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學樓的樓面活荷載標准值多少
教學樓的教室樓面活荷載標准值為2.5KN/m2; 階梯版教室樓面活權荷載標准值為3.0KN/m2;試驗室、閱覽室樓面活荷載標准值為2.0KN/m2;走廊、樓梯和其他可能出現人員密集情況的場所樓面活荷載標准值為3.5KN/m2.
⑵ 教學樓首層層高都要比標准層高一點么為什麼啊
設計的問題!
1、首層的層高決定在它本身的使用功能(不光是教室了,比如設備房,圖書室了),基於使用功能的原因,影響它的層高的因素有它的裝飾和其它專業要在頂層做的;
2、設計的問題了,一般的設計除了考慮它的使用功能外還有常識了,首層的標高高,中間是標准層,頂層標高小。如:外牆的的顏色,底下重(或暗色了)中部其它的了,頂層亮色;和人一樣要站穩了。
我的答案應該是較全的,你要評價的了???????
⑶ 教學樓的每根柱子的大小都一樣的 么怎麼設定柱子的大小的有什麼標准么一般教學樓的柱子會多大
一般的教學樓都一樣大柱子 柱子截面大小和樓層高度及數量有關 還和平均每平方米荷載重及你採用的混凝土強度有關
一般a*b=1.2GNA/uf
就是說柱子的面積等於這個柱子的負荷除以混凝土抗壓強度
⑷ 請問一下,6度區的中學教學樓,20米高,是不是要按7度區計算呀能講的詳細點嗎,具體哪本條文規定的,謝謝啦!
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2008,將中學教學樓分類為「重點設防類」。
第3.0.3條
2.重點設防類應按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
⑸ 大學教學樓建築設計以滿足哪些規范
大學建築教學樓的設計首先要滿足《建築防火設計規范》、《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其次滿足上述規范條文外還需要滿足《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外牆保溫工程技術規程》、《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公共建築設計標准》、《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無障礙設計規范》、《建築地面設計規范》,《建築玻璃應用技術規程》等和地方《民用建築強制性條文》等相關規定
⑹ 請問學校教學樓與住宅的間距標準是多少米
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建設部的規定,教學樓間距要大於樓高的1.2倍
⑺ 關於中學標准教室尺寸
中學教室取6.3*9.0,6.6*9.0 ,6.9*9.0。
《中小學教室規范》
第3.9.1條 合班教室的規模宜能容納一個年級專的學生,並可兼作視聽教屬室。
第3.9.2條 合班教室宜設放映室兼電教器材的貯存、修理等附屬用房。
第3.9.3條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納兩個班的可做平地面;超過兩個班的應做坡地面或階梯形地面。
現代的階梯教室多配有投影儀、音箱等多媒體組合,一般在講授公開課時使用。階梯教室的大小沒有統一規定,而是各學校建設時自己決定,小的能容3~4個班百餘人,大的能容千人左右,作禮堂、報告廳使用。一般情況下階梯教室不做個別班級的固定教室而是公用,因此空閑時可做自由自習教室,或由有活動的班級(例如召開班會)靈活使用。階梯教室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一道風景線,成為大學開放胸懷、自由的學術氛圍的象徵。
在擴招以前,階梯教室一般是自成體系,建在特定的地方,隨著大學的擴招,很多大學的教室都改成了階梯教室,階梯教室開始進入到教學樓裡面。
⑻ 如何進行教學樓標准教室的設計
首先要看教學樓是來小源學中學還是大學,而且還要看裝多少人(每班人數)。這直接決定了每一排座位的間距,也就間接決定了教室的大小。
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86關於教室的內容:
普通教室
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於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5600mm的橫向走道。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先計算人數,然後按照以上標准合適的裝下這些人就行了。
⑼ 大學教學樓走廊寬度標准
內走廊寬度不應小於2100mm,外廊及單面內廊的寬度不應小於1800mm。 行政及教師辦公用房不應小於1500mm。
走道高差變化處必須設置台階時,應設於明顯及有天然採光處,踏步不應少於三級,並不得採用扇形踏步。外廊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低於1100mm。欄桿不應採用易於攀登的花格。
走道的寬度,根據使用人員的人數,按照防火設計規范和學校設計規范的要求,確定疏散寬度。
教學樓走廊設在中間(走廊兩側均有房間或教室)或設在一側的走廊且安裝有窗戶封閉的,均屬於室內。設在一側的走廊不安裝窗戶封閉的,則屬於外廊。
教學樓建築設計規范
一,總則:
教學樓建築設計尚應符合現行《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及國家現行的有關標准,規范。
二,總平面布局:
1,學校應有總平面設計,經批准後,方可進行建築設計。
2,教學用房,教學輔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務用房,運動場地,自然科學園地及生活區應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系方便,互不幹擾。
3,風雨操場應離開教學區,靠近室外運動場地布置。
4,音樂教室,琴房,舞蹈教室應設在不幹擾其它教學用房的位置。
5,學校的校門不宜開向城鎮幹道或機動車流量每小時超過300輛的道路。校門處應留出一定緩沖距離。
6,植物園地的肥料堆積發酵場及小動物飼養場不得污染水源和鄰近建築物。
三,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的組成與平面布置
1,中小學,中師,幼師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的組成,應根據學校的類型規模,教學活動要求和件宜分別設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學用房及教學輔助用房;普通教室,實驗室,自然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史地教室,語言教室,微型電子計算機教室等。風雨操場應根據件和情況設置。
2,教學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單內廊的形式。
3,教學用房的平面組合應使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和有利於疏散。
四,普通教室
1,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2)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3)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600mm的橫向走道。
2,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3,黑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於1000mm, 寬度:小學不宜小於3600mm,中學不宜小於4000mm。
(2)黑板下沿與講檯面的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mm; 中學宜為1000-1100mm。
4,講台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m,寬度不應,小於650mm,高度宜為200mm。
五,美術教室
1,中小學美術教室宜設教具貯存室。中師,幼師美術教室宜由教室及教具貯存室,工作室,陳列室等附屬用房組成。
2,美術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美術教室宜設北向採光,或設頂部採光。
(2)對有人體寫生的美術教室,應考慮遮擋外界視線的措施。
(3)教具貯存室宜與美術教室相通。
(4)教室四角應各設一組電源插座,室內應設窗簾盒,銀幕掛鉤,掛鏡線和水池。
六,語言教室
1,語言教室宜設控制室,換鞋處等附屬用房。
2,當控制台設於鄰室時,二室之間應設觀察窗,窗的設置應能滿足教師視線看到教室每個學生座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