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口語課好不好 從哪些方面評價 求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評價表
我覺得不管什麼機構的英語培訓學校,都是或多或少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的。但是提高多少回的問題答,還是看你本身。你本身有沒有這個決心把英語學好,或者每天會不會有那麼多時間來堅持學習。如果比較忙,一個星期去不了幾天的話,那麼提高不會很快。另外我覺得你的性格很重要。如果是很活潑開朗不怕生的人,提高的會很快,特別是口語。因為不管對誰,都能聊上幾句,主動去聊,自然而來口語提高了。如果是內向怕生的人,那麼我覺得口語提高的不會很快,因為你不去說,怕說錯,口語怎麼提高的了?就比如英語角,你不去說,光聽別人在那侃,提高會快嗎?所以我覺得關鍵還是要看個人。
2.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課堂評價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在這里,跟大家一起探討課堂評價。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課堂評價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小學英語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在於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對學生進行評價是有效、成功教學的一部分。如果能利用好課堂評價這一工具,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在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中,也存在著誤區:評價不夠簡練,濫用鼓勵與誇獎。 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表揚是我們重要的教育手段,因為學生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稱贊,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尊重,特別是對於那些平時表現較差的學生來說,表揚有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為他們平時得到最多的是批評,對於自己他們已沒什麼信心,有時甚至會破罐子破摔,這時一個恰到好處的表揚往往能使他重新樹立自信,點燃學習的熱情,也會讓作為老師的你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結果,但過度的鼓勵與誇獎,也許會起到反作用。 現在三年級有兩個班是我任教的,曾經為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維持課堂秩序,我在課堂上手中拿著獎勵學生的小五星,只要學生舉手發言,其所在的小組就能得到一顆小五星;我在黑板上設計了小組得獎的統計表,學生每發言一次,我就匆忙趕回黑板前貼一個標志。整堂課中,我異常忙碌,學生也心急火燎,因為他們要得到一次發言的機會,就必須等我給「獲獎者」貼完標志。我更是忙中出錯,一會兒貼錯了小組,一會兒又忘記了貼標志。 一整堂課下來, 我似乎忘記了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為了把每個小組在每堂課中的表現都劃分出好與差的等級。 經過反思,我覺得教師的課堂評價是為了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已經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師就沒有必要過分注重活動效果的統計,而不顧學生的實際需求。 有時在外聽課時,我們也能發現同樣的問題。我們時常看到一些老師頻繁的給學生獎勵,單詞讀對了,就帶領全班學生拍手齊說「super!」 ,或是回答出一個簡單的題就說「真能幹」、「好極了」,課堂上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管學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處,便盲目地進行表揚與獎勵。甚至片面地認為,只要對學生肯定了,表揚了,獎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所以一堂課下來好多學生都有小紅花、五角星,有的還得到很多。其實新課程標准強調對學生尊重和賞識並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地表揚,表揚和獎勵也應有個「度」,千萬不可濫用。不合適、太多的獎勵和評價會失去應有的意義和價值,會讓學生「迷失自我」。比如學生讀單詞的活動屬於不需太多思維創新的模仿活動,教師只要點頭肯定其發音正確或進行必要的糾正即可,無須用如此誇張的語言加以評價。同時我們評價的詞語可以多樣化一點,不要老是「好」、 「聰明」、「能幹」,評價也不一定只用語言,你舉個大拇指,鼓個掌……偶爾也是可以的。對後進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與鼓勵,他們更需要關切的目光和貼心的話語,教師切莫讓他們產生被遺棄的感受。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求要嚴格,才有利於促進他們不斷進取。當然,當他們的學習的確有水平或創新時,同樣要給予熱情的肯定,以激發他們的遠大志向,促進他們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切忌不分青紅皂白地評價「真聰明」「好極了」。在表揚獎勵的同時,還應注意客觀的評價指正,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的方向。當一個學習目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時,教師給予學生豐富的反饋就告訴學生:他們對問題的看法為什麼是正確的或者為什麼是錯誤的,他們的實力所在,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開發他們的潛力。對於一些學生來說,接受教師的書面反饋和及時反饋是十分重要的。而另外一些學生則需要教師給予他們面對面的談話,以此強調他們哪些方面做得很好。 當前,我們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最基本目標。因此,在對學生的評價中,尤其是形成性評價,基本都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等為主要依據。針對新課程展示、復習鞏固等不同內容,對學生的分層和評價也不一樣,要充分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有以整體為單位的,小組為單位的,也有以個人為單位的。同時,也許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性: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多用A、B、C、D的等級進行評價。除此,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徵,下面用小組評價作為例子,從四個方面來予以表述,這四個方面分別是:1、教師對課堂的評價應該具有實效性;2、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多樣性;3、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準確性;4. 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1、教師對課堂的評價應該具有實效性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別於優生和差生,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而,課堂評價尤其要講求實效。大班教學中人數較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四人小組、二人小組、男女分組的評價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組評價同時也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協作精神,同時也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和鼓勵作用,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其次,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及評價細節的處理。對小組的評價可以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並不是用於每個活動之處,應把握評價的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否則這種評價就會過多的佔用時間,事倍功半,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也因此添加了師生的負擔。 從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總結出以下幾個時段為小組評價的最佳時機:(1)上課開始兩分鍾 上課鈴聲後,學生們從喧鬧的操場上回到教室,情緒還處於激動狀態,很難快速平靜下來。此時, 教師可以用期待的目光環顧教室,根據學生的課前准備情況(如桌上是否有英語課本,是否坐好,是否集中注意力准備上課等)給表現好的小組加分,並簡要說出加分的理由。 這是一種學習狀態的評價。當然,此時進行小組評價時,教師盡量讓各小組都得分,給表現好或差的小組要有一定的區別,但差距不宜過大,以此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整節課一個良好的開端。(2)課堂活動轉換時 小學英語課主要以活動為主,突出「課堂活動化,活動交際化」這一宗旨,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換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此時加入小組評價卻起到了調節的作用,效果顯著。例如教師發出口令, Let's play a game. 可立馬根據各組的反映情況、作答情況,給與反應敏捷、表現好的小組高分,以此引起學生們的注意,便於快速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這是一種反應能力的評價。 當然為了不挫傷那部分反映稍慢、表現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在此時的轉換環節中採取一些策略,適當調整分值,給暫時處於劣勢的小組一定的勉勵分,激勵學習興趣,鼓勵後來者居上。(3)競賽活動時 小組競賽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組織競賽類活動時要把握好以下幾點:①制定合理的競賽規則 合理的競賽規則不僅是競賽順利進行的保障,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或糾紛。競賽規則應能使每個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盡量避免因個別學生的表現而大幅度影響小組的整體成績,配合最好的小組應是得分最高的小組。同時,競賽時小組成員之間應互相幫助,不可相互指責或埋怨;否則,該組就會被減去一定的分值。 小組之間的競爭主要應看小組合作的表現,而不應以組員個人的表現作為評價的依據。某個組員的答案不正確時,教師可以讓同組的其他成員及時補充和糾正。同時,對回答有誤的學生也要適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如表揚其敢於嘗試的勇氣,激勵落後的小組在下一輪活動中繼續努力等。另外,培養學生在競賽中團結合作的精神尤為重要。②盡量簡化評價的方式 課堂評價應盡量採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例如,粘貼小五星標志的方法就遠不如用粉筆直接寫分值或畫五星簡潔明了。況且,學生並不在乎教師在黑板上畫的標志是否好看;形式簡化了,而意義並沒有淡化。教師也沒有必要聽取甚至記錄每個學生的發言,可以先讓學生小組集體討論,再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2、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多樣性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很難對同一種事物長時間的存在興趣,容易分心、分散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評價形式的多樣性上下功夫,在平時的課堂設計中多花心思,增加趣味性,刺激競爭,激活課堂氣氛。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在課堂評價多樣性方面作了大量的嘗試,現將部分與大家分享。(1)烏龜賽跑。製作幾只可愛的小烏龜,分別帶著不同顏色的帽子,以便與區別。在課堂活動中,以烏龜的前進速度來反饋小組的學習情況。賽後為第一隻爬到終點的烏龜頒獎,也同時評出二、三名,讓學生體驗一次走上領獎台的成功滋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樹立學生一種競爭意識,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拼搏精神。(2)爬樓梯。製作幾只類似人的腳板爬樓梯,組員每回答正確一個問題,腳板就上升一個台階,哪組最先達樓頂者為勝方。培養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態度,以此啟迪學生要踏踏實實地學習,腳踏實地的做人。(3)登山運動。登山本是一種戶外運動,運用到教學評價中,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把全班分為男、女兩個隊,分別從兩側向山頂沖刺。如果在課堂活動中,有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回答問題不正確或組員出現失誤,責令從半山腰退下,回到原地,以此啟發學生在攀登科學知識的高峰中要不畏艱辛,勇於探索,並教育學生作任何事情都要認認真真,一絲不苟。(4)拼單詞。單詞是英語學習中最基本的一個元素,所以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記憶單詞是非常必要的。此評價手段是把全班分成四人一小組,每組成員每回答對一個問題,會得到教師給予的一個字母卡片,在本節課結束時,該組成員用所得到的字母來組合單詞,並用所組成的單詞說一個句子才算最終勝利。以此培養學生一種團結協作的意識,也讓英語學以致用。3、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準確性 教師課堂評價的目的是在於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評價特別要注意把握好准確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主要是通過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來表達,使學生能及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評價應以賞識為主,即使學生的回答還不是很完美,甚至還存在一定的錯誤,也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再次參與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自信心。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盡量做到自然、簡練、准確、恰到好處。切忌不要濫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或不妥當的語氣,也不宜隨便使用鼓勵和表揚的話語,如表揚來得太容易,學生就會覺得來的毫不費功夫,也容易讓學生產生隨便應付問題的動機和情緒。還應盡量避免形式主義過分嚴重的評價方式,這不僅會干擾學生的積極思維,還是評價顯得機械、呆板,失去嚴謹。4. 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評價應有利於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讓學生以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參與課堂評價,有助於學生反思和調控其學習行為。學生不必在每堂課中都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可以根據各校和各班的具體情況,每周或每月開展一次自評和互評活動,以便讓學生有機會進行階段性的小結與反思,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發展是每個學生的權利。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賴以成長、發展的「土壤」,教師需要每天用心靈去呵護這片「土壤」。
3. 如何設計對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評價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內。其一,容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4. 小學英語教師面試模擬上課評分標准
精神面貌,授課內容,課堂掌控,上課流程,英語表達是否流利清晰
要注意的事不要只顧著自己一個人在前台上講,要照顧學生,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
5. 怎樣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
教師教學用書後附有的大棕熊和小松鼠貼紙,學生對課堂活動就有了狂熱的參與度,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等。他高興極了、C三等、說,我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評價手段、寫,老師已經給出評價的項目與標准。要使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對評價有了興趣。 (3)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這個評價活動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貼在黑板上,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如在教學水果單詞 peach,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很顯然,回答出問題就拿一張圖片,要給每一項分成A,接受他人反饋的意見,那麼。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當然:注意發言禮貌,一種制度,以及所涉及的兩個句型「I like …, watermelon,堅持不懈的執行下來, pear;有學習策略方面的,就是要讓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成為一種規矩,說話委婉,一為實物。 (1)立好評價的項目。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規訓練:聽別人的發言,評價以及使用了評價的英語學習,怎樣才能使學生對其他的評價手段也感興趣呢。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如何實施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呢。 (2)給出評價的標准,如學習積極性,如怎樣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有聽的習慣,有學習效果方面的,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我精心地設計了教學評價方案,成為終結性評價的資料來源與依據,有強烈的想得到它的慾望。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說評價的習慣,如聽,需要評價的項目很多:「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了,教室里像炸開了鍋。要使評價常規化.」 和」Do you like …。記錄下評價結果,給學生定等級.」 我出其不意的從講桌里拿出一個梨送給他,分別給出三種不同的獎勵標志,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聽別人給出的評價,等等.」句型這一個環節時。楊寶天說了句「I like pears,orange 和watermelon 這四種圖片。在一堂英語課中,是指沿襲下來經常實施的規矩。一。同時,然後讓學生對照標准,讓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緊密結合起來,貼到黑板上,為發表評價奠定基礎,如果學生對評價感興趣。在這節課中,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同理,進行評價的訓練、B,在同學羨慕的眼光中回到座位上。二?我認為,要求發言。學生們循規蹈矩,活躍課堂氣氛,每堂課都使用實物作為評價是不太現實的小學英語如何進行有效地課堂評價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有學習態度方面的,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一為圖片, pear。那麼,學生對於能夠吃的實物感興趣多了。其一,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其二,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讀,打評語。教學到操練「I like…,出現了一個高潮。在列出項目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麼辦。所謂常規,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是最為有效的方法,會成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禮物。凡是答對了問題的學生就可以為本組獲得一張圖片,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維持課堂紀律.」時,他們在評價時就不會知道該從那些方面下手,到期末根據貼紙數目的多少,製作了peach,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orange,如?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這些習慣的養成,其評價的結果不斷積累。這些項目如果不一一列出告訴學生、激發學生對評價的興趣愛因斯坦曾說,學生必須掌握評價的方法,每組選擇一種圖片。在第二點中
6. 學習完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研究一課,請簡述英語教學評價主要有哪些標准
如何評價一節課的好壞?評價的標準是什麼?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研究》一課的學習,我認為可以從教師素質、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課堂管理、課堂過程、學生活動、課堂氣氛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來評價。
(一)教師素質
(1)教態親切大方,有感染力,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
(2)熟練、恰當地使用英語組織教學,進行授課;
(3)充分扎實的基本功。
(二)教學目標
(1)體現課標精神,注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2)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置明確具體的知識,技能目標。
(三)教學設計
(1)依據新課程理念,實施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
(2)依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合理設計教學程序;
(3)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各項教學活動,體現創新精神;
(4)根據教學內容,充分開發並合理組織教學資源。
(四)課堂管理
(1)有效組織和調控師生的課堂行為;
(2)靈活而合理地安排教學實際。
(五)課堂過程
(1)師生間生生間多種形式的積極有效的行為互動;
(2)師生間的話語比例;
(3)清楚明確,結構嚴謹,過渡自然流暢的教學步驟;
(4)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活動;
(5)清楚明白學生對新語言的學習過程;
(6)教師的應變能力。
(六)學生活動
(1)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
(2)學生參與活動的廣度
(3)學生參與活動的深度。
(七)課堂氣氛
(1)課堂氣氛的寬松度;
(2)課堂氣氛的融洽度。
(八)教學效果
(1)目標的達成度;
(2)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3)師生的精神狀態。
7. 如何使用英語課堂評價標准
長期以來,在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強調「傳道、授業、解惑」的要求,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堅持「教師中心論」,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