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出道幼兒大班教育筆記
你說的范圍太廣泛,是大班備課筆記啊,還是大班學習教育筆記啊?出題太含蓄。我只能以我的理解來回答問題。 大班孩子的教育標准: 1、能整齊有力的地做操,能聽指令變換隊形。 2、能手眼協調的進行各種精細動作。 3、知道保持服裝的整潔,能隨氣溫增減衣物。 4、認識了常見的安全標志。 5、愛思考、愛提問,願意...動手操作。 6、學會數的分解和組成,會加減運算。 7、能觀察出事物的發展變化。 8、能進行續編、創編故事,並能完整的講述。 9、能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10、能有合作意識,願意主動與人交往。 重點掌握部分  語言能力提高訓練一:拼音家庭 一、【課程名稱】:拼音家庭 二、【課程目標】:訓練寶寶認讀漢語拼音的能力。 三、【課程准備】:無需玩教具 四、【課程課時】:10分鍾 五、【課程內容】: 老師教寶寶一個游戲,請寶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法:請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個拼音游戲,組成一個拼音家庭。先請媽媽在寶寶的後背上用手指寫上一個漢語拼音,看看寶寶能不能猜出是哪個拼音並念出來。然後請寶寶在媽媽(爸爸)的後背上,也用手指寫上一個漢語拼音,看看媽媽(爸爸)能不能猜出是哪個拼音並念出來。最後,爸爸、媽媽和寶寶排成一列小火車,依次在後背上寫漢語拼音,並正確的念出。 六、【課程建議】: 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可以准備一些拼音的卡片,先請寶寶當小老師把拼音教給爸爸媽媽後,再開始游戲。這樣既能提高寶寶的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對拼音的認識。
⑵ 教學隨筆 對待缺乏自信的大班孩子,老師應該怎麼做
不要求全責備,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思想能讓天堂變地獄,也能讓地獄變成天堂」外在事物對人所產生的影響究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除了在於這事物本身外,更主要的是我們對它的看法。悲與喜僅僅是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無論什麼事都具有兩面性,聰明的人往往偏重於積極的一面,而愚蠢人眼裡僅僅看到的是消極的一面。...人生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失敗,天將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沒有失敗,沒有挫折就無法成就偉大的事業。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愚蠢的人是把注意力盯在失敗和缺點上,一再失敗,而不能從中獲得任何教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要學著對自己仁慈一些,選擇一個好心情,做自己伯樂,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及時激勵自己。千萬不要對失敗、缺點耿耿於懷。信任每一個學生。一個過多地依賴於教師與家長的學生,他們是難以養成自信心的。可以說,依賴心是自信心的敵人,因此,要樹立自信心,就必須削弱甚至杜絕依賴心。而為了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信任每一個學生,即相信他們都具有自治能力與自學能力,從而放手讓學生作學校的主人、班級的主人、課堂的主人、甚至一切活動的主人。這樣,自然就能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使他們充滿自信心地完成學習任務並不斷地勝利進取。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喚醒心靈,啟迪人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自信地走路。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只有學生覺得自己不再渺小,並且自信在他心中扎了根時,他們才能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挫折,並不斷走向成功。
⑶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怎樣使鼓勵和表揚達到教育效果》
一、整體性的復表揚
就是對幼制兒做出一種整體性的判斷,強調他個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聰明!」「某某真能幹,加油!」「你真棒!」
二、強調過程的表揚
幼兒在完成某一任務或從事某一行為的過程中,對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運用的方法進行評價,強調他的努力。如「你真努力!」「你今天很認真,不錯!」「這件事情你做得挺好,因為動了小腦筋!」
三、強調結果的表揚
即對幼兒某種行為的結果進行反饋和評價,強調他的成績。如「全答對了,很好!」「今天你玩玩具的時候沒有去爭搶,真好!」「你今天吃飯很快很乾凈,不錯哦。」
經常受到強調過程的表揚的寶寶逐漸理解到,某一行為並不等於對自己能力的全面肯定或否定,除了「完成」,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運用的方法也是值得贊許的,哪怕是失敗了,他也不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而會總結經驗教訓,下次做得更好些。這樣,寶寶逐漸學會了直面困難,勇於克服,學會了不以成敗論英雄,也學會了勇敢地承擔失敗。
⑷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
真情實感!
⑸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簡短300字
你好 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後,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著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么亂可不是事兒,於是著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為什麼排隊時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為什麼想當排頭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幹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鍾愛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說:「鍾愛。」有的孩子說:「有時鍾愛,有時不鍾愛。」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著去做,但教師只是選取幾個平時潛質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刻長了,潛質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理解,潛質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煉,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著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齊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於是,我說:「那咱們一齊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咱們怎樣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陳天賜說:「能夠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立刻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馬亦心說:「能夠輪換著當,這天你當,明天我當。」孩子們爭論不休。最後咱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一天選兩名小兄弟姐妹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新的輪流當排頭建立後,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再也不去擠著當排頭了。我也歸納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們總是請潛質強的孩子幫老師做事,只注重孩子的義務而忽視了孩子的權利,只注重孩子的服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長,咱們就剝奪了潛質強的孩子選取的權利,也剝奪了潛質弱的孩子自我鍛煉、自我發展的權利。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鍛煉的機會分給每個孩子。不是嗎? 滿意請採納
⑹ 如何在游戲中培養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隨筆
"語言表達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人們學習語言總是從口頭開始的,而3-6歲是幼兒口語表達的關鍵期,此時如果能給孩子以正確的教育,將會為他們今後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要使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它強調了在語言教育過程中重視語言交際的功能,重視幼兒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在幼兒園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幼兒對角色游戲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和興趣,他們通過角色的扮演主動地與人進行交往。在這種交往過程中語言的表達也會越來越准確和完整,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真正發展。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以下我將從幾個方面闡述我的觀點:
一、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興趣的事人們總是愉快主動地去探索,而幼兒興趣更是如此。因此,在角色游戲中應善於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激活幼兒語言表達的思維,使幼兒主動愉快地去游戲去表達。
1、鼓勵誘導,培養幼兒說的興趣
我們知道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更何況一個孩子。在角色游戲中,我依據班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小獎品的心理特點。製作精美漂亮的小獎品用鼓勵的辦法產生說的慾望。在游戲課上,我針對課本內容製作不同的小獎品。如在開展《商店》這一游戲時,針對游戲內容,我製作了許多的小汽車、小飛機等小商品。在進行角色對話時,誰有禮貌且正確地說出想買物品的名稱,我就獎勵他一個同樣的小商品。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慾望。在此基礎上,我便提高要求,回答完整,說話具體的幼兒優先得到獎品。在角色游戲中經常性的用這種方法鼓勵幼兒說話,時間久了游戲中幼兒也就形成了想說的習慣。對說產生了興趣,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提高了。
實踐表明:正確把握好激勵方式,能使幼兒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因此,在游戲中,我常採用語言激勵:如"你真聰明"、"你真棒";採用了動作激勵,如伸出大拇指,鼓鼓掌;還採用了物質激勵等方法,充分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表達中體驗成功,產生自信,從"要我講"到"我要講"。
2、累積經驗,激發幼兒表達的能興趣
要使幼兒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意願,與人自然地交往,就必須讓幼兒積累一定的詞彙和一定的聽、說的技能,因此幫助幼兒積累日常的生活經驗,使幼兒知道說什麼、如何說顯得尤為重要。為些我們設計了許多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角色游戲,如"打電話"、"辦家家"、"菜市場""商店"……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用普通話連貫地講述自己姓名、年齡、幼兒園名稱、班級、父母姓名、工作單位以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學會用一定的語言進行游戲等等。由於幼兒的年齡小,情緒易激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以直接行動思維為主,所以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開展,如在活動前,老師拿來一個漂亮的小盒子,用富有鼓動性的語言問孩子:"你們知道裡面裝的什麼嗎?"幼兒很好奇,急於想知道,於是老師打開讓他們仔細瞧瞧,哇!原來是一些精美的圍巾手套、衣服、鞋子......他們可想要了,於是老師讓他們到游戲區的"娃娃商店"里去買,這時商店的營業員忙了起來……。孩子在活動區里盡情地玩了起來,慢慢地延長了注意的時間,加大了活動量,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交往機會而且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
對於幼兒來說,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很重要的,《綱要》中就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語言環境"。那麼,我們可以在角色游戲中為幼兒創設一個怎樣的語言環境呢?
1、創設一個自由交往的語言空間
陳鶴琴先生曾說:"注意環境,利用環境,環境是最好的教具。"從某種程度上說,環境就是教育,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可以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游戲交往中得到進一步鍛煉。教師在創設活動區活動和區域性自主學習活動的環境時,應注意在提供多種活動材料的同時,也給幼兒一個自由交往的空間,讓幼兒避開教師的"監護",打開心扉自由地同伴交流,使幼兒的語言結構不斷進行調整和組合。例如,教師在觀察"娃娃家"的角色游戲中,發現這一現象:兩位扮演媽媽的幼兒對同伴態度不好,這時同伴就提出抗議:"媽媽說話是很輕的,不是你這樣的。"於是,一位"媽媽"就與之辯白說:"我是假媽媽,當然也可以這樣了。"而另一位"媽媽"則改變自己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媽媽溫柔地說話,體貼地照顧孩子,並友好地與周圍的同伴進行語言交往,就這樣,幼兒的語言技巧在一個自由交往的語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