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安全教育小班防電防水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想像能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通過表演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並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安全知識。 二、活動准備: (1)模擬大樹一棵。 (2)模擬電線桿一根、電線一條。 (3)模擬房子一座。 (4)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 (5)小兔子頭飾(若干)。 (6)籃子一個。 (7)音樂《下魚了》。 (8)自編兒歌一首《安全避雷電》。 三、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小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2、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 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裡。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的家裡坐下,他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3、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的,好么? 4、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5、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裡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裡避雷雨閃電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裡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哥哥,誰做得對呢? 4)教師小結。 A)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避雷雨閃電。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D)不可以躲避在潮濕的地方。 6、教念兒歌《安全避雷電》 不能躲在大樹下;不能躲在電線桿下;不能躲在潮濕處;不能躲在 高危處;不慌不亂四處看;找到低處蹲下來,雷電沒有再走動,定能安全回到家。
⑵ 幼兒園安全教案著火了怎麼辦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著火時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 。 難點:有初步的安全消防意識。 活動准備 消防標志「嚴禁煙火 安全出口 火警119 相關字卡 電話 濕毛巾。」園內備有必要的消防設施(火災影像畫面)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消防車的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發生了什麼事情? 2、 組織幼兒觀看火災的錄像,使幼兒感受火災的危險性。 3、 我們小朋友講講看怎麼會引起火災的?(幼兒討論) 二、假如我們小朋友碰到火災了,那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呢? 1、 報警:火災發生後不要慌張,撥打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後,才可以掛電話。趕快離開現場,到鄰居家呼救;(教師和幼兒學習撥打119的電話,教師做接話員。要求幼兒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 2、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麼?(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 3、怎麼離開火場? (1)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牆撤離。 (2) 樓層著火,當人在二樓,應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 關掉煤氣或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更大的爆炸。 (4) 打開窗戶,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5) 如果火已經燒到身上,應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三、預防火災 1、出示消防標志「嚴禁煙火 安全出口 火警119」講解其含義。 2、觀看錄像,教育幼兒不玩火,不放煙花炮竹。 四、防火演習。 情景:突然警報拉響。教師表現慌張,說:「小朋友不好了,幼兒園失火,火災發生了,我們趕快撤離現場。」提醒幼兒不必慌張,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教師和幼兒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牆撤離。 教學反思 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先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錄像尋找答案。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游戲法層層深入、加以整合。例如:大膽地鼓勵小孩子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現在要倡導的。在活動當中,我多次的讓幼兒發生火災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帶著問題去思考。在幼兒都掌握了報火警、逃生方法時,例如:老師扮演消防員,讓幼兒來報火警。這一環節也充分體現角色游戲給小孩子帶來的趣味性、知識性。又如:在檢驗小孩子是否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時。讓小孩子完全體驗,投入於游戲知識氛圍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⑶ 小班防火安全教育內容
小班防火安全小知識
教育兒童不碰危險品
教育兒童在無監護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護時,不得單獨燃放煙花爆竹,不得私自碰拿家裡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險品。
煙花爆竹雖然好玩,但是這些是危險物品,點燃後會燃燒,如果亂玩就容易使自己受傷。14周歲以下的小朋友應該由大人陪同在指定區域內燃放。
教育兒童辨別火災
教會孩子如何辨認火災信號,確信孩子知道煙霧探測器、火災警報器以及社區警報系統(警報器、汽笛等)的聲音特徵。
教育兒童在通過煙氣彌漫的火場時,要彎著腰弓著背低姿勢行進或匍匐爬行,不要深呼吸,要用濕毛巾蒙住口鼻。一旦身上著火,不要亂跑,要馬上站住,就地躺下打滾,以壓滅身上的火。困於火場時,要撥「119」電話向消防隊員求救。
兒童不玩火
教育兒童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機不是玩具,不能隨便玩。點蠟燭、點蚊香有火災危險性,使用時應注意遠離可燃物。
隨著家庭用電設備及液化氣灶、明火爐的大量增多,誘發火災的因素也隨之增加,因小孩對火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加之自身幼稚,因玩火而引起的火災時有發生,有的竟是血的教訓。
教育兒童不玩電器
教育兒童不要擺弄家裡的電器、煤氣、灶具開關等,家用電器、家用燃氣都存在火災危險性,應當在大人的監護下安全使用。
電閘不是玩具,不能隨意開關。如果同伴觸電,讓他脫離電源,要踩在木板上去救人,避免直接接觸他的身體,防止造成新的觸電。
如果觸電的同伴呼吸、心跳已經停止,在脫離電源後要立即將其移到通風較好的地方,解開其衣扣、腰帶,保持其呼吸道通暢;然後進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並盡快呼叫大人來急救。
2小班防火安全小竅門
1、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2、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4、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要遠離變壓器、建築工地等危險的地方,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
5、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
6、向幼兒講解和宣傳安全常識,讓幼兒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
8、下午放學後,教育幼兒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
3小班防火安全小方法
游戲法。
家長和孩子一起練習怎樣在大火中逃生,教孩子怎樣彎腰,怎麼用濕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被濃煙嗆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模仿報火警(切記不可真的直接撥打「119」火警電話)等。
讀書法。
現在消防類少兒科普讀物和卡通漫畫書非常多,家長在平時應該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掌握盡可能多的素材,以故事和兒歌的形式教給孩子。對於已經認字的孩子,家長可以直接帶他們學習,這樣既教會了孩子讀書識字,又讓孩子掌握了消防常識,一舉兩得。
小班防火安全小方法
參觀法。
隨著火災意外的不斷出現,全國各地都逐漸健全了消防宣傳教育素質基地等場所,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這樣的地方參觀,讓孩子見識更多的消防標志,體驗火場逃生的感覺。有時間的話,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一些大酒店或者大商場,告訴孩子什麼是安全出口標志,什麼是疏散標志,什麼是疏散的通道。
調動法。
每個孩子都有好強的心理,希望聽到大人對他們的誇獎和贊許,聽到諸如乖、聰明之類的評價。針對孩子這個特點,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能將一些需要記住的消防常識背得快,記得牢。比如說,撥打火警電話時必須講清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家長可以在和孩子比賽的時候故意輸給孩子,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可以根據情況,或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
4小班防火安全小技巧
1、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
2、身處一樓時,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如火勢較大則可以採取保護措施,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台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逃生時,盡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⑷ 活動《防火知多少》教案和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生活中存在著潛在的火災危險。幼兒園孩子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燒傷、燙傷等意外傷害。因此培養他們的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掌握相關防火常識及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十分必要。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隨機教育外,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讓幼兒懂得如何防火、如何自救、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為此我選擇了《防火知多少》這個教學活動,從而真正體現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視頻、圖片、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初步的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難點:讓幼兒知道如何防火,學會自救。
活動過程:
一、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觀看視頻,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三、通過視頻,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志。
1、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3、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5、認識"嚴禁煙火"的標志。
四、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五、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萬一著小火了怎麼辦?著大火了呢?困在房間里?公共場所著火怎麼辦?)
六、游戲:"安全防火自救"游戲。通過游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動延伸:
認識標志,設計標志。讓幼兒為不同的場所設計並張貼相應的"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志。
⑸ 《遇到火災怎麼辦》教學反思
在這一節課中,老師利用上海商學院的跳樓事件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們警示火很危險,獲得用處很大,如果失火就撥打119等等,孩子們說的頭頭是道,不時還發出陣陣的愉快的笑聲。就這個問題我們班的孩子展開了討論。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本班的孩子們了解到了一些關於火的由來,並在活動中積極的表現表達。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一開始都認為火只有害處,沒有好處,但是也有少部分幼兒認為火也有好處的,於是,我們在這一個環節,我們做了一些實驗,孩子們了解到了火既有好處也有害處,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得到了鍛煉,概括事物的能力也加強了。在了解了一定的知識以後,孩子們的經驗反映到了游戲中,他們會在游戲中扮演消防員,玩救火,還嘗試著搭建消防車進行裝扮性游戲。根據兒喜愛童話的年齡特點,利用幼兒所喜愛的故事形式,通過讓幼兒猜測故事中火災原因,講講如何防止火災,並設計防火標志等形式手段,培養幼兒的安全環保意識,使孩子增強防火意識,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在這活動之後,我通過讓孩子們看看說說滅火器,在認識滅火器的基礎上開展了逃生演戲的活動,當烈火熊熊,煙霧蒙蒙的時候,孩子們在我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離開了教室,來到了安全地帶
關於「火」的活動進行了一節課,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投入程度是相當高的,表現在能積極大膽的發言,連一些平時比較膽小的孩子也積極投入其中,因此,孩子們是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以及了解了一些防火知識,遇到火災該怎麼辦。逃生演習使孩子們的感官上有了更近一步的刺激,記憶也就更深刻了,並培養了孩子的應變能力,只是增強成人的防火意識尚嫌不足,小孩子的防注意識亦有必要及早抓。當今不少人缺乏防火意識,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許孩提時缺了防火教育的第一課,就是原因之一吧?活動過程中,我覺得老師追隨孩子興趣點的能力,洞察孩子心理世界的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⑹ 大班安全教案,發生火災怎麼辦的活動反思
設計背景
在人們的生活中自護,自救的安全教育應廣泛。小朋友生活在幸福的溫暖的家庭里,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事要注意和小心對待,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幼兒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救的意識。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能了解並提高防火意識。
2 認識滅火器和簡易滅火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火災的危害。
難點:如何讓幼兒有自護,自救的意識。
活動准備
1 火警電話圖。
2 逃生路標圖。
3 各種救火,滅火,火災圖。
4 滅火器。
活動過程
1 猜謎「火」的的游戲
師:「紅彤彤,一在蓬,見風它就兇猛,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小朋友猜猜它是什麼東西?」
師:「它是紅色的,而且沒嘴它什麼都能吃。」
師:「還有就是它怕水不怕風。」
生:「老師,它沒有嘴怎麼吃東西啊?」
生:「老師,那它有沒有老虎凶啊?」
生:「老師,為什麼它怕水不怕風啊?」
通過猜謎游戲互動,可以讓小朋友開動腦筋,積極發現問題,能和老師互動解決問題。
2 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過程一提問
師:「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一環節先讓幼兒自己想想,這時「我」應該怎麼做?)
過程二了解
師:「小朋友,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先要報警對嗎?那麼報警電話是多少呢?」(向幼兒展示「119」的卡片,讓幼兒知道報警的電話是多少)
師:「那報警後我們自己怎麼辦呢?」
「逃生,對嗎?」(出示安全出口標識圖)
師:「接下來我們自身安全後,應該滅火了是不是?」(展示滅火器圖,告訴幼兒如何使用)
最後再重復講述現實中會發生的一些火災事件,並教育幼兒要懂得保護自己,並且不能玩耍一些容易導致火災發生的事,如生活中的火柴,打火機之類的危險品。
教學反思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了解到火災的危害,也都能積極的提問出自己的疑問,但由於幼兒的理解力還不夠的原因吧,在展示真實的滅火器時他們只知道要壓把手,總的來說收獲還不錯,希望在他們認識到火災的危害後能對自己的自身安全形成保護意識。
⑺ 中班安全著火了怎麼辦教案及反思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答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⑻ 中班社會健康發生火災怎麼辦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 讓學生能了解並提高防火意識。
2 認識滅火器和簡易滅火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火災的危害。
難點:如何讓學生有自護,自救的意識。
活動准備
1 火警電話圖。
2 逃生路標圖。
3 各種救火,滅火,火災圖。
4 滅火器。
活動過程
1 猜謎「火」的的游戲
師:「紅彤彤,一在蓬,見風它就兇猛,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同學們猜猜它是什麼東西?」
師:「它是紅色的,而且沒嘴它什麼都能吃。」
師:「還有就是它怕水不怕風。」
生:「老師,它沒有嘴怎麼吃東西啊?」
生:「老師,那它有沒有老虎凶啊?」
生:「老師,為什麼它怕水不怕風啊?」
通過猜謎游戲互動,可以讓同學們開動腦筋,積極發現問題,能和老師互動解決問題。
2 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過程一提問
師:「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一環節先讓學生自己想想,這時「我」應該怎麼做?)
過程二了解
師:「同學們,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先要報警對嗎?那麼報警電話是多少呢?」(向同學們展示「119」的卡片,讓學生知道報警的電話是多少)
師:「那報警後我們自己怎麼辦呢?」
「逃生,對嗎?」(出示安全出口標識圖)
師:「接下來我們自身安全後,應該滅火了是不是?」(展示滅火器圖,告訴幼兒如何使用)
最後再重復講述現實中會發生的一些火災事件,並教育學生要懂得保護自己,並且不能玩耍一些容易導致火災發生的事,如生活中的火柴,打火機之類的危險品。
教學反思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大部分的同學都能了解到火災的危害,也都能積極的提問出自己的疑問,但由於同學小理解力還不夠的原因吧,在展示真實的滅火器時他們只知道要壓把手,總的來說收獲還不錯,希望在他們認識到火災的危害後能對自己的自身安全形成保護意識。
由於自己的專業可能有些地方傳達得還不夠吧,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先多方了解以補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