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發布時間:2020-12-13 05:21:15

⑴ 課堂探究活動有效實施有哪些基本策略

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策略之一,要重視氛圍營造和情境創設。
在競業園有效課堂上,有兩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氛圍與情境。課堂的開始,對課堂氛圍進行營造,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顯得格外重要。營造氛圍的標准就是師生迅速建立起一種情感溝通,心理學研究表明,這是一種有利於信息傳輸的,以此為基礎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創設的要求則是從學科出發,設計一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場景,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內容上來。比如課間教師播放音樂、視頻、設計課堂的口號等(以不影響學生課堂休息為前提),上課鈴響,教師情緒飽滿的走上講台,滿面春風的向學生致意:「剛才的音樂非常好聽,同學們聽到了什麼?告訴老師??(稍頓),對,有流水聲,鳥鳴聲,歡笑聲,哦,有的同學還聽到了花開的聲音,太棒了,這是一首描繪春天的樂曲,寫出了春天的美好。」至此,師生的情意已達成了一種溝通,非常和諧、融洽,單從氛圍營造的角度看已經把文章做足,但更重要的任務在後面,教師娓娓道來:「毫無疑問,大家都喜歡春天,所以關於春天的音樂、詩歌、散文、書畫就格外多,可以說舉不勝舉。朱自清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春》,讓我們一起欣賞。」後面的話教師巧妙的創設了一個能激發讀書的情景,流暢的引出課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策略之二,有效課堂應怎樣「感知目標」?
課堂學習目標是備課組與教師精心研究課程標准,深刻理解教材,深入了解學情的前提下形成的,能否變成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而變成師生的課堂動作,還要看學生對目標的感知程度。「學習目標」是當堂學習的總目標,是指針,是總領,而「感知目標」這一環節本身也有要求,就是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教師設計的目標變成每個學生自己的目標。那麼怎樣感知呢?案例呈現是這樣的,教師:「同學們課下按要求很好的預習了課文,根據你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過去學習的經驗,今天的課堂上,你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在有學生呈現了自己的目標之後,教師適時呈現當堂學習目標:「同學們的學習目標很明確,說明大家的預習很深入,老師也設計了一個當堂的學習目標,對你有借鑒嗎?思考1分鍾」,當學生躍躍欲試時,教師發布指令:「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這種感知方式是從學生的預習問題開始的,體現了教師的以學定教意識,但同時,為避免學生的認知的片面膚淺,教師適時投放目標,給學生的感知一個補充,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自己的見解,最後把目標告訴同桌是點睛之筆,這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明確了自己當堂的學習目標,又使每個人在自我心理暗示的同時,接受了別人的監督,使自己的課堂學習不僅有了來自老師同學的外在的壓力,更有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兩種力量使學生在課堂上格外主動、積極。這里不必多舉例,只有當目標變成學生自己的目標,就實現了「要我學」為「我要學」,當學習變成了學生自己的事,就有了內驅力,我們的教學就變得格外有效,教學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 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有哪些

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自主發展的舞台。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願望才能得以實現。利用課余時間,盡量去了解學生,充分的接觸是建立朋友式師生關系的基礎。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准備
緊盯教學內容是教師准備的一方面。「不打無准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備好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繫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⑶ 談談您認為什麼樣的課堂是有效的以及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1.教師要想方設法的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因為教材畢竟是面向所有學生的,由於各地校的發展水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關心的熱點也不同,教材很難作到吸引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師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設計教學,以保持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2.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希望他們解決什麼問題,讓學生知道要學會什麼要了解什麼,因此,要給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達到一定的效果, 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感到學習充實,收獲大。3.充分的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怎樣啟發學生,怎樣提問學生,怎樣引入和創設學習情景,怎樣鞏固練習,以及怎樣的結束等,也就是教學程序的設計,是有效課堂的關鍵。下面談談我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1、怎樣吸引學生
吸引學生的主要方式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字:聯系、挑戰、變化、魅力。所謂聯系是制教學設計要聯系學生的客觀現實和數學現實,使教學內容不是空洞無物而是有意義的,是與其已有經驗和知識有聯系的。挑戰自然是制教學任務對學生具有挑戰性,平庸拖沓的教學安排不可能吸引學生,一題解畢,誰還有其他創新的解法?類似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都能吸引學生。變化是教師在學生注意力渙散或情緒低落時,改變教學的形式、講授的語速語調等,重新將學生的注意力拉會到教學中來的手段,比如,上課採用多種教學形式,穿插多種教學任務如猜想、觀察、聽講、思考、操作、自學、討論、演算、小組競賽等等,最後一種吸引學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師自身的魅力,比如得體的儀表、精彩的語言、揮灑自如的教態、簡練漂亮的板書、親切的語言、熱情的鼓勵、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維、嫻熟的解題技巧,都會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如果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這些精神需要,效果將會持久而巨大。
2、怎樣啟發學生
有些教師喜歡越俎代庖,把知識嚼爛再喂學生,結果數學課上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學生覺的學習毫無挑戰性,索然無味。另一些教師不贊成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以為問題出在教師講的太多,於是,他們增加學生練的時間,或是輔一師生間的頻繁問答以減少教師講的時間,但結果學生被教師的問題牢牢的栓住,沒有機會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疑問,遇到新問題常不能舉一反三,這樣的教學仍然不具有啟發性。
啟發學生的關鍵有以下幾個字:定向、架橋、含蓄、揭曉。首先,美國匹茲堡大學有一本用於師資培訓的教學案例中,搜集了這樣一個案例。這堂課的內容是探究各種集中量數(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的定義。兩個執教教師准備用建構主義的思想,不直接教給學生這些定義,而是給每個學生小組寫一組數據並標明該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個是多少的卡片,讓學生自己通過製作圖表、歸納、再用其他卡片檢驗的方法。得出這幾個量的定義。兩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基本相同,課一開始,教師用了約5分鍾的時間與學生討論什麼是「發現」,怎樣發現數學。然後教師出示一張卡片的樣張,告訴學生每一組都會得到這樣的一張卡片,要求學生作兩件事:一是用方格紙畫出每一組數據,寫下自己的發現,寫下這四個概念的定義或者有根據的猜測。然後,教師再次提醒學生尋找線索和模式。。可是,課上最初的幾分鍾都出現了學生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情況,這恐怕和兩位教師都沒有作好「定向」就匆匆進入探究活動有關。其實,學生很有可能不清楚既然卡片上已經寫了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為什麼還不知道什麼是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而要他們給出猜想。於是教師不得不再一次地說明任務,影響了教學的進度。
明確任務以後變可以進入探究,但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往往回難住學生,所以,教師課前要為架橋鋪設路作好准備,教師有了解在探究的問題與學生的現實之間存在多少差距,考慮設計哪些問題或哪些活動能夠化解困難,怎樣創設問題情景,怎樣問問題可以含蓄地啟發學生。
這里要特別強調含蓄地架橋,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提示太直截了當,就失去了啟發的本意,所以,最好是通過引導學生先從事某些活動,解決某些比較容易著手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比如,利用實物、模型、實例、示意圖等直觀化手段啟發學生從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等活動中得到結論,形成思路。
3、怎樣提問學生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問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時地得到教學的反饋,可以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提供形式參與教學、互相討論和交流的機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有一些學生就因為一次出色的回答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成功感受,從此愛上了數學。
對所提問題的設計是提問質量的關鍵。一個新知識剛學完,為了達到及時反饋和強化的目的,教師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因為簡單的問題不具有多少思考性,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所佔的比例比較少,尤其在一些較好的班級和學習內容有相當難度的課,大部分的課堂提問對學生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甚至熱烈的討論和爭辯,學生會覺得問題問得比較有深度,教師也能夠比較准確的反饋。在課堂上還要滿足少數學生的需要。
因為設問的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的思考,所以,教師提的問題應明確易懂,不能太大,讓小時摸佈道邊際,如果需要,可以將這樣的大問題改換成一個具體的問題或者若干個小問題。所提的問題應該表述的很清楚,避免所提的問題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而給解決問題造成不必要的干擾。所提的絕大多數問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發問後教師要適當停留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對學生的回答要認真傾聽,予以中肯和明確的評價。如果學生不能回答,教師必須盡快辯明原因,是問題的難度不適應?師生之間的感情渠道不暢通?還是班級的學習風氣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
4、怎樣引入和創設學習情境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備課時,教師通常都要絞盡腦筋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
一般說來,一個導入至少需要完成下列四個任務中的一個:引起注意、激發動機、建立聯系和組織指引。比如,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有一位教師在前一天向學生布置了讓他們任意畫幾個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畫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第二天,教師讓學生考老師,只要說出兩個角的度數,教師就一定能夠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學生都想難倒老師。教師問「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導入了新課。這是一個用活動、用問題引入的好例子,圓滿的完成了導入的四個任務。教師先用學生活動的模式讓學生考教師,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考不倒的經歷中激發起學生也要學會的強烈動機;教師的引入既建立在前一天作業的基礎上,又完全緊扣新知識,加強了新知識之間、知識與引入之間的聯系;最後教師的點題指引學生三角形內角和是有規律可循的,揭示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問題式導入的關鍵在於創設精彩的問題情境,它既是吸引學生又能夠與新知識密切聯系。
除了以游戲、實驗和觀察等活動產生懸念和問題的引入方式外,還有一種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師的講授。比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熟悉的事物著手問「做一鍋湯,要知道味道好不好,怎麼辦?「旁敲側擊,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他們將要學生的用樣本估計總體的統計思想聯系起來。如果教師實在找不到更好的引入,可以開門見山說出課題。
5、怎樣探究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要求教學過程要在探究活動中展開,也就是說,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學都要體現數學化的教學思想,要揭示數學的形成過程。
組織學生探究之前,教師必須經歷過探究,思考過概念的本質是什麼,學生的現實和數學現實中有哪些與本質類似或有聯系;也推導過公式和定理,對哪些思路走不通,哪些思路能走通但是麻煩,哪些思路是捷徑胸有成竹。有些教師就曾因為隨口說出「那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吧」,而盲目地與學生一起探究,結果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對問題的難度估計不足,無法啟發和指導學生,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
組織學生探究時,教師要控制時間,掌握各環節的節奏。開始可慢些,保證每位學生都明確探究的問題,之後,再進入真正的探究,否則,匆匆忙忙,不是有同學沒有審清題意走錯方向,就是有同學在別人起步的時候就以掉隊了。磨刀不誤砍柴工,明確任務階段寧慢勿快。當學生集體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的探究經驗常常很有借鑒作用,教師可以用直觀的教具、圖象或精闢的語言等做有針對性的啟發;當學生探究誤入歧途的時候,教師可以點一下為什麼行不通,然後把學生引向正確的思路;當學生探究的思路可以但繁瑣的時候,教師應及時肯定,指出更優的方法,鼓勵學生另闢蹊徑。有時學生的探究成果非常豐富,尤其是做一題多解的探究奇思秒想不斷涌現,這時往往最難控制教學的時間,不過,「保底不封頂」的原則應該遵守,教學的基本任務要完成,學生的創造成果要盡量多地在課內交流,課上沒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過類似:「學習園地」的渠道公布。探究完畢,教師要組織學生反思回顧探究的過程,總結有過的探究思路,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除了完成教師安排的探究任務,學生自發地發現可探究的問題對學生的發展也很重要,教師平時多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提出不同的意見,這樣教師的備課和應變能力要高。
6、怎樣鞏固
光聽不做、不講、不練、不背、不經常地復習,就算聽懂了也回忘記,難以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所以教師在新知識的探究、操練和復習中都會盡可能多地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以加深、鞏固和強化學生所學的知識。
鞏固和強化知識的方法主要是加強記憶和反思。首先應利用記憶規律,無論在新知識的探究階段,還是在鞏固和強化階段,教師都應該設法幫助學生記憶,減少遺忘。鞏固的第二個重要方法是反思。將新知識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使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成為待學知識的生長點。當學生進行到一定程度後,教師用帶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再組織,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綜合理解,降低知識的記憶量,促進記憶。
鞏固和強化的常見方法是解題,教師設計安排的題目有剃度,不過解題應不僅僅限於完成書面習題,有時也可以用游戲或競賽的方式。變化的學習方法比單調的練習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7、怎樣結束
盡管有時因為沒有控制好教學節奏,教師不得不草草收場,但其實這一階段仍然是一堂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階段,教師可以歸納和小結,再突出重點內容,提醒學生要注意或避免的錯誤,贊揚在課上表現突出的學生和他們的思想方法,起到回顧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將學習適當引申,開闊學生的眼界,也可以利用課與課之間的邏輯聯系,帶出下節的課題,埋下伏筆。

⑷ 哪找《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試題,繼續教育考試用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版B 2、B 3、A 4、C 5、C 6、B 7、C 8、A 9、B 10、D

11、B 12、A 13、A 14、D 15、A 16、B 17、B 18、A 19、C 20、D

21、A 22、B 23、C 24、A 25、B 26、C 27、B 28、A 29、D 30、B

二、權多選題

31、ABC 32、ACD 33、ABD 34、AB 35、ABC 36、ABC 37、AB 38、BCD 39、ABCD 40、BCD

三、判斷題

41、錯 42、對 43、對 44、對 45、對

46、對 47、對 48、對 49、對 50、對

51、錯 52、對 53、錯 54、錯 55、錯

56、錯 57、對 58、錯 59、錯 60、錯

⑸ 如何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評價激勵策略

一、要發自內心,充滿真情 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心理學認為,人的任何認知活動總是伴隨著情感,是在情感的影響下進行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被賞識的渴望。在課堂上,教師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熱情的鼓勵來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激勵學生的學習慾望,同時也能更好的激勵他們的質疑與探索精神。因而,它要求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不能僅僅是以"對"或"好"來做簡單的評判,必須是發自內心、充滿真情的。 二、要體現公平 保護自尊 公平公正幾乎是每個學生對他們所信賴的老師在工作上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每個學生在班集體中對維護自尊的渴求.新課程的實施中,老師們在激勵評價方面用了好多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熱鬧而具有活力.然而,當一堂課結束後,常常會聽到孩子們津津樂道的不是學過的知識,而是獎品的多少及老師獎勵"不公平"的牢騷. 三、要多種方式 避免生厭 在新課程的課堂上,許多老師毫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與激勵,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幫助學生提高自尊和自信,鼓勵學生持續發展。但在具體的操作中,不少老師的激勵性評價方式單一,一段時間後,學生也就有了厭倦情緒,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多種方式來實施激勵性評價。激勵主要有語言激勵和物質激勵。物質激勵是課堂上最盛行,花樣最多的激勵方式,主要有標志類型和實物類型,它是特別容易產生效果的激勵措施,但又是費力低效,層次比較低的激勵方式.因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以能否產生積極的效果為出發點來考慮激勵的方式。當語言則語言,當實物則實物。 四、要恰如其分 莫搞點綴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雖然願意積極參與其中,甚至願意展示自己,但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擔心自己不能完全理解所學的內容,害怕自己出錯招來同學們的嘲笑,顧慮自己不能取悅於老師,因而,學生的注意力總是關注回答問題的對與錯,處於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應運用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根據其具體情況給以恰如其分的激勵性評價,使學生獲得安全的感覺,獲得情感的補償,獲得自信的力量,獲得取勝的勇氣。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激勵性評價,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信,促進了學生的持續發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過多的誇獎會讓學生習以為常,無動於衷,起不到鼓勵作用。對教師而言,最根本的應關注是否有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誇獎,能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的學習態度。對學生而言,教師應讓學生在認識到自己優勢和進步的同時,也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樣的激勵,也才是成功的激勵。

⑹ 如何更有效地實施探究性教學策略

1.《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的界定:
(1)本課題研究的是「十一五」時期我國基礎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問題,即建設小康社會和創新型國家時期,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這一時期我國基礎教育的特點是:以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為目標,貫徹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法」,深入開展以課程改革、考試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改革試驗,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創新正在成為教育工作者的行動口號。這既是本課題所面臨的國內教育的形勢背景。
(2)本課題所說的「課堂教學」主要指中學的課堂教學,也涉及小學的課堂教學,即中小學傳統意義上的每節課的教學和廣義的由教師按計劃組織的室外乃至校外的學習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涉及到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問題;也涉及到課堂教學中師生教與學的理念、教與學的內容、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和教與學的管理及教與學的評價等多方面問題。
(3)本課題說到的「有效性」,是指新時期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中實際產生的教學效果問題。涉及到有無效果和效果好壞等幾種情況。課題研究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有的理念,和從「十一五」基礎教育承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戰略任務出發,建構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計劃、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等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如何能夠得到迅速提高的問題。即找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等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4)「策略」指的是達到一個目標所採取的步驟、方法和途徑。本課題所說的『「教學策略」指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取得預定的效果所採取的方式和方法。
總之,本課題研究的是:在「十一五」時期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精神,深入開展教育改革、強調教育創新的形勢下,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學效果如何迅速提高的方式、方法問題。
2. 課題立項的背景 :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主渠道,是體現師生主導和主體地位的主戰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向教育領域的全面滲透,社會對教育日益重視並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學技術方面,以信息化為時代的特徵,已成為促進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的生長點。各個國家都將知識創新、自主創新作為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擺在突出的位置。科技創新之路,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教育。這種認識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各主要發達國家都非常關注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尤其是關注課程改革,特別是其中的核心問題——課堂教學改革。於是教育改革呈現出十分活躍的局面。「十一五」期間圍繞新課程改革,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思路、新的經驗、新的實驗會層出不窮,在這種形勢下研究提高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強烈的針對性、迫切的時效性,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極其重大。

當前,課堂教學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已受到包括我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關注。這就要求我們尊重教育規律,以人為本。使課堂教學從內容到形式,更強調學習者過程的體驗,使學生用輕松活潑、易於理解、樂於接受的主動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重視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創造性與開發性思維的培養,強調價值觀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學生成長規律,突出學生個性發展是新形勢下課堂教學的特點 。比如美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掀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課程標准運動,這次運動的思想內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新的課程標准推動下,他們形成了最佳實踐的課堂建構策略是:內容整合的教學單元策略,小組活動策略,表現學習策略,真實性體驗策略,發展性評價策略。(見《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胡慶芳、程可拉的文章《美國新課程標准推動下,最佳實踐的課堂建構》)。
根據對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調查的結果發現:我們已在構建我們的課堂教學策略,一方面產生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其一,如何進一步通過課堂教學改革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目的的實踐和研究,在我國已經全面展開。從課程門類設置、大小課堂的試驗、課堂教學內容(教材)、課堂教學結構、到大小課堂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及評價考試方式等全方位的課堂教學改革試驗逐年深入。啟發式的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理念、研究性(探究式學習)課的設置等正在深入人心。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許多學者主要採取了三種課堂教學策略:即主動發展的激勵策略、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求異創新的思維策略。這些為我們深入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研究資料與實踐經驗;
其二,由於受升學考試和傳統理念做法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於被動狀態、忽視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抑制學生智力能力發展的情況,仍然大有所在。如,從課程設置、內容(教材)安排、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整體情況來看,不利於學生成長成才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的傳統獨白式教學,仍是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主流模式;課堂教學中缺少恰當的師生對話、師生互動和師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圍 ;學生學習強度大,教師教學任務重,課堂教學手段與技術滯後等情況也還沒有得到改變。
因此,這些情況從正反兩方面影響著我們取得課堂教學效果,一方面積極有益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和實踐會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獲取與提高;另一方面盲目錯誤的課堂教學理念和實踐會把課堂的教學的效果引向邪路,甚至產生與素質教育相背離的相反的效果。在此,我們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與研究課堂教學的改革結合起來;反之,深入地開展教學改革,必須注意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故,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關繫到課堂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如果不注重有效性,或沒有實效,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事倍功半,以至不能很好的完成素質教育的預期任務。如果注意了有效性,或有有效性,但不能正確的理解,或片面理解了有效性,其結果,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同樣不能實現實施素質教育的大目標。
現實情況是人們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性認識不足,把握不好,研究不夠。表現在課改實驗和日常教學過程中:一種人只從高考上看課堂教學效果,另一種人從課堂教學花樣翻新的形式上看效果,還有的人強調素質教育,在談教學效果是把素質教育與高考對立起來,也有的人似乎根本不管效果,只重播種不去收獲。可以說眾多教師對課改茫然、困惑很缺乏深入地學習和了解。甚至有人持懷疑和反對的態度,這些在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實施推廣過程中的課堂教學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現。
但是,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也有許多有關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好做法、好經驗值得總結和研究推廣。例如,要提高課堂有效性,首先要端正有關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克服形而上學思想;其次要從實際出發,研究、編寫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標;第三要研究課堂教學的創新,即研究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學習方式、課堂教學的民主與創新等問題;第四要研究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有助於檢驗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性的評價體系。
總之,在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下,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上都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立項開展專題的研究,總結有關的正反經驗是十分必要的。這正是確立本課題並組織全國范圍的學校進行攻關研究的背景。
3. 選題的意義和研究的價值:
(1)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工作精神,為學校系統更好地解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切實提高新時期教改形勢下的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新的理論上的保證和新的實踐上課學習借鑒的依據。
其一、理論上:針對實施素質教育形勢下,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重視不夠,仍處於盲目狀態的情況,開展相關的理論研究。界定實施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等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研究普遍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內涵;探究素質教育下課堂教學的規律;最終,從理論上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明確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意義,增強參與課改努力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自覺性,克服盲目性。
當前,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新課程和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一項戰略任務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面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所涉及的問題千頭萬緒。經過幾年的探索與思考,人們所形成的共識是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促進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因而大力推進中小學課程和教學改革也成為了當前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而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的指引下,制訂《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頒發各學科的課程標准,組織編寫多樣化的教材,逐步形成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運行機制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要落實到課堂教學,而且都要體現在教學的有效性上。
課堂是人們有計劃地開展教育活動的時空集合體。它既是一個有目的性的自主行為群體,又是一個人際交往高密度的社會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因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過去是、當今依然是我國中小學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學改革、課程改革要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就是要「聚焦課堂」、「決戰課堂」。通過高效的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對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對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而且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過程。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民主與創新實踐研究,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對於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於培育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
本次新課程改革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因此可望在一個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層次上對課堂教學模式和它具有的有效性開展研究:
①倡導「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觀,課堂教學目標惟有同時關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多個方面,才能真正地、全面地實現人的素質的提升。
②倡導開放、生成的新知識觀,即強調知識的內在性、動態性、開放性、生成性,視課堂為開放、動態、生成的知識系統。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是教學領域中發生的一系列生動事件,是師生基於教材文本相互交流,民主對話所產生的意義、價值,是知識、情感、個性、素質持續不斷的創新生成。
③倡導創生、建構的課堂教學觀。課堂教學的創生取向與新知識觀的內在精髓是相通的。在創生取向的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教學成為教師與學生圍繞知識資源進行雙向建構的活動。
④倡導關注過程、尊重差異的課堂教學評價觀。關注過程的評價旨在倡導、鼓勵學生從事知識的探究活動,體驗知識的原創過程,感受知識生成的激動與歡欣,釋放知識過程性的教育功能,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造。課堂教學評價除了具有共同的內容、標准、要求,還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課堂學習差異的尊重,實質上是尊重知識的多樣性與人之存在的個體性。
在理論層面上,在研究如何進一步澄清一些基本理念的內涵,如何進一步促進新理念與傳統教育觀念的有機融合;如何進一步理順新課程理念與傳統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的關系;如何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評價體系,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如何因地制宜的選編適合本地本校學生需要的地區、校本教材等等問題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地研究課堂教學改革的這些方方面面到底取得的效果如何,有無有效性。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深入研究和驗證。
其二、實踐上:有關課改的新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時,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從實踐操作層面看,新問題主要表現是:
第一、課堂教學表面熱鬧,學生的自主學習流於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陷入誤區。在學習方式上,人們普遍將「發現學習」認定為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有意義的學習的發生並不是以某種學習方式為條件的,接受學習不等於機械學習,發現學習也並不等同於有意義的學習。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各自適合運用的情況。而真正的自主學習離我們的課堂似乎還很遠。什麼是造成我們課堂學習方式轉變的主要阻力,怎樣在發揮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中融合新型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基礎學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這里涉及到忽略實際情況,形式主義地實施各種課堂教學改革措施,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背離的問題,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和解決。
第二、在課堂教學信息化的過程中,表現出課件使用失當,教學藝術缺乏。在當前課堂教學中,人們對教學藝術好像突然失去了興趣,在談及教學現代化時,似乎就是指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好像課堂教學不用多媒體就意味著落後沒有創新。教學媒體與技術的運用,本身並沒有過錯,問題出在人的思想上。只有當教學媒體自覺恰當地為教學藝術服務時,才能取得錦上添花的教學效果,也才能真正實現教學創新,體現出教學媒體的價值。如果忽略對教學本身內容的扎實鑽研,對教學藝術的追求,而片面強調課件的運用或者對教學技術過分依賴,只能導致教學技術化的危險傾向。這種並非課堂教學真正創新的現象在人們教學實踐中還廣泛存在著。這里也涉及到了教學上的形式主義與提高教學有效性相背離的問題。
第三、基礎教育階段性之間出現不和諧的現象,課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銜接問題。如低年級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改變後,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卻跟不上,以致在一些城市,由於新課程改革是分區分步驟推進的,因而在招生中出現實驗區學生不如非實驗區的受歡迎這一局面。而實驗區的學生到高一階段的新學校後,有許多課程要補習,原有的課堂學習方式出現不適應症狀等等。顯然,高一階段的課堂教學改革必須緊密跟進,必須與低階段的課堂教學自然銜接,這樣才能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才能真正促進人才的培養。小學與初中階段之間也存在這類問題。這里也涉及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第四、在教學內容上,從教材的選編到具體教學環節內容的安排仍然是:上級規定什麼就是什麼,教師說了算,學生沒有發言權、沒有參與的被動局面。這無疑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提高。
第五、在教學改革中,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考與素質教育對立,表現為課堂教學中只講考試的內容,以考試的效果評價課堂教學,忽視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這種教學即使有較強的效果,也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解決課堂教學上的諸多問題和環節存在的困惑的辦法,可以尋求到或構築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時代要求,又帶有學校特色的、民主與創新型的、有利於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課堂教學方案、辦法或模式。為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學生的素質,提供可行性強、實踐性強的參考和借鑒依據。這一課題的研究還可以取得另外兩個收獲:
(1)端正教師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科研工作中的務實態度,為學校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師提供經驗。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成為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直接參與者。教師通過教育科研尋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可行性的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也在實踐的探討和反思中促進自身的成長。抓住本課題的研究,推動全體教師向務實性的研究型教師方向提高,反過來又可促進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2) 探索總結以「求真務實」的科研為導向,促進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整體辦學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驗。
學校堅持以「求真務實」的科研為導向,從國際國內大背景出發,立足本地本校實際,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的立項,採取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革的做法,達到帶動全面工作提高學校實施素質教育辦學水平的目標。還可藉此辦出學校的特色,摸索出創建實施素質教育形勢下的教學特色、課堂教學特色學校的經驗和模式。
總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課程教學改革,積極倡導「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今天,我們提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組織全國范圍的學校進行研究,不僅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是現實的需要;而且勢必會產生強大的輻射作用,形成一套系統的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以及一批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強的模式在內的研究成果。

⑺ 您認為什麼樣的課堂是有效的以及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給學生一個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一個老師的責任。在人生學習的有限道路上,老師就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涯中的領路人,而我們就要把孩子們引領到一個最肥沃的草場上,讓他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覓食營養豐富的食物,讓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不曾有什麼教學經驗的我在心中很是疑惑的是,每天馬不停蹄地趕課,眼睛盯著同年級組的進度,不斷地調整著我的語文課堂。
在教師培訓中老師有句話是「在教學中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不僅要將課文內容講好,更重要的是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孩子們的文學素養的積累。是啊,我的觀念中一直也是這樣想得,一兩節語文課不聽、不學,並不會影響孩子們的語文水平,但是沒有了課外閱讀,僅僅把眼光聚焦在課文,讓學生對課文翻來覆去地理解,品琢詞句,卻始終只有井底之蛙的見識。記得我的老師經常說「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在我的心中也像這樣做,盡力去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積極性,但是孩子們課堂上混亂的紀律以及刻無停息的小動作讓我的語文課堂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老師話語漫天飛的「天下」,每天扯著嗓子在呼喚著孩子們認真學習、端坐靜聽,盯著課本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心中卻倍感這種教法的極大局限性。
理想中充滿想像與活力、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幻化成泡影。現在心中真的很佩服魏書生的教育智慧,既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拓展課外閱讀,更羨慕他能夠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我們一個學期圍著轉的課文內容講完。他預留了這么多時間,讓孩子們貪婪地吮吸著知識的養分,讓孩子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我想他所給學生的這種「空白」時間,留給孩子們無限的思索與遐想,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盪氣回腸。
我想,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根據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提問。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並重視其獨特感受和體驗。
相信追求課堂的有效性並不是神話,只要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多多地加以反思和改進,那麼我的目標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實現。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學習態度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我認為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下嘗試:
1、創設情境,營造利於能力發展的教學環境。只有在課堂創設多元化的情感空間,才會使能力的形成融匯於統一的整體布局中,才會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美感、和想像的教學情境中不斷體驗,從而發現學習的樂趣。
2、圍繞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做學問。在問題設計上盡量與學生日常經驗相聯系,力求有實用價值;具有開放性,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過程中獲得學習過程的體驗。
3、圍繞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
讓學生們親自經歷發現、體驗、探究與感悟過程的課堂,孩子們的主動參與使課堂變得生動,充滿生機。
4、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創造。
為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培養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為他們充分發展創設寬松的環境和氛圍,還要盡量創設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處理問題,猜測、操作、試驗、調查、信息搜集與、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
5、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練習中鞏固知識,
學生層次的不同決定了鞏固練習的不同。現在提倡的精心設計板演作業、基礎訓練作業、拓展提高作業等這樣幾種作業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作業的選擇上一定要有分類。批改作業中要仔細分析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別問題。如是共性問題,就要集中講評;如是個別問題,就要個別當面輔導。
6、要重視教學活動的反饋。
教師和學生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和學的活動,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反饋時間要及時。教師要做到每一節課都有反饋,表揚好的做法,提出問題和缺點,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強化重要內容,加深學生對當堂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能靈活理解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要耐心地多講解幾遍並加上適當地練習。(2)反饋方式要多樣、靈活。(3)反饋應該貫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只有師生的心靈不斷撞擊,才會產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師生的情感不斷交流,才會激發人性的快樂。只有通過我們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尊重教育的發展規律,轉變觀,念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⑻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語文課堂有效小結的實施策略

為充分發來揮多媒體教學資自源的優勢,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利用理論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資料分析、總結研究法等多種方法,全面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把培養學生熱愛母語上升到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高度來重視,讓學生在利用微課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提高語文教育教學效率。

⑼ 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課堂是教學的抄主陣地,有效襲的教學策略更是課堂生命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施以現代化民主化、科學化、多樣化的教學觀,從而全方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本文就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這一問題作膚淺闡述。

閱讀全文

與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