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說課或上課評議情況表怎樣填
怎樣寫說課稿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課(一節或幾節)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根據。從說課的內容和性質來看,它同備課、上課有許多共同之處, 但也有其特質。
一、說課的總體要求。
(1)理性
備課,是從教案看「怎樣教」;上課,是從課堂教學看「怎樣教」。而說課不僅要說出「教什麼」「怎樣教」,特別要說清「為什麼這樣教」,要讓聽者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是說課區別於備課、上課,形成獨有特徵的主要方面。
說課分課前說課和課後說課。課前說課要求教師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分別闡述,因為是課前說課,所以預設的成分要大。課後說課在課前說課的基礎上,增加對教學重點環節包括獨到教學設計環節的實踐回顧與肯定,對教學得失進行批判性思考,強調每一部分內容設計與實踐的得失是什麼,從理論上思考回答為什麼形成這個局面,也可以講是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知識去闡述道理。說課理性思考的成分要大得多。
從哪些方面說理?我覺得應從四個方面考慮。一是課標,它是教學的主要依據;二是學生的實際,應成為教師設計教學說理的主要考慮對象;三是文本和學科特點也是重要的理論根據之一;四是教育理論和名家名言也可做為強有力的理論根據。
不管運用哪一種理論,都要盡量滿足該理論的理論框架,說得具體,令人信服,避免出現堆砌不適用的問題和空洞不管用的問題。
例如教學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據是「從資訊理論、控制論的觀點出發......」,又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加上「小語大綱的的要求......」
例如:每一課都用「根據大綱要求,我班學生的實際, 自己的教學實踐,特製定......」這種理由只是空架子。沒有實際內容,究竟根據大綱的哪一條要求,你班學生的實際是什麼,你的教學實踐又如何呢?別人不得而知,與其這樣說為什麼,還不如不說的好。
(2)科學
堅持以新課標要求為指導,積淀豐厚的現代教育理論,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學生學習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的解決策略進行有效設計。教師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內在規律設計教學程序,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總體要求,以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教材的處理、挖掘及生成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科學地、合邏輯地、有思想見地的推進。
(3)有主題的撰寫
有主題的撰寫(或者是論文式)說課是本次說課的一個總體要求。說實在貼切,說的有新意有見地,把學生對文本的生命感知感受力說的充滿活性,把整體活動說厚實,說出特點與風格,有理論有實踐是對大家說課的一個高度要求,直接決定大家能否闖出第一關。謀篇布局,整體構思,酣暢淋漓是對大家平時素養積累的考驗,由於評委是懂教材、熟業務並具有一定理論功底與較強實踐能力的領導和教師,所以,大家一定要學習先進的教改經驗和教學方法,學習最先進的教育理論,充實說課理論依據,特別是對教材的處理,教法的選擇,板書的設計,語言的推敲,比以往備課更為精心,教學結構更趨合理。
(4)有極強地預見性
說課不僅講出怎樣教,更重要的是說出學生怎樣學。教師必須熟知學生達成多位目標的障礙在哪裡?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水平、學習態度能力、行為特點、個性心理、思想狀況、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析。充分估計學生學習會有什麼困難,說出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和解決的辦法,既要考慮面向全體,又要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積極促動,鼓勵爭辯,大膽表達不同看法意見,敢於和善於質疑,對可預見到的重大問題,有及時有效地處理預案。
說課活動有說又有評,特別是課後的說評結合,圍繞這節課的教學怎樣落實課標要求,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有新的認識,新的提高。說課一定要抓住重點、難點,突出教法的特點,說出與眾不同的教學新意,這就是說課的藝術。
二、說課的細節要求
說課從具體內容看包含:說教材 、說教法、說學法、說流程。
(1)說教材。教材是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也是說課的基本依據。教師必須有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對教材在年級、學段學習中的地位與作用了如指掌,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處理得當,並能說清楚如此處理的理論依據。說課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對教材分析的深廣程度,取決於對教材的價值認識。可以這樣講,一節課的價值如何,決定教學水平的高低。對教材的整合,說到底是對教材的價值取捨,即對其的知識價值、能力價值和思想價值的確立與有效整合。教材的知識價值,由這部分知識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所佔的地位決定。教材的能力價值,是知識本身所含有的對人的能力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因素,知識的能力價值有其隱蔽性,它凝聚在知識中,因而即使掌握了知識,也不一定就發揮了知識的能力價值。知識的能力價值不容易給個范圍,不像知識本身那樣有一定的內涵和外延,但是可以發現的,它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同一知識,不同結構能力價值也不同,優化知識結構,實際上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能力。教材中隱含的思想教育價值,主要在教學中通過知識傳授及學科的發展史等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的教育,以及通過觀察、實踐、探索總結,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依據等。
說教材內容時可以多說,也可少說,可按上面介紹的順序說,也可打破順序說,要因教材而定。
(2)說教法與學法。教學,是師生及文本的的三邊活動,是一種內隱與外顯具有的行為,支撐這種行為的是教育思想、是教學理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藉助文本這個載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道出了教學系統中這三要素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是能積極主動的進入文本、探究洞悉文本,感受理解其本質。表現在教學活動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動性,同時又能創造發掘文本,批判性質疑文本具有邏輯性的獨立思考,這是教學處理上的難點。
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最優化地使學生從現有的水平向更高的一級水平發展,有效地對學生探索嘗試活動進行誘導和評價。為此,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首先應著眼於學生怎樣學。不應以教為中心,而應以學為主體進行設計。既把學為主體作為實施教學的基本點,又使教為主導成為學生主體的根本保證。
說教法,就是根據本節課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要求,說出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沒有哪一種是普遍適用的。這就是所謂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為了達到教學方法的優化,常常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選擇最基本的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綜合使用,達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目的。教學方法的制定與選擇受教材內容、學生特點、教學媒體、教師特長以及授課時間的制約。一般的情況下,根據教材的知識內容確定主要的教學方法,本源性知識常常採用以觀察、實驗、探究為主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歸納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派生性知識一般採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如講授、討論、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推理能力、演繹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利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3)說教學程序。教學程序,也是一個過程,教學過程是師生及文本的的三邊活動過程,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基礎、獲取知識及經驗的能力基礎、價值判斷的水平,是教學流程設計的基礎,換一句話說就是學情。一節好課一定是教學活動讓學生的發展達到一個全新的價值高度。
說教學程序對於新授課教學要說明課堂教學過程和步驟安排以及這樣安排的理論依據,這是說課中更為具體的內容,要說出教學過程中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和過渡。即新課的引入,課題的提出,教學的展開,鞏固練習,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學媒體的應用等內容。
說教學程序,一般要說出教什麼,接下來說怎樣教。這要從選擇什麼教學方法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如何落實學習要求達成目標,選擇這樣的學習方法處理,其依據是什麼。把教學過程說詳細具體,但並不等同於課堂教學實錄。對於重點環節,諸如運用什麼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要細說,一般環節的內容則可少說。盡量避免師問、估計生答,師又問,估計生又會答......,這種流水帳式的說法。
如何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沒有固定模式,可以把一課書的內容分為幾課時,再逐課時安排教學環節。可以把整個環節的安排先說出來,再逐環節再說,可以把一個環節的內容說完後,再依次說下個環節的內容,環節之間盡量用上恰當的過渡語,使整個說課內容渾為一體。
對第二階段現場說課應注意的幾個環節的提醒
1、入場
儀容服裝落落大方、彬彬有禮、進退有序、位置適中、
2、語言
語言清晰響亮
A、獨白語言
說課時大部分用的是這種語言,切忌從始至終一個腔調地念稿或背講稿,要用足夠的音量,使在場的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適當,語調的輕重緩急要恰如其分,讓聽者從你的抑揚頓挫、高低升降中體會出說課內容的變化來。具體地說,教材分析要簡明,理論根據要充分,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要用慢速說清楚,教學目的要分條款一一敘述,重、難點則用重音來強調。
B、回憶課堂語言
作為課後說課,要抓取教學中的幾個重點事例來陳述,因為課後說課不僅要說「教什麼」,還要說「怎樣教的」,效果「怎麼樣」,要敢於肯定成績,大膽直面問題,找准今後的努力方向。有問有講,有讀有說,用師生的課堂對話,將聽者帶入到你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去。一同思考探究。
回憶課堂語言在何時用怎麼用?
(1)導語用
用新穎有趣或簡明扼要的導語來吸引聽課者。說導語時說課者要把聽課的老師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學生,聲音該高則高,該慢則慢。
(2)總結用
在說課時設計的結束語應具有雙重性,不但要打動聽者,而且還能讓聽者從你的語言中推測你在課堂上也會深深地吸引學生,這就要求結束語既要精彩,又能將精彩恰當地表達出來。
(3)闡釋和提問用
闡釋語也叫講授語,它主要是對所講知識的解釋、分析和闡發,這種語言簡明、准確、條理清晰。
好的提問語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積極生動,並容易把問題引向縱深。讓聽者判斷你提問的質量的高低。
3、值得注意的幾個技巧
A、有備而來。
(帶個人做筆錄,迅速簡要提示,及時補充內容;)
B 、要有良好的心境
說課人要擺脫講課好壞的影響,及時調節情緒,不急不躁,在說課中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否則,無論准備的多麼充分,也有可能揮失常。
C、要有激情
有激情才有感染力。積極的激情與冷靜的理智、堅強的的意志相聯系,能激勵說課人克服困難,攻克難關,成為說課活動的巨大動力。所以說課人必須要有激情。
D、要熱情堅定
說課人只有化消極的情感為積極的情感,用飽滿的激情、穩定的心境、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說課活動中去,說課活動必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意志是說好課的保障,堅強的意志才能善於應變,才能支撐你走向勝利。
E、過程詳略得當,時間拿捏有度。說課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教師同行。所以說課時不宜把每個過程說得過於詳細,應重點說出如何實施教學過程、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說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時間10分鍾,要私下練習。
評課稿的寫法
「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摩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因此,評課稿無統一的模式。它既可以整體評判,也可以抓住一點;既可以評價教法的設計,也可以評價學法的授與;既可以從成功之處生發啟示,也可以從失敗之處汲取教訓。一篇好的評課稿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理論依據:要正確充分,符合新課程標准及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精神和原理。
(2)把握教材:能較好地把握所評課教學內容與有關知識的內在聯系。評者在看課時首先要明確本課書或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什麼,再看授課人是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3)評議視角:評課者提出的觀點首先要正確。例如有些看似熱鬧之處其實是嘩眾取寵的敗筆,有些看似平淡無奇,其實蘊含著教者的匠心。其次視角要獨特新穎,提出觀點後要聯系課堂實例印證。
(4)改進建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一堂優質課都有瑕疵。要不為權威所迷,敢向名家說「不」。當然,缺點要找准,見解要獨特,改進措施要合理實用。
(5)評價態度:一定要客觀、中肯、公正。有一位教師寫評課稿,題目是《一堂完全失敗的公開課》,全盤否認了教者的勞動,是不可取的。當然也不能寫成《一堂完全成功的公開課》,這也不合實際。應該一是一,二是二,有啥說啥,不要以偏概全。
(6)文面表達
條理清楚,語句通順,表達流暢,要讓評委從你的評課稿中讀出你的「功底」來,切忌層次混亂或出現病句、錯別字。
評議的著眼點要與教育發展的趨勢相吻合,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學生良好學習方式與習慣的養成、情景教學法、快樂教學法等。這樣的評課稿才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評課一般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正確;2、教學結構是否科學合理;3、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得當;4、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5、學生思維訓練是否落到實處;6、教學的容量是否得當;7、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8、板書設計是否科學等。特別是評議的著眼點要與教育發展的趨勢相吻合,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學生良好學習方式與習慣的養成、情景教學法、快樂教學法等。這樣的評課稿才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三、寫評課稿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要寫評課稿,除了平常的刻苦磨練,多讀多寫,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外,「臨陣磨槍」的小技巧也不容忽視。
1、熟讀課標,切實把握其精神實質。除對課標總的要求要做到胸中有數外,對於課標不同年段的具體要求,更要爛熟於心。便於評課時心中有一個標准印象,評課時就用課標給的這把「尺」去「量」這節課。評課稿中的很多「理論話」,大多可從課標中引用。
2、通讀教材。務必對重點課文、重點章節都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參賽時可省去「熟悉教材」這一環節,便於集中精力聽課,准確形成觀點,快速組織材料。
3、瀏覽每一冊教師教學用書中的《說明》部分和「教學建議」。那裡面也有很多教學的依據,內容更具體,方向更明確,建議更實用。
4、分類製作卡片,注意收集教育名家名言和教學案例。如「激趣」類:「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朱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等。「教法類」如「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惑—葉聖陶」等。適時引用教育名言和教學案例更能起到證明自己觀點的作用。
5、多看資料,模仿寫作。發表在專業的教學雜志上的評課稿不少,要細心收集,「仿寫」研讀。
6、看課時要記得全、記得快,善於抓住關鍵問題記,為評課實例預作準備。在學生讀書,討論的間隙迅速翻閱教參、教材和其他資料,為評課尋找必要的材料,要做到邊聽邊記邊思考。
7、為使行文條理清晰,各級標題順序如下:
第一級:一、二、三、……
第二級:(一)、(二)、(三)、……
第三級:1、2、3、……
第四級:(1)、(2)、(3)、……
第一級數碼後用頓號,第三級數碼後用圓點,第二級和第四級之間不用任何符號(因為用了括弧)。
㈡ 評課記錄怎麼寫
評課記錄類似於會議記錄,應該記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主持人、評課課題、上課教師,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各自的發言情況。
㈢ 教師評課表中,「課題」一欄怎麼填
就是你要評的這課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