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演講應注意什麼
講台上言談
(一)表達要准確。在講台上,教師在講授教學內容時應注意: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教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掌握專用名詞和專業提法,不可隨意通俗化,乃至庸俗化。同時,講課要緊扣教學中心,嚴密、直接。
(二)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否則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影響教學效果。
(三)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四)講課時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但不可過於隨便,沖淡了學科的嚴肅性。過多地在課堂上講笑話,扯貧嘴,會影響正常教學內容的進行。
與學生談話
教師為了做好學生工作,經常要與學生進行談話,談話時要講究舉止,分別場合。
(1)提前通知,有所准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最好先簡要說明內容,讓對方有思想准備,然後商定談話的時間、地點、方式,讓對方認可,並對對方的合作表示謝意。
(2)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要熱情迎候談話學生的到來,在門前熱情迎接,不能在屋裡站著不動或在門口談話,這是對學生的不尊重不禮貌。與學生談話時,座位安排及距離要適當注意,要讓學生坐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如果自己高坐其上,或坐在辦公桌後,會造成學生的思想壓力及心理失衡。
(3)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目光要注視對方,贊成的內容應點頭示意。與犯了錯誤的學生談話,對方如果不接受談話內容,甚至耍態度,教師要有耐心,擺事實,講道理,不提高音量、不反唇相譏,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4)分清場合,人情人理。教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慰問、安撫類談話,既要深沉、嚴肅地與學生分擔痛苦,又要堅定自信,給人以力量和鼓舞;反映問題類談話,既要細心聽取,全面了解,不厭其煩,又要把握政策,以理服人,苦口婆心;工作談話,既要簡單明了,講求效率,抓住實質,又要態度和藹,有涵養,不失風度;說明問題、批評類談話,要先消除對方的畏懼心理,縮小對方的感情差距,然後提出中肯批評,表情一般要嚴肅、認真。教師與學生進行談話時忌諱:忌談話中言過其實,故意誇大或縮小;忌對學生拉長語調,放慢語速、壓低音量;忌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忌批評時事實不清,不分場合。
◎教師舉止禮儀
一個人氣質、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一)講台上的舉止
1.目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可以反襯出一個人心中的一切波瀾。在講台上,教師要善於應用自己的目光,表達自己的思想。講課時,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不能死盯住某個學生,這樣不僅不禮貌,還顯得咄咄逼人或神智呆鈍;無節制地東張西望,又給人以心不在焉,應付差事之感。合理運用目光的要領是:把目光放虛一點,不要聚集於某人,而是將目光罩住全場。還要注意,當您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反映出自身心胸狹隘與無禮。在講台上,教師忌諱的目光有:對學生不能運用斜視、瞥視、瞪視、眯視等傲慢目光,也不能目光游移不定,看天花板或講台,表現出驚恐不安心神不定,害怕見人的神情。
2.坐姿。教師應提倡站著講課,但在一些講座課或教師年齡較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坐著講。坐著講課應注意,坐姿要端正,身體要坐在椅子中間,上身與椅背平行,兩腿要並攏,間距不可過大。坐著講課時切忌斜身、後仰、前趴,側坐在椅子上。用手抓握話筒,用稿掩面等講課也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和不禮貌,也表現為一種病態,不符合教師的身份。
3.站姿。一般的教師應站著講課,這樣更有利於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也是對學生的重視。站著講課時,兩腳腳跟落地,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台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女教師講課時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以免聲音過響轉移同學的注意力,一般穿平底軟跟鞋較好。持稿講課時,持稿高度與胸平行,不能掩面或過低,也不能緊靠眼前晃動講稿。
4.手勢。老師講課時,無論站姿還是坐姿,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用手指點人、敲擊講台、或作其他過分動作,忌故弄玄虛,嘩眾取寵。
5.板書。整潔清楚的板書應根據所授的內容進行概括,事先有所設計。這也反映出教師對教學的態度和對課程的重視以及對學生的尊重。板書時要求書寫公正、整齊,切忌寫錯別字和不規范的字。板書不能過於潦草、零亂,而應條目清楚,突出講課重點內容。整體設計要規范、醒目、美觀,給學生留下清晰的印象,便於學生記錄和復習。
(二)課後的行為舉止
教師在課後常常在家訪、集會和組織參觀瀏覽時和學生交往。在這些場合里,一方面要放下在講台上嚴肅、庄嚴的架子,和家長、學生親切隨和地交談或聽取學生的意見,使學生或家長不感到拘束,這時的舉止應隨意,言談要幽默、風趣,努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切忌板著面孔,故作正經,引起學生的反感。另一方面也不可過於隨便,如和學生拉拉扯扯,稱兄道弟,這樣容易失去老師應有的尊嚴,給課堂教學和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B. 以"教師該有怎樣的教育情懷"為主題的演講
做一名老師就要做受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每個老師都渴望的,也是我教兩年書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標之一。
通過教學實踐,以及向其他優秀教師的學習,做「一名受學生喜歡的老師」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走進學生的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走進學生的世界,關愛學生的生活,掌握學生心裡的發展規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我們要敢於放下架子,擺脫居高臨下的姿態,給學生一種敢說、敢想、敢做的學習氛圍,帶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去進行說教、指正,要善於傾聽,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教師還應尊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尤其是對那些學困生,教師應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建立感情,以師生之情、朋友之情、親人之情來對待他們,讓他們自己覺得不學習對不起自己的老師。通過實踐我得出了:只有熱愛學生的教師才能體察學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學生的教師,才能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走進學困生的心靈。
2、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作為教師,應多給學生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多給他們信心,相信他們一定能行。切忌不能辱罵或者諷刺學生,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要給學生台階下。學生犯了錯誤,教師應該用鼓勵式的批評方法,既能讓學生樂意接受批評,改正錯誤;又能讓學生覺得老師很友好,非常喜歡聽老師說的話。
3、學會欣賞學生,適時鼓勵學生 教師在學生面前不要吝嗇幾句表揚的話語,他們所做的成績迫切需要得到別人的鼓勵和支持,哪怕是一句好聽的話他們都會很滿足。「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一日寒」。「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老師要欣賞學生,要放下教師架子,拋棄師道尊嚴的舊習。用心澆灌幼苗、讓花蕾綻開。為師者,不僅要欣賞「美麗」,也要欣賞「醜陋」。每名學生在老師的眼裡、心中都應當是一朵小花、一道絢麗的風景!孩子愛戴新帽、穿新衣,每當此時,同學們極為期盼老師的一句贊語!為師者為何不「隨風潛入夜」適時地誇「××同學真漂亮,真美麗?」為師者為何不多與學生多交流,適時說幾句「同學們是未來,是希望,是將來國家的棟梁」?學生進步了,為師者要祝賀,說上幾句鼓勵話、祝賀語。師愛、師情溫暖著孩子們的心田,孩子們會進步、更進步的。為師者應該多給學生說一些親切、期望的話語,讓孩子們聽了心中爽快!喜歡老師,進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學習。
4、努力去上每一節課,充分展現個人魅力 學生喜歡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老師和風趣幽默的老師。今天的學生已不喜歡教師一節課講到底,學生聽到尾,教師不是把學生看作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而是視其為接納知識的容器的課堂教學。學生喜歡用「藝術」和「匠心」打造著堂堂精彩的老師,這樣的課堂,讓他們愛不釋手、百聽不厭;讓他們激情飛揚;讓他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學習的快樂。學生喜歡教師上課時多舉例子,這些例子會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學生會在疲勞時被風趣幽默的事例逗的快活,使學生的疲倦一掃而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5、教師努力學習各種知識,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個人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 。
3.【老師與學生]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個很重要的角色,一句話可以成功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個很重要的角色,一句話可以成功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老師教書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在把握好學生的共性的時候,關鍵是要把握好學生的個性。有的學生一聲鼓勵與肯定,可以成就學生的一生;一聲挖苦與歧視語,可以使學生心生仇恨;有時一句激將的話語,可以鞭其奮進。這樣的事實太多了。作為老師,只要對學生充滿著愛——真誠的愛,就可以培養其健康人的人格,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甚至有成就的人。
C. 誰能提供有關教育教學的演講稿(三分鍾即可)
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最直接體現,以「真實為本,朴實為妙,扎實為絕」,去除
雜念,真心處之,這便是我的語文教學觀。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一種藝術,藝術的高境界就
是朴實,是無法之法,無藝之藝,真心處之,渾然天成。語文課的「形」,容易操作,劇場
化的轟動效果也容易模仿。而語文課的「內核」,就要靠深厚的人文內含去感染學生。那實
際流露的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你的一顆「心」在支撐。心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課是很容
易流露出跡象來的。
記得這次開課前的兩次試教都以失敗告終,靜下心來仔細回想找原因時,才發現是上課
前沒有真心處之、急於求成。課堂環節太多,上課不扎實、求花哨,總是用空泛的概念強行
嫁接課文豐厚的內涵;有時又過分擔心,有幾個環節又提前設置;感情沒有真實地流露出來,
沒有牽引孩子們的身心沉浮於字里行間,沒能使孩子們昂揚起率真靈動的激情。孩子們也沒
有真心待我,而我無動於衷,還要擺一副英雄姿、做一副神仙態。後來經過專家、老師
的指點,我對這節課的課型設計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試著去營造人文教育的濃厚氛圍。
開課前,我盡量讓孩子們放鬆,因為孩子們畢竟第一次面對300多位老師。誰也料不到
會出什麼差錯。當時就想自己一定要以最自然的狀態面對孩子們。因為這節課課型設計很活
躍,孩子們絕不能緊張,不然就前功盡棄。當聽到上課的鈴聲時,我和孩子們的心好像融化
在一起,很快進入了課文的意境。整個課堂自始至終保持著一種平等和諧,生動活潑的氛
圍。
經過兩次試教及第三次開課的成功,我深深地感到集體的智慧,並獲得了寶貴的啟示,
那就是沒有必要到課堂中刻意擺出一副英雄姿、做出一副神仙態。課下挺平易挺隨和,就沒
有必要上課時庄嚴肅穆。以真心處之,不存雜念,孩子也自然會真心待你,雙方都沒有緊張
的擔憂,如此自自然然,如此平平常常,如此言來語去,這樣師生心理交融,課就如行雲流
水了。假如不是如此,而是課下一副臉孔,課上又換一副臉孔,太累了。我要說的是,課,
體現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從教態度、為學態度,是一種心態的外現。生活教人求真,品讀課
文應該符合生活本真。
經過這次開課的鍛煉,我更加覺得 「真實為本,朴實為妙,扎實為絕」在語文課堂教
學中的意義。我想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是不是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自主空間。讓美的形式作
用於孩子們的興趣和情感,使課堂充滿「故事」,充滿藝術情趣。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
提問,去學習,去碰壁,而我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們收獲的理一理、遺漏的收起來,再給他們
一些關愛、呵護和鼓勵。這樣,我相信我們會發現課堂是多麼有趣,生活是多麼美好,而我
們的教學理念將不斷更新,永葆青春!
談談課程改革教學評價中教學反思的寫法 (教學會議發言稿)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能夠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既可反思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成功之處,也可反思不足之處。
1、反思備課
認真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備課是否體現課改的理念和課改的精神?備課備到什麼程度才算認真備課?教案的詳與略及其在課堂上的實際運用等均可認真反思。
2、反思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積累有關資料、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制定教學計劃等的過程。教學設計的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顧教學設計情況,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對不合理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進行變革,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反思教學設計就是對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再思考。
3、反思教學目標
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往往會出現下列情況,值得反思。
(1)、對教學目標設計不重視,認為可有可無。
(2)、對教學目標這一概念認識不清,將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混在一起。
(3)、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指向學生而是指向教師,仍然把老師當教學過程的主宰者,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學目標的設計仍然關注的僅僅是「認知目標」,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忽略了育人功能。
4、反思學情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序和認知水平,要切實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學生認識上存在的困難,以便針對學情教學。
5、反思組織教學
如導入新課的方法、課堂紀律的調控等。
6、反思教學設計各個環節
如各環節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整體意識?要仔細斟酌授課的密度、廣度、課度和講課的速度,避免出現隨意性。若授課過難過快,易挫傷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兩極分化;過淺或過慢,又易出現學生學習與紀律鬆懈的現象。若教學設計各環節設計不合理,極易導致拖課現象,或出現這節課無法講完計劃中的內容,只好下節課再繼續講的情況。
7、反思教法、學法的設計與選擇
8、反思師生關系
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值得反思。
9、反思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常出現下列誤區:
(1)、表面熱鬧、一問一答,美名曰:師生互動
(2)、提問只關注結果,忽視對規律的揭示。如只關注答案「是什麼」、「對不對」、「是不是」等,很少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
(3)、提問脫離學生的「思維發展區」,啟而不發。
(4)、提問無目的性,隨心所欲。
(5)、提問面向少數學生,多數學生「冷場」
10、反思教學評價
如一堂好課的標准、新授課與復習課的標准、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手段的合理運用等。
三、教學反思的基本途徑
1、記教學日記
2、說課
3、聽課與評課
4、徵求學生意見
5、評價學習的效果
6、總結和提煉教學經驗
本篇文章來源於 福建省第一中學校園網 原文鏈接: http://www.wysyz.com/school/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6
D. 關於教師節的演講稿……
教師節學生代表演講稿——師魂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9月10日是我國第21個教師節。老師就象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耕耘,無私的奉獻著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是老師為我們點燃希望的光芒,給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上。敬愛的老師們,沒有春的耕耘,哪來的荷香十里,願你們永遠是使者,將和煦的陽光灑滿人間。一支粉筆,能點撥知識王國的迷津;三尺教鞭,指點通向理想的道路;一塊黑板,記下你們的無限深情;一個講台,輝映著你們的艱辛。父母給了我們身軀,你們給了我們靈魂,這兩者塑造了今天的我們。老師們,是你們啟迪我們真正領會了大自然的恩惠,從此我們讀懂了每一瓣綠葉,每一片彩雲,每一朵浪花。你們滿情愛心地創造出一支強大的隊伍,將來為祖國出力。
看吧,這就是一名人民教師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創造的奇跡。「桃李滿天下」我們的祖國不正是由於千千萬萬的教師們,才使得高科技高素質的人才遍布大江南北,祖國才飛黃騰達,日新月異。
教師,是擎天的柱,是人類綿延不絕的大軍,是奔騰的大江,由於他們不懈的努力,人類社會才會如此輝煌。
師應該是有魂的,長青,是為師魂,它如青松翠柏,經霜愈茂;它的生命如巍巍高山,滾滾江水一樣持久,深廣而無堅不摧,在藍天烈日的沐浴下,永葆活力,它又如方竹,氣節傲然,寒中飄香。
我們不是詩人,無法用詩的語言描繪教師,我們也不是畫家,能夠潑墨丹青,全神地勾勒教師容貌,我們更不是個作家,能夠以華麗的詞藻形容教師。在這特別的日子裡, 或許只有尊敬老師,認真學習,取得好的成績,將來的某一天在事業上做出成就,才是我們獻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老師們,像天空一樣高遠的是您們的胸懷,像大山一樣深重的是您們的恩情,請接受我們誠摯的祝福吧,教師節快樂!
E. 教師讀書演講稿
沉醉讀書 相信未來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沉醉讀書 相信未來》。
姐妹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你們都愛讀什麼樣的書,是那種讀起來讓你眉飛色舞、拍案稱快的,還是那種浮想聯翩的;是那種專業的還是休閑娛樂的,無論怎樣,請你拿起對我們人生有益的書,走入書的海洋,因為在那書海里,你會開闊視野、充實思想、豐富情感、改變人生,更能讓我們,作為教師的我們尋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
我的母親是一位初中老師,受母親的影響,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燃起了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嚮往,我想像媽媽一樣,把知識播種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使他們獲得種子的力量,從而在自由的空間恣意的成長。為了實現這個美麗的夢想,我曾經追尋過陽光,因為那是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追尋過溪流,因為那是孩子們創新的源泉,追尋過清泉,因為那是孩子們的明眸,追尋過鳥鳴,因為那是孩子們在歡呼、在歌唱。
在這種追尋的過程中,我品嘗過勝利的喜悅,因為我已經從事幼兒教師這個職業七年,在七年中我得到過很多榮譽,「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優秀兒少工作者等等」可以不謙虛地說,在原單位我一直是工作中佼佼者。可是,在2004年因愛人工作的原因,我放棄了正式的工作,來到大慶另謀一份職業,天生有著教師情懷的我依然是選擇了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我認為無論是在偏僻的小城還是在流光溢彩的大都市,憑我的能力,絕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然而現實與夢想總是存在著一份預想不到的距離,在2004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成為了幼教中心的聘任教師,開始了我新的人生體驗,在這我才體驗到,什麼是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什麼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迷失了方向,我不知什麼是蒙氏教育,不知幼兒音樂教育為何物,甚至連最基本的微機操作都不會,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頭上的外聘這兩個字,作為原單位正式職工的我,在這每每聽到有人說起外聘兩個字時,我都能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在原單位的優越感和自信,也被我這個虛榮心很強的人對這兩個字的避諱變得盪然無存,我做事小心,說話小心,連給孩子上課都變得模式化,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人。環境的改變、角色的變化,使我找不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但天生倔強不認輸的我知道我決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的夢想,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改變如此被動的局面,我要找到那個充滿著自信的我。就在這時幼教中心提出了「書香家園」這個活動,通過活動,我明白這就是我要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徑。我開始反思自己,很久以來失去的自信,自我慣性維持的不安,究其原因才知道是由於不讀書學習所造成的。一個老師總也不讀書必然會缺乏文化的積淀和底蘊,不能充實,優化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窮其終生,也只能是一個呆板的教書匠。更何況我已遠遠的被這個團隊拋在了後面,我決定把有限的時間用到真正有價值的學習當中,拒絕膚淺,遠離平庸,冷眼時髦。慢慢的我發現自己變得安靜,成熟了許多,我不能說是哪一本書塑造了我,我想一個人素質的提高因該是廣種博收的結果。我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經過半年的錘煉和在與新環境的磨合下,通過大家的幫助,我很慶幸在短時間內走到了班長的崗位,在我眼裡班長是微乎其微的小官,但當我用心去面對這份工作時,問題卻一個個接踵而來,和班級成員的配合,與家長的溝通,如何讓班級工作協調一致等等,都成了我不可逾越的鴻溝,我曾到園長那兒哭過,也和教研組長吵過。從家長的言語中我更能夠感受到家長對我這個「外聘」教師的不信任,面對這些我覺得我只能拿出我的實際行動證明給大家看,我抓住園里搞與家長「一對一」談話活動的這個契機,利用晚上時間和家長進行心與心的交談,那段時間,愛人出差,孩子每天都要在園內陪我到很晚。有一天,我與家長談到晚上8點多鍾,陪我一起工作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竟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著了,剛到家媽媽在遠方的電話便打來了,一向關心、鼓勵我的媽媽問著我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說話間我有些哽咽了,媽媽在電話那頭也半天沒有出聲,過了一會說道,人的一生只要有付出一定會有更好的回報,要照顧好自己和孩子,媽媽的話及時的鼓勵著我,給我增加了信心。通過這次談話活動,給我的工作帶來新的轉機。我利用來到幼教中心學習到的先進理念和以往積累的教育方法,客觀地談出每名幼兒的缺點與不足,為家長解決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教育難題,我真誠的談話內容打動了家長,有時談話晚了,他們都會把我和孩子送回家,我想在那時我也就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家長和我的心也拉得更近了,我們變成了真正的朋友。
在此我也有幸遇到了如此了解我的園長,肯放下一切身邊的事幫我解決問題的教研組長。今天,我這個外來人,已不再是門外漢,我自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幼教中心不可缺少的一員,現在的我對於「外聘」這兩個字也變得不那麼敏感了。我的勤奮、努力已證實了我能完全適應這個新環境帶給我的諸多問題,我每天都會用飽滿的熱情面對我的工作。經過幼教中心的蒙式培訓和園內的業務學習,現在的我已走上了蒙氏班教師的崗位。如今那個曾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我,也已經得到了家長的贊許,同行的認可。是讀書學習讓我快速適應了這份工作,縮短了自我轉換的磨合期。這也成了我以後讀書學習的最大的鞭策,越是這樣,我越是覺得自己離幼教中心要求的標准,自己所定的高度相差甚遠。我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外聘教師所處的位置,也更知道要保持這個位置要付出的比別人的更多,這也就需要我不斷的讀書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為自己能擁有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為幼教中心的發展,獻出我們這一群特殊群體的力量。在這個難得的機會,我也代表外聘教師感謝幼教中心給我們提供如此好的工作、學習、環境,搭建展現自我人生的平台。我們也會努力的讀書、學習。為幼教中心的發展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姐妹們,把讀書學習,作為我們自己終生的選擇,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這個看能用上不,...希望對你有幫助.
F. 教師責任的演講稿
師愛無限 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為實現這一切而努力著,我帶著一顆為學生服務的心走上講台,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噓寒問暖,不僅關注他們的學習,也關注他們的生活,我也經常提醒學生:「要勞逸結合,活而不亂,注重效率」,犯錯了,老師與之談心,有難了,老師幫助解決,我不斷地向學生「提醒幸福」,而我的學生也不斷地感受到幸福。 (YouTheme作文www.youtheme.cn歡迎您投稿) 有了一顆服務心,才會有一張微笑臉。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給學生一張笑臉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給學生一張微笑的臉,會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知道怎樣去笑看世界。笑對人生。微笑著,欣賞學生做慧眼的伯樂,給其成功感;微笑著,鼓勵學生,做其成長的幫手,助其信心感,微笑著,寬容學生,做大肚的彌勒,育其自責感,是啊!笑臉下才有欣賞,才有鼓勵,才有寬容,才有愛。 在短短數年教書生涯中,雖然辛苦,雖然清貧,雖然也有過急躁,彷徨,甚至想放棄,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誠所至,一心一意頑石開,愛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將春風化雨暖人心。在這里,我想到了這樣兩句詩:「生命的遠景,艱難而穩重,美麗而動人,道路的伸展,都是給時間的方向,從腳下開始,從腳下結束。 本文來自: 優習網(www.YouTheme.cn)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youtheme.cn/shiyongwendang/jiaoshiyanjianggao/200807/128287.html
G. 怎樣做一名好教師演講稿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拐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台上。學生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在那裡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俗話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因此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師都應遵循的原則。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 其次,規範文明行為。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同時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學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那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通過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某些老師從所謂的差學生身上找不到可贊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培養,教育,更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H. 如何做一個關於教育教師教學的五分鍾的演講啊(有演講材料最好)
首先寫好稿,在做還准備。有這些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