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者主要是指直接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對嗎
對的,教育者廣義的是指從事教育行業,在教育機構簽訂勞動合同,傳遞自己的知識給學生的人。
2. 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指的是什麼
一般是指你從教以來所任教的學校學科,是否做過班主任,是否參加過支教活動,及在此期間在
教育
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
大致就是以上內容了。
3. 教師考編教育教學專業知識是指啥
安徽教師考編的考試內容是教育綜合和專業課知識,
專業知識是指所報學科科目的考試內容,比如說是報的語文就考語文知識,小學的中學的考的內容難易程度也不一樣。
4. 教育教學理論是什麼
教育教學理論包括:教育學和心理學。《教育理論》這本書的內容包含量很大,不妨看看。對你的招聘有幫助
5. 教育教學通用能力是指什麼
教育理論基礎方面的知識。
6. 教學的概念是什麼
【楊德發專欄】
什麼是教學
文|楊德發(重慶市重點課題《學本式教師培訓資源開發研究》課題組負責人)
什麼是教學?《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並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第150頁,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這個定義似乎中規中舉,無隙可擊。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實作中,「教師的教」極容易左右「學生的學」形成「教師主動地教、學生被動地學」的局面。然而如何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避免學生被動地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從而形成「教師主動、學生主動」的雙主動局面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教=孝+攵,攵是攴(pō)的變形。攴下面的「又」表示手,上面部分表示教鞭。「教」表示教師手拿教鞭培養的學生的孝心和孝能。教師拿著教鞭高高在上的教,學生在下面心驚膽顫地學,這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教學,遠遠不適應於現代信息社會的教學了。
學,學,「冖」表示家中,家中的孩子為了生存而向老師學習織網(用於網野獸或網魚)。古代學織網是學習具體的技能,模仿即可完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的學習要復雜得多,學生在學校主要是學習抽象概念及規律(規律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知識網。
「教學」一詞最先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辭源》,第1767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10月)「教學相長」表示教與學互相促進,我理解有三層意思:教師自己的學與教師自己的教互相促進,教師自己要先學後教,教後再學;學生的學與學生的教(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相互促進,學生學懂學會這可以教別人學習,這個教別人學習又有利於自己的學;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相互促進,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教學相長——高水平的教師教出高水平的學生,高水平的學生倒逼教師水平提高。
(▲楊德發的培訓「思考的方法」用思維導圖作的板書板畫)
(▲學生劉羽檬作的筆記。楊德發在西安以「深度學習」為例培訓「16問思考法」,在培訓的過程中劉羽檬提出還可問「過程怎麼樣」,「16問思考法」升級為「17問思考法」。)
教學,教讀四聲(jiào)時,表示教師高高在上獨霸話語權,對學生進行滔滔不絕的灌輸,學生不得不被動地聽、記,思考的時間機會很少。
教學,教讀一聲(jiāo)時,表示師生平等,教師教(jiāo)學生學習,學習任務的完成由每個學生擔當,如果有疑難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仍不能完成的極難問題,才由老師來教。根據伍永剛定律(《伍永剛定律》),凡是學生自己能學懂學會的均不教需要老師教,凡是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解決的問題也不需要老師教,只有全班學生均不能解決的極難問題,才有必要由老師教。
教(jiào)學,是授人以魚,教師主動、學生被動。
教(jiāo)學,是授人以漁,教師主動、學生主動。(《楊德發新發現:一個字的讀音破解新課改》)
在課堂教(jiāo)學中,由於學習任務的完成要由學生來承擔,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十分突出,定位準確。學生由教(jiào)學中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建構者。
在課堂教(jiāo)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每節課均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主動地教(jiāo),學生主動地學習。教師是學生的學習活動的領導、向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角、主人。教師的教(jiāo)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先學後教」,學生先學習能學懂學會的內容,教師後教(jiāo)學生學不懂學不會的少數內容及突破難點的方法。每節課中均有學生獨立的學,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能學會自學。一旦學生學會了自學,老師的教就更加輕松。「因學活教」,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隨機應變的靈活決定教什麼,而不是一上課都一股老兒地一講到底。
教師,您的工作是教(jiāo)學,您的名稱要改為教(jiāo)師——教(jiāo)學生學習的人。如果您能盡早教會學生學習,則您將是學生的大恩人。如果您遲遲不能教會學生學習,則您將把自己和學生都弄得很累,學生甚至仇視您——您的滿堂灌極容使學生陷入被迫學習、怠學、假學、拒絕學習的處境中。
如果您是一名參加過教師培訓學習的教師,我想您對我講的話應該有切膚之體驗——當業余培訓師坐在講台邊照著PPT對參培教師滔滔不斷地灌3個小時的過程中,您是不是很難受?在滿堂灌的3個小時之後,您能學懂什麼?您能學會什麼?恐怕由於您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可能長達3個小時早已精力分散而沒有學懂什麼,更別談學會什麼。
所以,我們一定要改變教(jiāo)學方式,讓學生用積極主動的方式來學習!(《楊德發學習方式定律》)請注意我上文中了「擔當」「承擔」這兩個詞,用來取代「參與」。讓學習者「參與」,程度深淺也不確定。學習任務的完成由學生來「擔當」「承擔」,這個就是深度參與了,它帶來的是深度學習。「承擔」是一個法律上的詞彙,表示學生是自己學習效果的負責人。
如果有人問您做什麼工作?您這樣回答為好——我從事X(學科,小學語文、初中語文等)教(jiāo)學工作。
(本文為楊德發老師原創投稿)
7. 教育教學方面的專長和突出貢獻指的是什麼
教學專長是教師基於個體知識、專業經驗、對實踐的反思和在反思基礎上的創新活動而形成的有效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所有個人特徵的總和。
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展的專家與新手的比較研究,更是深入地探討了教師專長的構成與發展問題,並進一步提出了教師專長發展的階段論。
突出貢獻指在教育教學理論上有突破,並在實踐取得效果,獲得專家的認可。
(7)教育教學是指擴展閱讀:
伯林納認為教學專長本質上是一種解決課堂與教學問題的技能,它主要由教師的知識構成,包括知識的結構、轉化和應用以及洞察力等認知成分,教學專長的發展是長時間刻意訓練的結果,它有賴於好的指導;
而斯滕伯格則認為教學專長是一種復雜的問題解決能力,它不僅包含知識,還包含元認知、學習和思維技能以及動機等成分,教學專長的發展不僅有賴於他人的直接指導,還需要個體的積極自我參與,並最終通過獎勵和激勵來建構角色。
他們之間的爭議在於:教學專長本質是一種認知能力還是綜合性的心理特徵總和?它是僅包含知識、技能等認知因素,還是包含認知因素以及其他非認知因素如動機等?專長的發展過程中是時間和刻意訓練在發揮作用,還是自我參與、激勵等也在發揮作用?這些分歧影響了教師教學專長理論的發展。
導致分歧的原因是研究者們對教師教學專長的基本假設存在差異,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1)教學專長是領域一般性還是具有領域特殊性;
(2)教學面對的情境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教學專長是單一的認知能力還是包含認知能力與動機的復合素質;
(3)教學專長的發展路徑是經驗的累積還是能動的突變。
8. 教師考編教育教學專業知識是指啥
教育教學來專業知識是指教育源學,教育心理學是專業知識的一部分。
主幹學科有: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有: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通論、教學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測量評價、教育哲學、中小學語文或數學教學法等。
比如考語文教師專業知識就是語文,考數學教師專業知識就是數學。
9. 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思想指的是什麼
為人類特有的教育活動現象的一種理解和認識。
教育思想為人類特有的教育活動現象的一種理解和認識,這種理解和認識常常以某種方式加以組織並表達出來,其主旨為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
教育思想的類型包括教育理論、教育學說、教育思潮、教育經驗、教育信念、教育信條、教育建議、教育主張、教育言論、教育理想等。有助於人們理智的把握教育現實,使人們依據一定的教育思想從事教育實踐。有助於人們認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績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
(9)教育教學是指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要求規定:
1、教學活動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在這種活動進程中,師生不僅存在知識的傳遞,而且還存在著人的感情交流。
2、對課堂中的提問無論是功能要求,還是提問類型都需要更新與拓展,提問要為問題情境創設、為學生能提出新的問題服務,不斷增加創造性問題、方法性問題、探究性問題等,使提問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
3、學生須將要素、概念、已有知識等新組合或採用新奇、獨特的觀點做出異乎尋常的反應,此類問題沒有單一性質的標准答案。
10.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筆試內容「教育教學專業知識」是指什麼學科還是教綜
教育教學專業知識來指的是包自含了教育學、心理學、教心、新課改、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等內容的教綜知識。
筆試包括題型如下:
客觀題主要是指單選題、多選題、不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
主觀題主要包括名詞解釋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等。
對於題型沒有固定的設置,不同地域的考試題型會有區別。
(10)教育教學是指擴展閱讀: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職後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
編制和非編制的區別
1、退休後有無正常的工資以及醫療、住房等保障等等一些福利待遇。
2、許多無編制的學校教師是合同制,不享受各種待遇,例如職稱評選以及獎金等等。
總而言之,有編制基本屬於事業單位,財政發工資,無編制的主要是學校發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