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舞蹈教師如何讓教學

舞蹈教師如何讓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15 18:54:27

㈠ 如何進行舞蹈教學求答案

1、感受舞蹈作品。
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有具體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須以感性知識或已有經驗為基礎,更多的依賴於直觀的、生動的、鮮明的形象,所以老師對只有曲調,沒有歌詞的舞蹈,應伴隨著啟發性、形象化的語言,為幼兒提供想像的內容,讓幼兒通過視覺直觀和聽覺直觀的共同感知活動,獲得一個比較清晰的形象。這樣幼兒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進行聯想和想像,才能感受作品,幼兒的能力才能提高。如:在教律動《採茶》時,音樂很美,但幼兒對《採茶》一無所知,教舞蹈之前通過常識活動,讓幼兒了解茶葉的外形、用途、採茶的方法以及勞動的情況,並初步感知採茶的音樂。
(1) 幼兒感受舞蹈時,要注意培養幼兒觀察的敏銳性,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有目的性、系統性、准確性和敏銳性。每次讓幼兒感受都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個要求,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在積極緊張的狀態之中,開始提的問題要提籠統的大問題,逐漸提小的問題,因為幼兒感受力發展的規律是對作品先有一個籠統的整體感受,反復的欣賞就能有進一步的感受,欣賞的越多,感受的越細微,越深入、越全面。
(2) 、在感受舞蹈是要不斷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注意是認識的門戶,人們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穩定的情況下,才能有明晰的感知,高效率的記憶和活躍的思維。
(3) 、幼兒的知識准備非常重要:每感受一個作品之前,都要豐富有關知識、印象,幼兒對作品有關的生活經驗豐富,能幫助幼兒更好的感知作品。
2、以情動情,樂在其中。
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優美的旋律,舒展的舞姿,來陶冶幼兒的情操,從中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教育。這種美育的教育方式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形體美、舉止美、行為美、人格美。形成由內而外的統一美。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兒童對美的事物有著自己的感知,不同的是,兒童的直觀思維,一塵不染的內心世界,涉世未深的眼睛,其無法進行正確的審美活動。然而所有的一切無法阻止他們對美的渴求。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便要發揮字的作用,採取措施進行誘導活動,例如:在《說唱臉譜》戲劇舞蹈中,作了一系列的誘導活動,如去看碟,看劇中的眼神亮相,一舉手,一投足等等。人們都知道古典舞蹈中,有「一身的戲在臉上,一臉的戲在眼上」這一說。中國舞蹈演員們要求講究眼部的傳情與內涵。他們通過眼目傳情,向觀眾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果眼睛裡沒有任何內容,一個再美的舞蹈動作也沒有感染力,可想而知,他拿什麼去吸引觀眾呢?作為一名觀眾,縱使無任何音樂細胞,都可以從舞者身上感受其中情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誰的臉上有表情,誰的臉上不會做戲,這中間的區別就在於眼睛、面部表情之中。
教師在教授動作的同時要教授表情,要讓孩子意識到舞蹈動作是為舞蹈主題服務的,而舞者的面部表情則是為舞蹈的整個靈魂所服務的。只有形的舞蹈,等於一個空殼。沒有靈魂也就沒有生命力。舞蹈作為一中藝術,他本身就為人們提供了發展想像力的廣闊空間。我們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摸式,把教學過程變成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我在教授舞蹈《綠色的夢》時,我先創設情境:「你們把自己當成一棵棵小草,在大草原上盡情吸引著太陽的光芒,通過太陽的照射使自己感到無比溫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導致草不綠、、、、、、」通過這些,讓孩子們展開討論,教師便引導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大膽的表現,並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
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情」字尤為重要。由於幼兒身心發育的局限性,不能對舞蹈形象的外在美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為教育者便要發揮他們自己的作用,做到「以情動情」。
二、 選擇作品區分年齡。
不同年齡的幼兒其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在欣賞作品和教授作品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作品,假如選擇的作品題材過難或過易都不利於幼兒學習和欣賞。如小班的歌舞《拔蘿卜》,形象鮮明、角色突出、語言通俗,深受小班幼兒喜歡,而大班則會覺得過於簡單和幼稚,不僅起不到欣賞效果而且還可能壓抑幼兒的表演興趣。一般中小班適宜選擇帶有歌詞、音樂短的作品題材,而大班可以選擇沒有歌詞的樂曲,時間也可以長一些,音樂形象還可以多一些,但樂曲的節奏同樣要鮮明、生動、易於幼兒掌握。所以在音樂上,我會採用孩子們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卡通、影視歌曲,同時加上曲中人物一些特有的動作,使孩子在學習和練習中不會覺得枯燥,並且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的表演力。比如中班的頸部練習,我採用了影視歌曲《濟公》,因為我覺得前移頸這個動作配上這首音樂,很適合體現濟公瘋癲的形象,加上孩子盤腿坐,雙手胸前合十立掌,閉上眼睛隨著音樂做前移頸的動作,就好象一群小濟公端坐在菩薩面前念經的樣子,既滑稽又可愛。孩子們也樂此不疲,整個課堂氣氛就活躍,教學也取得了事到功倍的效果。
三、 教學舞蹈
1、 教師必須重視對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樂的旋律、節奏、性質、情緒、速度、力度以及動作風格,協調的重點、難點,以及反映舞蹈情緒的動作要點,研究教練的方法。分析好動作要領後,老師再根據舞蹈動作的規律:身體的重心與平衡,動作的反作用,動作的控制與鬆弛、正確、熟練、優美示範。採用精講多練,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幼兒去發現,促進幼兒多思考,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學習。
2、加強音樂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學習不僅有感知、記憶、想像、思維等認識成分參加的智力活動,情感、意志非認識成分,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從激發興趣入手,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幼兒偉大教學,就本質來講,是一中藝術熏陶,因此我們要培養個幼兒對舞蹈的興趣,要重視培養過程,而不應該強調結果。要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發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後,感到快樂,提高興趣,又促進了能力的提高。
3、啟發性的教,創造性的學。
4、在教學中以表揚為主,教師要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教師本人興致勃勃,幼兒才能精神飽滿,使幼兒沉浸在愉快的環境中,享受著音樂的美。
四\ 即興創作。
幼兒身上潛存著豐富的創造能力和敏銳的思維能力,老師要為幼兒設計創造的環境。

㈡ 舞蹈老師怎樣做到通過視頻教學

視頻教復學 最多就是錄制個錄像,做分解動作,學習的人反復看視頻做練習
真正的全程視頻教學,除非你有非常多時間才能實現的。
我們是福州MAX流行舞蹈俱樂部,有各種舞蹈教學,可以聯系我們
0591 28188586

㈢ 面試舞蹈老師,讓我試教應該怎麼做

先就是要在試講前做好充足的准備,把要講的內容的相關背景等知識了解到位,並把課的內容和這些背景結合起來,主要是注意如何讓背景知識在吸引人的同時把人引導到課本的內容上來。其次就是出發前的准備,試教一定會讓你跳舞的。一定要著裝合體,不要穿著台前衛,畢竟教師這個職位還是要講究矜持的。在見到面試官時要表現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囂張,給人留下穩重的印象。試講時要首先把自己的試講材料分發給各位考官。講課時的音量特別重要,而且要有板書,然後就是注意設計的跟學生互動的環節。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所以板書就是你的教課大綱,是有始有終的,最後別忘了布置作業。 教師面試試講完成以後還會有提問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如何安排你所教的課程的,教學側重點應該在哪裡,如果學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你該如何等等。

㈣ 如何進行舞蹈教學

1、感受舞蹈作品。

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有具體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須以感性知識或已有經驗為基礎,更多的依賴於直觀的、生動的、鮮明的形象,所以老師對只有曲調,沒有歌詞的舞蹈,應伴隨著啟發性、形象化的語言,為幼兒提供想像的內容,讓幼兒通過視覺直觀和聽覺直觀的共同感知活動,獲得一個比較清晰的形象。這樣幼兒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進行聯想和想像,才能感受作品,幼兒的能力才能提高。如:在教律動《採茶》時,音樂很美,但幼兒對《採茶》一無所知,教舞蹈之前通過常識活動,讓幼兒了解茶葉的外形、用途、採茶的方法以及勞動的情況,並初步感知採茶的音樂。

(1) 幼兒感受舞蹈時,要注意培養幼兒觀察的敏銳性,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有目的性、系統性、准確性和敏銳性。每次讓幼兒感受都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個要求,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在積極緊張的狀態之中,開始提的問題要提籠統的大問題,逐漸提小的問題,因為幼兒感受力發展的規律是對作品先有一個籠統的整體感受,反復的欣賞就能有進一步的感受,欣賞的越多,感受的越細微,越深入、越全面。

(2) 、在感受舞蹈是要不斷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注意是認識的門戶,人們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穩定的情況下,才能有明晰的感知,高效率的記憶和活躍的思維。

(3) 、幼兒的知識准備非常重要:每感受一個作品之前,都要豐富有關知識、印象,幼兒對作品有關的生活經驗豐富,能幫助幼兒更好的感知作品。

2、以情動情,樂在其中。

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優美的旋律,舒展的舞姿,來陶冶幼兒的情操,從中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教育。這種美育的教育方式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形體美、舉止美、行為美、人格美。形成由內而外的統一美。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兒童對美的事物有著自己的感知,不同的是,兒童的直觀思維,一塵不染的內心世界,涉世未深的眼睛,其無法進行正確的審美活動。然而所有的一切無法阻止他們對美的渴求。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便要發揮字的作用,採取措施進行誘導活動,例如:在《說唱臉譜》戲劇舞蹈中,作了一系列的誘導活動,如去看碟,看劇中的眼神亮相,一舉手,一投足等等。人們都知道古典舞蹈中,有「一身的戲在臉上,一臉的戲在眼上」這一說。中國舞蹈演員們要求講究眼部的傳情與內涵。他們通過眼目傳情,向觀眾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果眼睛裡沒有任何內容,一個再美的舞蹈動作也沒有感染力,可想而知,他拿什麼去吸引觀眾呢?作為一名觀眾,縱使無任何音樂細胞,都可以從舞者身上感受其中情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誰的臉上有表情,誰的臉上不會做戲,這中間的區別就在於眼睛、面部表情之中。

教師在教授動作的同時要教授表情,要讓孩子意識到舞蹈動作是為舞蹈主題服務的,而舞者的面部表情則是為舞蹈的整個靈魂所服務的。只有形的舞蹈,等於一個空殼。沒有靈魂也就沒有生命力。舞蹈作為一中藝術,他本身就為人們提供了發展想像力的廣闊空間。我們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摸式,把教學過程變成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我在教授舞蹈《綠色的夢》時,我先創設情境:「你們把自己當成一棵棵小草,在大草原上盡情吸引著太陽的光芒,通過太陽的照射使自己感到無比溫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導致草不綠、、、、、、」通過這些,讓孩子們展開討論,教師便引導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大膽的表現,並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

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情」字尤為重要。由於幼兒身心發育的局限性,不能對舞蹈形象的外在美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為教育者便要發揮他們自己的作用,做到「以情動情」。

二、 選擇作品區分年齡。

不同年齡的幼兒其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在欣賞作品和教授作品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作品,假如選擇的作品題材過難或過易都不利於幼兒學習和欣賞。如小班的歌舞《拔蘿卜》,形象鮮明、角色突出、語言通俗,深受小班幼兒喜歡,而大班則會覺得過於簡單和幼稚,不僅起不到欣賞效果而且還可能壓抑幼兒的表演興趣。一般中小班適宜選擇帶有歌詞、音樂短的作品題材,而大班可以選擇沒有歌詞的樂曲,時間也可以長一些,音樂形象還可以多一些,但樂曲的節奏同樣要鮮明、生動、易於幼兒掌握。所以在音樂上,我會採用孩子們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卡通、影視歌曲,同時加上曲中人物一些特有的動作,使孩子在學習和練習中不會覺得枯燥,並且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的表演力。比如中班的頸部練習,我採用了影視歌曲《濟公》,因為我覺得前移頸這個動作配上這首音樂,很適合體現濟公瘋癲的形象,加上孩子盤腿坐,雙手胸前合十立掌,閉上眼睛隨著音樂做前移頸的動作,就好象一群小濟公端坐在菩薩面前念經的樣子,既滑稽又可愛。孩子們也樂此不疲,整個課堂氣氛就活躍,教學也取得了事到功倍的效果。

三、 教學舞蹈

1、 教師必須重視對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樂的旋律、節奏、性質、情緒、速度、力度以及動作風格,協調的重點、難點,以及反映舞蹈情緒的動作要點,研究教練的方法。分析好動作要領後,老師再根據舞蹈動作的規律:身體的重心與平衡,動作的反作用,動作的控制與鬆弛、正確、熟練、優美示範。採用精講多練,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幼兒去發現,促進幼兒多思考,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學習。

2、加強音樂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學習不僅有感知、記憶、想像、思維等認識成分參加的智力活動,情感、意志非認識成分,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從激發興趣入手,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幼兒偉大教學,就本質來講,是一中藝術熏陶,因此我們要培養個幼兒對舞蹈的興趣,要重視培養過程,而不應該強調結果。要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發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後,感到快樂,提高興趣,又促進了能力的提高。

3、啟發性的教,創造性的學。

4、在教學中以表揚為主,教師要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教師本人興致勃勃,幼兒才能精神飽滿,使幼兒沉浸在愉快的環境中,享受著音樂的美。

四\ 即興創作。

幼兒身上潛存著豐富的創造能力和敏銳的思維能力,老師要為幼兒設計創造的環境。幼兒學會了舞蹈,並掌握了風格、情緒、節奏後,組織幼兒進行即興創作,為幼兒創設遷移的條件,讓幼兒用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創新

㈤ 舞蹈教師如何上好舞蹈技巧課

從教師的角度講復,若要制將舞蹈技巧課程變得生動有吸引力,就要不斷地摸索出實踐經驗,指定具體實用的教學計劃,組織好教學過程,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若想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舞蹈技巧教學課程的使用價值,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調整教學技術和方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力。

㈥ 舞蹈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舞蹈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於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舞蹈教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舞蹈教學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想像力,陶冶學生情操,拓展學生的鑒賞能力與藝術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舞蹈是以人的肢體為表現工具,通過對身體素質、協調性、靈活性、控制能力、樂感、節奏感、表現力的訓練,最大限度的解放身體,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創造美好形象。通過舞蹈訓練,可改變人體的自然形態,為舞蹈藝術需要的表現力打下物質的基礎。舞蹈教學不僅僅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的規定為任務,培養學生不僅具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還應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和舞蹈教學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如何進行有效的舞蹈教學,運用有限的教學時數,完成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又在教學中使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創編能力、教學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是舞蹈教學的關鍵。 一、培養學生的舞蹈理解力 舞蹈是人的形體藝術,是用身體動律、韻律來反應現實生活,表現人的感情,塑造藝術形象的。理解舞蹈的內涵是跳好舞蹈的關鍵,學生只有充分了解舞蹈的內涵,才能具有表現作品情感的思想基礎。例如,在講解《掛帥》這一古典舞作品時,舞蹈老師首先可給學生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即楊門女將的故事,北宋時期,西夏進犯中原,楊家將之一楊宗保為尋退兵良策,深夜入葫蘆谷找尋棧道,不幸中箭身亡。穆桂英驚聞噩耗,十分悲痛,泣不成聲,但左思右想之後,還是以國家大事為重,便強忍悲痛,應急掛帥,率眾出征。充分講解故事的同時,舞蹈老師應結合該作品的內容,再現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斗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穆桂英在國難當頭所具有的責無旁貸的民族氣節和民族精神。每一個舞蹈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情感表現方式,學生只有充分理解並領會了作品的內涵,才能把握好這些情感表現,這是學好舞蹈的前提。 二、教師發揮示範作用 教師的示範能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使學生對舞蹈動作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在舞蹈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可先作出示範動作,邊示範邊講解舞蹈動作的運動軌跡,動作的發力點和阻力點與點和線的關系,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教師的舞姿,使學生心領神會,然後讓學生模仿體會。例如,在學習山膀動作時,舞蹈教師先口頭敘述手的形狀是蘭花掌,起點為雙手叉腰,路線和方位是右手經過下弧線以3點撩至頭上,從體前蓋下立圓,再從3點撩起與肩同高,手臂保持弧線亮相。教師對每個動作細節都進行有效講解和示範,同時強調氣息與動作、音樂旋律的理解,之後學生模仿練習,學生練習時,開始不帶音樂,教師數著拍子,指導學生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當學生基本掌握動作時,再配合音樂,直到熟練。通過教師的示範和講解,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動作的形象,從聽覺上領悟動作的要領。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可根據能力形成原理,挖掘舞蹈動作內在的遞進關系,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順序,以加強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和運用,使其學得快,記得牢。 三、強化學生基礎訓練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訓練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將學生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縱觀世界級舞蹈大師在音樂處理上的細微變化和幾個動作的前後變化,我們可以知道,大師們都具備著扎實的基本功,他們能把幾個簡單的基本步,通過運用肌肉的拉伸,身體的擺盪,精確的控制,隨著音樂隨心所欲的調整步幅翩翩起舞。基礎訓練可以讓學生的身體更加有韌性,塑造身體學生的形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學生只有具備了嫻熟的基礎技能,才能進一步挖掘新的知識並且領會舞蹈的精神實質,基礎訓練是學生發展形象思維,自由地、創造性地組合表演動作,直至能較成功地創編舞蹈、舞蹈律動和游戲作品的基本。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強化學生對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腰、控制、壓腿、下叉、大踢腿,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基本功的練習,注重情感、節奏、構圖的講解,講究呼吸的控制,教會學生運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動作,去表現美,享受美,傳播美。舞蹈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練習,才能取得進步與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一邊練習一邊講解,並做到言簡意賅,增加學生實際練習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並掌握其方法步驟以及實踐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藝術創造和展示,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四、因人施教 由於生源參差不齊,導致舞蹈教學對象的基本素質和基礎能力有較大差異,每位學生的思想認識、行為習慣、生活方式,領會能力,學習態度,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不同,其學校的效果自然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素質、生理和心理、興趣程度及個人條件,認清不同學生的能力差異,承認差異,加以區別對待。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本著遵循共性和個性兼顧的原則,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個別輔導,實現因人施教。具體做法是,根據學生的不同舞蹈學習水平,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實行分層舞蹈教學。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舞蹈能力弱的學生,可適當降低動作難度,積極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對於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可多安排他們參與集體的舞蹈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觀眾的掌聲,受到別人的肯定,樹立學生對學習舞蹈的信心,從而培養其在舞蹈中的表現力。對基本技能較差而具有較強藝術表現力的學生,教師可強化對他們的基本功和耐力的訓練,必要時可以布置一些單獨的有針對性的練習,以彌補缺陷。對於舞蹈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其設定更好的目標,要求他們能將所學知識和技術融會貫通,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使舞蹈知識和技術得以升華。根據每個學生出現錯誤動作的不同情況,採用相應的糾正手段,進行個別糾正,並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讓每個學生既有練習機會,又有顯著的提高。 五、多媒體輔助舞蹈教學 舞蹈的材料和工具是人的身體,是一種自內而外的表現藝術。它的藝術形象是通過人體有韻律的運動來塑造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單憑語言沒法清楚地給學生介紹舞蹈的風格韻律、情感等這些內涵的東西,將多媒體引入到舞蹈教學中,可以使教材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准確地表達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舞蹈的認識、了解,增強直觀效果,使學生充分認知生動、具體的舞蹈形象,激發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和記憶並能重復再現反復觀看,實現認識的不斷飛躍,充分傳達教學意圖,有利於培養學生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加強培養學生對知識獲取與分析、處理能力,真正實現將知識技能內化為素質。例如:在技術動作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清晰的了解動作對身體各部分的要求,並且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完美的演示,建立視覺的感性認識,有效提高舞蹈教學的效率及其教學的質量。

㈦ 在舞蹈教學怎麼樣才能提高課堂氣氛

一、培養良好的師生感情是基礎
40分鍾的課堂只有師生配合默契才專能達到課堂的有效屬值,因此師生間的良好感情是基礎。
二、激發學生對舞蹈的情感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舞蹈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產生情感的基礎,是學生在舞蹈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舞蹈的情感,是營造好的課堂氛圍的關鍵。

三、小組合作、比賽,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良性的競爭
在舞蹈教學中,通過學生交流互動,很多時候具有積極的性質,有益於少兒自我成長。鼓勵學生在情境中產生互動,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相互幫助的良好氣氛。

四、舞蹈與音樂結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音樂與舞蹈是兄弟藝術,兩者有著互惠作用,他們彼此配搭、彼此襯托,相互表現、相互促進,親密結合才能創造出驚人的藝術業績。

良好的課堂氣氛,不但能調動老師的講課積極性,還能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大增,注意力集中,積極發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熏陶著,從而使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融入和諧的情感交流中。

㈧ 教幼兒舞蹈,老師應該怎麼做才能教

幼兒舞蹈作為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幼兒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不但能夠使幼兒受到美的熏陶,還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促進孩子身體素質、思想品德、智力開發及美育教育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效果。 然而,在當前幼兒舞蹈的教育中,由於受到傳統舞蹈教學方式的制約和教師在舞蹈認識方面自身的局限,一度忽視了對孩子舞蹈興趣的培養,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方面,認識上存在誤區。教師對幼兒在舞蹈活動中的心理特徵和規律認識不夠,對幼兒園舞蹈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夠准確和完整。另一方面,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果不明顯。首先,教學目的不夠明確。在日常幼兒舞蹈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讓幼兒單純去模仿舞蹈動作,並以學會教師的「規定動作」為主要目的,而忽視了引導幼兒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後所蘊涵的深刻含義。其次,缺乏對幼兒身心特點的深入了解,教學過程中幼兒往往缺乏愉悅的情感體驗,創新不夠。例如一些老師在舞蹈教學中過分追求練習動作的規范和准確性,而忽視幼兒情感的愉悅性,導致許多幼兒常為學習新的動作感到疲勞,為重復舊的動作而感到厭倦。我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記得我剛剛從學校畢業,來到縣中心幼兒園擔任了舞蹈老師,開學前一天我就信心滿滿,想要教他們這個,教他們那個, 一天下來我累得筋疲力盡 ,嗓子都啞了,但結果呢,卻不盡人意,我當時確實很受打擊,為什麼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後來經過我的努力和不段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終於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學生的喜愛,下面我就這幾年我站在教育的第一戰線上積累下來的一點點教學經驗和大家分享與交流一下。 一、選材要恰當 選材是學習舞蹈的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如果選材不當,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選定的舞蹈內容要適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幼兒舞蹈必須是幼兒的,亦即幼兒天性的寫照,不要讓幼兒舞蹈帶上成人的痕跡,要表現出幼兒的天真稚氣、純潔可愛。 2、選材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表演素質。就像歌手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樣,要適合自己的聲音條件和風格特點,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說,你編排或選擇的內容構思很美,難度很大,超過了孩子們的能力,也會弄巧成拙。 3、再有幼兒舞蹈和少兒舞蹈的選材也有很大區別,幼兒的選材要活潑可愛,突出他的動作、表情的天真稚氣;而少兒的選材從心理和生理的角度來看,表演內涵要豐富一些,動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簡單的「比劃」就不會可愛,也不適合這個階段幼兒的審美需求。 4、另外,總體上要選材要新穎,具有時代氣息,從體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創新,包括對舞蹈語匯、動作的創編都必須獨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兒眼中,大千世界,新奇無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們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點, 分析處理人和物,最後加以直觀表現,就會產生藝術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門前看大戲」以一首童謠入手:「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講述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姑娘經過「抗爭」,跋山涉水,終於興高采烈地來到姥姥門前,坐在了她們各自的位置上期盼著大戲的開幕。大戲開幕了,小姑娘們在看戲的時候各自臉上豐富的表情,反映出戲曲的精彩。看戲是源於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這個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歡熱鬧、喜歡參與和樂於模仿的特點,所以極易引起幼兒的共鳴和興趣。 5、另外我認為幼兒園3歲的幼兒應以律動為主,簡單的舞步、舞蹈游戲和簡單的基訓為輔。 4歲的幼兒舞步可多一些,增加一些訓練的運動量,舞蹈游戲與小品相結合。 而5歲的幼兒則可以進行地面訓練、步伐組合和表演性小舞蹈。 二、示範要生動 無論是成人學習舞蹈、還是幼兒學習舞蹈,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模仿教師的示範。那麼教師如何根據舞蹈的特點、兒童身心的特點來做示範;選擇什麼樣的時機做相應的示範就顯得尤為重要。 1.示範是兒童舞蹈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是由舞蹈自身的特點和兒童生理心理的水平決定的。示範是學生獲得正確的視覺形象、動覺表象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徑,可見示範是培養動作技能的重要基礎。教師可以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舞蹈示範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舞蹈的熱愛、培養他們對學習舞蹈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舞蹈作品、更完美地表現舞蹈。「示範」具有直觀性、形象性。5~6歲的兒童他們的生活閱歷淺顯,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極易受到暗示。他們對舞蹈動作獲得、舞蹈審美感知覺的形成絕大部分來源於「示範」。 2、教師要准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引起學習的願望,練習起來就不會覺得枯燥,同時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示範時還要伴隨著語言的講解,面向幼兒做鏡面示範。如幼兒應伸左手,教師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初學者在剛接觸一個新動作時,難免會出現手腳無法協調進行的現象,常會在前一動作與後一動作的連接上短暫停頓,這便需要教師局部分解示範。示範是兒童舞蹈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兒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過教師把舞蹈教材准確、生動、形象地轉化為富有感染力的示範表演,讓孩子們把動作分解成為單一的動作,反復交替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個舞蹈動作之間的過渡環節,在動作銜接的地方要再次示範,這樣學生才能明白動作之間的相互關系,增強動作的靈活性與感染力。示範時伴隨講解,闡述明白動作的方法和要領,使孩子們明確每個動作的產生、方向、路線及全身動作的配合等。講解盡量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如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轉,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兒學做起來即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現在你到果園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轉動手腕擰一下。或者練習站立時,如告訴幼兒站直,它可能會站不好,那麼你告訴他們象小棍一樣或象鉛筆一樣,他們會做得很好。所以說語言講解法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三、語言要優美 用語言創設音樂的意境,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使幼兒身臨其境,在游戲中學習。舞蹈主要通過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在舞蹈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模仿,不用語言與學生交流,學生便不能明白動作的規格要領在何處,訓練的目的是什麼,這樣不僅培養不出高水平的學生,更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也就達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要在視覺上給學生美的享受,在聽覺上也要帶來心靈的觸動,教師盡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平和的語調,像旋律一樣流暢,像歌聲一樣動聽去講授動作。它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先後順序,什麼內容講述在前,什麼內容講述在後會使孩子們接受起來更容易,不致於讓孩子們的思維混亂。如學習「頭的環動」時,先要讓孩子們掌握低頭、仰頭、左右傾頭的准確部位,再進行頭的環動練習,這樣他們就會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師在教授時沒有理清思路,學生在做動作時就會出現錯誤,這時再去糾正就會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反而適得其反。最後,教師語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學生學得巧、學得快、學得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激情,促使學生在興奮之中完成動作,減少舞蹈學習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兩腳比喻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遠都是好朋友」;教

㈨ 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通過舞蹈教學,學生參與模仿、表演、欣賞,獲得感受、體驗、理解、鑒賞舞蹈的美的經驗,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形象思維得到開發,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舞蹈教學在開發學生潛能與創新能力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舞蹈教師我們該怎樣在舞蹈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我們又該怎樣在我們舞蹈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教師要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 舞蹈教學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展示和享受舞蹈美的過程。以舞蹈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當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在教學中要以舞蹈審美體驗為核心,降低專業要求,提升審美活動質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舞蹈實踐,從舞蹈中享受美和享受快樂,從而發展其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中等職業學校的舞蹈教學就是應該讓學生在舞蹈學習中體驗快樂,享受美好,成為具有一定審美能力、欣賞能力、有藝術修養的公民。 新的教學觀念要求我們必須革除以「教師為中心」的舊觀念,打破教師一統課堂的舊格局。用新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改變舞蹈學習的方式,在每一課里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動身體、動腦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加強藝術實踐,鼓勵舞蹈創造。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消除畏懼、膽怯心理,幫助每一位學生進行大膽地嘗試,展開自由想像的翅膀,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動作和表現動作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在舞蹈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促動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產生一種積極創新的慾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兩點: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有利於創新的教學環境 創新教育需要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旨在體現學生自主性的原則,並實現教學上的民主。教師要善於營造這種民主平等、敢想敢思敢為的優良學習氛圍,從而大大激活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實踐創新慾望,迸發出創造的火花。新型的師生關系必須是平等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師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可是有些教師往往認識不到這一點,師道尊嚴的意識太頑固。對學生不能像對朋友、同事一樣予以足夠的尊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與學的效果和師生關系的和諧。所以教師應該淡化角色,從舞蹈教室的最前面走下來,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做學生的朋友,使學生敢吐真言,敢表真情,心靈相通,共同面對學習中的挫折、成功時的喜悅。 師生關系還必須是互動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對教學活動的結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把握好教學節奏,使動作量和內容更充實,既要引導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又要啟發學生姿體與情感都「動」起來與動作語言共舞,用心去感受舞蹈,與豐富的舞蹈世界進行心靈對話,真正產生心靈共鳴。從踏上舞蹈教室起,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就對學生起著十分微妙的作用,如果面無表情,舞蹈語言貧乏,缺乏熱情,當然激活不了學生互動的興趣。如果教師熱情洋溢,因材施教,適時加入學生習慣的、動作,讓語言和人體動作與學生時時共鳴,互動的局面就形成了。在課堂上,教師、學生、舞蹈之間的和諧共振,情感互動越多,師生之間就會有更多的理解和默契。 2.讓學生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和欣慰,便會激起無數次追求成功的願望和信心。我在舞蹈教學中經常對學生的表現做到多表揚少批評,時時去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之處。如在教學印度舞時,學生王潔突出了印度舞中誘惑的眼神和手腕的韌性,我情不自禁地贊到:「好漂亮的印度姑娘!」王潔笑了,在她害羞的笑容中,我看到了喜悅、看到了自信。我認為,有時即使是一句不經意的贊語,對學生來說也會是一種激勵、一種鞭策,會使學生覺得「我能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想方設法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創設了許多次成功的機會,使學生們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此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激勵其學習動機,點燃他們自信的火焰,使他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舞蹈訓練中去。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所謂教學形式的開放,就是改變過去原有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固定模式,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來推陳出新,改進教法,活躍氣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舞蹈創編中的小組合作 教學中,在引導學生聽唱了一段學生熟悉的歌曲旋律後,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就如何結合音樂創編舞蹈動作讓他們開展熱烈的討論。學生們爭相發表了各自意見,相互得到啟發和指點,提高了認識、分析、理解和鑒賞舞蹈美的能力,創造性地解決了問題。我發現,不同水平的學生在一起時,優秀生可以為困難生提供極好的智力啟示和幫助,同時在對困難生的輔導幫助中也可以鞏固其自身知識與技能,提高動作表演的能力。因此,採取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可以集體思維促進個體思維的發展,讓每個成員都能大膽地想像、構思與創造,同時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從而創造出一些新穎、獨特的舞蹈小品來。 3.課堂評價中的組際競爭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教學中我還注意變學生個人競爭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際成員競爭」的新格局,通過課堂上對學生紀律常規、動作姿態、配合程度等多方面的評比,培養學生合作共處和勇於競爭的意識,促進了舞蹈教學實踐的水平。這樣使課堂氣氛愈加熱烈,學生能夠激情參與。通過合作,成員之間氣氛和諧,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愉快的氣氛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通過競爭,使學生樹立起自尊、自信與自強的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敢於真實地表現自己,培養求異創新的精神,產生強烈的榮譽感與成就感。 綜上所述,舞蹈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舞蹈教學必須要創新,創新是舞蹈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運用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以舞蹈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參與合作、探索能力,建立平等互助、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氣氛中學習舞蹈,體驗舞蹈,表現和創造舞蹈。那麼,我們舞蹈教學的路就會越走越寬闊。

㈩ 試論如何提高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的幾種方法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是提高教學能力的基礎。 舞蹈教學計劃,是教學的起始,是由培養目標招生對象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教學時間安排等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任何一個要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教學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因此舞蹈教師應在系統科學的思想指導下,對構成舞蹈教學活動的諸要素進行綜合,對整體進行規劃安排,對所教內容進行認真分析,了解學生智能和體能的需求量。在此基礎上科學地確定課程的目標任務,應施行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並預測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與可能達到的教學效果。課前還應了解和掌握學生意志、品德、智力、體能、心裡等方面要素,以及場地課安排等問題。 總而言之,舞蹈教師應全面、周密地考慮、分析每一個教學要素,使所有教學要素在達成相對一致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實現最佳的配合,成為協調的統一體。 二、實施舞蹈課的「一體化教學」,是培養提高舞蹈教師教學綜合能力捷徑。 所謂「一體化教學」,從廣義上講,就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講課與訓練相結合、學以致用。從具體地說,就是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採取多種教法,以技能訓練為主設置教學單元,集中時間講練同一教學內容,將理論認識的講解、驗證理論的實踐和培養技能的訓練,三者集於一堂,融為一體,靈活運用順利完成引起動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識――體高能力這五個階段的教學過程。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曾指出:「任何思想,或任何問題,任何一種知識都能夠用?單的形式進行描述,使任何特殊的學習者都能用一種可認知的形式去理解它。」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學校和教師的任務就是通過把知識轉變成學生都能夠理解的結構,並以一種最佳的順序去安排這些結構。因此,我認為「一體化教學」可以較好地運用在舞蹈教學上。 「一體化教學」在舞蹈教學中的運用,一方面在於教師必須理解學生情況,透徹理解教材,清晰教材的重點、難點,及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差異。為此,舞蹈教師應努力鑽研教學大綱,細致分析教材內容,對本次課的教材內容進行思維中的再加工,從而形成「一體化教學」計劃;另一方面,舞蹈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任何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掌握必須通過學生的努力方能實現。從課的組織開始到課的結束,各部分教學過程的安排,都應服務於主要教材的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引導性和針對性,並注意選擇、設計教學過程中的「興奮點」,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心態中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一體化教學」的目的。 三、堅持舞蹈教學中主體性和外源性的統一,是提高舞蹈教學質量的基本方法。 注意學生在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是現代教育的突出特點。但凡事都得辯證地看,不能把學生主體推向任其自然地自我發展地陷阱里,要注意主體性與外源性的統一。所謂「外源性」,是指人要依靠環境、依靠教師和學生等其他人的外圍指導和影響。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還要充分發揮教師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教師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感染學生,並保持自己和學生之間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在一個教學班裡,總會有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在課上表現得信心不足或缺乏興趣,對這一類學生切不可放任自流,否則面向全體的舞蹈教學就難以得到有力的貫徹。要通過主體與主導交流,並根據他們自身的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把重點放在學生的「發展」上,從而幫助學生從狹隘走向廣闊,促進學生主動性、適應性、創造性的發展。 四、藉助現代科學對舞蹈教學的影響,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師的教學水平。 生物體是一個綜合各種功能的有序系統,人體也不例外。舞蹈藝術作為人體動態的表現形式,構成了人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其目的在於爭取利益,其實質在於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控制人體有序狀態的發展。由於人體有序整體特色不同藝術表現形式又極為豐富多彩,從而表現出人體有序狀態的後天選擇空間異常寬廣。根據學生身體不同的特點,舞蹈教學對不同項目也要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從舞蹈教學角度看,教學作用實質在於促使人體有序狀態向舞蹈化的目標方向發展,以求在特定時間內達到特定的狀態。現代科技對舞蹈教學的滲透,我認為核心是「訓練科學化」。「訓練科學化」是指在教學的全過程,應用科學理論、科學方法、科技成果達到訓練的度量化和科學化標準的有效訓練。一個觀念更新變革,它要求人們從傳統教學的模式中走出來,把學科、實效的價值觀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層面,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舞蹈教師如何讓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