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站是怎麼盈利的
網站訪問率越搞,廠家登廣告費用月昂貴。
⑵ 1978年3月16日呂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告知原文,衷心感謝
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
□ 呂叔湘
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是個老問題,也是當前不容忽視的一個嚴重問題。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很差,中學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恐怕還認識不足。中小學語文課所用教學時間在各門課程中歷來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十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語文是工具,語文水平低,影響別的學科的學習,有的數學老師、物理老師訴苦,說是得兼做語文老師。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語文課佔用這么多時間,必然擠別門功課的時間。按《試行草案》規定,小學的自然常識,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生理衛生,五門合計是1076課時。我們要搞四個現代化,可是讓孩子們只用稍多於十分之一的時間學科學,而有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收效不大的語文課上。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是不是應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
我還想談談高等院校里的公共外語的問題。我們要搞四個現代化,首先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科技工作者的外語是個舉足輕重的因素。以我國的情況而論,中文的科技資料很不夠,一個科技工作者如果不能利用外文的資料,他就只能做第三流的工作。依靠翻譯嗎?現在的科學文獻一天就是一大堆,一天就是一大堆,勝任翻譯而又有時間翻譯的人有限,只能翻譯其中很小很小一部分。科學先進國家的科學家,盡管本國文的科學文獻已經很豐富,還是一般都會兩三種外語,有的懂五六種,至不濟也有一種能用。我們科學落後的原因很多,大多數科技工作者外語不過關是原因之一。外語不過關是因為大學里沒有把公共外語教好,大學公共外語沒教好,跟中學外語課有關系。由於師資的限制,我們一直沒能在中學里普及外語,於是大學入學不考外語,於是大學公共外語從a,b,c,d教起。每周四節課,二年時間(理工科),即使認真教認真學,也難達到自由閱讀外語資料的程度,何況多數公共外語課又都是虛應故事。我以為今後必須狠抓高等院校里的公共外語的教學,達到大學三、四年級學生能閱讀本學科的一般文獻,研究生都學好第二外國語。同時,高等院校招生一定要考外語,否則中學生不肯認真學習。
這兩個問題,雖然都是由來已久,但是由於「四人幫」搗亂,變得加倍嚴重。「四人幫」不要青少年學好語文,提倡抄書抄報,說空話,說假話,便於他們利用。有不少地方的學校乾脆取消語文課,並入政治課,這政治當然是他們的幫政治。外國語的學習也受到迫害。鑽研業務是走「白專」道路,鑽研外國科技文獻,「白專」之外又加上「洋奴哲學」,兩頂帽子壓得你抬不起頭。現在「四人幫」已經打倒,但是,他們的惡劣影響還沒有徹底肅清,原來存在的問題更沒有解決.要解決這些問題,我以為要成立一個研究機構進行研究,最好建立一個教育科學院,至少建立一個教育研究所。不光是語文教學問題需要研究,教育方面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很多。現在各個產業部門,生產物資的單位,都有研究機構,研究如何生產更多更好的物資。教育部門,培養人才的單位,更應該有研究機構,研究如何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我們有一億幾千萬學生上學,從小學到大學學習十四年,研究生再加三年,說這里邊沒有需要研究的問題,誰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