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舞蹈教學基本步驟 (基本功和課程)
應該先學定點轉,時間步,方步
⑵ 少兒舞蹈教學大綱
建議你看一些中國舞考級的視頻,孩子比較小要從頭教。
建議第專一節課教勾綳腳,然後屬做一個組合!以後可以把組合難度加強。
後面可以教一些地面的壓腿,開肩,下腰等基功技巧!
技巧的話,有前滾翻、前軟、後軟等,難度不要大。
舞蹈一定要選擇簡單、活潑的,小孩子只要跳整齊了就好看!
⑶ 如何下載少兒舞蹈教學視頻
第一步:先在網上完整播放一遍視頻文件或等整個視頻緩沖完畢.(否則臨時文件來裡面回視頻文件還沒生成)
第二步:在答IE瀏覽器中執行「工具→internet選項」,打開「IE選項窗口」,在」internet臨時文件夾」位置點擊「設置」,在新窗口中點擊「查看文件」,打開」TemporaryInternetFiles」窗口中,就可以看到很多文件。
第三步:按照文件大小排序,文件格式後綴為flv的文件就是在線看完後自動保存下來的文件,這時你只需復制即可。
⑷ 什麼是少兒舞蹈教學法
少兒舞蹈是由少兒表演或表現少兒生活的舞蹈。少兒舞蹈是對兒童進行德、智、體、美、勞綜合教育的重要手段。 少兒舞蹈培訓的特點是邊歌邊舞,形象直觀,易於被兒童理解和接受。
少兒舞蹈對兒童的身體素質、情感、審美、注意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明顯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在幼兒園開展舞蹈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一種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學中,注重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使孩子們不僅能發展身體,得到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的訓練,而且還能發展思維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個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養和拓展。
(4)少兒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少兒舞蹈分為少兒國際舞蹈與形體舞蹈兩種,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教學系統,以科學系統的形體芭蕾訓練為基礎,學習世界各國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國的藝術,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和藝術視野。
國際舞蹈通過啟蒙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對舞蹈、聲樂的熱愛。同時啟迪幼兒的藝術天賦,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達到培養少兒形體美與藝術氣質的目的,這也是當下最適合少兒也是受家長們歡迎的少兒舞蹈形式。
少兒舞蹈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培育孩子們良好的姿態以及高貴的氣質,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培育身體對節奏的敏感性,給孩子美和藝術的熏陶,開發他們的藝術潛能。
同時,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實現兒童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⑸ 舞蹈的少兒教學
舞蹈教師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不應該是主觀隨意的。正如其他學科一樣,應該依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內容和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舞蹈初學者一般多是十歲左右的少年。由於年齡的特徵,他們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強,他們善於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卻不易理解教師對動作所作的理論講解和分析。因此,對於初學的少年兒童應該更多地採用直觀教學(即教師給學生以反復的動作示範)。此外,初學者做動作時往往自我知覺比較遲鈍,不善於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覺地對動作進行自我糾正。因此,教師要耐心細致地一個人一個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動作上的差誤。
一般來說,有兩年以上舞蹈訓練基礎的學員或學員,通過實踐對舞蹈動作的理解有了提高,對自身訓練時動作中存在的毛病進行自我糾正的能力亦相應提高。這時,教師除了做必要的示範外,應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必要和適量的舞蹈動作理論分析,使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向理解認識飛躍,促成舉一返觸類旁通。此外,教師可以加強訓練中的口頭提示,幫助學生及糾正動作,以節省時間。作為舞蹈教師,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內容,制定與兩者相適應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當教學方法同教學對象相適應時,學生就能較快地、正確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動作,也會較自覺地及時糾正自己練習舞蹈動作時出現各種毛病,教學質量會顯著提高。下面談談幾種具體教學方法。 (1)教授新動作時,教師首先應當給學生正確的示範,同時要求教師講清動作規格和要領,說明動作的形態和用力的方法。教師在講解時語言要簡練,要精講多練,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反復練習上。
(2)動作規格和概念要有步驟地提出。教授新動作時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將全部要求一股腦兒交給學生。這樣做不僅學生記不住,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學生掌握一個新動作往往是先會做,然後做到較好,最後才能達到精美,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以跳躍為例:初學時要首先使學生掌握跳躍動作起落的正確方法,然後要求旋轉方法的正確,即起法與重心正確,然後逐步要求舞姿、速度和旋轉數量。一些簡單動作的規格與要領可用幾天時間全部提出,如手的位置、腰的動作等。有的動作則要經過幾周才能全部提出,如踢蹁蓋腿轉身、點步翻身。而有的動作甚至用幾年的時間進行連續訓練,不斷地提示,如飛腳、大蹦子等。一個舞蹈動作的教學程序,教師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訓練的不同階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學生不步驟地去掌握每一個動作。
(3)要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教授一個新動作往往要經過若干然後達到「完成體」,即經過由簡至繁、由易到難的過程。步驟過於繁瑣或者一開始即練習「完成體」顯然都是不適當的。前者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動作機械、不連貫的毛病;後者會使學生難以正確地完成動作。教學中應避免這兩種傾向。教師制定的訓練步驟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理解力來設計。例如探海轉可分三個步驟來教授:第二步做探海碾轉練習;第二步涮腰後停在探海舞姿上再接碾轉(也可在控制中練習);第三步涮腰探海轉「完成體」。又如紫金冠跳在具有中間踢紫金冠能力的基礎上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雙起單落後腿跳(也可稱為「空法兒」練習);第二步做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紫金冠跳。
(4)教授新動作或開技巧「法兒」,教師要認真備課。學生往往是先入為主。一個動作初學時養成的毛病,以後改正極為費力,甚至難以改正。例如:翻身動作容易出現塌腰翹臀的毛病,如果一旦成為習慣,爾後是極難糾正的。每一個新動作初學時是否正確掌握規格與方法,對學生以後能否很好掌握這一動作、繼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關系極大。教師在教授新動作前一定要熟記動作的規格和要領。
(5)教授新動作和新組合時都是要將節奏及動作記在腦子里。上課時不要當著學生的面不斷地翻備課本來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十分影響教學效果。何況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榜樣,而教師是要求學生記住動作和節奏的。
(6)教授新動作時可先解說動作的做法,然後解說節奏,也可以由教師口數節拍讓學生練習,然後再配上音樂練習。某些較難的技巧,如串翻身、飛腳、旋子等,可先不配單薄進行練習,待達到一定水平後再配樂練習。
(7)教授一個新動作後(即使僅僅是動作的某一步驟),教師要在教室中選擇一個能縱觀全班學生練習動作的位置,觀察學生掌握動作的進程,以便對學生在練習動作時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及時指點、糾正。 糾正動作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所謂「有重點」就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見什麼毛病就糾正什麼毛病,這樣會造成課堂教學雜亂無章,使教師在忙於糾正動作中處於被動狀態。教師糾正動作一定要打主動仗。
(1)有計劃。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預見到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基於對前一節課的分析),在備課時就計劃好:這堂課重點糾正什麼毛病,哪些動作需做細致的糾正,哪些動作在練習過程中口頭提示即可,哪些學生要重點糾正等。
(2)有重點。通過對重點動作和重點人的糾正,給其他學生作糾正錯誤動作的範例,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能從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從教師的糾正與指導中獲取自覺糾正動作的教益。對重點要揪住不放。對教師計劃重點糾正的毛病可以在一堂課中自始至終嚴格要求,鍥而不舍。如拔背,可以從把桿練習到中間練習,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後一個動作,始終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在對某一重點動作進行重點糾正時,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即便發現了其他毛病、弱點,心中有數。在課前就計劃好在課堂上對哪個學生重點糾正,並通過對重點學生糾正,示範全班。
(3)邊做邊提示。經過了重點糾正的動作或毛病,為了求得鞏固,教師可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再口頭提示。口頭提示語言要精簡,要有的放矢。為此教師要同學生建立共同的語言,即教師的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色,學生都能心領神會,遵照進行。
(4)嚴格要求。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就沒有質量。但是,嚴格要求並不是說提出要求越高越好,教師提出的要求應該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有些要求是學生一開始訓練就可以做到的,如旋轉練習中甩頭、留頭。有的要求是學生較快掌握的,如手動眼隨。這時就一守要求學生務必做,要使學生感到,不達到要求教師是不罷休的。有的要求學生不可能很快達到,如正確的連續點步翻身。如果要求學生立即做到,是不合理的。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一琛要符合舞蹈教學的規律,違背了這一規律,既達不到教學效果,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
(5)及時找原因。有的動作或技巧學生多次做還做不好時,教師要及時找出原因,究竟是學生能力不足還是完成動作的方法不對。如果是學生能力不足,可以暫時擱置這一動作或技巧,先做些輔助能力的練習;如果是動作的方法不對,則幫助學生找到完成動作的正確方法。能力與方法兩者缺一不可。只有能力沒有正確的方法不能做好動作;反之,只有方法沒有能力,也不奏效。
(6)糾正動作要著眼於動作的方法與用力是否正確,不能從外形出發。如要求學生下肢動作「開」,不能只看學生腳是否打開,要看大腿是否外旋;要求學生腿伸直時要看腿部肌肉是否充分伸長;翻身動作的手臂圓了,但是否存在塌腰翹臀等毛病。
(7)動作重復練習時要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馭是用每天教授的動作去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要用對動作的要求去吸引學生,使他們感到在每一堂課中總是有的要求,新的收獲,直是學無止境。教師要做一名帶領學生攀登藝術高峰的引路人,即使學生在攀登高峰時付出巨大的努力,又使學生在辛勤的努力中不斷加強繼續前進的興趣和動力,使學生看到在這攀登藝術高峰的歷程中,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無限風光在前頭。 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奏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師在教學中要用生動的形象去指導和啟發學生,給學生反復地示範動作。教師示範要有充沛的感情與熱情,示範動作要力求准確無誤、節奏鮮明。示範包括單一動作和組合動作,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局部動作示範,但局部示範應盡可能減少。此外,也呆以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或者選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示範。
教學方法是依據教學規律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教學必然隨著實踐的不斷深認識的不斷提高而日趨完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也認識是無止境的,教學方法的發展也是無限的。
體能是指舞者機體的運動能力,是舞者掌握各類舞蹈技巧的基礎,它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等內容。其中運動素質(諸如:力度、軟開度、靈敏度、耐力等)是構成體能各要素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首先,要了解兒童。所謂了解兒童,就是要了解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兒童骨骼較軟,容易變形,彈力小,收縮力差,容易疲勞,而他們的大腦發育很快,容易興奮,而且彈跳力較好。所以,在兒童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時,就會考慮到兒童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動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節奏歡快,從而表現出了他們活潑可愛的性格。在上課中我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在做壓胯練習、壓腰的練習時,其軟度非常好,但感覺孩子在做動作時有氣無力,松鬆散散的。為了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音樂的選擇上,兒童舞蹈教學要抓緊兒童特點選一些節奏鮮明、動感很強而且歌詞琅琅上口的音樂來配合練習,當孩子們在聽到音樂時,我先不刻意強調規范動作,而是先交流,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音樂聽起來是高興呢,還是難過?是有勁的呢,還是聽著就想休息?這時孩子會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描述他對音樂的感受。這樣讓孩子們聽覺上把音樂的位置感找著,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根據音樂做一些形體動作。比如在做地面壓腿時,我讓孩子們坐在地上,根據他們聽的音樂感覺去做,這時教師不要過分強調動作的規范,比如腳直,上身立等,然後從他們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改正問題。
其次,要通過教學的舞蹈內容解決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內心感情易外露,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我認為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實踐經驗中,採用擬人化的動物動作,具有童話或科學幻想的舞蹈形式,用短小、形象、生動活潑、故事性強的舞蹈特點,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親切易學、易接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所謂兒童舞蹈就必須從內容上反映兒童的生活和他們的情趣,而不能是成人舞蹈的再版。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表現兒童的喜、怒、哀、樂,並加以提煉,成為反映兒童生活的舞蹈。 (1)暖身伸展運動(05-10分鍾)
(2)有氧舞蹈內容(20-40分鍾):Jazz、Salsa、Funk、Hiphop內容。
(3)專門舞蹈練習(05-10分鍾):腹、臀、臂、腰、髖、腿的力量或其它 。
(4)放鬆和伸展運動(5-10分鍾)
課程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開學習課程,創編課程,表演課程等 (1)神經沖動的強度與頻率。
(2)肌肉對於神經沖動的反映力
(3)除上述之外,肌肉的形態組織結構不同,也會影響力量素質的提高。如:紅白肌纖維組織不同,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也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再如:血睾酮水平與血皮質醇水平,均是影響力量素質提高的因素。
⑹ 少兒舞蹈教學技巧有哪些
少兒舞蹈教學技巧:怎樣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教孩子學習舞蹈,一般的家長都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前,應首先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舞蹈對兒童身心發展的獨特功能有所了解。 舞蹈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基本質特徵是手舞足蹈地表現人的情感,它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由所構成凝聚在律動之中的空間流動的美。家長指導孩子學習舞蹈,參加舞蹈活動,主要是通過舞蹈的創作、訓練和表演,對兒童進行德、智、體、美的教育,開發他們自身的潛在能力,對我童性格、氣質風度、身體、情操的發展打下扎實而健康的基礎。 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舞蹈,吃苦受累不說,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這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舞蹈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天性,可全面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有利於兒童智力開發;孩子從小參加包括聽、唱、想、做及舞蹈方隊、隊形、表情、節奏在內的各種實踐,通過舞蹈訓練將體操、武術、健美操、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戲曲舞蹈等藝術融為一體進行練習,通過新鮮、生動的藝術形象的感受,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模仿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新力。同時舞蹈訓練常常要使孩子出大力,流大汗,動作要反復訓練,無形之中也培養了孩子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所以,舞蹈訓練有著許多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獨特功能。 當家長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有了解之後,年輕的父母可適當購置一點必要的舞蹈書籍,可參照教材示範教孩子學習舞蹈,也可購置一些教孩子學習舞蹈的電腦軟體、電視節目錄像帶等。如果條件許可,孩子又特別喜歡和嚮往舞蹈藝術,家長可帶孩子進入藝校學習舞蹈,或請舞蹈家教教孩子學習舞蹈。 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生動為主要特點。所以,形象優美、動作生動的舞蹈配以富於詩情畫意的音樂,立刻能使兒童產生喜愛和嚮往之情,激發起兒童學習舞蹈的慾望。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喚醒孩子的心靈,在示範、講解時,要盡量把最准確、最優美的表情、動作顯示給孩子,讓藝術的魅力使孩子陶醉在美的海洋之中。 青少年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較喜新厭舊,所以,對待幼兒及學齡初期(小學生)兒童,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家長(或指導教師)可與孩子共同做舞蹈游戲,排舞蹈小品,活躍孩子的學習氣氛,豐富其想像力。在學習進程的按排上,可將民族舞蹈、芭蕾舞、體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能為斷的有新鮮感,有利於孩子對舞蹈藝術的融會貫通。 在指導兒童訓練過程中,家長容易忽略的一點其實也是舞蹈藝術的生命力所在,那就是「情」。舞蹈不是一系列動作的機械組合,而是通過動作來傳情達意。所以,家長要啟發孩子在領會舞蹈藝術的真諦,用心靈在表現動作,用動作釋放心靈,釋放思想。要鼓勵孩子積極思考,體驗生活,展開理想與想像的翅膀,大膽創新。
⑺ 幼兒舞蹈教育 如何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
培養健康活潑、朝氣蓬勃的幼兒,是學前兒童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幼兒舞蹈是幼兒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幼兒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不少學校的幼兒舞蹈教學卻是簡單地把現成作品教給幼兒,很少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筆者認為,以新觀念、新理念對待幼兒舞蹈教學,發揮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掌握幼兒舞蹈教育的內涵,對做好舞蹈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恰當的舞蹈教育內容有助於幼兒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舞蹈作為一種人體語言,是通過人體動作過程來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幼兒舞蹈教育則是通過教授這門藝術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的藝術。
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及每個幼兒具體情況來選定具有教育性、藝術性、興趣性的教材。選擇教材時,要盡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的教材。 如我選擇的歌曲《一分錢》就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節。在教學時,先選擇兩個幼兒進行情境表演,讓幼兒知道這個故事表演的內容。從而理解歌詞,學會演唱這首歌曲,並讓幼兒進行表演。因為這首歌曲內容生動,所以幼兒喜愛這個表演。通過表演還能讓幼兒受到啟發,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樣的教材童趣足,並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藝術性,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通過幼兒舞蹈教育的特點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幼兒舞蹈教育是舞蹈藝術中一支鮮嫩的花朵,具有舞蹈藝術自身的個性與特點。幼兒舞蹈突出表現在活潑、天真、誇張、有趣。幼兒舞蹈不僅貼近兒童的生活,而且處處閃耀著幼兒的心理特徵,散發著充滿真、善、美的童心體驗和審美追求。 因此,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要根據幼兒好幻想、好奇心強、好提問等心理特徵,設計趣味濃的教學活動,利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孩子們對舞蹈的興趣。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到舞蹈的本領,在玩樂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與環境中與舞蹈建立密切聯系,並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
我在教幼兒舞蹈時,就先把舞蹈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幫助幼兒理解舞蹈內容,促使幼兒跳起舞蹈來能創造性地表達各種舞蹈形象,讓幼兒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如在創編《唐老鴨》這個舞蹈時,孩子們站成一排,學習小鴨子走路時左右搖擺的樣子,在音樂拍點處做出停頓。然後,再加上一些前挺肚子、後撅屁股的可愛動作。最後,在跳舞的時候撅起小嘴巴。這樣一來,孩子們不僅非常喜歡跳這個舞,而且還表演得淋漓盡致,形象逼真可愛。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適度地提供舞蹈刺激,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使幼兒的舞蹈天賦得以很好的發揮,從而主動參與活動。如在區域活動中,在班中設立「表演區」,其中放置不同的頭飾、綵帶和幼兒喜歡的舞蹈服飾等,通過播放音樂,讓幼兒自由表演、自由創作,培養了幼兒舞蹈的活動能力和對舞蹈的興趣。
三、適當的情感教育有助於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徵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怡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動人,通過「美—成—理」的過程,使人產生情緒體驗,煥發高尚情感的激盪,思維的起伏,逐步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因此,我們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首先抓住「情」字,通過師生間的和諧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發展,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
我們只要留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幾乎每個孩子在開心時都會通過手舞足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個好的舞蹈作品,能夠使幼兒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還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促進孩子們身體素質、思想品德、智力開發及美育教育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效果。它不僅符合幼兒的情趣,而且會使幼兒的聽覺和視覺同時感受到藝術的陶冶,這是培養藝術素質的起點。同時,這也是培養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種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幼兒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 首先,教師自己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課時教師要精神飽滿、態度積極。幼兒好勝心強,正確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對幼兒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是一種強化方式,可以激發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對剛入園的幼兒來說,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時的幼兒在音樂能力方面的發展有一定的個別差異,在上舞蹈課時,有的幼兒膽怯,就連小小的動作都不敢放開來做。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平時就以鼓勵表揚為主,對幼兒表現的動作總要多看一眼,或滿意的一笑,或說一句鼓勵話。這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可以逐漸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另外還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教其他小朋友學習動作,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鼓勵了其他幼兒,使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從而提高了幼兒對舞蹈的興趣,也間接促進了幼兒的創造性。
其次,教師應有豐富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感情對於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人們常說我們一些幼兒園老師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總是嘻嘻哈哈似乎不懂得什麼叫煩惱和憂愁。在教學中,教師要把這種興趣傳播給每個孩子,所以在每節舞蹈課上,我們總是充滿激情地和幼兒在一起唱歌跳舞,用優美的動作渲染幼兒,把舞蹈課的氣氛調動得熱鬧、積極、活躍。如在「小貓」這個音樂律動游戲的教學中,我通過模仿小貓走路的可愛樣子,表現小貓調皮、機靈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對音樂的興趣帶動全體幼兒積極地投入到表演中,教學效果也就十分突出。
幼兒舞蹈猶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陶冶著幼兒的心靈。我們要仔細洞察孩子們美麗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質朴情感,廣泛收集、提煉他們天真、形象的動作,吸收為幼兒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這樣,創作出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喜歡和接受。同時創造性地開展舞蹈教學,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幼兒舞蹈教學。
⑻ 如何進行幼兒舞蹈教學
教幼兒成品舞蹈啊.用的音樂是孩子熟悉的兒童歌曲,比如好爸爸壞爸爸,我愛洗澡,小叮當,藍精靈等等,太多了.我在幼兒園帶的就是舞蹈興趣組. 一節課開始先談話,講上課的常規.然後點名站隊.開始上課時先練習基本功,不要難度太大的,孩子小,骨頭密度不夠,不要做幅度太大的動作.可以練習勾綳腳,下腰,橫叉,芭蕾...手位,中國古典舞手位等.然後教成品舞,一次教幾個動作.
⑼ 上海什麼少兒舞蹈學校的教學比較好
每個來城市都有很多舞蹈培訓班,自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實地考察辨別學校好壞!
1、是否是正規辦學資格!
2、是否有專業的師資團隊!
3、歷年的學員成績如何!
4、是否有自己完善的一套教學課程和體系!
5、是否有專業、干凈、舒適、明亮的教學環境!
6、是否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只要符合這幾點的學校基本都是可以考慮的,當然也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舞蹈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