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

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

發布時間:2020-12-15 22:58:15

Ⅰ 學習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意義和重要性

一、意義

1、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知識經濟是21世紀的主旋律,世界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社會經濟的戰略資源從資本轉到知識,轉到信息。

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深刻地影響著教育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以教育為基礎的。

2、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是一個關鍵環節。

二、重要性

1、能充分開發、組合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擴展教育或學習空間,使教育擺脫學校為中心、課本為中心和教師為中心的束縛。

2、能突出學習信息單一化的局限,使學習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化,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形聲並舉,提高教材的表現力,進而使更加有趣簡便和有效。

3、能有效進行個別化教學,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自主性學習的習慣。

(1)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就業前景:

教育機構、教育研究機構、學校、電教館、文化館等從事現代化教育技術方面的技術性工作。

開設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與圖像製作、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應用技術、攝影技術基礎、錄像教材設計與製作、電化教育管理、多媒體課件設計與製作、教育網路應用、電視電聲教材製作、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Ⅱ 淺析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的關系

教育抄技術學科與教育學論襲以及教育心理學之間有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系?它們的研究內容是否有重疊、有交叉?

教學論與教育心理學能否取代教學設計,乃至取代整個教育技術?

以上爭議的焦點在於——教育技術學科到底有無自身的、獨特的理論體系和相應的課程體系,如果有,應當如何來建構?

Ⅲ 教育技術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有什麼區別

教育技術學是現代教育學發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術參與教育過程,是對教育過程模式的優化提升,使得教育過程的組織序列更具邏輯,系統優化了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
教育技術的內涵:
包含教學手段的硬體、軟體和方法組成的系統是完整的教育技術的概念。換句話說,教育技術是教學硬體、軟體和教學方法組成的系統。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名稱不同在於現代教育技術加上了「現代」二字,要弄清它的概念,我們必須先弄清「現代」的含義。中文關於「現代」的解釋是:現在這個時代。英文解釋有兩種:
一是「Modern」,譯為:⑴近代的,現代的;⑵現代風格的,新式的,現行的,時髦的。
二是「Contemporary」,譯為:⑴發生,存在; 生存或產生於同一時期;⑵同一瞬間發生的;⑶自始至終同時存在的;源出同一時代的;⑷當代的或彷彿當代的,現時的。
可見, 由於對「現代」這個詞的理解不同,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也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指新出現的教育技術,與之對應的是傳統教育技術,這種理解強調對傳統的革新;另一種指正在使用的教育技術,它包括傳統教育技術和新出現的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中國的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起始於上世紀80年代,引起自美國,當時國內稱之為電化教育。當時電化教育活動中使用的幻燈、電影等媒體比原始口耳之學以及後來的印刷媒體用於教學,其傳播方式躍進了一大步,已屬現代教育技術的范疇,但這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現代教育技術,只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
1998年李克東教授在給華南師大電教系研究生關於《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專題講座中指出,應用於教育的現代信息技術包括:
⑴模擬音像技術;⑵數字音像技術;⑶衛星廣播電視技術;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⑸人工智慧技術;⑹互聯網通訊技術;⑺虛擬現實模擬技術。可見,重點是放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

Ⅳ 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的關系是什麼

信息技術是信息系統的前提和基礎,信息系統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和體現。

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二者雖有較密切的聯系,但卻屬於不同的學科,並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信息技術屬於技術學科,其研究對象是與信息相關的技術,研究范疇是對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傳輸與呈現。

教育技術則屬於教育學科,顧名思義,它關注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對象是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研究范疇則是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即教育技術關注的是應用於教育教學過程或作為教學資源的技術。

(4)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一、教育技術的特徵

教育技術不是一般的某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它包含了三種概念(學習者為中心、依靠資源、運用系統方法)綜合應用於教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技術重視分析、研究學習者的特點(諸如行為水平、能力、知識基礎、年齡特徵等),因為學習者的情況對於選擇目標、確定步調、確定評價性質等許多教育決策都產生直接影響。

在教育技術中,解決問題的表現形式是依靠開發使用學習資源與促進個別化學習來提高人的學習質量。學習資源包括信息、人員、材料(教學媒體軟體)、設備(硬體)、技巧和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要使它們在學習中產生整體功能、發揮優良作用,就必須通過進行系統的設計實現優化組合。因此涉及到進行一系列的教育開發工作,進行有效的教學資源開發和有效的教學過程設計。

二、信息技術的主要特徵

1、信息技術具有技術的一般特徵——技術性。具體表現為:方法的科學性,工具設備的先進性,技能的熟練性,經驗的豐富性,作用過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術具有區別於其它技術的特徵——信息性。具體表現為:信息技術的服務主體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處理與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決定信息技術還具有普遍性、客觀性、相對性、動態性、共享性、可變換性等特性。

Ⅳ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容量豐富,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中,存回儲著大量資料,形成豐富答的知識信息寶庫。傳統高校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由於受各種因素的限制,經常會被與教學內容不特別重要的事情佔去不少時間,如板書的過程及課文相關資料的展示等。而現代教育技術則可以把許多准備工作留在課下備課完成。例如板書及與課文相關的教學資料可以提前設置完成,可以通過多媒體大屏幕演示,這樣能夠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同時,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特別是網路等免費資源的利用,使學生擺脫了單純從教材中去學習英語知識

Ⅵ 淺談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 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 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6)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特徵

1、現代教育技術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依託,即涵蓋信息技術的教育技術手段組成的系統稱之為現代教育技術。

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信息的產生、選擇、存儲、傳輸、轉換和分配的過程,而信息技術正是指用於上述一系列過程的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微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遠距離通訊技術等方面。

把這些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使得各種媒體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大幅度增加,包括期刊、論文、專利、圖書、軟體等,50年代每10年才增加1倍,則2-3年就翻一番,人們掌握知識的半衰期在不斷縮短,人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知識和技能很快會老化,喪失其原有的價值。

因此,教與學的效率尤其顯得重要。需要說明的是,傳統的教育技術,即投影儀、幻燈機、電視機等硬體和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軟體及方法還是延用傳統的說法為宜,即電化教育技術。

2、現代教育技術更加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觀點。在教育目標的確定問題上,既要滿足社會的需求,也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需求,鼓勵學生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在教育方法的運用上和教育的形式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實現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中國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分支,一種是學院派,主要是一部分高校專門從事教育技術教學和研究的教授專家,他們大都是注重理論研究,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關注教育技術的宏觀研究,高瞻遠矚,居高臨下。

另一個是實用派,主要以閆平教老師為代表,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幾乎不涉及理論,只講教學中的實戰技巧和軟體應用,應用中講究簡單中的靈活高效。我們通常把這派稱為「現代教育實用技術」。

Ⅶ 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的關系

信息技術: Technology 即:我們熟悉的IT
而教育技術:Ecation Technology 即:ET
信息技術包含了教育技術,而不僅僅是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也同樣包括信息技術,但不僅僅是信息技術。
兩者相互依託,相互有交集,兩者相輔相成。

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兩個概念,有時候容易被人們混淆,因為這兩者之間關系密切,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聯系:教育技術,有時候人們也稱現代教育技術,是以信息技術作為基礎。

區別: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二者雖有較密切的聯系,但卻屬於不同的學科,並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信息技術屬於技術學科,其研究對象是與信息相關的技術,研究范疇是對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傳輸與呈現;教育技術則屬於教育學科,顧名思義,它關注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對象是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研究范疇則是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即教育技術關注的是應用於教育教學過程或作為教學資源的技術。

具體說來,教育技術是指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而信息技術是指能夠支持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存儲和呈現的一類技術。其中,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電子音像技術、衛星電視廣播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網路通信技術、模擬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等。

Ⅷ 技術實際就是教育中的技術」,這樣理解教育技術對嗎

有點片面,教育技術是指在教育中應用現代科學技術。

20 世紀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廣播、電視等現代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教育,擴大了教育、教學活動范圍,提高了效率與質量。1974 年,美國發射第一顆專用於教學的「實用技術衛星」,標志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此後,人們進一步探索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的最新成果給發展教育技術帶來的新課題。

(8)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教育技術特徵:

教育技術不是一般的某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它包含了三種概念(學習者為中心、依靠資源、運用系統方法)綜合應用於教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技術重視分析、研究學習者的特點,因為學習者的情況對於選擇目標、確定步調、確定評價性質等許多教育決策都產生直接影響。

在教育技術中,解決問題的表現形式是依靠開發使用學習資源與促進個別化學習來提高人的學習質量。學習資源包括信息、人員、材料、設備、技巧和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要使它們在學習中產生整體功能、發揮優良作用,就必須通過進行系統的設計實現優化組合。

因此涉及到進行一系列的教育開發工作,進行有效的教學資源開發和有效的教學過程設計。

教育技術重視所有學習資源或稱為人類的學習媒體的開發、應用、管理,設計和學習者的學習經驗,強調用科學的系統方法來分析和整合「教、學」過程。

例如,利用系統方法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經過需求分析、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制訂出可以操作的逐次遞進的學習目標,並根據這些學習目標選擇適當的策略,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與學的設計方案,並在方案的試行中,進行評價總結,依據需要作必要的調整和修改。

這樣的系統過程為實現優化教學活動提供了途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育技術

Ⅸ 和科學與教育技術有什麼區別

教育科學抄中研究教育規律襲、原理和方法的基礎學科。教育學可分為學前教育學、普通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業余教育學和特殊兒童教育學等。通常所說的教育學,是指普通教育學。普通教育學的內容,包括教育基本理論、教學論、德育論、體育、美育、學校管理等幾個部分。教育學具有綜合性、理論性和實用性的特點。需要運用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生理學、心理學、病理學、衛生學等方面的知識,對教育進行綜合性的研究,以揭示教育規律,論證教育原理,說明教育方法,指導教育實踐。

教育技術是恰當地運用相關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績效的研究領域,它和下屬的三個不同層面的概念組成完整的教育技術定義體系。教育技術學是研究在教育中運用相關的技術來提高績效的理論、規律和方法的一門學科,它是教育學門類中技術學層次的、具有方法論性質的綜合應用學科,是教育科學與教育、教學實踐之間的連接橋梁。教育技術學科應該是教育學門類中與教育學並列的一級學科。由於其邏輯起點的雙重性,教育技術學科自身也同時具有雙重屬性,因而作為培養教育技術專業人才的教育技術學專業應該「雙重定位、多元發展」。

閱讀全文

與教學技術與教育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