經沖動的強度與頻率。
(2)肌肉對於神經沖動的反映力
(3)除上述之外,肌肉的形態組織結構不同,也會影響力量素質的提高。如:紅白肌纖維組織不同,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也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再如:血睾酮水平與血皮質醇水平,均是影響力量素質提高的因素。

閱讀全文

與舞蹈教學重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