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育最主要的陣地。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課堂效率的高低。高效課堂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有有效的課堂管理。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呢?
首先,認真有效的備課,是實施有效課堂管理的前提。教師備課要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和學情。只有吃透課標教材,領會其精神實質,才能胸有成竹,教有底氣,管有效果。研究學情才能因材施教,管理才能有的放矢。一個備課不認真的教師,其課堂教學肯定是粗放型的,管理肯定是低效的。
其次,要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必須做到課堂教學目標明確、適切。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的一根紅線,所有教學工作都要為落實教學目標為服務。目標的確定需要教師認真備課。教師只有心中有標,才能知道什麼地方需要多講、深講或少講、不講。才能避免很多低效重復勞動,才能減輕學生負擔,才能提高效率。
第三,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愛學樂學,積極主動地學習,全身心地學習會大大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甚至課堂此時就無需管理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無疑有助於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親和力和教學藝術,對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作用巨大。
第五,加強教學常規教育,強化課堂紀律。規范師生課堂行為,讓學生知道在課堂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是提高課堂管理有效性的保證。
第六,良好的班風學風有助於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貳』 為什麼倡導有效課堂教學
「有效課堂教學」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時間、精力、努力),通過教師內的教學,學生所容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展,帶來最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
『叄』 有效課堂教學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課堂教學步入一個新的天地。行走在教育教學的路上,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開拓,有許多奇妙的構想等待我們去實踐。課堂教學改革不是單行道,教師需要調用多種思維、多種渠道去構建生命化的課堂。在此過程中,需要科學地處理好幾種關系。 一、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對主要矛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這句話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但真正做到卻不是那麼容易。 課堂不是講壇,也不是教師一個人的天地。教師在課堂中要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其思維,為學生的個性的發展和智慧的飛躍提供自由的空間。 二、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的關系 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講到底,採取灌輸式教法,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這種方式不利於培養創新人才。新課程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應提供探究的平台,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交流和討論。 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遵循一定的規則,教師要走到學生們中間,及時了解其動態,幫助其排除思維的障礙,推動其合作探究的進程。 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探究。探究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和探究的價值。對於那些識記、了解、概述性的問題則不需要探究。 三、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 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者之間聯系緊密,共同構成有機的整體,不能人為地割裂。 有的教師過分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較牢,但不能靈活地運用,也談不上情感的提升,價值觀的養成。有的教師則過分追求課堂形式,過分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卻忽視了雙基的落實。 教師要科學地理解、整合三維目標,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方法的傳授和情感的培養。從而使課堂教學目標有效地達成。 四、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 從教學內容來看,不要把任何一個知識點孤立地看待。將知識適當串聯,由點及線,由線及面及體(立體),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從教學對象來看,教師應看到每一個學生。授課因材施教,既要滿足優秀生的口味,也不能為片面追求成績而忽視了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在教育上,只有差異,沒有差生。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針針對有個性的學生,教師要善於發現其亮點,及時發掘其潛能,為其個性的成長提供適宜的土壤。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 有人把新課程改革成為「死」去「活」來,這有其合理的一面。教師應運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彩演繹,這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活色生香。 但有的教師片面追求課堂的花樣,這便失去了課堂的價值。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需服務於教學內容的需要,應依據教材,量力而行。 一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定的思維過程,這是更需要教師進行精講點撥和學生的深入思考。如若頻繁地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去修飾,無異於畫蛇添足,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要徹底扭轉「教學手段越高級就越好」的錯誤觀念,一節課成功與否主要應看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教學結構、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合理優化與配置,要看學生思維的活躍度,看教學效果的有效達成等等。因此,課堂教學要注重實效,不能刻意追求形式。 六、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新課改倡導教師角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的轉變,但並非完全拋棄原有的模式。傳統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東西,教學改革主要批判地繼承,合理地創新。遵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原則,合理揚棄,科學發展。 課堂教學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我們面對的學生在不斷更替,教育教學的形勢也在不斷變化。教學改革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工程,每一位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肆』 如何有效進行高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呢?
一、充分的課前准備
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五分鍾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准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於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新《標准》)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准》,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准》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此外還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重點加以突破;合理地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
二、師生角色的分配要科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們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於思考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的教學方法要有根本的改變。我們要讓學生先學,讓學生按照老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在導學提綱的指導下進行看書、自學。然後老師再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在這個「教」的過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漁」。讓學生在自學中自己發現問題,並且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者要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完全融入到一起。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的提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學藝術性強給人的感染力就深,反之就蒼白無力。教學藝術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包括老師基本功,諸如普通話、粉筆字等,就語言表達來說,普通話干練流暢,節奏感強,抑揚頓挫,生動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還有導入、過渡、提問、板書設計、教具使用等。總之教學藝術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它是教師素質的綜合效應。一節好課會使人感到是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樂學好學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四、適當的激勵機制
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工作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有事實表明,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尤其值得我們重視。補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家庭作業拖拉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給他們板演的機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三是課堂作業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四是不能讓他們有拖拉家庭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並嚴格處理。
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總之,理想的課堂教學是充滿生命力的,是「真實、朴實、扎實」的課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致力於「追求高效,減少低效,杜絕無效」的境界。全情的投入,注重研究,於細節處下功夫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
『伍』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教學藝術。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科學有效的提問十分重要,它是促進師生良性溝通的重要紐帶,是啟發學生獨立思索、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懂得課堂提問的技巧,通過智慧的引導、巧妙的提問,來「喚醒」學生的知識慾望,啟發學生的思維,促成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供參考:
一、單刀直入,開門見山
單刀直入式的提問,也是開門見山、直接地發問。這種提問方式的優點是簡單、直接、直觀,不需要太多程序,直奔主題。這種提問方式適合在新課導入、知識小結以及復習測驗時使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也離不開單刀直入式的提問,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學《生活與消費》時,這一課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性較強,沒有過多深奧或學術性強的概念。那麼導入新課時,就可以單刀直入地提問:什麼是貨幣?什麼叫外匯?經濟活動中常用的結算信用工具有哪些?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哪些?消費有幾種類型?不加修飾、不必委婉,直截了當的問題讓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二、精心設計,選好方式
精心設計提問,意思是指在上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選好問點。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挖掘教材的廣度、深度,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真正體現激疑的藝術,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要求來進行。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與形式,所提的問題既要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有典型性,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使提出的問題問在知識的關鍵處。
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內容時,我使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問題為例,把問題設置為:
1.上述事實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
2.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
3.請為解決「白色污染」、「資源浪費」出謀劃策。
這樣的設置既有層次性,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同時又囊括了本課內容的重、難點知識。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能夠很好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三、把握時機,講求藝術
把握恰當的提問時機,講求課堂藝術,並不是說什麼時候提問、提出什麼問題都能啟迪思維,發展能力,提高智力。孔子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個教師必須善於揣摩學生的心理,認真研究並把握學情,適時提出問題,巧妙加以引導,因為提問的火候未到,學生難以出現積極反應;錯過了良機,也難以發揮提問的最佳效應。最佳提問時機,就是在學生的「憤」、「悱」之時,這時提問定能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反復求索。
『陸』 什麼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縱觀國內外對來課堂有源效教學的定義,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進行的,指的是有效率的教學。主要是沿用經濟學上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來判定一個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否具有效率。但是對於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在國內還為數不多,大多是有效教學的實踐案例或行動指南;
基本上是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外沿做了一些探究,這對教學一線的教書先生的確極為實用,往往蜻蜓點水的一撥,就能掀起另一層潛浪。課堂有效教學既是從實踐而來,也該可以上升到理論中去,最後來更好的指導實踐。
(6)有效課堂教學擴展閱讀
班級授科制在多種理論著作中有明確的分析,它的優越性有:使教學獲得巨大效率,使教學獲得普及;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於教學活動的有秩序的展開;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啟發。
但它也有明顯的局限性: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缺乏實踐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等,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很好的適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多樣化,比較固定化,缺少靈活性。《教育學》指出:正是由於具有這樣一些局限性,人們一直在致力於班級授課制的改革。
『柒』 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哪三件事很重要)
能夠較復好的使用電子課件,做好授制課的PPT是能提高授課效率的很重要的一點。
PPT課件能夠將授課內容以大綱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省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以便有更多時間進行講解、與學生交流,教師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和支配更多的信息資源,增大了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控制范圍,並且為教師控制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一方面,能呈現形象的視、聽覺刺激,以起到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動活潑的畫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多媒體課件還能使教學內容一目瞭然,使學生很自然地抓住重點、難點。自從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以來,課堂氣氛活躍了許多,而且豐富的畫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聽課效率提高了許多。
101教育PPT是一款備授課一體的軟體,裡面有海量優質的免費PPT課件、教案、電子教材資源,還有圖片、視頻、動畫等素材,不管是自己做課件還是調用現成課件都很方便快捷。除此之外,還有學科工具和互動工具用於課堂授課,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知識點,推薦老師們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