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藝字教學樓

藝字教學樓

發布時間:2020-12-15 08:51:14

Ⅰ 寫事作文450字,7篇,急急急急!!!

一顆倔強的牙
從一年級起,我的乳牙就開始「更新換代」。四年過去了,如今,我的牙也換得差不多了,沒幾顆牙在「堅守陣地」了。回顧拔牙的經歷,都是順順利利的,可這一次拔牙卻讓我「痛斷肝腸」。
前天早上,我刷牙時,發現左上頷的一顆牙隱隱在動,用舌頭一舔,還有個硬尖頭。我掰開嘴巴照了照鏡子,哎呀,牙齒的內側已經長出半顆小牙齒了。我忙把這異常情況告訴了爸爸,爸爸著急地說:「穎穎,咱得上醫院拔掉它,這顆牙是切牙,牙根較長,現在連新牙都長出來了,到醫院去拔保險一點!」我一聽要上醫院,把頭搖得像撥浪鼓,向爸爸保證道:「我自己拔,以前那些牙大多數還不是我自己拔的?用不著上醫院。」為了消除爸爸的疑惑,我那天一有空就和這顆牙「作斗爭」,「動搖」他的陣地。吃飯時不忘搖,做作業時不忘搖,上課也會「見縫插針」的搖幾下,看電視時更是一門心思搖。可是到了第二天,牙齒還沒掉。爸爸說讓他來拔,我死活不答應,因為爸爸曾經介紹過他「一根線拔牙」的土方法,聽了都害怕!我那敢嘗試?讓我做最後努力吧!」
為了不受爸爸的「摧殘」,昨天我可下定了決心更加用足了功夫,一會兒用手拔,一會兒用拳頭在臉上打擊幾下,甚至希望有人朝我直沖過來,正好撞下這顆牙。以前我有一顆松動的門牙,就是被一個頑皮的小朋友撞下來的,可這種「守牙待撞」的「好事」,卻沒有發生。這顆牙就是這么倔強,應該「退位下崗」了,卻還是不肯下來。
到了今天,牙齒還沒掉下來。爸爸再也不相信我的能力,二話不說,用一根白線系住這顆「犟頭倔腦」的牙。我緊閉雙眼,只覺得爸爸用力一拔——線滑脫掉了,牙齒也只拔掉了一半,牙的一角還在牙根處,,血卻流了不少。我含著淚央求爸爸:「別拔了,疼死我了!」 爸爸邊用線重新扣住壓邊說:「不行!我們現在是「騎虎難下」了,決不能半途而廢!「說著,爸爸再一次用力一把。這次終於把這顆「犟頭倔腦」的牙拔掉了,我卻痛得忍不住號啕大哭起來。
看著手中的「戰利品」——這顆大牙,真是百感交集,都是他害苦了我。不過,這顆牙這么倔強,相信它的牙寶寶一定會牢牢地長在我嘴巴里的。不過我的新任務又來了:我要不停地舔它,把這顆歪頭歪腦的牙寶寶引導到「正軌」上去。

Ⅱ 上海財經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英賢來圖書館

此座復古風格的老校門是學校為迎接上財百年,經多方查詢和反復論證而決定復建的。其位於武東路校區歷史建築風貌保護區區域內,其建築樣式繼承中國傳統,又融入現代風格,充分展現了學校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國際意識,與毓秀樓等歷史建築相應成輝,形成學校又一特色歷史文化景觀

歷史上,這座老校門命運多舛,飽經戰火,初次建於1930年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時期,毀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二次復建於1935年國立上海商學院時期,毀於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它的兩建兩毀與整個民族的命運傷痛緊密相連,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

Ⅲ 南京理工大學到底怎麼樣

很好是國家211、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由創建於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其中召集人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4人。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400餘人。擁有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3個。

國防科技創新團隊9個、江蘇省創新團隊26個。學校具有教授任職資格整體審定權和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審批權。學校先後入選「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Ⅳ 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圖書樓,品字房,生活樓起名字

行政樓:海納百川
教學樓:知識講堂
實驗樓:科學求真
藝術樓:琴棋書畫
品字房:文韜武略
生活樓:博大精深

Ⅳ 在天津大學讀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17年來到天大,那時候校長還是鍾登華先生,如今自己也已經大二即將步入大三學年的學習生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體驗。

在對教學培養上,學校一直鼓勵自主創新,建設發展雙一流高校,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每年都會有豐富多樣的獎勵助學金,只要你能力出眾就能夠申請到獎學金。在天大里學校的人文關懷也做的特別好,每個學期會給同學們發放水果,舉辦水果節,家庭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助學金,同時還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勤工助學崗位發放勤工助學工資。

總之在天大生活了兩年,一直有種家的感覺,而我將繼續在這里學習生活成長,歡迎大家報考天大啊。

Ⅵ 寫我在校園關注的作文二百字

在我的腦海里,有許許多多事讓我至今難忘,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發版生在校園里的一件事權。

記得那一天是星期三,課間時,我坐在那兒津津有味的看著我從家裡帶來的一本書——《綠野仙蹤》。正在這時,王春妍拿著跳繩走了過來,對我說:「走,一起跳繩去!」我回答道:「我還要看書呢,你去吧!」於是她過來就合上我的書本,我卻堅持要翻開,正在這時,只聽見一聲響,我的書有了一道裂縫,我也沒說什麼,她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對她笑了一下說:「沒關系。」又繼續看了起來。沒想到第二天她又拿了一本和我的一模一樣的《綠野仙蹤》,對我說:「我讓媽媽買了一本,還給你。」我笑著說:「沒事,我已經用膠布粘好了,你看,完好如初,至於你那一本書就自己留著看吧。」很快,我們又成了好朋友。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人只有學會寬容才能建立真誠的友誼,學生之間才能友好相處,共同營造和諧校園!

Ⅶ 你覺得到底是上學辛苦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辛苦

讀到這段話,我立馬想到了一個近來很流行的話題「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童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這里頭透出了一種競爭與無奈。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今天快樂,明天也不卑微。這才是教育應有的狀態。學習應該是快樂的事情,但我們成人往往把他異端化了,把學習的意義直接勾連了未來的生活。要知道很多人,今天不快樂,明天依舊卑微。
從數字學上來說,我曾經就我校畢業生大體作了個比對。像今年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學率在65%左右,也就是有35%的孩子沒高中讀,只能讀職專、技校或者回家就業。這些孩子的成年就一定卑微嗎?其次,65%的孩子升入高中,讀重點本科的大約就在這些孩子的15%左右、一本的也就是在40%左右,剩下的二本、專科、高職等未必也會卑微。也就是說這個話題,很辨證的來看,今天的快樂未必明天就是卑微,今天的苦熬,未必明天就不卑微。
我畢業教的第一級學生中,有一名很出色的孩子。初中考試老是全年級第一,最好的時候考過全區第一。上了高中,因為壓力大,退學,干建築打零工維持生活,很艱難。還有一個孩子,我當他班主任時全班第一,後來高中,最後只走了個二本。大學畢業就失業了,整天騎著一電動車搞推銷,生活的很不在狀態。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給老師做講座時,曾經做過這么一個比對:第一組「傅以漸、王式丹、畢阮、林召堂、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幾乎沒人知道是做什麼的。第二組「曹雪芹、胡雪岩、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是做什麼的。第一組的全部是清朝及第的狀元們,第二組全是清朝科舉的.落榜生。生活的卑微和靈魂的高貴,並不一定是分割的。
作為教育來說,應該盡量規避這樣的悲劇,不要讓孩子犧牲了今天的快樂,換來的卻是明天的卑微。從中國傳統文化來看,讀書就是吃苦、就是苦讀,就是頭懸梁錐刺股,就是「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當長眠」。於是乎,各種擠、各種趕。自古以來,沒有人把讀書當做生命成長的需求,而是作為加官進爵、提升物質生活的撬門磚。所以說,學習的動機很關鍵。
毋庸置疑,刻苦是一種品質,吃苦也是一種品質,這是一種對生命成長耐挫性的考驗。但,教育不是為了吃苦,學習不應該是苦的。課程、課堂、學習活動都應該是甜的,是潤澤和豐盈生命的。我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校園里「歌聲、笑聲、讀書聲」一樣都不能少。
曾經帶著學生做過一個很簡單的活動體驗。我連續三次用同樣的姿勢,用力從上到下揮手,讓他們看三次動作的差異。他們說無異。我告訴他們,每一次揮手都是我生命中的唯一,也是你遇見的唯一。每一刻、每一秒對於你的生命來說,都是唯一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所以善待當下,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每天都泡在蜜罐子里,固然將來難以成人,每天泡在苦水裡,將來即使成人,其心理也一定是不健全的。所以,真正的教育,應該讓孩子們既感到未來生活和競爭的壓力,又要感到今天比明天更重要。

閱讀全文

與藝字教學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