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舞蹈技巧雲門大卷視頻教學

舞蹈技巧雲門大卷視頻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14 08:45:14

⑴ 周代祭祀樂舞《六代舞》有著怎樣的社會地位

《六代舞》是周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六代舞》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奉為樂舞典範,實際上綜合了許多文化成果。周代建立了龐大的樂舞機構「大司樂」。在舉行大祭時,由大司樂率領貴族子弟跳《六代舞》,不同的場合演奏不同的樂舞。每一個樂舞都有明確的功能,分別用作祭祀天地、四方山川和祖先。據《周禮》記載:舞《雲門》時「奏黃鍾、歌大呂」,用以祀天神;舞《咸池》時「奏太簇、歌應鍾」,用以祭山川;舞《大韶》時「奏姑洗、歌南呂」以祭四望;舞《大夏》時「奏賓、歌函鍾」,祭祀山川;舞《大濩》時「奏夷則、歌小呂」,用以享妣;舞《大武》時「奏無射、歌夾鍾」,用以享先祖。表演這六個舞蹈的都是王室和貴族的子弟,樂舞人數更有嚴格的規定,體現了周禮的等級制本質。《雲門大卷》

西周雅樂舞以黃帝的《雲門大卷》為開首之樂,用以祭祀天神。我們在前文中已經大致記述了《雲門大卷》的來歷。周代將其列為「大舞」之一,足見其重要程度。黃帝是傳說中的中原各族之共同祖先,文德武功兼備。雖然傳說中黃帝因為阪泉之野的大戰而戰勝蚩尤得以服天下,但他更是文德昭彰,所以,《淮南子·覽冥訓》記載:「昔者黃帝治天下,……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百宮正而無私,……道不拾遺,市不豫賈,……」傳說中的黃帝號有熊氏,又號軒轅氏、縉雲氏,一般認為這是把中國北方許多氏族的稱謂融合於一身的結果。相傳黃帝曾經為了同炎帝作戰而訓練熊、羆、貅、虎、貔、貙等六種野獸。據專家考證,這些野獸當為六個部落的圖騰。黃帝統一了各部落,才得到了廣泛的推崇。後人尊其為始祖神,也與他「統一」大業有關。周代將《雲門大卷》作為「制禮作樂」的祭祀天神之舞,說明了黃帝在周代已經不僅是民間傳說里的統一之王,而且已經上升為「神」之代表,這是有深刻含義的。

⑵ 舞蹈技術技巧雲門大卷該怎麼練

學雲門大卷,先把直腿蹦子(拉腿蹦子)練好.要練高和飄.在練空中轉身.
旋子360,要先把旋子練好.要練高和飄.一樣練習轉身,全在墊子上面練.

⑶ 舞蹈中,雲門大卷好學嗎

不好學!首先要把基本技巧練熟,把協調性練好,再去做雲門!這樣不容易受傷!

⑷ 舞蹈技巧雲門大卷怎麼練習

學雲門大卷,先把直腿蹦子(拉腿蹦子)練好.要練高和飄.在練空中轉身. 旋子360,要先把旋子練好.要練高和飄.一樣練習轉身,全在墊子上面練
麻煩採納,謝謝!

⑸ 周代禮樂舞蹈與六代舞是怎樣來的

那是在先秦時的周代初期,歷史上著名的聖人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很有仁德,在當時享譽九州,百姓們都很信服他。

後來,周武王駕崩了,新繼承的周成王還在襁褓中,根本無法管理國家。周公旦擔心天下沒人管理會出現禍亂,他就登上天子位代替周成王掌政了。

後來,有人在國都散布謠言說:「周公旦將要對周成王不利了,他想自己做天子!」

周公旦知道後,他便召集百官和百姓們,他說:「我之所以不避嫌代理朝政,就是因為我哥哥早逝,我的侄兒年幼,我擔心天下會出現戰亂,那我將無法回報我的哥哥和父親了。」

於是他得到了百官和百姓們的信任,人們便不再理會那些流言蜚語,周公旦也繼續代替周成王執政,幫助他管理天下。

沒多久,周成王得了重病,病情不斷加重,很快就奄奄一息了。周公旦知道後非常著急,他就剪掉自己的指甲沉到黃河中,率領百官們載歌載舞。

周公旦祈禱河神說:「我的侄兒年幼還不懂事,觸犯神命的人是我周公旦啊!請天神降罪於我,千萬不要傷及我的小侄兒!」周公旦將祈禱冊文封好,他又率領百官們載歌載舞,為天神娛樂。果然,周成王的病很快就痊癒了。

後來,周成王長大了,周公旦就將政權交還給周成王,從此,他嚴謹地服侍周成王,為他出謀劃策。後來,有人在周成王面前誣告周公旦,周公旦就逃到了楚國去避難。

沒過幾天,周成王聽說了自己年幼時,周公旦創作禮樂舞蹈為天神娛樂,並祈禱自己的重病痊癒的事情,他又見到了周公旦祈禱河神的書冊。周成王責問史官說:「為什麼我不知道這件事呢?」

史官們回答:「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當年周公旦命令我們不要說出去,我們才嚴守這個秘密的!」

周成王這才知道了周公的一片義膽忠心,他感動地哭了起來,他哭道:「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有這么虔誠的舞蹈和占卜了!這都是我的過錯啊!」

周成王知道自己誤會了周公旦,他便馬上派人去楚國請周公旦回來。後來,周成王命令百官將周公旦創作的禮樂舞蹈演化成一種禮儀,這才逐漸形成了我國禮樂文化。還有,這種禮樂舞蹈世代流傳,對我國後來的舞蹈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其實,商紂王朝的覆滅,源自一個因果的惡性循環。而西周王朝是我國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個朝代。

周人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和活動於大河西部的岐山部族,所以又被稱為來自西方的部族。周文化逐漸興盛,到了周武王剪滅商紂王以後,他就把黃河東西部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各種條件的促進下,形成了古代歷史上空前強盛的周王朝了。

《六代舞》據說是周公旦依據周國原來的制度,參照殷禮而製作的一種舞蹈。周公旦通過一系列重大的舉措,對上古氏族祭祀樂舞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理,這樣不但樹立了周朝權威,也表達了對祖先敬畏之心。

周公旦提倡了制禮作樂,並且將此作為頭等重要的大事來做。所謂的「制禮」,也就是制訂各種典章制度,幾乎涉及了敬奉神靈、政治、經濟、軍事、刑法、人們的言談舉止等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從行為規矩到祭祀祖先,從婚喪嫁娶到日常用語,而「禮」作為一種「規矩」在我國周代是無所不在的。

具體地說,「禮」主要又分五類。第一是「吉禮」,是周王朝祭祀和敬奉邦國鬼神的禮儀;第二是「凶禮」,是周王朝哀傷憂患和喪亡殯葬的禮儀。第三是「賓禮」,是關於朝聘盟會的禮儀;第四是「軍禮」,是周王朝關於興師動眾的禮儀;第五是「嘉禮」,就是周王朝用於婚姻宴飲的一種禮儀。

所謂的「作樂」,主要就是指每逢用到禮儀時,就要用「樂舞」來配合這些禮儀的規矩。西周人所說的「樂」,其實就是音樂和舞蹈的統稱,特指那些配合著不同的禮儀而採用的不同音樂和舞蹈動作。所以,西周的禮儀是用來區別貴賤和判斷是非的。

西周樂舞用來緩和上下,整合人心。周代禮樂制度,是政治和藝術教養的結合,講求禮樂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便充分起到鞏固統治和調和人心的作用。

周公旦制禮作樂在實際上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樂舞的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樂舞《六代舞》。《六代舞》,又稱《六樂》、《六舞》或者《六大舞》等,它是周代帝王們用於祭祀的6個樂舞。

根據古籍《周禮·春官·大司樂》中記載:

《六代舞》即黃帝的《雲門》、堯帝的《咸池》舜帝的《大韶》、禹帝的《大夏》和商湯的《大濩》與周武王的《大武》。

據說以文德得天下的帝王就必須用「文舞」來祭祀;而以武功得天下者就可以享受「武舞」。因此,前4個舞屬「文舞」,而後兩個舞則屬於「武舞」。

《六代舞》是周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六代舞》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奉為樂舞典範,實際上綜合了許多文化成果。

周代人們建立了龐大的樂舞機構「大司樂」,人們在舉行大祭時,通常是由大司樂率領貴族子弟跳《六代舞》,還有,在不同場合需要演奏不同的樂舞。每一個樂舞都有明確功能,分別用作祭祀天地、四方山川和祖先的。

根據古籍《周禮》中的記載:

舞《雲門》時奏黃鍾、歌大呂,用以祀天神;舞《咸池》時奏太簇、歌應鍾,用以祭山川;舞《大韶》時奏姑洗、歌南呂以祭四望。

舞《大夏》時奏賓、歌函鍾,祭祀山川;舞《大濩》時奏夷則、歌小呂,用以享妣;舞《大武》時奏無射、歌夾鍾,用以享先祖。

表演這6個舞蹈的都是王室和貴族的子弟,樂舞人數更有嚴格的規定,體現了周禮的等級制本質。其中,《大韶》和《雲門大卷》是西周雅樂舞中以黃帝《雲門大卷》為開首之樂,用以祭祀天神。

周代人們將《雲門大卷》列為「六大舞」之一,足可以見到它的重要程度。黃帝是中原各族共同祖先,文德武功兼備。

雖然傳說中黃帝因為阪泉之野的大戰而戰勝蚩尤得以服天下,但他更是文德昭彰。所以,西漢皇叔劉向在他所主編的《淮南子·覽冥訓》中記載:

昔者黃帝治天下,……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百宮正而無私,……道不拾遺,市不豫賈。

傳說中黃帝號有熊氏,又號軒轅氏、縉雲氏,一般認為這是把我國北方許多氏族的稱謂融合於一身的結果。

相傳黃帝曾經為了同蚩尤作戰而訓練熊、羆、貅、虎、貔、等6種野獸。據專家考證,這些野獸為部落圖騰。黃帝統一了各部落,才得到了廣泛推崇。後人尊其為始祖神,也與他「統一」大業有關。

周代將《雲門大卷》作為「制禮作樂」的祭祀天神的舞蹈,這說明了黃帝在戰勝蚩尤之後,在周代已經不僅是民間傳說里的統一之王,而且已經上升為神的代表,這是有比較深刻含義的。

還有,《大章舞》作為周代的祭祀性樂舞,《大章》祭祀的對象是「地祇」,也就是地神。

《大章》原本是唐堯時代記功性樂舞,根據傳說它的內容原本是為祭祀上帝,並由堯的臣子質所創作,後來的秦國呂不韋在他所主編的《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中記載:

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

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周代的《六代舞》也有把這一樂舞稱之為《大咸》的。根據古籍《周禮·春官宗伯下·大司樂》中的記載,祭祀唐堯的樂舞《咸池》,原本祭祀的對象是黃帝。

到了唐堯時代,如果有所「增修」,那也就是在基本保持原名的

基礎上改叫做《大咸》。如果「樂體」沒有什麼變化,就把原名改掉,叫做《大章》。據此可以看出,周代將《大章》列入《六代舞》,大約是更多地

保留了唐堯時代樂舞的面貌。還有,《大韶舞》是傳說中祭奠帝舜的樂舞。舜是古代的賢明君主,古籍《尚書·舜典》記載他曾經巡行四方,咨詢四岳,善選賢人。因此,周代以此舞祭祀「四望」,也就是四方,還有的說是指名山大川,或者是日月星海的。

傳說舜命夔以樂舞教育貴族子弟,因此這既是帝舜文德,又被後人提煉為中庸之德,大約《大韶》樂舞也具有「中庸」為美的特點。

對此,史籍中多有記載。如古籍《尚書·堯典》記載《韶》時用「八音克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這便是說人們用器樂音律之間的配合,來達到人神溝通、協調的作用。

南宋學者羅泌在《路史·後紀》中記載:

韶者,舜之遺音也,溫潤以和。

《大韶》經過了周代確立,又經歷了歷代傳衍,最終它成為了「文舞」代表作。除去享受了皇家王朝尊敬之外,還受到民間喜愛。

湖南湘潭的韶山,就流傳著古時舜帝曾在此演奏過《韶》樂,以致吸引了鳳凰飛翔,麒麟歡舞,韶山這個地名由此得來也與它有一定的淵源。

廣東韶關附近有一塊巨石,名為「韶石」,傳說這就是當年舜帝曾經巡遊此地。舜帝曾經在這里演出過《韶》樂。

如果聯想到《大韶》舉行往往是「拊石擊石,致舞百獸」的情形,似乎這《大韶》之樂與石制的樂器有關,也許石頭也是樂舞表演時的神聖「道具」吧?

《大韶》不僅有隆重祭祀意義,在長期發展中也逐漸豐滿,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相對有機統一,具有很高藝術欣賞價值。

據後來的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左丘明所著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記載:

吳國公子季札曾經游歷衛、鄭、徐等國。到達魯國時,自然要求觀賞周代樂舞。他對《韶》是極力推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嘆為觀止。

據《論語·述而》記載,孔子曾經在欣賞《韶》樂之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稱贊這支樂舞是盡善盡美的,可見人們對它評價之高。還有,《大夏》原本是人們歌頌夏禹的樂舞,後來周代人們把《大夏》用來祭祀九州山川,大概是因為禹是古代以治理洪水而傳頌後世的。古籍《尚書·大禹謨》中記載:

禹克勤於邦,克倫於家,敬承堯舜,外布文德。

⑹ 哪有《雲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的視頻

沒有,這個是不可能有的,只有書面描述,不可能復原原貌。

⑺ 舞蹈藝考考什麼 舞蹈生藝考注意事項及技巧

藝考內容:

舞蹈藝考考試內容有把上搬、控腿,橫叉,下腰,舞蹈片段,即興表演,舞蹈基礎知識等。基本功考核主要看考生的開度、軟度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舞蹈功底。

技巧:

1、節奏

是指音響活動的輕重緩急形成節奏,其中節拍的強弱和長短交替出現而合乎一定的規律。節奏為音樂旋律的骨幹,樂曲結構的基本因素。節奏也是舞蹈動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動作均在一定的節奏下進行。

2、韻律

是指在舞蹈動作中,人體運動的自然規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縱先收,以及動與靜,上與下,高與低,長與短等辨證的規律,形成了舞蹈動作的韻律。韻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較難掌握的一種動作因素。

3、身段

指演員在舞台表演或訓練中,各種舞蹈的形體動作的統稱。從最簡單的比擬手勢到復雜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稱為身段。

⑻ 古典舞技巧

(一)旋轉的特點
1、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所以動作顯出婉轉中的修長,急帶騰空中的延續,以及旋轉螺形的變化,如反掖腿仰胸轉,後退側身轉。
2、以腰帶動轉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的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般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3、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身法性」很強,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身法的待續和誇張。
4、民族舞姿轉的流動性與復合性比較強,空間變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復合和流動的特點。
民族舞姿轉的發展僅僅是個開始,還大有餘地,還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點
翻身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種類樣式之多,變化之精彩,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所無可比擬的。
翻身是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獨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為軸,身體在水平線傾斜狀態下的翻轉。動作自始至終貫穿著擰、仰、俯和旁提的形態。
1、民族性強
翻身這種技巧形式充分體現了古典舞的審美特徵和動的特點,而且它和身法的結合也最緊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強。 2、形象性強 翻身在空間運動中形象鮮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間的弧線運動連綿圓潤,猶如波浪起伏;「點步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閃電;連續「串翻身」,像車輪滾滾,形象性很強。 3、表現力強
翻身用各種不同的速度和節奏,不同的連接,不同的性格,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官效果,從而可以表現各種不同的感情和情調,如慢的連綿不斷的翻身,表現一種纏綿悱惻的感覺;快速的翻身,表現干凈利索或輕快俏皮;急速有力則表現英武剛健„„
近年來,翻身有了新的發展,結構形式豐富了,加強了流動性和復合性,加強了對比性,除了性格剛柔、急緩、大小、快慢的對比,作為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技巧的訓練內容和表現手段,它還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更好地展現我們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彈跳的特點
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彈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輕、漂,要求運動過程中松緊結合,發力要集中,過程的速度要快,講究「發力在根,用力在梢」,講究「寸勁」。
在彈跳方面,我們民族的特性也越來越明顯,難度越來越大。
1、把原來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強難度。
2、加強「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動作向空中發展。在跳的過程中呈現擰、傾、翻、閃、展、騰、挪。
3、空中的橫向轉體有了新的發展,這顯示了我們民族技巧的特點和技巧性的加強。
4、高低對比,起伏跌宕,對比鮮明是中國古典舞彈跳的又一特點。
5、由於彈跳技巧的爆發力量,為彈跳技巧復雜性的發展提供和創造了條件,近年來在彈跳的復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6、在空中變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躍的特點。
7、彈跳和武功技巧相結合。
無數的身法和技術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訓練目的卻不盡相同。武術的訓練是以技擊和攻防為目的的,舞蹈的訓練則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劃人物的性格為目的。
8、與身法結合,形成和加強了古典舞跳躍進的流動性和語言性及風格特點。

⑼ 周代禮樂舞蹈與六代舞的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那是在先秦時的周代初期,歷史上著名的聖人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很有仁德,在當時享譽九州,百姓們都很信服他。

後來,周武王駕崩了,新繼承的周成王還在襁褓中,根本無法管理國家。周公旦擔心天下沒人管理會出現禍亂,他就登上天子位代替周成王掌政了。

後來,有人在國都散布謠言說:「周公旦將要對周成王不利了,他想自己做天子!」

周公旦知道後,他便召集百官和百姓們,他說:「我之所以不避嫌代理朝政,就是因為我哥哥早逝,我的侄兒年幼,我擔心天下會出現戰亂,那我將無法回報我的哥哥和父親了。」

於是他得到了百官和百姓們的信任,人們便不再理會那些流言蜚語,周公旦也繼續代替周成王執政,幫助他管理天下。

沒多久,周成王得了重病,病情不斷加重,很快就奄奄一息了。周公旦知道後非常著急,他就剪掉自己的指甲沉到黃河中,率領百官們載歌載舞。

周公旦祈禱河神說:「我的侄兒年幼還不懂事,觸犯神命的人是我周公旦啊!請天神降罪於我,千萬不要傷及我的小侄兒!」周公旦將祈禱冊文封好,他又率領百官們載歌載舞,為天神娛樂。果然,周成王的病很快就痊癒了。

後來,周成王長大了,周公旦就將政權交還給周成王,從此,他嚴謹地服侍周成王,為他出謀劃策。後來,有人在周成王面前誣告周公旦,周公旦就逃到了楚國去避難。

沒過幾天,周成王聽說了自己年幼時,周公旦創作禮樂舞蹈為天神娛樂,並祈禱自己的重病痊癒的事情,他又見到了周公旦祈禱河神的書冊。周成王責問史官說:「為什麼我不知道這件事呢?」

史官們回答:「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當年周公旦命令我們不要說出去,我們才嚴守這個秘密的!」

周成王這才知道了周公的一片義膽忠心,他感動地哭了起來,他哭道:「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有這么虔誠的舞蹈和占卜了!這都是我的過錯啊!」

周成王知道自己誤會了周公旦,他便馬上派人去楚國請周公旦回來。後來,周成王命令百官將周公旦創作的禮樂舞蹈演化成一種禮儀,這才逐漸形成了我國禮樂文化。還有,這種禮樂舞蹈世代流傳,對我國後來的舞蹈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其實,商紂王朝的覆滅,源自一個因果的惡性循環。而西周王朝是我國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個朝代。

周人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和活動於大河西部的岐山部族,所以又被稱為來自西方的部族。周文化逐漸興盛,到了周武王剪滅商紂王以後,他就把黃河東西部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各種條件的促進下,形成了古代歷史上空前強盛的周王朝了。

《六代舞》據說是周公旦依據周國原來的制度,參照殷禮而製作的一種舞蹈。周公旦通過一系列重大的舉措,對上古氏族祭祀樂舞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理,這樣不但樹立了周朝權威,也表達了對祖先敬畏之心。

周公旦提倡了制禮作樂,並且將此作為頭等重要的大事來做。所謂的「制禮」,也就是制訂各種典章制度,幾乎涉及了敬奉神靈、政治、經濟、軍事、刑法、人們的言談舉止等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從行為規矩到祭祀祖先,從婚喪嫁娶到日常用語,而「禮」作為一種「規矩」在我國周代是無所不在的。

具體地說,「禮」主要又分五類。第一是「吉禮」,是周王朝祭祀和敬奉邦國鬼神的禮儀;第二是「凶禮」,是周王朝哀傷憂患和喪亡殯葬的禮儀。第三是「賓禮」,是關於朝聘盟會的禮儀;第四是「軍禮」,是周王朝關於興師動眾的禮儀;第五是「嘉禮」,就是周王朝用於婚姻宴飲的一種禮儀。

所謂的「作樂」,主要就是指每逢用到禮儀時,就要用「樂舞」來配合這些禮儀的規矩。西周人所說的「樂」,其實就是音樂和舞蹈的統稱,特指那些配合著不同的禮儀而採用的不同音樂和舞蹈動作。所以,西周的禮儀是用來區別貴賤和判斷是非的。

西周樂舞用來緩和上下,整合人心。周代禮樂制度,是政治和藝術教養的結合,講求禮樂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便充分起到鞏固統治和調和人心的作用。

周公旦制禮作樂在實際上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樂舞的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樂舞《六代舞》。《六代舞》,又稱《六樂》、《六舞》或者《六大舞》等,它是周代帝王們用於祭祀的6個樂舞。

根據古籍《周禮·春官·大司樂》中記載:

《六代舞》即黃帝的《雲門》、堯帝的《咸池》舜帝的《大韶》、禹帝的《大夏》和商湯的《大濩》與周武王的《大武》。

據說以文德得天下的帝王就必須用「文舞」來祭祀;而以武功得天下者就可以享受「武舞」。因此,前4個舞屬「文舞」,而後兩個舞則屬於「武舞」。

《六代舞》是周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六代舞》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奉為樂舞典範,實際上綜合了許多文化成果。

周代人們建立了龐大的樂舞機構「大司樂」,人們在舉行大祭時,通常是由大司樂率領貴族子弟跳《六代舞》,還有,在不同場合需要演奏不同的樂舞。每一個樂舞都有明確功能,分別用作祭祀天地、四方山川和祖先的。

根據古籍《周禮》中的記載:

舞《雲門》時奏黃鍾、歌大呂,用以祀天神;舞《咸池》時奏太簇、歌應鍾,用以祭山川;舞《大韶》時奏姑洗、歌南呂以祭四望。

舞《大夏》時奏賓、歌函鍾,祭祀山川;舞《大濩》時奏夷則、歌小呂,用以享妣;舞《大武》時奏無射、歌夾鍾,用以享先祖。

表演這6個舞蹈的都是王室和貴族的子弟,樂舞人數更有嚴格的規定,體現了周禮的等級制本質。其中,《大韶》和《雲門大卷》是西周雅樂舞中以黃帝《雲門大卷》為開首之樂,用以祭祀天神。

周代人們將《雲門大卷》列為「六大舞」之一,足可以見到它的重要程度。黃帝是中原各族共同祖先,文德武功兼備。

雖然傳說中黃帝因為阪泉之野的大戰而戰勝蚩尤得以服天下,但他更是文德昭彰。所以,西漢皇叔劉向在他所主編的《淮南子·覽冥訓》中記載:

昔者黃帝治天下,……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百宮正而無私,……道不拾遺,市不豫賈。

傳說中黃帝號有熊氏,又號軒轅氏、縉雲氏,一般認為這是把我國北方許多氏族的稱謂融合於一身的結果。

相傳黃帝曾經為了同蚩尤作戰而訓練熊、羆、貅、虎、貔、等6種野獸。據專家考證,這些野獸為部落圖騰。黃帝統一了各部落,才得到了廣泛推崇。後人尊其為始祖神,也與他「統一」大業有關。

周代將《雲門大卷》作為「制禮作樂」的祭祀天神的舞蹈,這說明了黃帝在戰勝蚩尤之後,在周代已經不僅是民間傳說里的統一之王,而且已經上升為神的代表,這是有比較深刻含義的。

還有,《大章舞》作為周代的祭祀性樂舞,《大章》祭祀的對象是「地祇」,也就是地神。

《大章》原本是唐堯時代記功性樂舞,根據傳說它的內容原本是為祭祀上帝,並由堯的臣子質所創作,後來的秦國呂不韋在他所主編的《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中記載:

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

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周代的《六代舞》也有把這一樂舞稱之為《大咸》的。根據古籍《周禮·春官宗伯下·大司樂》中的記載,祭祀唐堯的樂舞《咸池》,原本祭祀的對象是黃帝。

到了唐堯時代,如果有所「增修」,那也就是在基本保持原名的

基礎上改叫做《大咸》。如果「樂體」沒有什麼變化,就把原名改掉,叫做《大章》。據此可以看出,周代將《大章》列入《六代舞》,大約是更多地

保留了唐堯時代樂舞的面貌。還有,《大韶舞》是傳說中祭奠帝舜的樂舞。舜是古代的賢明君主,古籍《尚書·舜典》記載他曾經巡行四方,咨詢四岳,善選賢人。因此,周代以此舞祭祀「四望」,也就是四方,還有的說是指名山大川,或者是日月星海的。

傳說舜命夔以樂舞教育貴族子弟,因此這既是帝舜文德,又被後人提煉為中庸之德,大約《大韶》樂舞也具有「中庸」為美的特點。

對此,史籍中多有記載。如古籍《尚書·堯典》記載《韶》時用「八音克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這便是說人們用器樂音律之間的配合,來達到人神溝通、協調的作用。

南宋學者羅泌在《路史·後紀》中記載:

韶者,舜之遺音也,溫潤以和。

《大韶》經過了周代確立,又經歷了歷代傳衍,最終它成為了「文舞」代表作。除去享受了皇家王朝尊敬之外,還受到民間喜愛。

湖南湘潭的韶山,就流傳著古時舜帝曾在此演奏過《韶》樂,以致吸引了鳳凰飛翔,麒麟歡舞,韶山這個地名由此得來也與它有一定的淵源。

廣東韶關附近有一塊巨石,名為「韶石」,傳說這就是當年舜帝曾經巡遊此地。舜帝曾經在這里演出過《韶》樂。

如果聯想到《大韶》舉行往往是「拊石擊石,致舞百獸」的情形,似乎這《大韶》之樂與石制的樂器有關,也許石頭也是樂舞表演時的神聖「道具」吧?

《大韶》不僅有隆重祭祀意義,在長期發展中也逐漸豐滿,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相對有機統一,具有很高藝術欣賞價值。

據後來的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左丘明所著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記載:

吳國公子季札曾經游歷衛、鄭、徐等國。到達魯國時,自然要求觀賞周代樂舞。他對《韶》是極力推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嘆為觀止。

據《論語·述而》記載,孔子曾經在欣賞《韶》樂之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稱贊這支樂舞是盡善盡美的,可見人們對它評價之高。還有,《大夏》原本是人們歌頌夏禹的樂舞,後來周代人們把《大夏》用來祭祀九州山川,大概是因為禹是古代以治理洪水而傳頌後世的。古籍《尚書·大禹謨》中記載:

禹克勤於邦,克倫於家,敬承堯舜,外布文德。

閱讀全文

與舞蹈技巧雲門大卷視頻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