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 1 )評價對象從關注教師的 ' 教 ' 轉向關注學生的 ' 學 ' 。綜合發展趨勢,從以往側重教師的教轉向回面向教學結果的同時,也考慮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答
(2 )從只關注知識的掌握轉向全面關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3 )教學評價既關注 ' 有效教學 ' 結果的達成,也關注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狀態表現。
( 4 )強調評價標准從單一走向多元,從靜態走向生成。
( 5 )從關注短效到關注長效,尤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習慣的養成,主動開動腦筋利用多種策略、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為孩子的發展積淀的重要財富。
( 6 )從關注評優課、展示課的評價到關注常態課的評價和診斷。
( 7 )從獨立的關注一節課到關注一系列的課,從關注一個人的課到關注一個學校教師群體的課,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文化氛圍。
( 8 )從關注形式的變化到關注對學科本質的追問。
Ⅱ 課堂教學評價用語
1. 准確得體
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准確而又得體。要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給學生以提醒或糾正。「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一點點就更好了。」「老師、同學又沒追你,你幹嘛讀得那麼快?要注意呀!」「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傳情達意了,不信,你試一試!」「讀課文應大大方方,別縮頭縮腦呀!」「這個字念得不夠好,跟老師再念一遍。」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一步步做到朗讀的基本要求:快慢適度、富有節奏、態度大方、語言流暢。
2. 生動豐富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使學生如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就拿讀完題目後來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就非常富有表現力和感召力。「讀得真不錯!」「大家聽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老師都被你讀得感動了。」「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到目前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個!」「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能當一個播音員!」……如此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後怎麼會不被深深感染?怎麼會不大受激勵呢?學生們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說,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3. 機智巧妙
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我在教學中則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時,學生說錯了,我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以鼓勵學生.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我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麼?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了。
4. 詼諧幽默
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能長期積累的結果。詼諧幽默的評價語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過程,使教學信息的傳導風趣而高雅。
5. 獨特創新
教師的口語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能將有聲語和體態語有機結合,將預設語和隨機語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或突發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對,獨特創新地進行評價。課上,我一會兒翹起大拇指,一會兒鼓掌,一會兒與學生握手,祝賀學生的精彩回答。其實,評價語言的確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學習。有一種內在的魔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境界,我認為,技巧性、藝術性的評價語是形成這種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Ⅲ 如何實施課堂教學評價
(1)多元互動評價
①自主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課堂教學完成之後主要由執教者依據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對自己的教學狀況進行自評,對自己所認為的有效行為進行描述,把自己在課前的教材認識、教學准備、教學設計、教學完成情況以及自己對課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個介紹。評價自己課堂教學之中的成功之處、創新之處、不足之處。
這樣的評課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評課方式,改變上課與評課相脫離的現象,避免評課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主動性,促進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促進學校教研風氣的形成。
②主體評價。主體評價通常由校長、教研員、同學科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等方面的人員作為評價的主體,在聽課後對執教者所進行的評價。聽課後這些方面的人員根據自己對課堂的認識,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而作出的評價意見。執教者作為被評價的客體,應根據自己對《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的理解程度去聽取評價意見,篩選有利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信息。
③互動評價。把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讓執教者和聽課者雙方針對課堂教學充分發表意見。這種評課形式應建立在上課者和聽課者對課堂教學評價標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礎之上。上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自己的教學,聽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價其教學,主客互動,調動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需要時,還可以採用辯論的形式。
由聽課者對上課者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授課情況、學生學習方面以及教師素質方面提出問題,由上課者作出陳述。這樣的評課,既可以發揮上課教師的主動性,體現教學評價的個性,又能發揮集體智慧,體現出評價的共性。
(2)分層課堂教學評價
①隨堂聽課評價。從數量上看,聽課評課活動大量在隨堂教學的環境中發生。這種形式的語文教學,給予老師的教學評價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
與精心准備、反復試講的課相比,對這些數量眾多的課堂教學,重在關注教師的素質提高,關注教師的教學理念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如果按評課量標的要求面面俱到,這種評價是收效甚微的。
②專題研究課評價。在學校大興教學研究之風的今天,許多學校經常開展專題研究課的活動。對這樣的教學評價;要在(評價標准)的指導下,緊緊地圍繞研究課的主題來評價,突出一個「研」字。把課堂教學評價的要點與研究課的要點結合起來,使研究課的研究主題深入人心。
③公開示範課評價。為培養骨幹教師、輔導年輕教師而舉行的公開課、示範課,往往由有經驗的教師或語文學科教學中有影響的教師承擔。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側重在評價量標的達成度和教學風格方面。突出「示範性」,倡導學習者學其方法、學其風格。評價可以把上課者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獨由見解、擅長之處作出比較鮮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並加以提煉和升華,讓評價起到示範作用。
④優質競賽課評價。為發現和培養教學新人,建立骨幹教師隊伍而舉行的教學競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發掘和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應突出甑別和選拔的功能,採用統一標准,從嚴要求。在分析對比中選優,在選優中總結教學經驗,將評優與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起來。
Ⅳ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量表評價法、隨堂聽課評價法。
拓展資料: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Ⅳ 教學中課堂評價的作用
我從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也有好幾年了,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深感課堂教學中評價的重要性。給我觸動最深的還是那次在江寧竹山中學聽的兩節課。第一節課上的是Flash動畫,在這節課中,老師很好的運用FTP工具,同學將做好的作品上傳給教師,教師及時的對作品進行評價,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以便於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選出一、兩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所有的同學給出自己的評價,認為這個作品好,那麼好在什麼地方;認為這個作品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一同指出來,讓大家共同討論、學習。同時教師還可選出一些比較好的作品進行展示,一是鼓勵做的好同學們繼續努力,提高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二是激勵沒有完成作品的同學或者作品已經完成,但很普通,沒有新意的同學,繼續努力做出更好的作品。總的來說,在這一節課中主要運用了生生互評、師生共評以及教師點評三種評價方式。第二節課上的是Excel公式與函數,在這節課中老師課前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比如說,自動判斷計算結果是否正確,運用的公式是否符合要求,運用的函數是否恰當。這些都為學生的自評提供了平台,讓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知道結果,便於學生查找原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充分發揮了課堂教學中評價的作用。總的來說,聽了這兩節課後讓我認識到評價在課堂教學中重要性。
Ⅵ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態度是否來嚴謹認源真,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教材、課標及學情是否研究透徹、把握准確。如果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具體,過高或過低,重、難點把握不準,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結構不清楚,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那麼首先就是一個教學態度間題,是教師課外的工夫下得不夠造成的。二是課前准備是否充分。對教案不熟悉,課堂表現慌亂,上課時丟三落四,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這就屬於課前准備不充分。
學法指導
要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看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看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
Ⅶ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 1 )評價對象從關注教師的 ' 教 ' 轉向關注學生的 ' 學 ' 。綜合發展趨勢,從以往側重教師的教回轉向面向教學答結果的同時,也考慮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2 )從只關注知識的掌握轉向全面關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3 )教學評價既關注 ' 有效教學 ' 結果的達成,也關注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狀態表現。
( 4 )強調評價標准從單一走向多元,從靜態走向生成。
( 5 )從關注短效到關注長效,尤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習慣的養成,主動開動腦筋利用多種策略、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為孩子的發展積淀的重要財富。
( 6 )從關注評優課、展示課的評價到關注常態課的評價和診斷。
( 7 )從獨立的關注一節課到關注一系列的課,從關注一個人的課到關注一個學校教師群體的課,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文化氛圍。
( 8 )從關注形式的變化到關注對學科本質的追問。
Ⅷ 課堂教學評估的功能與作用是什麼
(1)信息反饋功能。
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提供教學活動的反饋信息以便師生調節教與學的活專動使教屬與學有機地結合。
(2)鑒別功能。
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了解教師的教學工作的質量與水平便於對教師考察與鑒別並實事求是地、公平地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做出准確的判斷。
(3)導向功能。
課堂教學評價中的指標體系及其含義是根據教育原則、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確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師實施的教學活動的效果、完成教學任務等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科學的判定。
(4)激勵功能。
科學的、公正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調動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激勵他們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鑽研大綱、教材強化教學基本功訓練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維持教學過程中適度緊張狀態達到激勵廣大師生奮發向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