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his is the school building和This is a school building有什麼區別
定冠詞指的是來已知的事物,用自於區別其他同類事物,相當於指示代詞 this(這個)或 that(那個)的弱化;不定冠詞指的是任意的一種事物,屬於類指,相當於 one(一個)或 some(某個)的弱化。
This is the school building. 這是那座教學樓。(用來區別其他的教學樓)
This is the school building. 這是一座教學樓。(用類指教學樓這類東西)。
② 學校建築的高等學校
高等學校有大學、學院和專科學校三類。
高等學校的總體布置,要求功能分區合理,聯系方便,環境安靜優美,並要考慮以後的發展。高等學校按功能分區大體可分為六部分:教學中心區、科學研究區、體育活動區、學習工廠區、後勤服務區、學生生活區。這些分區的內容因學校性質和規模而異。
教學中心區是高等學校總體布置的核心,應從有利和方便教學、科學研究出發。校區主體建築群可以公共教學樓(或講堂中心)為核心組成;也可以公共教學樓和圖書館或有關實驗中心、科研中心組成;還可以公共教學樓和會堂、學生中心等組成。教學中心區的布局是高等學校建築形象的體現,要表現出學校的性質和特點。教學中心區應有寬闊的廣場和庭院,並與綠地、紀念物、建築小品等組成安靜、優美、親切、朴實的公共性開放空間。教學中心區往來頻繁,應避免車行道穿越。 學校建築
學校總體布置中要妥善安排好教學區與實習工廠區、體育活動區的關系。應避免實習工廠區對教學區的干擾和污染。體育活動區不應處於實習工廠區的下風位,還要避免體育活動區對教學區的干擾。
教學建築設計
高等學校的教學建築內容主要包括一般性教學建築、專業性教學建築、科研性建築和實習工廠四類。
①一般性教學建築。指以普通教室為主的公共教學樓,以教室、講堂為主,包括供一個班級教學用的小教室,合班用的中型教室和120人以上的講堂。有時也安排一些公用的基礎課實驗室和有關辦公室。為了便於設備、管線布置和提高公用教室的使用率,一般性教學建築常設計成公共教學樓或講堂中心。現代化的公共教學建築或講堂中心,都有電化教學手段。有的高等學校建有專用的電化教學樓,內設電化教學製作中心和擁有電化教育設備的教室(包括語言實驗室)。
②專業性教學建築。主要指各種實驗室和專用教室,包括:擁有精密儀器儀表設備或要求安靜、潔凈的實驗室;擁有重型機械設備或運輸量大的實驗室;排放廢氣、廢水、廢渣等有害物質和產生雜訊的實驗室;繪圖、練琴、練功等專用教室。這些教學用房應根據功能要求和特點進行設計。
③科研性建築。高等學校大多設有各種研究機構,常建造獨立的科學研究建築,供專職研究人員、教師做研究工作之用,也作為學生和研究生進行教學實驗和研究實驗的場所。科研性建築常設計成綜合性的建築群,如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生中心(見彩圖)擁有各種實驗室、測試中心、計量中心、計算中心、視聽中心等。 學校建築
④實習工廠。工科高等學校中的教學實習場所和生產基地。要充分考慮教學特點,規模不宜過大。
圖書館設計
圖書館是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成為教學區建築群的主體。高等學校的圖書館設計要突出使用功能。學生、教師使用圖書館的頻率很高,建築平面宜採取開放型布局,並以開架借閱為主。在設計時要考慮圖書館工作自動化,如利用計算機進行書目和文獻檢索,利用計算機管理圖書出納等。圖書館要為學生、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提供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方便(見圖書館建築)。
體育設施和學生活動中心
體育設施和學生活動中心是高等學校中必不可少的。體育場和體育館的位置應安排在學生生活區和教學區之間,靠近學生生活區。國外一些大學設有建築規模很大的學生活動中心,其中有體育設施,還有其他服務設施,作為學生和教師健身、休息和活動之用。
生活區設計
高等學校生活區包括學生生活區和教職員工生活區。學生生活區可以同教學區近一些,教職員工生活區應布置在教學區以外。研究生宿舍最好單獨設置,但可以和單身教工宿舍、學生宿舍布置在一起。
學生生活區中學生食堂宜布置在學生宿舍通往教學區的道路附近。每個食堂以不超過千人用膳為度。
③ 數學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探索、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過程。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關鍵在於創新,在遵循一般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數學學習規律的前提下,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策劃,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確定數學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策略,結合應用多媒體教學,根據初中數學知識編排特點及知
識深度,把新數學觀念、數學與其它學科的結合性體現在教學內容中。筆者以為,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主要在於問題情境、實踐活動、開放教學等三個方面設計的創新。現作一粗淺的探討分析。
1.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
1.1重視問題情境的設計
數學問題情境的設計是有效增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對於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遵循主動、有效的原則,採取靈活多樣的策略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培養創新思維。
[例1]在有理數的教學設計中,為幫助學生理解負數的概念,了解負數源自身邊的現實生活,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教材,輔之多媒體教學,設計以下幾個例子,讓學生探討。
(1)零上10℃,它比0℃高10℃,可記作+10℃,而零下10℃比0℃低10℃,用數學符號該怎麼表示呢?
(2)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用數學符號該怎麼表示它們的海拔髙度呢?
(3)向南走100米與向北走100米,收入2000元與支出200元,用數學符號該怎麼表示呢?問題情境有層次,又聯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在理解、掌握負數的概念和應用將會水到渠成。
[例2]「字母表示數」一節課,可設計一個游戲性的猜謎問題情境:讓學生把自己的出生月份乘以2,加上10,加上全家小於10的人口數,點學生名,教師准確猜出其出生年月及全家人口數。學生頓時來了興趣,對老師的「神通」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紛紛問老師是怎麼推算出來的。這時老師開始點題,引入新課,告訴學生學了用字母表示數後及整式的加減後,謎底就會揭曉,學生將會會很快進入老師創設的情景。
當然,問題情境的設計也必須重視數學史料的補充與介紹,諸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設計中介紹數學迴文詩,「巍巍寶塔高七層,點點紅燈倍加增.燈共三百八十一,請問頂層幾盞燈?」以使單調的數學題變得饒有情趣。
1.2重視實踐活動的設計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數學實踐活動的設計,畢竟它不同於一般的課堂教學。數學實踐活動的創新設計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與數學活動方式.別於傳統的教學設計,又具有挑戰性和個性特色。
這種實踐活動設計,更多地體現在學生學習空間圖形的學習過程,包括對圖形的觀察、操作、歸納和類比等。實踐內容的呈現可以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與解釋——應用與拓展——回顧與反思」的方式進行教學。
[例1]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可以舉例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斜靠在牆上一個長為20米的梯子,頂端距地面的垂直距離為16米,它的頂端下滑2米後,底端將水平滑動多少米?
[例2]某汽車的車牌被前面的物體擋住,但從地面的水面上可以看到車牌的影子。你能從影子中確定該車的牌照號碼嗎?此題考查軸對稱概念和空間觀念,聯系實際生活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3]在教學《平面圖形的鑲嵌》一課時,教師可設計先出示平面鑲嵌圖案供學生欣賞,觀察學校教學樓的地面、牆壁、天花板的形狀,引導學生分析圖案的組成.具體分三個步驟:圖案欣賞——探索多邊形在鑲嵌中的作用——製作鑲嵌圖案,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的實際生活應用。
1.3重視開放教學的設計
數學教育教學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際上就是一部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史。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傳統的封閉型教學轉變為開放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的實質,就是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實踐中主動發現、想像和探索,從而培養和提高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數學素養。
[例1]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教學,基於有理數的加法比正數的加法范圍擴大,會出現負數,在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設計開放式教學方式並採用轉化思想,引導學生在認識加法意義的基礎上歸納出有理數加法法則,學生將很快接受。
[例2]在圖形變換的簡單應用一節課設計中,可以設計一個開放題,要求學生利用等圓、全等三角形、線段各兩條設計圖形。
在給足時間的前提下,學生的創新潛能將得到開發,表現出極強且有獨特的思維力,給出的答案也會讓人大跌眼鏡。
綜上所述,數學創新教學設計是改革傳統備課的方式,也是增強數學課堂教學果、獲得最大效益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④ 一個多媒體教學樓需要的交換機有什麼 教學樓有五層,每層有50台電腦,除了核心交換機還要什麼類型的
每一個多媒體教室至少需要2台接入層交換機,一般選擇2層交換機即可。可以直接級聯到核心交換機,然後在核心交換機上進行子網劃分及對外網的連接等。
僅供參考
⑤ 設計校園區域網,1幢行政樓,3幢教學樓,其中教學樓中存在教學機房10個,另考慮新建5個機房。
一共15個機房,一個教學樓,每個機房按60人計算,共900人,一個行政樓按200台機器共計1100人,分配如下,劃出7個VLAN,前6個每個230IP,交換機也是佔一個IP或兩個IP,AP也是佔一個IP。最後VLAN為管理網段。
配置如下,一個網關設備,目的是實名上網,也便於管理,不建議用路由,網關擁有路由的全部功能。還有很多限制,比帶行為控制的路由好多了。這么多用戶的網路,必須是三層交換,否則不行。然後是一個核心交換機,24G以上的那種。然後接幾個匯聚交找機,剩下的為若干個千M交換機,28口的那種。
拓撲結構大約如下:
核心機房放在行政樓或一個教學樓,每個教學樓的千M交換機通過會聚交找機到核心交換機,這樣做的目換是緩解千M交換機的壓力。其它的辦公樓的也是千M到會聚再到核心交換機。
如果是用AP。那就按每個AP20個用戶來設計。最好以15個進行設計,如果全覆蓋那就以10米遠一個AP來完成,AP放在走廊里。(我看到的CMCC網是5-7米為一個AP,只不過他們用的是二層交換機,每個交換機可以虛擬出4000個AP的那種交換機)。
主幹道一律光纖接入,會聚到千M機也是光纖接入。
這種網路相當於一個小型企業網路,建議找網路公司來做和高度。
⑥ 什麼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
人之所以有差異,就是因為教育不同。中國各地教育就極不相似,更不用說兩個國度之間教育的差別。
「1」
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人民素質和生活水平高,經濟發達,管理得當。這一部分歸功於他們的教育,美國人的教育與中國大相徑庭。
首先是學制差別。美國的學制如下: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制。這樣分配,使學生在高中有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不必拘束於學習,成為一個有個性的人。且美國的初高中下午三點就放學,剩下的時間學校為學生開創各種社團,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2」
再者,中國更注重學生的成績,每周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考試,而美國一學期只有三次考試。分別在期初、期中、期末。中國的高中讀滿三年,參加高考,而美國在四年高中中,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社會活動來修學分,如志願者、清潔工等等。當學分達到一個標准之後,學校將批准畢業。所以美國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較強、更有責任感。中國的一年級分別為上下兩個學期,而美國有兩種選擇:一是像中國一樣,二是分成三個較短的學期學習。美國的升學考試並不看重成績,個性才是最重要的,成績只是一個輔助判斷。
美國注重個性,如果你的個性、性格越特別、越張揚,那麼你就會被重點大學、高中錄取。所以在美國,培養個性是第一重要的。學校會幫助你尋找自己所擅長的,並幫你培養它。即使你只有一樣擅長的事物,那也沒關系,你照樣可以去一所不錯的大學。課堂上,老師們也會培養學生的個性。美國的課堂管理比較松,學生們提問可以不舉手,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與同學討論。課堂上讓學生交流、動手的時間很多,學生可以自主地控制時間,所以一堂課下來,幾乎所有學生都沒有了疑問,所以學習效率很高。
「3」
在我上的八堂課中,英語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它就像是語文,是他們的母語,所以美國人更注重英語,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進行英語深造,強化自己的母語。在我們上的課中,沒有一節課沒有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證明。雖然語言不通,但老師的手勢還是讓我們了解他的意圖。我們了解了美國的歷史、版圖、人文以及自然條件。我們還上了藝術和科學課,藝術課老師根本沒有講解,而是用事先錄好的視頻進行講解,訓練我們的視聽能力。老師並沒有讓我們直接畫畫,而是讓我們進行多次訓練,熟悉手感後,才讓我們作出最完美的畫。第一節科學課,老師設計幾個實驗模型,讓我們用分子的知識來論證,要用畫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另一堂科學課老師先讓我們了解磁鐵和電磁鐵的應用,然後讓我們用這個原理做出揚聲器。我們在動手的樂趣中學到了很多。
美國人性情率直,這造就他們的奔放,所以他們說話直截了當,不加任何修飾語,給人一種真誠、親切的感覺。因此,學生和老師之間關系密切,交流頗多,師生之間沒有隔閡,學生有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找老師。中國的學生與老師之間一直有層玻璃,看得透而穿不透。所以很少有學生與老師打成一片,有問題就深埋在心,老師們也愛莫能助。
「4」
談了美國教育後,我們再來談談中國教育。中國雖然不缺一線名師,但因為管學生太嚴格,所以學生多半願意與老師交流,甚至害怕老師,導致名師的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課堂不活躍,使老師感到一種冷落感,從而降低教學質量。且學生上學時間長,通常是從上午七點上到下午五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心生厭倦,不願去學,學習效率就會下降。學生缺少自由時間,不能發展自己的愛好,所以性格沉默。
在學校建設上,中美兩國也有差異。中國學校一般只注重建設教學樓,忽視操場和一些器材的建設,使對那些運動感興趣的學生沒有機會運動,中國的教室普遍較小,比較擁擠,沒有空調。而美國在學校建設上做得較好,擁有橄欖球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棒球場、游泳池。各種場地應有盡有,教室明亮寬敞,整棟教學樓都配備空調,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愛上學習。
「5」
中美兩國的人民素質不一樣,中國人在路上亂丟垃圾已不足為奇,而在美國路上看不到任何垃圾,就算有垃圾,路人也會撿起來扔掉。在美國所有建築的門都很重,一個人推開很費勁。用意是前面的人都為後面的人撐一下,方便他人。這體現了美國人的素養。在美國街頭很少看到乞丐,人們在哪裡都處處關心弱者。
在美國的第一天,我們與美國的同學進行交流,了解了他們和他們的學校,初步學習與體驗美國的課堂。知道美國中學的松緊程度、作息時間等等。
「6」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它由俄亥俄州政府建造,以體育運動最為出名。那裡不僅有橄欖球場,還有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等。設施先進,規模宏大,有獨一無二的穹頂式電影院。最奇特的是,那個大學竟有十幾座圖書館,學生可以在裡面自由閱讀。最大的圖書館有11層,每層的面積相當於兩個籃球場。這所學校最注重三個方面:一是個性;二是閱讀;三是體育。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那裡的圖書館禁止大聲喧嘩,不能跳躍、奔跑。為了給學生有空間開展體育運動,學校不僅在室內修建了體育場,還在室內建了400米跑道。籃球場、建身房。提供給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另一大特點是建築規模大,它佔地5平方英里,與當地居民區合在一起,不用圍牆隔開,促進人文交流。最令人驚奇的是,這所大學中有一個工廠,用電、用水都由這座工廠提供,工廠排放的污染物極少,既節能又環保。在這里,學生們都開車去上課,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在車上度過。這所大學在教育質量高的同時,培養出的人才都素質高、責任心強、社會價值觀良好,憑借這幾點,這所大學生成為俄亥俄州最熱門的大學,每年來報名的人人山人海。
「7」
另一所熱門的大學是普林斯頓大學,它是一所與哈佛齊名的大學。那裡環境優美、寧靜,適合靜下心來認真學習、閱讀。那裡的建築保留了19世紀的建築風格,多為奇特式建築,經過復原、裝修後,從中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古典、雅緻的感覺。那所大學60%的在面積是綠化,使得這里的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環境如詩如畫。
綜合美國的重點大學,一所好的大學必備的是一個好的學習條件、優美的風景和廣闊的自由空間。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靜下心來學習。學生在上課之餘還可以打打球、散散步,提高學習效率,事半功倍。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美國重點抓的就是人們的教育質量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他們知道孩子是可以改變未來的人物,為了富強,他們把更多的機會交給孩子,讓他們成長,讓他們快樂的學習,終究有一天,他們會改變未來。
「8」
美國一直崇尚「二八法則」,意思是20%的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是支撐社會的頂樑柱,另外的80%是為前20%的人工作,他們就是普通的職員、工人。如果你想成為那20%的人,那你就得在小學時努力,一直努力到大學生畢業,能堅持那麼久的人畢竟是少數。
在這五天里,雖然沒有深入了解美國的教育,但基本上了解了美國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老師教學生從來只教一遍,不管懂還是不懂,老師不會重復第二遍,直接跳到下一個知識點。老師布置的回家作業可以3分鍾完成,可以30分鍾完成,也可以3小時完成。只看你是如何選擇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很少說話,主要欣賞學生交流,並作適時評價,基本是由板書來教學的。教學時老師不按步就班上課,話題會不停地轉彎、跳躍,這非常訓練學生的聽力。上課時老師不太管開小差的學生,他所講的知識講給真正愛聽的同學,這就產生所謂的「二八效應」。
「9」
在社會上,地位高的人往往擁有一個辛苦的童年,地位低的人往往擁有一個輕松的童年,兒時在學校的學習心態基本造就未來你是什麼樣的人。美國的社會是殘酷的,如果你學習不好,學歷不高,那你會被淘汰,只有那些品學兼優的人才能走上社會頂端。
然而這樣輕松的教育也不是沒有壞處。
由於美國教育的太過輕松,課余時間過多,有些人就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成了街頭混混。但多數學生還是能管住自己,他們利用一切時間學習、鍛煉,既有強健的體魄,又有發達的大腦。在美國,學生們基本都會學習野外生存,如何生活。
「10」
反觀中國,中國的教育十分嚴格,課堂上氣氛緊張,學生都怕被老師批評,就呆若木雞地坐在那裡,浪費了較多時光,並且開始厭惡學習。另外,在中國學生幾乎都沒有很長的課余時間,在家的時間都被預習、復習、功課所佔領,學生一直處在緊張的環境中,學習效率自然會下降。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差距,最大的問題在於,美國教育追求學生的自主與自律,而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在壓抑和緊張的氣氛中學習,不能很好的開創自己的思維,束縛了身心。
⑦ 如何為學校教學樓命名
什麼 博學 致知 立人 等等都可以 關鍵還要看學校的文化
辦公樓、實驗樓和綜合樓就成為:行政樓、實驗樓和綜合功能教學樓
三座教學樓:名稱還是按照學校的文化底蘊和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命名
⑧ 鄭州大學南核心教學區,是新校區還是老校區
鄭大新校區裡面有南、北核心教學區
⑨ 如何理解教學管理的核心是教學質量管理教
9月25日,襄州區中小學2014年教學工作會石橋鎮舉行,區教體局長蔡繼革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局機關科室負責人、區教研室和全區中小學校校長、教導主任參加會議。上午,小學組在石橋鎮中心小學聽課和觀摩,中學組在石橋一中活動,兩個會場同時進行,下午小學組和中學組相聚在石橋一中舉行會議,會議緊張有序,圓滿完成各項議程。
校園環境清新優美
走進石橋鎮小的校園,在主路的樹上懸掛著「探索德育培養途徑,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抓安全著眼細處,保質量精細常規」、「弘揚國學經典,傳承中華美德」、「加強生命教育,書寫精彩人生」四條橫幅,在主路的盡頭的牆壁上,鑲嵌著「求真」兩個大字,展示出學校的內涵是以「求真」文化,不僅豐富了以德樹人的教育教學氛圍,而且突出了學校未來把「安全、質量與行為養成並重」的工作理念。
石橋一中,教學樓上懸掛著「深化課堂改革,落實常規管理,全面提升質量」、「完善制度嚴要求,規范管理創特色」、「打一場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攻堅戰」、「積極推進素質教育質量,打造自主高效課堂」的巨大條幅,體現出一中人重振教育雄風的決心,也給與會人員以振撼。
課堂教學高效務實精彩紛呈
小學組聽了石橋鎮小提供的兩節課,一節是趙永波老師的五年級品社課《父母的愛》,趙老師用優美的音樂開課,把同學們很快帶入的課堂的學習中,在課堂上所舉的事例信手拈來,對學生循循善誘,同學們討論熱烈積極互動;另一節杜貴漢老師的五年級科學課《橋》,杜老師用山村孩子們坐著滑道去上學的視頻,引起孩子們對新知學習的強烈慾望,讓學生們通過動手實驗,自主學習探究得到結論;中學組聽了石橋一中張玉鳳的語文課《秋天的懷念》,張老師的基本功扎實,放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學習,學生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感情得不到了升華,區教研室在評課時,「做張老師的學生是幸福的」可見這是一節成功的課;另一節彭文霞老師的數學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彭老師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研究,自己得出知識來。四節示範課,是成功的,也給與會人員啟示和引領。
大課間展示各具特色
石橋鎮中心學校一貫把「兩操一活動」作為對學校考核的主要項目,每年組織學校進行展演,有利的促進了活動的開展。
此次兩個學校大課間展示各有特色,著裝統一的學生,伴著嘹亮的《運動員進行曲》,邁著整齊的步伐,手臂擺動有力,昂首挺胸走進操場,做起《武術操》一招一式,虎虎生威,有板有眼;在《童年》的歌曲聲中,校園里孩子們翩翩起舞,整個操場動了起來;極具民族特色的扭秧歌,一至是石橋鎮小的保留節目,扭動起來,整個校園像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全校同誦《弟子規》、《誡子書》,進行國學經典的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又一新的舉措。兩校課間的展演讓與會人員贊不絕口。
校長經驗交流百花齊放
中午,全體與會人員在石橋一中食堂吃份飯,顧不上休息,下午的議程又開始。上台發言的校長,都立足本校的實際工作作法,毫無保留的進行經驗交流。石橋一中校長李君立《抓常規嚴管善導 提質量務實求真》,道出了學校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襄州四中校長孫元武《發揮「三大推手」作用 增強校本教研實效性》,堅持以問題、活動、評價為推手;張灣中心小學校長郭紅麗《且行且思抓管理 漸行漸美君子路》,從「優質管理催生正能量」、「強化責任煥發新激情」、「大氣大雅濡養真君子」三個方面介紹管理經驗;石橋鎮中心小學校長周漢富《以課題研究的思想 抓好學校常規管理》,重點介紹了學校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集體備課與電子教案,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帶動各項工作創新等方面闡述了學校如何進行常規管理的。校長們的發言,可謂百花齊放,精彩不斷,引起了台下陣陣掌聲。
教研室講座指導引領
區教研室分別對上述四節示範課進行點評,隨後,區教研室主任曾化輝以《與課改同步 重質量提升》為題,提出全區中小學構建「高效課堂」模式的思考:從學校層面而言,重在組織培訓、小組活動、小組管理、小組評價。就全區而言,重在改進導學案,跟崗、集中、專業與評價培訓以及組織教研論壇。並向大家展示了今後,教育教學的新動向,如《未來課堂》、微課程等讓大開眼界。
會上,區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蔡繼革,親自為上一年中學九年級中考、六年級期末考試的優勝單位進行了頒獎,並作重要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