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課堂教學的形式有哪些
課堂教學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講授式
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二、問題探究式
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
三、訓練與實踐式
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課堂教學的五個定義:
定義1
課堂教學是指在課堂這一特定情境中教師教與學生學構成的雙邊活動。
定義2
課堂教學是指教師按照預定的教學方案,在給定的時空里,運用一定傳授理論、技能、手段和方法,對一個班級或幾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一定內容的講授、談話、輔導答疑臊作示範。
定義3
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難、十分復雜的工作.為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評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要求,針價的客觀性、真實性、合理性,必須建立一系對教學對象,以課堂為環境,利用教學設備和列合理的評價指標。
定義4
所謂課堂教學是指一種目標明確、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過程。
定義5
所謂課堂教學是指納入教學計劃按照固定的授課時間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是按教學規律、語言規律、學習規律將學說普通話變成一種完全自覺的和循序漸進的活動。
⑵ O2O教學模式是什麼模式
O2O教育是清大學習吧首創的教育模式,即OfflineToOnline。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在線教育需要更注專重「輕松」和「高屬效」,線下更注重孩子們對環境的體驗。因此,清大學習吧在線上開設班級圈、線下發展體驗店,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利用班級圈實現課程的本地化,通過學習終端連接線上課程和班級圈,構成了清大世紀的教育O2O,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可行樣本。
⑶ 如何轉變教師當今的教育教學模式
教育現代化,除了使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現代化外,更要能體現教育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現代化。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能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已成為目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那麼如何有機的將現代教學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呢?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以及對計算機多媒體運用的逐步掌握,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育思想與教育手段相結合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教育理論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育技術的運用,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努力創造學習者可參與的環境,使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但有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於是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的外衣內,進行著傳統教學模式的翻版,教師依然是講解的中心,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灌輸、填鴨之風依然我行我素。多媒體軟體大多隻是一種形式、擺設,對理解、感受教學內容有沒幫助、有多少幫助?甚至形同虛設都沒有關系,只是為用而用。只要上課用了就是運用了多媒體教學。
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下,將多媒體教學滲入到每個教學點,把傳統的「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協作式」學習存在於教師、學生之間,創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才是現代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所以,改變思想觀念是關鍵。
二、教學媒體與教師教學相結合
現代教育理論下教學媒體的性質已經發生的根本的轉變。現代教育理論要求要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教育技術的應用應能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探究的途徑獲取知識。也就是說,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文、聲、動畫於一體,並具有人機對話功能,具有傳統的各種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接受新信息並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而不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
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在講解抽象的理論時,要實現很好的多媒體創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要為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服務的,但直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為片面追求直觀而忽視了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要為了展示多媒體動畫的功能而把課上或電視動畫觀賞課。這樣就有必要多研究其他藝術,如廣告藝術等,借鑒它們的手段和方法,如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畫面突出一個主題,說明一個問題。豐富和擴展自己的創意,如用圖形演變的形式,來強調與突出一個事件,說明概念的形成和變化等,這些都可在PowerPoint上穿插應用動畫、循環放映、插入、超級鏈接等手段來實現。
三、教學設計與教學軟體相結合
教育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多種感官並用學習效率最高,視聽並用的理解記憶率,遠遠大於光看、光聽的記憶率。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既可以用於課堂教學,也可以用於課外輔導,它所顯示出的巨大優勢往往令常規教學望塵莫及。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點:計算機輔助教學能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速度、提高教學效率;能增強理解和保持;能激發學習動機、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能等。
但現在有些所謂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充其量也只能說是計算機操控下的投影,實際上只是起到幻燈機的作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多媒體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架子。此外,國內的多媒體教育軟體市場上大多數課堂教學軟體不開放、不靈活,因此,在教學中完全地靠「拿來主義」 不能很好地為教學服務,更不能滿足教師對個性化教學的需求。所以,在新的教學模式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下,每位教師都應積極投身到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應用中來,根據教學的要求和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心理,合理的、巧妙的設計軟體,努力地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
四、 教學環境與媒體輔助相結合
目前,即使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計算機大多用來教學生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用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上的時間較少。這意味著學校仍然把計算機作為一個獨特的對象對待,還沒有將計算機有機地結合到日常各科教學之中。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各種多媒體教學環境。即使到了信息技術充分發達的將來,課堂仍然是學校進行知識傳授的重要場所。用現代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裝備教室,可以加強課堂集體化教學的優勢,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從而把課堂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課堂教學中,要擺脫教師『』一廂情願『』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除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外,還應實時地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反饋,體現計算機的交互性。通過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文字可以輕易地實現反饋,但這無疑是一種十分呆板的形式,同時很耽誤時間,用多媒體進行創意,這種反饋就將變得十分生動有趣。如在分析討論問題時,學生往往會有不同的思路,從而形成不同的答案。這時,學生只要說出其中的任何一種想法,教師只要在畫面的相應區域內進行點擊,學生的那種解法就會立刻在畫面上出現,使學生增強視覺上的感受,彷彿這一答案就是他們自己從電腦中呼之而出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利用人機對話的形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網路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豐富思想潛移默化地提高。不僅大大增加了反應的速度,還節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五、學生視聽與想像、朗讀相結合
語文教學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教學活動的進行,促使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發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語文教學。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象、文字等多種信息於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對多媒體課的極大興趣,但是課件中集中運用的大量聲音圖象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想像力的發揮。所以要合理運用,取長補短。此外,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後,就簡單的以聲情並茂的課文錄音替代教師課堂上的范讀,讓學生覺得在跟冰冷的機器打交道,沒有表情、沒有感覺,沒有感應,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難以調動情緒,不利於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總而言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手段引入語文課堂教學,能優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使學生能用最少的時間,掌握最多的知識。並且抓住了課堂教學這條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合理調動了各種感覺和分析器官,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在不斷尋求師生關系新的同位點的過程中,使師生關系處於動態的平衡之中。
⑷ 教育理論知識點:常見的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講授式
1.講授式是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的講解、演示、范讀為主。 2.講授式的結構特點是: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掌握知識性、記憶性的知識;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主體是教師,學生是聽眾;教學程序大體是宣布本課教學目的並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復習、布置作業等四個階段。 3.講授式教學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控制整個課堂、掌握教學進度;發揮正面教育和教學的作用,對學生直接傳授知識和進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納大量的聽眾。其缺點是:學生活動少;易受教師教學經驗與教材難易及趣味性的影響。講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運用時不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又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像,極易形成注入式教學。 4.講授法的運用要注意以下幾點:講授內容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觀點與教材的統一;照應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抓住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語言要准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易懂。並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水平;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並合理使用電化教育手段。
(二)啟發式
1.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體規律,以談話、問答、揭示等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形式。在中國,「啟發」一詞,源於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憤不啟,不排不發」。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孔子之後,《學記》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進一步闡發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主張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但不要硬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學生,但不施加壓力;指明學習的路徑,但不代替他們達成結論。 2.啟發式教學的結構特點是:其目的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對教材內容的真正理解,並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講授、談話為主,但增加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由講清教材變為引導學生自己弄懂教材,在關鍵之處啟發學生思考,促使其領悟;其程序是:比較多樣、復雜,視教材的難度及學生的理解程度的變化,一般可按「自學—發疑—提問—釋疑」或「讀讀—議議—練練—講講」的步驟進行。3.啟發式教學的特點是: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學生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於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啟發的優點是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和能力;缺點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師在運用時常常流於簡單的一問一答之中。
(三)討論式
1.討論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獨立鑽研的基礎上,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2.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結構特點是:目的上,引導學生探索問題,主動地解決問題,從中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退居輔助地位,採用分組或全班討論形式,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程序上,基本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並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第二步,學生解決問題,通過思考、辯論、總結,求得真正的答案。3.課堂討論有三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用於擴大和加深有關學科理論知識而組織的系統的專題討論;第二種是就某學科中個別主要問題或疑難問題而組織的課堂討論;第三種是日常教學中採用的帶有研究性的課堂討論。課堂討論的優點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見,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缺點在於難以組織、發動學生,而學生一旦被發動起來又不易控制課堂秩序,而且討論問題一般費時較多。4.進行課堂討論一般要求是:討論前,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確定討論的題目並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搜集有關材料,認真准備意見和寫出發言提綱。討論進行時,充分啟發學生的獨立思想,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到問題的實質並就分岐的意見進行辯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結束時,教師作出總結,也可提出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教學模式的功能
(一)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學模式能為各科教學提供一定理論依據的模式化的教學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只憑經驗和感覺,在實踐中從頭摸索進行教學的狀況,搭起了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作用,是和它既來源於實踐,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一方面,教學模式來源於實踐,是對一定是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的結果,是為某一類教學及其所涉及的各種
⑸ 中國的教育模式和外國的區別
中國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自然發展規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應試教育背離素質教育,採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它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它以考試為目的,其教育模式與考試方法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所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工作要求和社會發展。應試教育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自然發展規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採取單一的評價方式,把「成績搞上去」當做唯一要求,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應試教育對學生、教師、學校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正面與負面兼有)。雖然應試教育有諸多弊端,但其優勢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仍然不可忽視。 外國是開放式教育;1、傳遞─接受式 2、自學─輔導式。 3、探究式教學。 4、概念獲得模式。 5、巴特勒的自主學習模式。 6、拋錨式教學。環節組成: 7、範例教學模式。 8、現象分析模式。 9、加涅模式。 10、奧蘇貝爾模式。 11、合作學習模式。 12、發現式學習模式。 近年,國內一些學校也推出了自己的教學模式,但縱觀這些教學模式都是學習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理論在教學中的體現。主要代表是 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 東廬中學教學合一「講學稿」 課堂教學模式。 以上教學模式的都具有普通教育學意義,缺乏英語學科的特徵。
⑹ 教育學:什麼是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什麼謝謝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比較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教學活動方式通常是兩種以上方法策略的組合運用。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既是教學理論的應用對教學實踐起直接指導作用又是教學實踐的理論化、簡約化概括可以豐富和發展教學理論。
1、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化、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思想或理論它把某種教學理論或活動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簡化的形式反映出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抽象的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行為框架教學模式比較清晰地呈現了教學程序具體地規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方便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章可循便於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這是教學模式區別於一般教學理論的重要特點。
2、簡約性 教學模式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簡約化了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活動模式大都以精練的語言、象徵性的圖式或明確的符號表達出來。一般說來會用教學不同階段的關鍵詞進行總結或者用流程圖、框圖來表達教學步驟間的邏輯關系和教學流程等。這些都能使復雜多樣的教學實踐經驗理論化又有利於形成比抽象的理論更具體、簡明的操作框架從而便於教師理解、運用也易於交流、傳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而且每種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不存在適用於所有教學過程的萬能模式也談不上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佳教學模式只存在一定情況下能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使用教學模式需要有鑒別不同類型的教學目標的能力以便選用與特殊的目標相適應的特定模式。例如發現式教學模式較適用於數理科教學卻不適用於文科教學操練式教學模式利於知識技能訓練而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卻並不合適。因此需要特別注意教學模式的指向性。
4、 整體性 教學模式是教學現實和教學理論構想的統一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由各個要素有機構成的整體本身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機制體現著理論上的自圓其說和過程上的有始有終。理論上的忽視或教學過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學效果而不能發揮教學模式的應有功能。因此在運用時必須整體把握既透徹了解其理論原理又切實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種無視教學模式的整體性放棄理論學習而簡單套用其程序步驟的做法對提高教學水平有害無益。
5、更新性 雖然教學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結構便保持相對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該教學模式就從此不變了。教學模式總是隨著教學實踐、觀念和理論的不斷發展變化而不斷地得到豐富、創新和發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有一個產生、發展、完善的過程它的不斷變革與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⑺ 什麼是教學模式當代有影響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哪幾種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
教學模式類型:信息加工教學模式、人格(人性)發展教學模式、社會交往教學模式、行為修正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是教學實踐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統,具有多樣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選擇和運用是有一定的要求,教學模式必須要與教學目標相契合,要考慮實際的教學條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模式。
(7)教育教學模式擴展閱讀:
教學模式的發展歷史:
系統完整的教學模式是從近代教育學形成獨立體系開始的,「教學模式」這一概念與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出現。不過在中外教學實踐和教學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學模式的雛形。
到了17世紀,隨著學校教學中自然科學內容和直觀教學法的引入,班級授課制度的實施,誇美紐斯提出應當把講解、質疑、問答、練習統一於課堂教學中,並把觀察等直觀活動納入教學活動體系之中,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記憶—理解—判斷」為程序結構的教學模式。
19世紀是一個科學實驗興旺繁榮的時期。赫爾巴特的理論在相當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的趨勢。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面臨著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促進人們利用新的理論和技術去研究學校教育和教學問題。
⑻ 什麼是雙師課堂教學模式
雙師簡單理解的話就是兩個老師,而一個老師進行線上授課,另外一個老師可以進行線下輔助。有一部分教育也意識到了單純的線下上課已經有些過時,但是單純性的線上授課又過於單一。
對於學生來講,他可以有兩名老師進行輔導。對於家長們來講,這種教育模式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快的得到提升。對於教育機構來講,不用再花大成本來培養更多的名師,但是又可以利用雙師課堂平台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
百家雲雙師課堂是專注於教育行業的一站式雙師課堂解決方案提供商,已幫助數百家教育客戶成功開展了雙師教學業務,目前在全國已擁有數百家客戶,已部署超過4000+間雙師教室,覆蓋了除港澳台外的中國大陸所有省份和自治區。百家雲雙師課堂針對於雙師教學場景,專門打造了雙師個性化設備方案、雙師直播系統、雙師互動系統和雙師運營管理系統,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圍繞雙師業務的生態服務平台,提供了社群營銷獲客工具、雙師直播間租賃、雙師教室裝修方案咨詢、雙師運營咨詢和雙師課程內容對接等服務。
⑼ 筆果教育教學模式是怎樣的呢
看了一個星期 還是挺不錯 押密都是重點內容
⑽ 什麼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縱觀國內外對來課堂有源效教學的定義,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進行的,指的是有效率的教學。主要是沿用經濟學上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來判定一個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否具有效率。但是對於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在國內還為數不多,大多是有效教學的實踐案例或行動指南;
基本上是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外沿做了一些探究,這對教學一線的教書先生的確極為實用,往往蜻蜓點水的一撥,就能掀起另一層潛浪。課堂有效教學既是從實踐而來,也該可以上升到理論中去,最後來更好的指導實踐。
(10)教育教學模式擴展閱讀
班級授科制在多種理論著作中有明確的分析,它的優越性有:使教學獲得巨大效率,使教學獲得普及;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於教學活動的有秩序的展開;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啟發。
但它也有明顯的局限性: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缺乏實踐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等,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很好的適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多樣化,比較固定化,缺少靈活性。《教育學》指出:正是由於具有這樣一些局限性,人們一直在致力於班級授課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