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包括哪些
建設內容編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關負責人在新聞通氣會上指出,按照「突出重點、改革創新、繼承發展、引領示範」的原則,經過近一年的研究論證,「本科教學工程」在影響和制約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上,選擇五個方面內容重點建設:一是以質量標准建設為基礎,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國家標准;二是以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
專業建設為龍頭,加強專業結構優化與內涵建設,引導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三是以優質資源建設為保障,加強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四是以強化實踐教學為重點,進一步強化實驗實踐教學平台建設,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五是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為關鍵,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創新教師培訓模式。
在質量標准建設方面,組織研究制定100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推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行業組織和高校聯合制定相應的專業教學質量標准,形成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標准體系。
在專業綜合改革方面,以專業建設為龍頭,重點建設1500個專業點,支持優勢特色專業建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支持涉及農林、地礦、石油、水利等艱苦行業和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高校等專業建設,支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相關專業建設,引導高校主動適應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內涵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工程、醫學等領域開展560個專業認證試點,建立與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醫學等專業認證體系。
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與共享方面,以優質資源建設為保障,集中全國高校優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高校人才優勢和知識文化傳承創新作用,組織高校建設100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廣泛傳播國內外文化科技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國高校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方法、豐碩的教學成果。按照資源共享的技術標准,對已經建設的國家精品課程進行升級改造,更新完善課程內容,建設5000門資源共享課。完善和優化課程共享系統,大幅度提高資源共享服務能力,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教學服務,推動高等教育開放,擴大教育機會,提高教育質量。繼續建設職能完善、覆蓋全國、服務高效的高校教師網路培訓系統,積極開展教師網路培訓。
在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面,以強化實踐教學為重點,整合各類實驗實踐教學資源,建設100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促進成果共享,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採取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合作共建方式,建設1000個共用共享的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推動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促進大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學習。資助大學生開展5萬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面,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為關鍵,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創新教師培訓模式,引導高等學校建立適合該校特色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提高該校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和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重點建設30個高等學校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同時承擔區域內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管理人員培訓;開展公共基礎課教學研究和骨幹教師培訓工作。支持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教師和管理幹部到支援高校研修。
㈡ 安徽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即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評副教授算嗎
應該算的,請查看安徽省教師評聘資格文件(2009)
㈢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制定過程
為了制定實施好「本科教學工程」,教育部、財政部於去年啟動了「本科教學工程」方案研製論證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以及咨詢專家組和研究組;先後到北京、重慶、湖北等12個省(區、市)實地調研,訪談了30多所高校的黨委書記和校長,召開了50多次校領導和教師座談會,組織了31個省(區、市)教育廳和109所部屬高等學校的抽樣問卷調查。通過廣泛的調研,了解到:教育部、財政部在「十一五」期間實施的「質量工程」取得了明顯建設成效,但也存在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比如項目太多、相對分散,經費支持力度小,申報審批程序繁雜等。對「十二五」期間實施的「本科教學工程」,廣大高校教師普遍希望項目建設能更加關注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更加關注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更加關注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
教育部、財政部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程」實施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兩部領導多次就方案研究制定工作作出指示,並強調要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總體框架下,緊緊圍繞影響本科教學質量提高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來設計方案,要注重項目管理,保證取得實效。兩部委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密切配合,多次組織召開部門協商會議和專題研討會,研究建設思路,規劃建設內容。經過近一年的研究論證,「本科教學工程」確定了五個方面的建設內容。7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了「本科教學工程」實施意見,正式啟動了「本科教學工程」。
㈣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介紹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本科教學工程」,該工程項專目將以質量屬標准建設為基礎,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國家標准。中央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本科教學工程」5個方面的內容建設。2011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發了「本科教學工程」實施意見,正式啟動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
㈤ 如何深化教學改革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措施
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重要方針。去年4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鮮明指出,「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明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今年劉延東同志多次強調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牢固確立本科教學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基礎地位,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在學科和專業建設、教學質量、教學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及教材建設、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整體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學校始終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立校之本。學校堅持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探索和完善既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各類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1、更新教育觀念,鞏固本科教學地位。以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題,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轉變人才培養理念與本科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觀念、人人成才觀念、多樣化人才觀念、終身學習觀念、系統培養觀念,進一步鞏固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與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
2、優化課程體系,提高課程質量。按照「統籌部署、分步實施、狠抓落實、全面提高」的原則,以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大力實施「課程建設工程」,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精選和設計實驗教學內容與體系,建立了「公共基礎+專業提高+研究創新」三層次、四年不斷線的實踐課程體系,增加創新創業教育課模塊、素質教育課模塊,以課程資源平台建設為基礎,推進優質課程資源共享。現已建成28門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
3、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培養模式。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完全學分制,推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普通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以及教材選用改革,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促進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發展;構建課外實踐學分認證教育體系,促進專業教育與實踐教育的融通,形成了學科專業教育與素質拓展活動教育良性互動的育人特色;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建成144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助制度,遴選了一批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試點,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4、啟動專業大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為進一步體現科學技術發展、學科交叉和滲透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突出基礎寬厚、適應性強、專業口徑寬、綜合能力強、整體素質高的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學校啟動了公共管理類、工商管理類兩個專業大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在今年的招生中,這兩類專業按大類招生,一年以後,學生根據興趣和志願重新選擇專業。
制定出台了《公共選修課實施方案》,在2009級本科學生中全面實施通識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形成了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專業教育和實踐環節四個層級遞進的金字塔型教學平台,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通道,有利於促進學生形成寬闊的知識視野,掌握從不同領域獲取知識的方法,為綜合素質培養奠定重要的認識和方法基礎。通識教育方案的實施,將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
5、實施「特色計劃」,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學校緊緊圍繞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這一核心,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國際交流開放計劃」試點工作,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搭建良好平台,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按照「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建立和形成與基層司法、執法機關以及中小企業等法律事務部門信息交流和人才培養的合作與聯動機制,不斷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創新,積極優化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新時期卓越法律人才評價體系,保障和提高法學人才培養質量。
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進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驗班的學生單獨開班,並實現特色教學。突出個性培養和柔性管理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參與導師的科研,接受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強化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提高科研能力。
實施「國際交流開放計劃」。學校與美國南緬因大學開展「3+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根據協議,學校本科生在完成三年級的課程後,先以「國際交流生」的身份選拔推薦到南緬因大學學習一學期的本科課程,即可有機會進入MBA項目的後續學習。南緬因大學將對我校選送的國際交流生在學習費用和時間上提供便利條件和優惠措施。
二、不斷加強師資培訓力度,強化教學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多年來,我校一直重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師分別採取不同的培養與提升舉措。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骨幹隊伍的建設與培育。學校先後實施了「教學名師計劃」、「核心課程骨幹教師計劃」等,著力打造教學骨幹隊伍。「教學名師計劃」旨在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學名師和教學帶頭人,並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核心課程骨幹教師計劃」旨在加強中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提高核心課程教學水平與質量。與此同時,為促進教師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後開辦了2期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派遣20名教師赴美國、英國進修。
青年教師的水平和質量關系著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學校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力量。學校十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2010年以來,先後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校開辦核心課程培訓22門,研究方法培訓18次。在此基礎上,為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在青年教師培養中的示範和幫帶作用,學校實施了「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為每位青年教師指派教學導師,負責指導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為加強教師實踐能力,學校鼓勵並資助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短期掛職、調查研究、合作科研、科技咨詢、業務培訓和帶學生畢業、生產實習完成社會實踐任務等形式,深入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理論聯系實際,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業務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要求45周歲以下在崗專業課教師、專業基礎課教師,在晉升副教授職稱時,原則上應參加3個月以上的社會實踐,並需考核合格。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情況作為職稱評審、晉級的依據。
目前,我校在蚌埠市金融辦、發改委、科技局等有掛職幹部11人,參加社會實踐教師400餘人。
三、以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為抓手,強化教學建設,深化教學改革
學校以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為抓手,制定出台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管理辦法》、《優秀教學成果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文件,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國家級、省級項目在教學改革方向上的引導作用、在教學改革項目建設上的示範作用、在推進教學改革力度上的激勵作用和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輻射作用,調動學院和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同時以重點教改項目為牽引,深化教學改革,培育教學成果,取得顯著教學成果。2010年以來,教學研究項目學校立項220項、省級立項18項,公開發表教研論文270篇。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目前有2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示範項目待批。
四、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打造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加強實驗教學環節,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多年來,學校一直注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狠抓實驗、實習(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創新人才培養平台,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小企業投融資創新人才培養實習實訓中心」獲2011年省級立項。以此為基礎,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根據經管類各學科(專業)特點,以綜合實驗教學平台建設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切入點,推動教學理念、教學體制、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成立了包括經濟管理學、語言模擬、法學、藝術學等學科的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旨在構建體現學科(專業)特點、涵蓋多學科(專業)的綜合型、現代化、開放共享的綜合實驗平台,真正實現各學科(專業)資源的多元融合。學生多次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挑戰杯」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外語大賽等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0、2011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32項,獲獎人數69人次;獲省級獎項295項,獲獎人數473人次;參與國際競賽獲獎12項,獲獎人次36人次。2011年在「2011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和交叉學科數學建模競賽(ICM)」中,學校7支代表隊獲得了一等獎5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的成績。
五、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強化獎懲功能
學校對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建設。完善和實施了常規教學檢查、教學督導、教學信息反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等多項質量監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學規章制度,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穩定。在此基礎上,嚴格日常教學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從管理求提升。嚴格執行培養方案,嚴格教學檢查,嚴格考核紀律,認真履行調停課審批制度,規范執行學業警示制度、畢業論文管理與專業實習,嚴肅教師教學工作紀律,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穩定,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進一步規范、完善以本科教學過程為主體的教學質量評價,推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方式改革,完善教學評獎評優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學激勵機制,以評價促規范、提質量。制定出台了《教師教學工作規范》、《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辦法》、《教學事故的認定及處理辦法》等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健全校院兩級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形成了學生評教、教師評教、專家評教、領導評教、社會評教「五位一體」的教學質量評價鏈。
今後,學校將在初步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講話以及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堅持走「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內涵式特色發展道路,把提高質量作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養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㈥ 研究生示範課 屬於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嗎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風是粗糙的,鞭勵著倖存的綠,挺拔,長高;風是嚴苛的,詰問著那些官兵的歸去。那風彷彿要吹透骨髓,擊打到你的靈魂中去。奮然而赴,欣然而善,勇然而戰,慷然而死,卻默然以聞。舍小我,舍小家,成就歷史功勛上或本就不存在的一點。我的靈魂在顫抖,在流血,在搖擺。
風又大了些,那樹的梢兒,剛綻了新綠,微微晃著,像是在肯定著什麼,迫切著,企盼著。終於,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我長吁了一口氣。那牌子格外的亮了起來。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風是粗糙的,鞭勵著倖存的綠,挺拔,長高;風是嚴苛的,詰問著那些官兵的歸去。那風彷彿要吹透骨髓,擊打到你的靈魂中去。奮然而赴,欣然而善,勇然而戰,慷然而死,卻默然以聞。舍小我,舍小家,成就歷史功勛上或本就不存在的一點。我的靈魂在顫抖,在流血,在搖擺。
風又大了些,那樹的梢兒,剛綻了新綠,微微晃著,像是在肯定著什麼,迫切著,企盼著。終於,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我長吁了一口氣。那牌子格外的亮了起來。
㈦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建設資金
(一)「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經費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高校自籌經費共同支持。中央部門所屬院校的「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和公共系統建設項目的經費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地方所屬院校的項目列入國家「本科教學工程」的,建設經費原則上主要由地方財政或高校自籌經費支持。
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按照統一規劃、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的原則,實行項目管理。財政部將會商教育部制訂《「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另發)。地方教育、財政主管部門或高等學校應制訂相應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項目承擔學校和單位根據相應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具體負責經費的使用和管理。
(二)鼓勵各地方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在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項目的基礎上,積極籌措資金設立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支持本地高等學校提高質量。鼓勵各高等學校根據學校特色,積極籌措資金設立校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
(三)教育部成立「本科教學工程」領導小組,決定「本科教學工程」的重大方針政策和總體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本科教學工程」的日常工作。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和項目承擔學校應指定相關部門作為專門機構,統籌負責本地、本校「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規劃和實施。
(四)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目標和任務,制訂、發布項目指南和規劃方案。學校建設項目的立項主要考慮高校布局、辦學特色和改革基礎等因素,採取規劃布點的方式,減少項目評審,充分體現加強省級教育統籌和高校自主規劃的思路。公共系統建設項目主要採用委託的方式審核立項。堅持立項公平公正,規范評審程序,實現陽光評審。加強立項監督,實行全程公示。
(五)項目承擔單位按照統一部署,根據「本科教學工程」的總體目標和任務,依據所承擔項目的要求,在充分調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確定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組織項目實施,並保證項目建設達到預期成效。
(六)成立「本科教學工程」專家組,負責項目審核立項、咨詢檢查、績效評估。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專家組意見,對有關地區或單位的項目、資金數量進行調整。
(七)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應接受教育部及財政、審計等部門的檢查、審計。
(八)項目建設完成後,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會同相關部門分別組織驗收。「十一五」期間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要繼續按照立項方案進行建設。教育部將在適當時候,根據項目性質和特點,分別組織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