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評價融入課堂教學

評價融入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2 21:22:45

『壹』 怎樣將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入課堂教學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對於信息技術的關注點由重視軟硬體建設轉為關注教學中信息內技術運用容的有效性,本文立足於高師課堂教學信息化現狀,從三個方面提出信息技術有效應用的策略:重視信息化教學設計,靈活駕馭信息化課堂教學過程;建立良好的反饋渠道,全方位評價和反思信息化課堂教學。

『貳』 如何將評價融入課堂,讓評價促進教學

如何將評價融入來課堂,讓評價促源進教學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叄』 如何將德育融入課堂教學

如果想將德育融入課堂教學的話,可以給學生們講一些比較有名的事例或者是一些故事啟發學生

『肆』 談如何讓問題教學融入品社課堂教學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新的綜合課程,有著較強的綜合性、思想性、開放性、社會性和實踐性。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而情感是人的道德行為的精神支柱,興趣則是人的學習動力,要想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愛學、樂學,就必須千方百計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品德與社會》課明理是基礎,導行是關鍵,要使學生在行動上受到感染和熏陶,達到情理交融,知行統一的目的。因此,根據小學生好說好動,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要選擇喜聞樂見的形式創設教學情境。從其課程性質引伸出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大基本特徵。由於其基本特徵,落實到教學中,需要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動情中明理」的效果。學生明理後,情感就會升華,心裡的閘門就會打開,在情感體驗中受到教育,心靈的思想火花就會迸發出來,達到育人教書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千方百計創新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使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實踐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從而逐步提高他們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為此,兩年多來,我在課堂中教學合理地運用了現代教學技術,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情境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生動形象,學生在學中有樂,樂中有得,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下面我就略談自己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進行的一些探索,幾點淺薄之見,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古語講「興起於思,源於疑。」在品社課教學中,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再是教師向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只是一味的記憶知識。當代的教育教學新理念要求我們,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又能對所學知識有所創新。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特點,精心鑽研教材,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探究,去和小夥伴合作交流,最終分析出問題的實質。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分辨能力。例如六年級上冊《生活萬花筒》一課,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我們中國人見面常用什麼禮節?我們的鄰邦日本、韓國人見面呢?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喜歡用什麼方式問候呢?在這些和孩子生活或已有生活經驗非常貼近的話題中,學生根據世界各國人「見面時的問候方式」展開了交流和討論,通過討論明白「入國問禁,入鄉隨俗」,我們在生活中要尊重這些習俗,要學會在世界大家庭中共同生活。當然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一定要切記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與針對性和啟發性。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問題情境取材要接近於學生生活經驗和體驗,問題情境材料與學生生活經驗在統一、融合、碰撞中,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接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達到教學目標。
二、用語言描述情境
課堂教學藝術也是語言的藝術,教師有聲有色、富有情感的語言描繪,是課堂教學達到理想效果的關鍵,也是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力求做到入情入理、聲情並茂的描繪,把學生帶到既定的教學情境中去,讓學生在課堂上強烈地感受生活的具象與真實,激發深入的思考和積極的情感。
三、用音樂渲染情境
品德與社會教材著重於對學生的道德培養,教材本身蘊藏著許多豐富的情境內容,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施直觀教學,創設教學情境。音樂能調動人的情感,觸動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在教學中恰當地選用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歌曲來教學,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創設了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從優美的聲音中,表現情境內容,產生情感效應。在唱歌過程中,感悟歌曲內容,觸動自己的情感之弦。唱後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在說唱中,學生會消除學習疲勞,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六年級下冊《春天的故事》一課,教學時為了使學生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開始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迎來了「春天」,激發他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一上課我便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並與會唱的學生一起唱。唱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說一說歌曲歌頌的是哪一位老人?你知道他對我國有過哪些貢獻?在說唱體驗中,不知不覺中觸動了學生「是改革開放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感之弦,從而在內心中擁護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堅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信念。設身處地把學生帶入這種激昂的氛圍中,學生就成為體驗的對象,並從中領悟和把握品德知識,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國確實讓中國人站立起來的自豪感的正確道德情感就進入學生的心靈。以說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
四、用圖片再現情境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尤其是對於小學生來說,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於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使學生身臨其境,從形象感知達到抽象理性的頓悟。所以,真實的、精美的圖片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的展示很容易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激發其內在的情感。還是剛才提到的《春天的故事》一課,當學生了解了改革開放的大致進程以後,我出示了「昔日深圳」與「當今現代化的深圳」、「昔日落後的上海浦東」與「今日浦東新貌」對比的兩組圖片,讓學生在相片中進行觀察對比,從中看出改革開放前後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接著我又相機出示了一組就家庭生活方面,重大工程建設方面,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發生巨大變化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具體感受祖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我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認識國家富強與國家威望,形成了愛國的道德情感。
五、利用表演創設情境,讓學生實現多重體驗
建構理論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被動的記憶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我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藉助教材中的插圖,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進行現場表演、講故事比賽、小小辯論會等。學生在體驗過程中通過觀察、體驗、角色換位,進而討論分析領悟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為角色的新異性和親切感,會很自然地引發學生進入角色、體驗角色、評價角色的心理歷程,這樣學生便可進入一種沸騰的狀態,從而使教育的理想境界得到實現。這種情景的運用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表演的過程就是他們陶冶情操的過程,也是他們自我教育的過程。角色表演也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動口、動手、動身、動腦等全方位訓練,不但鍛煉了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又形成了一些簡單的表演技能。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才能改變膽怯、沉默、拘謹的氣氛,使每一個學生敢於表演,善於表演,充分表現自己。這樣,學生實踐能力就能在表演中得到培養和提高。
六、採用開放性教學 煥發課堂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品社教材的特點已突出地呈現了以生活化為主題的教學內容,課堂上學生所學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了解的更多,視野更加開闊,就要求我們由課內走向課外。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及思想實際,來選擇生活中的事例,組織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有關社會現象,比如上個學期 6月16日18時37分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以及神九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成功這一重大事件,在學習《地球給人類敲響警鍾》一文調查家鄉周邊環境被污染的原因、了解家鄉現在和過去的變化等等。通過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翻閱圖書、調查走訪、收看電視、收聽廣播、網上查找等途徑,採集相關信息,整理有關數據和資料,並形成成果。讓他們把自己組內搜集到的成果在課上展示出來。毋庸置疑,學生在活動中的分工合作、分享快樂、經驗交流、成果收獲、展示匯報等活動,既讓學生走進了課堂,又讓學生邁向了社會這個大課堂。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孩子們感到自己在進步、在發展、在成長。在活動中學會了明辨是非,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創造,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學會了熱愛生活。
七、與家庭社會配合,實現教學多元化
要真正發揮品社的功能,品社課還要堅持課內外結合,要和家庭、社會教育互相結合。教學中我會利用重大節日邀請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結合六年級下冊《用法律保護自己》給學生們講有關青少年的法律知識,並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廣泛與社會接觸,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記得在進行《祖國,我為您驕傲》社會實踐活動時,我精心組織,讓學生們利用下午放學,或周末雙休日以小組的形式,走進家庭、機關、單位,走訪各行各業,如教育、醫療、金融、煤炭、農機、電力乃至普通家庭等,從不同領域來了解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發生的變化,並做了詳細的采訪記錄。我感覺那次活動很成功,不僅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之情,同時在活動中同學們又培養了學生們團隊合作的意識,鍛煉了他們與家長的交流、溝通能力和采訪、編撰的能力。
八、利用網路優勢,搜集生活素材,並服務於課堂教學。
陶行知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強調教育與生活的連接,要求教育活動既關心兒童未來的生活,也要關心兒童的現實生活。我本著這一教育原則,引導學生們充分利用網路優勢搜集各種生活素材,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孩子走進生活,再現生活,發現生活中的人和事,從而引發道德評價,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孩子們的課堂豐富多彩。
兩年多來,我就是這樣以創設情境來架設師生交流的橋梁,以交流促成師生合作的形成,以合作構建起師生共同感悟的載體。總之,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想方設法去創設情境,並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主、合作、探究,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伍』 怎麼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容融入到課堂教學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並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的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堅持已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必須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實實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陸』 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學設計理念與方法課程中,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是哪三條

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主要是三條原則。一教學目標和教學情感以及教學理念的評價。二教學內容重難點以及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的評價。三對學生學情和知識撐屋程度以及反饋的評價。

『柒』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融入並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一種表現方式,不僅影響著他們在課堂上的思想和行為表現,還影響著他們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學習美術的關鍵是學生的參與,只有參與,才有實踐、才有體驗、才有收獲。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件事充滿興趣,那麼他就會義無反顧的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學生對美術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地融入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說:「教師不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學,而且還要精通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細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再根據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感受到快樂,進而更好地融入並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以教材內容和學生需求出發,有所側重,既保證體驗學習的實效性又保證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才能使他們樂於接受進而主動認知,提高興趣。
一、美術教學中注重各學科的滲透性
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欣賞?評述、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從新課程標准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了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元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而且圖像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系,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里學到除畫畫以外的東西。
二、注重教材內容的靈活性
在美術教學中,開展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在和諧地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悟和認知。如在《中國象棋趣味造型》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們玩下棋的游戲,請兩位同學到黑板比賽,象棋在棋盤上的擺放位置是怎樣擺放的?比一比,看哪一位最先正確的擺好棋盤。對中國象棋有了初步印象後,再提問,棋子在棋盤上怎樣活動的?學生踴躍作答,然後我以文字配上圖片向學生介紹中國象棋的由來,再逐步引導學生欣賞古代雕塑及古代人物圖片,並示範人物製作和講解過程,讓學生自由選擇人物造型,以小組形式製作各個棋子,最後讓同學們把捏制的棋子擺成棋局,大家團結合作一起作戰,在游戲中學習,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還增加了同學之間的凝聚力。
三、教師在教學上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調動
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效果如何,不僅受美術學科冷暖特徵的影響,還與師生在教學時感情投入程度有關。
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豐富的情感。陶行之曾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由此可見,美術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備真實、強烈、深刻、穩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術教學傳遞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情感目標及相關的評價方式。
四、貼近生活、感受生活、培養和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美術學習的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和心理反應。針對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我進行了許多的嘗試,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盡量做到精講、多思、多練。通過反思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孩子們對繪畫對象的觀察、分析和理解,促進他們的思維活動,增強他們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實用美觀的傢具》一課,課前我先讓學生前往傢具商場,觀察記錄新穎的傢具,以小組的形式配有文字、繪畫示意圖做出調研報告,這樣能引起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的興趣,以便互相提高。在課上我引導學生參與課堂的設計方法研討、探究。
首先,讓學生談談傢具的新穎之處,有不同材質的,有多功能的,有色彩特色的,有仿生物造型的等等。通過研討與引導,啟發學生尋找設計以上傢具的思路:功能轉移、造型遷移或材料變換等設計思路,最後讓學生進行傢具模型草圖的繪畫設計,並用簡易材料動手做出自己設計的傢具模型。
其次,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認知,在觀察中分析感受,不斷得到知識的積累,從而體會成功的喜悅。在美術課中教師要把教與學的關系辨證統一起來,老師不僅要研究如何教,還要研究如何讓學生愛學、會學。美術課中的學,不僅要體現在老師教會學生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體現學生如何觀察、思考、記憶、想像、表現和創造的學習過程。
同時,也要注意視覺形象的多樣性與美術語匯的綜合訓練。美術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課程類型,主要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這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更靈活、更實用的組織教學。但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只有符合學生認知習慣及年齡特徵的東西才能夠引起學生的關注,才能使他們樂於接受進而主動認知,以提高他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學生有了興趣、掌握了方法,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他們的潛能才會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個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才能更好地融入並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並且,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與新課程同行,創出一片新天地。沒有教師心靈的參與,課堂就會像沒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潤;沒有教育實踐的參與,教育研究就會像行將乾涸的一潭秋水,沉悶而無活力。
今後,我將在教學實踐中用心探索,最大程度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捌』 如何將核心素養融入課堂

技能,從而促進他們學習方式的改革,以新課標的總體目標(知識與技能,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省。 4、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本課題的研究、研究人員積極參加多途徑、市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數篇;學生只注重書本知識的獲得。 2,也是學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通過本課題研究使教師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認識和理解、能力,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一線教學工作15餘年;教師過於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但縱觀目前課堂教學、圖書資料及實驗設備,一度成為全國數學教師的熱門話題之一。如參加省市業務部門組織的課題知識培訓。使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成為一句空話,合作交流應成為今後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節,觀念,包括知識。它的形成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制定了以課題研究帶動全區教育發展。因此,這是一項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工作,關注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提高。新制定的國家數學課程標准,了解數學的價值,又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及組織課題研究的能力,加大現代教育理念轉化成具體教學行為的力度,是一個長期的,我們必須探求新的教學方法、能力,學會運用數學的意識,充分展示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自然會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在數學能力上都能有一個跨越性的提高、產生數學情感等、市學科帶頭人,密切關注國內外的教育科研動態、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然而在我們身邊更多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課題負責人,為該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夯實了基礎,也是一個不斷反省,也才能將新課程真真切切地體現在學校生活中,使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學習的評價體系、反復的。在國家、經費保障等) 參與本課題研究的成員共有9人。自從2004年開始擔任數學教研員職務以來、以國標本教材為依託,教學功底扎實,充分發揮基層教學實驗田的作用。 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即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這種評價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制約著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形式的教科研培訓,關注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價值觀等,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有更多的精力參與到課題研究工作當中、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統一調配、省,有30餘篇論文分別獲國家級,其中課題負責人帥瓊為全國優秀教研員和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我區數學教學一線的中尖力量。通過本課題研究使學生在自主性學習,學生的學習潛力難以得到發揮。從而使教師意識到培養數學素養比培養成績更重要,使課堂教學成為培育學生數學素養的溫床,忽視了對學生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的培養。 本課題研究將立足於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反證的自我體驗過程、資料等資源進行整理: 1.完善數學教育評價體系、課題的總體目標 以課程標准為指針,而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數學素養的培養。它一旦形成必將超過數學學科知識范疇。 (三)完成課題研究的條件(含研究能力。 四,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創設最佳的環境,通過分析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在此過程中.改善教師教學方法。 為此,才能承載新課程的企盼、領導態度。重點研究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過程、態度。將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目標進一步升華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數學素養,總結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則。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因此.提升教師教學理念。所以我們課題組成員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展開研究以促進學校,並發揮長期、勤於動腦獨立思考。其主要目標有以下幾點、強化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加強專著和核心期刊的學習、實在的功效。 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主渠道。通過本課題研究我們將迎難而上進一步完善學生數學素養的評價方式、指導思想 本課題的研究將嚴格貫徹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區研發中心將對現有的圖書。 3。 三,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所達到一定心理發展內容和心理水平:促進學生發展、提升學校數學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區管委會及財政部門將大力支持課題研究經費、行為習慣,這既是時代的需要。數學素養是指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從制度上保證對課題研究的財力支持。希望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區小學數學教師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最終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他們年輕好學,充分汲取國內外成功的經驗、解決問題。人們普遍認為數學素養是指人們通過數學教育及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課堂教學仍以課本為主,並形成開放性和自主性的數學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以結果評價為中心、深刻性和創造性,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數學評價體系,死記硬背,由於陳舊的教學觀念和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閱讀專業理論書籍、網上學習等,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嚴重脫節,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生成數學意識,以學段目標為具體目標,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素養,從事教研科研工作已8餘年。教體辦從新區的教育長遠發展考量,明確了教育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為此我區根據目前教育現狀和本地實際提出「培養小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研究」課題,她從事數學教育工作以來,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改革教學模式,而相對忽視了數學知識的運用,只有深化了課堂、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方面能進一步提高,曾擔任過學校教務處主任、省級和市級佳獎。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價值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江西省小學數學中心組成員、人人都能獲取必需的數學、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動手實踐,學生學習被動、形成數學技能、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數學素養」一詞最早出現在國家教委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試用)》中、漸進的自主生成過程。通過本課題研究誘發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針對我區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育環境。新課程指出評價的功能就是、數學思考、認真細致獨立完成作業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專心聽講,中級職稱、形成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策略。」數學過程是一種體驗和領悟的過程。承擔該課題研究的其餘八位教師都是新區數學中心組成員和各校數學學科教研組長,妥善安排實驗學校、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落實到教育教學中,促進其掌握數學知識、課題名稱 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的研究 二,為學科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輕學生個體生命多方面發展的價值的弊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到至於只會計算不會運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加於實踐研究,探索、觀念和品質的素養、情感與態度)這四個維度為總體目標,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傳統數學教學的評價觀是「以教師評價為中心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著重學科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價值

『玖』 如何讓教學理念融入到課堂當中

新課程實施已有多年,怎樣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很多老師都在進行探索。只要在進行實實在在的探索,就會有思考,就會有提升。下面就成都市雙流縣棠湖中學劉勇老師在學校教改研討會上上的一節《秋天》課,談點感受。

一、《秋天》教學實錄(雙流縣棠湖中學劉勇)

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探尋現代詩歌藝術的殿堂。

(師生互相問好)

師:秋風如霧,秋水似夢。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組秋的畫面。

(幻燈出示:音樂伴隨畫面)

師話外音:越過溪水的歡歌,飛過秋鳥的啼鳴。走進秋天,走進一個幽靜的世界;走進秋天,迎來一片豐收的歲月;走進秋天,回味一個思念的季節。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同走進詩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領略秋的風采,聆聽秋的訴說。(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放聲朗讀課文,請注意:①讀准字音;②把握節奏。

生:自由朗讀。(師巡視、生朗讀聲漸弱)

師:讀第一節時有一個詞語需要注意:「丁丁」,它是一個什麼詞?(生答:擬聲詞)請注意第三節的「清洌」的「洌」與「冽」區別。

師:朗讀不僅是聲音技巧的完善,更是真實情感的表達,是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的一種再創造的過程。請大家記住:用我口誦我心,要讀出自己的感悟。下面老師朗讀,你們聽一聽,注意詩歌的節奏和情感。

(幻燈出示課文、音樂)教師聲情並茂地誦讀。(學生熱烈掌聲)

師:現在大家醞釀醞釀自己的感情,准備齊讀。注意:用我口誦我心,讀出感悟,投入情感。

學生齊讀。

師:很好!同學們能讀出自己的感悟,詩歌的韻味逐漸地浮出來了。這首詩歌美嗎?(生:美)好!請大家看詩歌,用自己最優美、最精煉的語言概括詩中那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或者說給每幅畫面命個名兒。

(學生思考)

師:有答案了嗎?

生1:農家豐收圖。

師:何以見得是農家豐收圖?

生1:從詩歌中「稻香」、「鐮刀」、「背簍」「肥碩的瓜果」可以看出是農家豐收圖。

生2:漁船歸泊圖。從「圓圓的網」、「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可以看出。

生3:秋水伊人圖……「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還是用少女思戀圖吧。

師:同學們看這三個畫面有沒有共同特徵:在季節上來說都是什麼季節?(生齊答:秋天)在地點上來說呢?(生齊答:鄉村)所以,我們可以將他們概括為「鄉村秋景圖」。

(師板書:農家豐收圖 漁船歸泊圖 少女思戀圖 鄉村秋景圖)

師:作者抓住了最能體現鄉村秋天景色的事物來刻畫秋天,所有這些畫面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生4:喜愛、喜悅。

生5:贊美

(板書:喜悅 贊美)

師: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對秋天的喜愛與贊美,用有聲語言來再現詩人和自己心中的秋天。分男女生,分讀詩歌。

(男女生分讀和合讀課文)

師:嗯,很不錯。我們說一篇優秀的作品,一首好的詩歌,總會帶給我們一種美好的享受,這首詩歌帶給我們的是美的感染和熏陶。下面,我們分小組活動,將你認為詩歌中最美的一節、一行或一個詞找出來,說說它美在何處。可以用「我最喜愛『震落了清晨滿披著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兩句詩,詩句讓我想像出一幅極美的畫面:古木參天的幽谷中,微風輕拂」的句式說話。5分鍾夠嗎?注意:有了自己的意見後再到小組中進行交流。

(學生討論,氣氛熱烈。教師巡查,適當點撥)

師:看到大家討論得這么熱烈,我真高興。現在老師渴望聽聽大家的想法。請欣賞第一幅畫面的同學舉手。來,這位同學,需要上台來講嗎?

生6:不了。大家認為用這篇課文的哪一個詞語來形容我最好?(該生有些胖)

生:肥碩。(學生笑聲)

生6:一看就是肥碩嘛!因為用肥碩來形容瓜果看起來似乎很平常,但如果用其它詞語,如「豐滿」之類的來形容話,就體現不出豐收了,也沒有那種韻味啦。「肥碩」則體現了作者煉字的功夫了。

(學生笑聲、掌聲)

師:接著這位同學剛才的話,如果說他僅僅是小豐收的話,看著我,我就是大豐收(教師的體型也偏胖)(生笑聲)。感謝這位同學幽默的語言。他用了一種方法,抓關鍵詞來欣賞詩歌。他抓住了詩歌當中的一個非常生動形象的詞「肥碩」,讓自己的語言品味不再空洞乏味。

生7:第一節中的「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後的場景,讓我想到了農民伯伯們春天播種的艱苦勞動;到了秋天,「飽食」這個詞語讓我想到秋天豐收的時候,他們臉上的喜悅,他們的笑容是那麼的甜美。

師:這位同學通過想像,並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豐收畫面。我們說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的世界是一個情感的世界。來,繼續欣賞。

生8:我最喜歡第一節的「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我讀到這里聯想到我們的這次月考,我想在這次的月考中能夠獲得肥碩的瓜果。同學們願意嗎?

(生齊答:願意。)

師:首先說,老師也願意。(掌聲)

生9:我先給同學們打個歇後語,花兒為什麼這樣香?(有生答:何其芳)我最欣賞他的名字了,我覺得他的這首詩就最好的詮釋了花兒為什麼這樣香。

師:這位同學運用了含蓄留白的方法,語言含蓄蘊藉,留給我們想像的空間。大家對第一詩節的品讀非常出色,主要運用了抓關鍵詞和融情想像的方法。關於這一節,我收集了兩幅圖畫,為什麼剛才沒有出示呢?因為詩歌語言永遠要比現實中的圖畫更美,詩歌藝術來源於生活,(生齊答:又高於生活)。

(幻燈出示:肥碩、還滴著雨珠的瓜果;農家豐收的喜悅場景)

(生看幻燈,嘖嘖贊嘆,喜悅這情溢於言表)

師:這一詩節哪些詞應當重讀,應當用怎樣的感情來讀?

生10:朗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時」時應面帶微笑,讀出豐收的喜悅。

生11:「滿披」一詞要重讀,因為它寫出了秋日清晨露珠之多,可見空氣非常清新。

生12:「飄」字要讀出拖音,「飽食」、「肥碩」重讀,因為它們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豐收景象。

生13:「棲息」一詞既寫出了秋天在農家裡的景象,又創造出一種閑靜的氛圍,讀的時候,聲音不能太響,但語氣要重。

師:說得非常好,同學們,我們最想聽誰來朗讀這一節?

(生齊:張悅)

張悅朗讀。(掌聲)

師:讀出了詩人和你自己心中的秋天。我剛才也說了要讀出自己對詩歌的感悟,真是太好了。我們接著來品味第二詩節,誰來帶領我們進入第二幅美麗的秋景圖?

生14:我們小組喜歡第二節的「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的「輕輕」,我們想到一幅很美的畫面:一條小河裡,一個有霧的早晨,漁人打完魚回來了,他的槳輕輕劃入水面,盪起漣漪,周圍有雞叫、狗叫、鴨叫(小組其它同伴模仿發出相應的聲音)。這就讓我們聯想到了世外桃源的雞犬相聞,多麼寧靜、閑適的生活場景啊!(掌聲)

師(喜悅地):感謝這個小組的同學,你們的默契配合帶給我們豐富層次的聽覺享受。一個非常形象的畫面啦!也讓我想到了這個漁人悠閑自得地抽了口煙,然後把煙桿別在腰後,很熟練地拿起一張網來,用力一撒,網在空中跳起了圓圓的舞蹈,最終落到了水面上。來,繼續品味。

生15:如果說詩是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我想,詩的感情就是這片天空里一道最美麗的彩虹;如果說詩是一片溫暖的大地,我想,詩的感情就是山外面綻放的一株明艷的花朵。這首詩寫得這么美麗,我想詩人一定是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因為這是多麼深沉的感情,「白霜」這個詞語帶給我們夢幻般的感受,醞釀了作者對秋天的愛,對家鄉的愛,對祖國的愛。

(學生熱烈鼓掌)

師(動情地):我也被你說得感動了,其實你現在就是一位詩人了(學生再次鼓掌)。好,那我們看看畫面。真是不好意思出示了,比起我們優美的祖國語言文字,比起我們同學們精彩的發言來,這圖片沒有這么優美,這么含蓄。但是老師這么辛苦的收集了,還是展示一下吧(學生會意地笑)。

師(幻燈出示):看這烏桕葉,書上也有它的相關注釋,來,我們齊讀課下注釋②(學生齊讀)。我有一個問題:詩中描繪「收起了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究竟收起了什麼?

生16:收起了滿滿魚網的魚。

生17:他收獲了希望。因為他豐收過了,他肯定還有希望,這是美好的,他相信下一次會更好。

師:作為漁民,他收到了魚嗎?

生18:收到了。

生19:他白忙活了一陣子。

師:為什麼?

生20:因為他收起的是「影子」。

師:那他很失落喲!

生21:不,他很高興。

師:為什麼呢?漁民沒打到魚沒關系,因為他已進入了小康生活,他特別高興,是嗎?(生大笑)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他很高興?誰還有補充?

生22(臉有些微紅):收起了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生23:其實他沒有打到魚,因為他收起的是「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而他用自己美好的遐思把烏桕葉的影子比作魚,比作秋天的暢快,也說明自己豐收了,是一種美好的遐思,是心情歡暢的體現,也體現著秋天的美好。

師:好!這位同學很細心。後面的哪些詞語最能體現他的心情是愉悅、閑適的而又歡快的?

生23:滿載,游戲。

師:對了,滿載的是希望,滿載的是愉悅,滿載的是心情的豐收和快樂。其實,詩歌的品讀是多維的,我認為同學們的這幾種解讀方式都是正確的,不過呢,我更傾向於後一種理解方式(生笑)。那我們來看看,第二節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

生24:這一段中的「撒網」的「撒」,「收起」的「收」寫出了漁民捕魚的動作,要重讀。

生25:「輕輕」要讀出悠閑自在的神態。

生26:「滿載」要重讀,因為它寫出了豐收的喜悅,還要把喜悅之情朗讀出來。

生27:「游戲」一詞也要重讀,讀出輕松、自如又自得的情感。

師:同學們推薦誰來讀?

(生齊:張嫻)

(張嫻讀,生鼓掌)

師:來,我們接著品讀第三小節。

生28:我喜歡「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這句話體現了少女眼裡秋天的景色,那心裡一定是一種喜悅和夢想;特別是「夢寐」一詞,更加寫出了少女的內心世界——思念。

生29:我喜歡的是「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香和熱」這兩個字是情感的熱烈和甜美,而「那滿流著」是少女的一種思念的情懷,都要趟出來了。

生30: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

師:夏日裡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可見,牧羊女在夢中都想著牧童,牧羊女在想牧羊王子呢!(生大笑)應當怎樣來讀?

生31:「寥闊」,「清洌」要讀得緩慢一點,因為它們寫出了草野和溪水的特點。

生32:「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是疑問句,要讀升調。

生33:「夢寐」一詞要重讀,讀出牧羊女的思念。

師:同學們品味得非常好。請再欣賞一組畫面

(幻燈出示,生觀看)

師:請我們的女同學准備好,來齊讀第三詩節。

(女生齊讀)

師:同學們,涵詠全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如剛才同學們精彩的發言,詩人賦予了秋天人的思想和行為,她清純活潑,寧靜致遠;她調皮可愛,朦朧迷離。這是一個多麼明媚、快樂、溫馨的秋天啊!接下來,讓我們帶著自己情感,帶著自己對詩歌的品味誦讀全詩。

師:需要配樂嗎?

(生齊:要)

(背景音樂:學生配樂誦讀)

師(飽含深情):看著你們天真、活潑的樣子,我就想起了15年前的秋天,和你們差不多大的時候,我漫山遍野地去採摘火紅的楓葉,那場景至今還留在我的心中,我們的詩人何其芳以他獨特的詩心來捕捉秋天,強烈地撥動了我們的心中的那根情弦。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和我們一樣,還是學生,才20歲呀!他曾說:「那時我成天夢著一些美麗、溫柔的東西。」同學們,我們也曾在不經意之間,十多個秋天與我們擦肩而過,現在是否還有點點滴滴秋天的余韻湧上了我們的心頭。

(幻燈出示:音樂響起,展示一組秋的畫面,老師配樂朗誦。)

師(畫外音):秋天,輕輕撥開夏的珠簾

乘著風兒輕歌曼舞而來

秋天,淡淡流動菊的清香

旋著枝頭幻想的顏色

秋天,濃濃地燃燒著楓葉的思念

卷著片片如飛的黃蝶夢

我仍想悄悄步入

問尋那深掩的秋門

看其中有多少生活的足跡

(生完全陶醉並感染其中)

師: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才氣和文筆呢?敞開心扉,激揚文字,寫下美麗的四季詩篇。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寫詩,准備好了就自由上黑板展示。來吧,拿起你的筆,醞釀好你的情感,來吧,創作吧!我們都是你的讀者,你就是詩人。

(幻燈出示:音樂響起,畫面字幕——春夏秋冬/走過四季都是詩/天地之間/人生百味皆成文)

(學生寫作,熱情四溢)

師:來,詩人們,上台來展示你的作品。歡迎第一位詩人上台,第二位詩人上台。

(兩們學生上台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好,馮婷和蔣衛兩位詩人已完成他們的作品,你們是詩歌的原創。來,你們來讀一讀作品,談談你們的創作。

生34:裊裊兮秋風/你們繪著愛的思念/纏綿於我們彼此笑的臉魘/你是一支颯颯的舞曲/撩逗了夢鄉里的珍珠/夕陽西下/掀著的是我夢的斜陽/溫暖而溫馨/隨著鞦韆盪漾/秋的暢思/萬丈牽連

生35:豐收

瓜累果碩滿農家/葉疊藤密出沃膏/繁菊艷園墜枝彎/豐穗盈田映日圓/家翁拄杖迎空對/笑看鼠狸抱果歸/今夜秋月圓九輪/欣知明日又一天

(學生激動、贊嘆、掌聲)

師:非常好,謝謝!下面也有同學寫好了嗎?來,讀給我們大家聽聽。

生36:秋風再一次席捲大地,該走的都走了,說好了一起看臘梅燦爛地凋零,卻也隨風而失。彷彿蒼茫天地間只剩下一個我。我終究來遲了,時間沒有等我,你也沒等我。這一切的一切如同風過無痕,連記憶都是模糊的。

生37:暇夏:置一盞滿載著清風的槳/望著窗外熾熱的長河/那時呼嘯而過的波濤/帶我走進十三歲/那一片寧夏

(學生一片掌聲)

師:同學們,我看了一下,還有很多同學想盡情展示自己的詩情和才氣,但由於時間關系,我們下來之後再一起交流,好不好?今天黑板上的這兩首詩和剛才這兩位同學的詩篇,同學們,他們寫得好嗎?(生齊答:好!)

師:如果說蔣衛同學是一位從邈遠走來的詩人的話,那麼這三位女詩人就是現代的戴望舒,現代的舒婷!同學們,詩歌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要有豐富的意象,毫無疑問,這四位小詩人創作的詩歌都是非常優美的。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願我們都來做詩的知己吧!知道《秋詞》里的這樣一句詩嗎?「晴空一鶴排雲上,(師生齊答)便引詩情到碧霄。」謝謝大家!

二、點評

《秋天》一課是棠湖中學青年教師劉勇在學校面向全校教師上的一堂公開課,從這堂課教學設計和教學環節以及教學效果來看,教師心中有目標,目中有學生,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可以說,新課標理念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具體說來,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

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教師的調動。這堂課自始至終學生積極投入,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得益於教師學習氛圍的營造。劉老師藉助多媒體手段,在音樂聲中,從秋的畫面引入,帶領學生從藝術中去感受秋的美景,引導學生自然走進了課文。加上劉老師整堂課富有激情的語言,善於煽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始終處在興奮和愉悅中。

2. 加強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在誦讀中領悟。

誦讀是語文新課標最重要的一種學習語文的要求。語文課不讀不成其為語文。只有加強誦讀,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只有在誦讀中走進文本,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對話,進行心靈的交流,由此才能有真正的領悟。劉老師這堂課,可以說在誦讀上體現是非常充分的。在整堂課,多次進行了誦讀,有老師讀,有學生讀,而且根據教學的需要,讀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自由誦讀,有集體誦讀,有分男女生分讀;有放聲誦讀,有讀默讀。誦讀,使學生走進了課文,體驗到了詩中的情感。誦讀的效果,在後面學生的交流感悟、理解的深度和寫作上較好的體現了出來。

3. 體現教學的民主,珍視學生的感受。

新課標強調珍視學生的感受,教師的分析不能代替學生的分析。在這堂課中融入了這一理念。比如,在讓學生談對三節詩的感受時,教師說「將你認為詩歌中最美的一節、一行或一個詞找出來,說說它美在何處。」後面讓學生自由選擇感受點,自己發表看法。劉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重視學生的感受。這里沒有語言的霸權,教師不是思維的主宰者,而是一個時時的交流參與者,時時的引導者。在這樣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里,學生具有了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沒有了顧忌,因此,能夠對詩歌幾個畫面進行了熱烈地討論,大膽地發表了看法。這一效果,如果沒有老師民主教學,沒有老師對學生感受的重視,是不可能較好地體現出來的。

4. 在對話中引導,在引導中提高思維層次。

教學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沒有。要讓學生思維動起來,教師的組織和思維的引導就非常重要。在這堂課里,劉教師充當了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劉老師將引導放在與學生民主的對話中,針對學生的交流與理解,劉教師不斷地與學生對話,通過對話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思維,並不斷將思維引向深入。比如,開頭對誦讀的引導:「用我口誦我心」,讓學生能夠帶著感情去誦讀;又如學生對三節詩的理解,教師不斷地與學生對話,適當地追問,實際上是在進行思維的引導,正是這一引導,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進一步,感受更深,思維的層次得到了提高,從學生後面的回答和寫作實踐可以看出引導的效果。

除此外,劉老師在合作學習、鼓勵性評價等方面也較好體現了新課標理念。

從新課標理念角度來反思這堂課,還應該進一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要進一步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課上,老師在提出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詩歌三幅畫面之後,很快就讓學生來回答這一問題。這里,老師沒給學生留足一定的思考空間,在關注全體學生真正的參與方面考慮還不夠。因為,這一問,每一個學生對三幅畫面是否在極短的時間里都有了一定思考,有了一定的語言組織?恐怕只能打一個問號。學生的思維是有一定層次差異的,教學中多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對文本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一些。

2.進一步處理好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關系。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在實施中要正確有效地運用。這堂課較好地採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對自主學習重視不夠。老師往往在給出了一個問題和要求之後(比如讓學生談詩歌美點、品味詩歌語言),就馬上讓學生進行討論,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這種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的交流,更多的只是好的學生的參與,有的學生只能是一個旁觀者,另一方面,交流的深度也不夠。因此,合作交流之前,應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自主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基礎,合作交流是一種思維的碰撞,是自主思考的基礎上的提高、拓展。如果這堂課處理好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留給學生自主思考時間,更多的學生就會動起來效果就會更好。

除此外,在教學中對想像的引導還不夠,詩歌的理解需要想像的介入,老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通過想像來豐富畫面,加深理解。

總之,劉老師這堂課能夠從新課程理念出發來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新理念。課堂上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參與積極,學習氛圍熱烈。希望劉老師不斷加強教學反思,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拾』 核心素養如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時下談論較多的一個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一個具有一定造詣的教師,已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其課堂教學具有自然的「藝術性」,能讓聽過其課的師生無一不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所震撼與熏染。細加剖析,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就從「核心素養」的角度考慮,是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得到位。具體而言,其含義有二:一是幫助學生把陳述性知識變成程序性知識,即讓學生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可以遷移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在師生共同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開拓進取、知難而進的意志品質。
其實,關鍵是「如何教」的問題。這是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也是討論太多的問題,似乎沒有定型的答案,沒有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供遵循。還是魏書生先生說的好,若你善於講,就發揮講的優勢,若你善於啟發學生自學,就引導學生自學的方法,總之,尋求你所擅長的高效做法。這篇文章里,我從常規的生態課堂教學入手,主要從分層設計、課堂操作、過程評價三個方面作一點說明,供大家參考。
一、分層設計
《禮記 學記》提出「學不躐等」,其含義有二:一是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層次和水平有差異,二是處於同一層次(水平)的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和同一學生在不同階段所處的層次,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設計。
十一學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測的結果指導分層,印發《選課指導手冊》,提出選課建議,實施「小班化」教學;第二,在起始年級配備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發現那棵樹,即關注個體、張揚其個性。導師的三個基本功能是:學業指導、心理疏導、人生引導。
二、課堂操作
每一節課都要給學生自學方法的示範;各學科都要設計能讓師生有共同收獲、共同成長的活動。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研究數學對象的基本套路,即通過設計系列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事實——概念——性質(關系)——結構(聯系)——應用」的完整過程(以此為教學內容的明線),使學生完成「事實——方法——方法論——數學學科本質觀」的超越(以此為暗線)。從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角度看,若要從事實到概念皆融「數學抽象」於其中,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從理解概念到明了性質,這一過程應使學生得到「數學推理」的基本訓練,包括通過歸納推理發現性質,通過(邏輯)演繹推理證明性質;從明了性質到形成結構主要也是「數學推理」,因為這是建立相關知識的聯系、形成結構功能良好、遷移能力強大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從理解概念、明了性質、形成結構到實踐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重指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之外的問題,使學生得到「數學建模」的有效訓練。
在上述幾個步驟的關鍵處,應注意適時引導,加強「一般觀念」的指導作用,如「如何思考」「如何發現」「從什麼角度觀察」;觀察結構特徵可從「數」「形」兩個角度(靜態)入手,若從動態角度入手,可改變目前問題的形式,進行等價轉化後再讓學生觀察,進行必要的模式識別,學生往往會有新的發現,這時學生又可得到「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的訓練。
我以課題《空間角的計算》的同課異構課型為例來具體說明。
【教師甲】
直接給出異面直線所成角、線面角、二面角的定義,稍加解釋後引入空間向量方法,然後教師用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進行例題講解、題組練習,重點訓練學生對於用向量方法求解三種空間角的能力。學生不感到難,接受情況好,聽課老師也普遍反應課堂效果好。
【教師乙】
1.創設情境(事實)
首先投影,給出四個畫面讓學生觀察: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兩條電線短路放電的瞬間(異面直線的距離)、比薩斜塔傾斜度的測量(線面角)、蝴蝶展翅(飛翔)來回扇動翅膀的過程(二面角的大小)。
2.引入概念(數學抽象)
演示從平面到空間的變化過程,從而抽象出概念的本質屬性。如異面直線可看成兩條相交直線(就地取材,權且用兩根粉筆取代),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在空間向上(或向下)平行移動而成;還可看成兩條平行直線,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繞其上一點在空間轉動而成。這種演示,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發現表徵異面直線的兩個要素: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與距離,同時也為學生能進一步抽象出異面直線的定義提供直觀的形象載體。
3.求法研究(即性質、結構的探究)
圖形均為空間圖形,難以直接測量,其求法應當考慮轉化與化歸到平面上,用平面角來表示,即尋找一個典型的截面。如上述演示,回歸即可引出作表徵異面直線所成角用平面角的想法。這既分析了空間線面關系,又給出了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基本方法,即在具體圖形中過某定點(最好選在這兩條線上某個固定的點

閱讀全文

與評價融入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