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市質檢院
這得拿褲子去質檢才知道,網路是無法得到正確回答~~
望採納~~
㈡ 急求2011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及答案
杭州市
2011年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
歷 史 試 題
考生須知: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鍾。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須上交答題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左傳》記載:「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這句話反映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 ( )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縣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在許多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圖片與對應的文字說明正確的是
( )
A.為禮器的象徵,代表權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鑄造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漢字「蠶」和「絲」字,說明中國的養蠶和絲織技術是從商朝開始的
C.唐三彩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時代的彩陶已有相當高的工藝水平
3.唐代有一位書法家的作品千變萬化,神采飄逸,極有情趣,被人稱之為「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揮毫落紙如雲煙」。下列作品最能體現其書法特點的是: ( )
A.《喪亂貼》 B.《肚痛帖》 c.《漢汲黯傳》 D.《玄秘塔碑》
4.「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製作……在外者,則有行省……其牧民者,則曰路,曰府,曰州,曰縣。官有常職,位有常員,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南人貳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 )
①元代職官與宋代相比,又有一些變化 ②元朝 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設路、府、州、縣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5.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實質上是 ( )
A.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活躍 B.宋明理學的深化和發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復興 D.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興起[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
6.林增平的《近代中國資產階級論略》一文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過於微弱,鴉片戰爭後因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大多凋零,倖存者絕少,因之「在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就缺乏原來的手工工場作為發展的基礎。中國新興的近代企業,絕大部分是從無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業成套地移植過來的」。作者的觀點是: ( )
A.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由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而來
B.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由於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而產生
C.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對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同樣重要
D.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與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無關
7.下圖為民國初年南洋煙草公司的營業狀況,你 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 ( )
①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來源:學科網]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③抵制日貨等群眾性愛國運動擴大了國貨市場
④公司艱苦創業,經營有方
⑤南京國民政府採取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8.「光、宣之交,盛行文 明結婚,倡於都會商埠,內地亦漸行之。禮堂所備證書,由證婚人宣讀,介紹人、證婚人、男女賓代表皆有頌詞,亦有由主婚人宣讀訓詞,來賓唱文明結婚歌者。」材料能反映的歷史信息是 ( )
A.中西合壁,土洋並存成為此時社會習俗的突出特徵
B.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C.民國政府倡導舊式婚禮的穩定性
D.新文化運動已經蓬勃開展
9.毛澤東的詩詞,形象地再現了中國革命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畫面。下列毛澤東詩詞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①「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②「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③「百萬工農齊踴躍,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④「鍾山風雨起蒼 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0.《建國以來中國農村生產關系的改革》一書中指出:「從1953--1956年底,我國廣大農村基本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在這期間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具有歷史的客觀性和必然性。」這里的「歷史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是指 ( )
①當時農村生產資料微薄、生產分散規模狹小
②小農經濟的分散性和生產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產資料公有制主導地位確立不久,影響小
④當時我國工業化的進程需要加快農業生產發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下表反映了我國1961年至1962年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產值之間的比例關系,表中數據的變化趨勢主要反映了 ( )
年份[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Z+X+X+K] 國民經濟比例(%)[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來源: 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
農業 輕工業 重工業
1960 21.8 26.1 52.1
1961 33.8 30.3 36.3
A.新中國已經建成工業化國家 B.工業化建設嚴重受阻
C.農業發展最為迅速 D.國民經濟比例關系趨於合理
12.2 006年4月19日,某報紙刊登一篇題為《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 日子,四十年前的這一天,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政治運動爆發了。它無論是從廣度還是深度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害超越了任何一場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浩劫。」導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
A.國際形勢的日益惡化 B.反黨集團的推動和利用
C.指導思想出現重大失誤 D.個人崇拜的發展和推動
13.從圖中信息看,新中國建立後,旨在變革土地所有制性質的措施是 ( )
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好
C.農民申請加入合作社 D.農民領取承包合同書
14.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後,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趕英超美」 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l世紀後,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 ( )
A.適應國際形勢由兩極向多極化變化的趨勢
B.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
C.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不斷發生變化
D.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成熟
15.據史料記載:「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生活愈益復雜,原先的羅馬法律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外國人在羅馬的財產可能被沒收,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這使得羅馬帝國( )
A.通過習慣法保護外邦人的利益 B.將習慣法完善為成文法
C.將公民法發展為萬民法 D.將萬民法上升為自然法
16.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兩大運動,兩者相比 ( )
①都是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②都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
③前者側重於個性解放,後者側重於強調理性
④ 前者是文明再興,後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學者們認為,從世界范圍內看,英國最早確立了現代的國家制度,如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政府對議會負責等等。內閣制、君主立憲制、兩黨制等制度所體現的現代國家制度的核心是 ( )
A.對權力的監控 B.對君主的制約
C.突出法治 D.強調主權在民
18.1901年,法國等11個國家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當時法國具有締結條約權的是 ( )
A.總統 B.參議院 c.眾議院 D.最高法院
19.1876年,美國為紀念建國100周年,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當時中國官員寧波海關文案李圭作為中國工商業的代表參加了這次博覽會。當時,李圭在博覽會上最可能見到的最新科技成就展品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④
20.1918年夏,協約國與俄國國內的反革命勢力聯合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發起進攻,很快佔領了蘇俄大約3/4的國土,致使國內最重要的糧食和燃料來源被切斷,40%的工廠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停產,交通運輸幾近癱瘓,人民忍飢挨餓,蘇維埃政權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下,蘇維埃政府決定 ( )
A.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B.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實行新經濟政策
D.實行工業化
21.1933年5月12日,羅斯福簽署《農業調整法》,該法出台後,有1000多萬畝棉花田被耕掉,另外還屠宰了22萬頭母豬和600多萬頭小豬。實行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國消費能力以促進市場恢復
B.增強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c.保障美國農民的權益,以緩和階級矛盾
D.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穩定農產品的價格
22.以下哪一徽記所代表的組織體現了其成員「由單一的經濟聯合逐步走向貨幣、政治和防務全方位的聯合」 ? ( )
23.學習「美蘇爭鋒」這一課時,就美蘇兩極對峙對世界造成的消極影響,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結論,最後同學們一致認為不正確的是 ( )
A.浪費大量資源,不利於經濟發展
B.導致德國和朝鮮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處在核戰爭的恐懼之中
D.導致東歐劇變
24.中央電視台電視系列片《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三百年前,人類的思想還充斥著迷信和恐懼,水為什麼會往低處流?太陽為什麼會升起落下?這些今天看來簡單至極的問題,在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和把握的。」這些「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把握」的問題,終於被人類破解的標志性科學成就是 ( )
A.牛頓的經典力學 B.達爾文進化論
C.愛因斯坦相對論 D.李四光地質力學
25.某中學舉辦一次文藝活動,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校演講,演講的主題包括:司湯達的小說創作、巴爾扎克與人間喜劇、列夫•托爾斯泰與俄國革命等,還安排了一個音樂會,由鋼琴家表演一場「柴可夫斯基之夜」。這次文化活動的主題,應當定為 ( )
A.印象派的文化風格 B.浪漫主義的文藝
C.批判現實主義的文藝 D.後現代主義的藝術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3小題。第26題15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5分。共50分。
26.「比較」是確定事物之間相同點和相異點的思維方法,它為客觀全面地認識事物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比較」也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選舉」與源自西方、現在流行的「選舉」雖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實質內容方面無疑是有著根本性的差別的。
——戴維•米勒、韋農•博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網路全書》
材料二:中國進入近代以前,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又與現在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不同,它不是指人們投票選舉代表、議員或者自基層到高級的各級領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經相當陌生卻正是我們所要敘述的東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從一個側面見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變。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闡釋》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的「選舉」與西方現在流行的 「選舉」之間的根本性差別?(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現在人們心目中所指的『選舉」』是指什麼選舉制度?西方這一制度與古代希臘的「選舉」制度有什麼不同?(4分)
材料三:「民主」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最早出現於《尚書》:「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於成湯」。意思是說: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
「我們(雅典)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裡。
——《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3)材料三中出現了古代東西方世界對「民主」一詞賦 予的不同含義,請指出它們的不同?(3分)
(4)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最終都選擇了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國和法國作為這兩種政體的代表有著各自的特點。根據所學,填寫下表。(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國 法國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共和制
法律基礎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元首及 產生方式 總統;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選出
權力中心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下面是《中國青年報》的特別報道《變遷:從「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題詞摘要。
時期 主題詞
「一五」(1953 —1957) 工業增速、趕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躍進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開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湧
「九五」(1996—2000) 宏觀調控、經濟軟著陸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計劃退場、市場配置資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開放、堅定 不移
(1)「二五計劃」期間的主題詞是「大躍進」,但事實並沒有「躍進」,而是出現了左圖所示的局面。結合所學知識,請客觀概括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徵,並分析出現這一局面的原因?(5分 )
(2)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六五」計劃期間,我國是如何「走向改革開放」的?(6分)
(3)材料一中,從「一五」到「十一五」主題詞的變化能夠反映我們哪些認識上的進步?(2分)
材料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結構;二是社會主義 經濟管理體制。
——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新中國不同時期國民經劉成分比例示意圖
(4)依據材料概括新中國成立後經濟體制的兩次根本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促成變化的主要原因。(7分)
28.經濟發展和思想文化的進步是高中歷史必修的內容,也是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課題,某校高中學生確定了一些具體的研究課題開展研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研究課題一 春秋戰國的思想
材料一: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論語•為政》
材料二:我無為而民白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三:法者,編著於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2:T-N姓者也……。
——《韓非子•難三》
(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他們關注的共同點是什麼?(4分)
研究課題二 世界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創新與調節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60年來,資本主義不僅沒有崩潰,而且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政治、社會相對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跡象。原因在於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從傳統資本主義轉化為現代資本主義,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材料二:現代資本主義較之傳統資本主義正在發生如下變化:首先,國家對經濟實行系統的宏觀調控和干預,這是現代資本主義與傳統資本主義的主要區別之一……其次,國家職能的變化,即國家不再是單純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維護者,而且是國民經濟的管理者、各種經濟法規的制訂者和執行者。……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制度,被稱為「福利國家」……社會階級關系的調整和中間階層的壯大。社會結構變為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即富人和窮人都是少數,中等收人的中間階層佔大多數。……
——陳啟懋《羅斯福「新政」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開端》《美國研究》2006年第2期
(2)根據材料指出現代資本主義開始的標志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新在何處?(4分)
研究課題三 近代以來的科學
所謂科學革命一般說來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學理論體系的急劇轉變……迄今 為止,科學史上有據可查的關於物質世界的一般理論總共不過三種,分別以亞里斯多德、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學革命,實際上只發生過兩次。
——馬克壺《世界文明史》
(3)概括指出材料中兩次「真正的科學革命」之成就,並說明兩者之間關系?(4分)
研究課題四 20世紀初中國的思想變革
不平等條約的這一個世紀(19世紀)對她(中IN)來說特別殘酷。……現在中國……發奮要成為一個大國,惟一的大國,不論付出什麼代價都在所不惜。因此它渴望付出雙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進,並獲取新的資源,比如俄文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寶鑒。正如過去中國欣然接受佛教聖典和試圖結識德先生(民主)和賽小姐(科學)那樣,她現在著力研究歷史、社會學和人種學。
—— 布羅 代爾《文明史綱》
(4)簡述「過去中國……試圖結識德先生(民主)和賽小姐(科學)」的概況。(3分)
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5BDBDA 6—10BAACC 11—15DCCDC 16— 20CAADB
21—25DADAC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3小題,第26題15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5分,共50分
26.(15分)(1)中國的「選舉」是指選拔官員的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選舉的范圍基本限於統治集團內部(奴隸主或地主階級);西方的「選舉」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礎上的資本主義「選舉」制度。(4分)(2)資產階級代議制度。不 同:起源階段的選舉是直接民主:現代西方的選舉是間接民主。起源階段的選舉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現代西方的選舉實 質是資產階級民主。(4分)(3)古代中國的「民主」是指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權」。(3分)(4)(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國 法國
政治體制
法律基礎 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元首及產生方式 皇帝;世襲制
權力中心 皇帝 議會
27.(20分)(1)特徵: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或答經濟發展起伏很大)。原因:
A.增長率下降的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連續的嚴重自然災害;我國面對的國際形勢日益惡化等。(3分)增長率上升的原因: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2分)
(2)史實:改革——80年代初中央並推廣「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責任制,1983年全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隊達93%,實現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環節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開放——80年代初開放四大經濟特區;1984年有開放包括寧波、溫州在內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6分)
(3)「一五」到「十一五」主題詞的變化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逐步完善,反映了對經濟發展規律認識不斷深化,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治國方略日益成熟。(2分)
(4)變化:第一次由私有經濟占優勢變為公有制經濟占絕對優勢,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形成;第二次由單一公有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分)第一次變化的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蘇聯模式(或斯大林體制)的影響。第二次變化的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或「十四大」召開。)(3分)
28.(15分)(1)以德治國;無為而治;依法治國。共同關注如何治國的問題。(4分)
(2)開始標志:羅斯福新政。(1分)新變化:國家對經濟實行系統的宏觀調控和干預;國家成為國民經濟的管理者、各種經濟法規的制訂者和執行者;普遍建立了福利制度;社會階級關系的調整和中間階層的壯大;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新經濟出現等。(3分,寫出3點即可)
(3)成就:第一次是17世紀的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第二次是20世紀初的相對論和量子論。關系:是繼承與發展關系。愛因斯坦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發展了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4分)
(4)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此後,先進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猛烈批判封建舊文化、舊思想、舊禮教,大力倡導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作用。(3分)
㈢ 2019學年第二學期杭州市高二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技術試題卷答案
二等於九年第二學期杭州市高二年級教學質量技術鑒定的試卷答案。基本都是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領先的水平。
㈣ 求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英語答案
是寒假作業嗎= =...
我看其他網路基本都有 這個是生物
㈤ 2018學年第二學期杭州市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的答案
2018學年第一學期湖州市高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數學試題試卷及答案,
具體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班主任。
班主任的說法是最權威的。
祝你好運。
㈥ 2011年杭州市高一年級教學質量檢測物理和政治的答案啊全都要啊!!!!!
2006年杭州市高一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復習
物理試題卷(四)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下列關於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可能有力作用 B.同一物體向上運動比向下運動所受重力大
C.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D.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可能比滑動摩擦力小
2.甲、乙兩物體朝同一方向運動,已知甲的速度大於乙的速度,t=0時,乙在甲的前面一定的距離處,則兩物體的位移圖象是 ( )
3.三段不可伸長的細繩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們共同懸掛一重物,如圖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漸增加C端所掛物體的質量,則最先斷的繩子(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 OC
4.對於圖所示的兩種情況,若都在A處剪斷細繩,在剪斷瞬間,關於甲、乙兩球的受力情況,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球所受合力都為零 B.甲、乙兩球都只受重力作用
C.只有甲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D.只有乙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5.一物體以初速v0沿一粗糙斜面上滑,滑到最上端後又開始下滑.物體上滑時加速度的絕對值為a1,所用時間為t1;物體下滑時加速度的絕對值為a2,所用時間為t2,則有 ( )
(A) a1=a2,t1=t2 (B) a1>a2,t1>t2 (C) a1>a2,t1<t2 (D) a1<a2,t1<t2
6.人造地球衛星進入圓軌道運動,對於衛星內的物體,說法正確的是( )
A.處於完全失重狀態,所受重力為零 B.處於完全失重狀態,但仍受重力作用
C.處於平衡狀態,即所受外力為零 D.處於加速狀態,萬有引力大於向心力
7.一物體在多個力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如僅使其中一個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後又從零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此力的方向一直保持不變)。那麼符合此過程的物體運動情況是( )
8.如圖所示,傳送帶是綳緊的,原來傳送帶不動時, 木塊從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到底端所需的時間為t1,若兩輪順時針轉動,使傳送帶勻速運動,那麼木塊從頂端由靜止開始滑到底端所需的時間為t2,若兩輪逆時針轉動,使傳送帶勻速運動,那麼木塊從頂端由靜止開始滑到底端所需的時間為t3,木塊與傳送帶之間有摩擦,比較t1、t2和t3,正確的是…………………………( )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t1=t2=t3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9.某實驗小組,利用DIS系統,觀察超重和失重現象。他們在學校電梯房內做實驗,在電梯天花板上固定一個力感測器,測量掛鉤向下,並在鉤上懸掛一個重為10N的鉤碼,在電梯運動過程中,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出如圖所示圖線,根據圖線分析可得出的正確說法是:…………………………( )
A.該圖線顯示了力感測器對鉤碼的拉力大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B.從時刻t1到t2,鉤碼處於失重狀態,從時刻t3到t4,鉤碼處於超重狀態
C.電梯可能開始在15樓,先加速向下,接著勻速向下,再減速向下,最後停在1樓。
D.電梯可能開始在1樓,先加速向上,接著勻速向上,再減速向上,最後停在15樓。
10. 如圖所示,斜面傾角為θ,位於斜面上的物體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則斜面作用於物塊的靜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於零 D.大小可能等於F
11.質量為m的物體,以加速度a=g /3減速上升h高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加mgh/3 B.物體的機械能減少2mgh/3
C.物體的動能減少mgh/3 D.物體克服重力做功mgh
12.質量為M的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發動機的輸出功率P和汽車所受的阻力f都恆定不變,在時間t內,汽車的速度由υ0增加到最大速度υm,汽車前進的距離為s,則在這段時間內發動機所做的功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計算( )
A.W=fs B.W= (υ20+υ2m)fs C.W=pt D.W= Mυ2m- Mυ20+fs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3.如圖所示是「 ___________」的標識,它象徵著物理學家__________在時間相對性上有著淵博的見解和洞察力。
14.以16m/s的速度水平拋出一石子,石子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成37°角,不計空氣阻力,那麼石子拋出點與落地點的高度差為 m,石子的飛行時間 s,石子落地速度 m/s.(g取10m/s2)
15.如圖為一高層電梯上升過程的vt圖象.電梯在12s內上升的高度為 m.這過程中質量為50kg的人對電梯的最大壓力為 N,最小壓力為 N.
16.有一種游標卡尺,與普通游標卡尺不同,它游標尺的刻線看起來就很「稀疏」,使得讀數時清晰明了,方便了使用者正確讀取數據。
⑴如果此游標尺的刻線是將「39mm等分成20份」那麼它的准確度是 mm
(2)用游標卡尺測量某一物體的厚度,如圖所示,正確的讀數是 mm
17..在一種能獲得強烈失重、超重感覺的巨型娛樂設施中,用電梯把乘有十多個人的座艙,送到大約二十幾層樓的高處,然後讓座艙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時,制動系統開始啟動,座艙勻減速運動到地面時剛好停下,已知座艙開始下落時的高度為76m,當落到離地28m時開始制動,均勻減速,若某人手托著重量為50 的鉛球進行這個游戲,當座艙落到離地高度15m左右的位置時,手要用 的力才能托住鉛球!
三.計算題:
18..已知火星質量與地球質量之比M火:M地=1:8,半徑之比R火:R地=1:2,現用一根繩水平拖動放在地球表面木板上的箱子,設箱子和木板的滑動摩擦因數為0.5,在地球上拖時能獲得10m/s2的加速度,若將全部裝置送到火星上去,仍用同樣方法,同樣的力拉木箱,求此木箱能獲得的加速度. 12.45m/s2
19.假設我們已經進入了航天時代,一個由三個高中學生組成的航天興趣小組正乘外星科學考察飛船前往X星球,准備用攜帶的下列器材測量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這些器材是:
A.鉤碼一盒,質量未知且各鉤碼質量不等 B.重錘一個,質量未知
C.帶孔金屬小球一個,直徑已知為d D.無彈性的絲線若干根
E.太陽能電池板一塊,輸出直流電壓可滿足任何要求 F.刻度尺1把
G.導線,開關若干 H.測力計1個
I.天平1台(含砝碼1盒) J.電子秒錶1個
K.打點計時器1台(含復寫紙片、紙帶)
L.帶有光控計時器的實驗平板一塊.在平板兩端各有一個光控門,同時還配有其專用的直流電源、導線、開關、重錘線、滑塊,該器材可用來測量物體從—個光控門運動到另—個光控門的時間
M.支架:能滿足實驗所需的固定作用
到達X星球後,三個學生從以上器材中選擇各自所需的器材(同一器材可以重復選用),用不同的方法各自獨立地測出了重力加速度g的值.
現請你完成他們所做的實驗:
實驗一:(已經完成)
(1)器材有:A、H、I
(2)主要的實驗步驟是:
①選取一個合適的鉤碼,用天平測出質量m
②用測力計測出該鉤碼的重力F
③計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實驗二:
(1)選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主要的實驗步驟(簡明扼要).
20.地球上的潮汐現象所具有的能量——潮汐能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待開發新能源。下圖是法國蘭斯河(the Rance River)潮汐發電站示意圖。(a)因為漲潮時,水經通道進入海灣,等內外水面高度相同,堵住通道,潮落到最低時放水發電如圖(b),待內、外水面高度相同,堵住通道,直到下次漲潮到最高點,又放水發電如圖(c),設其海灣面積為S=1.0×107m2,漲潮時平均水深20m,此時關上水壩閘門,可使水位保持20m不變.退潮時,壩外水位降至18m.重力勢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為10%,每天有兩次漲潮,該電站每天能發出多少電能?
21.你是否注意到,「神舟」六號宇宙飛船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現的一幅衛星運行軌跡圖,如圖所示,它記錄了「神舟」六號飛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變化;圖中表示在一段時間內飛船繞地球圓周飛行四圈,依次飛經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的四次軌跡①、②、③、④,圖中分別標出了各地點的經緯度(如:在軌跡①通過赤道時的經度為西經157.5°,繞行一圈後軌跡②再次經過赤道時經度為180°……),若地球質量為M,地球半徑為R,萬有引力恆量為G,從圖中你能知道「神舟」六號宇宙飛船的那些軌道參數?(需推導出的參數,只需寫出字母推導過程)
解析:①神舟飛船運行在軌道傾角42.4度,
(衛星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為42.4°)
②飛船每運行一周,地球自轉角度為180°-157.5°= 22.5°,則神舟飛船運行的周期
T為 大約90分鍾
㈦ 2011年杭州市高一年級教學質量檢測語文答案
又是一個要答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