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頸椎舞蹈教學

頸椎舞蹈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23 02:41:36

⑴ 怎樣跳頸椎舞

給你個視頻 教程

打開 跟著跳版 http://v..com/v?s=8&word=%BE%B1%D7%B5%CE%E8&fr=ala11

祝健康權

⑵ 有關現代舞的力學分析

希望您喜歡.

幫助了別人.自己的心裡也得到了快樂與滿足

舞蹈力學"之淺見

我們習舞者習慣把「力度」一詞理解為加強素質能力和動作強度的代名詞。我認為「力度」作為一個綜合性的詞彙,除了以上概念外,還包含著更深層的涵義。
首先,力度是力量的顯現及對力量的衡量,這是從單純的把握上看。其次,當我們把人體當做一個力學對象來研究它動作力度形成時,又可以把人體內感覺到的和所產生的力叫做內力,而把人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力叫做外力。外力是一眼能察覺和感覺到的,而內力往往不為人們所察覺,而在一定條件下主導作用的內力,能使環境中外力適應動作的要求。因而了解內外力及其相互作用的關系,就能分析和掌握動作中力度的作用規律。再次,從哲學的角度上看,凡不能被科學規定和測量的力,這一類應叫幻想的力。正如蘇珊·朗格所說的那樣「舞蹈的首要行動是要創造一個虛幻的力的世界。」我認為應把內力形容為「虛幻的力」也可稱之為「神韻」。因而舞蹈者在表演中,欣賞者在觀賞中都可在這「力的世界」里去感受那不同的動作力度。那麼怎樣來看待身體動作的內力呢?舉個例子:比如在我們看到那些鋼筋水泥建築時,我們是看不到那些藏在水泥內部的鋼筋,如果沒有鋼筋來支撐這些高大宏偉的建築,又是無法成立的。鋼筋的「力」正是承擔著高大建築的內在力。我想動作力度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國際標准舞學科,在國內從建立到現在不過幾年時間。在"舞蹈力學"這一課題上還沒有形成它自身的認識法則和發展規律。做為"國標舞"業余愛好者,從自身習舞的過程中體會、認識、順其規律找其出處,分折和探尋它動作力度形成的原因,正是我立文的初衷。
我認為,"舞蹈力學"不同於"運動力學"及其它力學之處,還在於舞蹈動作力度感是個不可忽視的美學境界,它是"國標舞"內部運動的特殊韻律標志,也應是身韻動作那充滿魅力的特質。追求一種"緊而不促、舒而不滯、變而不亂、暢而不平"的藝術效果和美學意境,從整體中、運動中、從矛盾的辮證關系中,去體味"國標舞"身韻動作力度那藝術形象之美。

舞蹈力學之淺見(二)旋轉·速度--力學分析

關於國標舞旋轉技巧,國內外已有許多專題論述,我們習舞者知之甚詳。但在日常練習中還存在著問題和難度。我們羨慕溫汀克-貝亞塔兩位舞者那「專有的『極速ˊ,和一個節奏三個旋轉的速度」(wspjs評語),卻又很難實現自身旋轉速度上的突破。為了更理性、更清楚的了解旋轉速度所需要的動力,飛星嘗試做一下旋轉力學分析。謬誤之處請各位舞友斧正。
國標舞的旋轉,多以舞姿轉為主,由於舞姿的多樣化,其旋轉需具備的動力也是多樣的。經驗告訴我們,決定旋轉的速度、數量、質量、成功和失敗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人體重心和旋轉動力。本文著重旋轉動力方面做一分析。
人體有許多部位可以帶動身體旋轉,但脊椎是一個關健的部位。脊椎是人體軀乾的中軸和支柱,通過它幾乎可以把人體各個部位都聯系在一起。脊椎封閉在人體中間,它不可能單獨進行旋轉,被它接連的其它部位,如肩、頭、骨盆等不可避免地要同時加入轉動。也就是說,只要脊椎旋轉,必然會帶動人體其它部位的旋轉。所偎脊椎旋轉實際主要是頸部和胸上部的推體轉動而產生整個椎體的旋轉。通過旋轉,後背肌群最早用上了力量。後背肌的用力是為了帶動脊椎的胸段旋轉,脊椎旋轉是旋轉的主要動力。
但是脊椎旋轉只是一種內力。當內力不與外力發生作用時,往往不利於引起整個身體的旋轉。在舞蹈的動作中,幾乎所有形式的旋轉都要以推地為基礎。在動力腳推地時,聊以一定的力作用於支撐點,而支撐點也「回敬」它一個反作用力,這個力的方向是朝著預定旋轉的方向並且作用於支撐腿。在推地的過程中把身體的重心移到主力腿上,以便主力腿支撐旋轉,同時把轉短傳給脊椎,從而構成圍繞旋轉軸的旋轉運動。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旋轉的合理動力主要是由腳推地和脊椎旋轉而產生的。
另外,手臂的揮動也可以產生一定的旋轉動力。所偎反向揮臂即揮動旋轉方向相反一側的脖臂,如向左轉即揮右臂,向右轉則揮左臂。揮臂實際是肩關節的運動,在肩關節外做快速的內收動作。反向揮臂是由於兩臂運動速度不同,揮動的一側積極主動地走在前邊,另一側被動地落在後邊,這樣造成兩個半身不對稱形態,從而帶動了身體向旋轉方向轉動。
向旋轉方向用力甩頭也能產生一定的旋轉動力。因為,甩頭的動作是一種內力,頭的轉動通過頸椎傳給脊柱,並與脊椎的旋轉能量相結合傳給地面,從而增加了旋轉動力。帶甩頭動作的旋轉,由於始終能獲得這一動力,所以旋轉的速度快,數量也較多。
運用芭蕾Fouette轉的原理,連續旋轉,不僅能使每一次360°旋轉都獲得一個由主力腿推地產生的轉矩,還能通過動力腿的圓周擺動來增加旋轉動力和速度。
國標舞的旋轉,雖然在練習上還存在著問題和困難,但是它在國標舞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舞蹈力量素質的訓練

我們常說的力度就是力量素質。力量是人體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體或身體某部肌肉收縮舒張時克服阻力的能力。
按肌肉收縮的形式,可分為靜力性力量和動力性力量兩種。如」探海」、「沖天跑」等技巧,肌肉收縮是等長收縮,屬靜力性工作;而「雙飛燕」和「分叉跳」等技巧,肌肉收縮是等張收縮,屬動力性工作。
按力量表現的形式,又可分為速度力量(爆發力)和力量耐力兩種。如「飛腳」、「躦步」等技巧,要求肌肉收縮程「爆發力」來完成動作,而完成連續的「綳子」、「旋子」、「掃堂腿」動作時,要求盡可能長時間重復次數越多越好,要求肌肉具有力量耐力的能力。
影響力量素質提高的因素又:
(1)神經沖動的強度與頻率。中樞神經系統傳出的神經沖動強度大,頻率高,者肌肉所產生的力量就大。爆發力好的人,他的大腦皮層的相應中樞能夠迅速地由抑制轉變成興奮,中樞內的各個神經細胞也能一起向所支配的肌纖維發出神經沖動,使他們完成同步收縮。此時,力量就大了。因此,訓練力量時,要注重提高神經的調節機能,既注重完成動作的協調性,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多想像完成動作的全過程,以加快「動力定型」的形成,並掌握好負荷的強度,這樣就可以達到「長勁又不長塊」的目的。
(2)肌肉對於神經沖動的反映力。通常訓練刺激引起肌肉的反映只有肌肉潛力的30%左右。因此採用相同的方法或相同的負荷進行訓練只能導致肌肉適應訓練。如集訓課常出現一套組合或一次課堂訓練組內容、形式較長時間進行練習,缺乏考慮訓練強度與負荷量的變化,導致舞者體能無法發揮。有時舞者的技巧水平上不去,單靠重復練習還不夠,必須採取有效訓練手段,不斷給肌肉新的刺激。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刺激強度,尤其時較大強度的訓練。系統的訓練是逐步提高神經沖動的同步效應,以及對抗肌配合主動完成大強度運動的能力,從而使力量得到提高。
(3)除上述之外,肌肉的形態組織結構不同,也會影響力量素質的提高。如:紅白肌纖維組織不同,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也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再如:血睾酮水平與血皮質醇水平,均是影響力量素質提高的因素。
從力量訓練方法上看,可對舞蹈教學又那些啟示呢?
強度的練法----舞蹈演員的形體美是至關重要的,教學中往往很當心肌肉增粗而影響體形美。那麼,如何在訓練中才能保持或形成優美的體形呢?科學地應用強度法進行訓練,是最佳的選擇。研究表明,採用較大負荷進行訓練(既:肌肉最大力量的85%左右),力量明顯增長,而肌肉體積增長效果較差。而如果以中等水平負荷訓練的話,肌肉體積明顯增長。假若在訓練中忽略訓練強度問題,而造成被訓練到的肌肉明顯增粗。強度訓練法保證了神經用力的高度集中與絕對肌力的發展,能使舞者在肌肉體積沒有特殊增加的情況下,使相對力量得到顯著提高。嚴格控制訓練強度問題,應用強度法安排課堂訓練,完全可以解決舞者的力度問題,由可保持優美的體形。
肌肉退讓練習法-----中國舞的「跳」動作,多是在動態中完成各種跳或連續跳,也有直接推地起跳。從肌肉工作性質和做功的特點可把支撐階段分為退讓性和剋制性工作階段,從起跳瞬間看,又可分為緩沖和登伸兩個時相。要想跳的高,腳步肌肉緩沖時間越短,支撐反作用力越大。因此,提高腿部肌肉的退讓性抗阻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彈跳力。
退讓練習法是專門提高舞者腿部彈跳力而設計的很好方法,此法的生理依據是:肌肉不僅在收縮時能把化學能轉化為功,而且在外力拉長做功時,肌肉也能反過來把功變成化學能。因此退讓性用力除了既是效應(制動外)還能產生積蓄效應。此外,退讓性練習能比動力性練習對抗更大阻力,能用超出克制性收縮的強度進行訓練,因而能給予神經肌肉系統更強的刺激,取得提高力量的效果,「跳深」練習就是一種退讓練習法。既從高處(50—110厘米)跳下後,立即向地上跳起,越過一定高度的障礙,可如此反復練習。
此外,退讓練習法還可以應用在踢腿練習上,要求上踢腿時迅速有力,下落時有意控制慢落腿。這樣可發展腿部肌肉的退讓功能,可增長肌肉力量,特別是腿部肌肉的控制能力明顯提高

⑶ 我頸椎和腰椎很不好,很想通過舞蹈拉伸一下,我小時候學過幾年舞蹈,時間太久不練基本功早沒了,高中上文

指導意見:
可做頸部牽引,手法按摩、中葯熱敷、口服頸復康治療。平時注意休息,頸部忌負重及長時間伏案工作。頸部墊葯 枕。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

⑷ 維吾爾族舞蹈怎麼練習脖子

1、找一個牆角,直角型的,然後把兩個肩膀卡在直角中間,身體動不了的同時,嘗試著在水平面動脖子用耳朵找牆的感覺,眼睛同時配合,多練幾次,就找到感覺了。

2、把兩個手(手掌對著耳朵)分別放在耳朵和肩膀中間的位置,然後用耳朵去找手的感覺,這樣反復練習就能找到感覺了。

3、多鍛煉頸椎的柔韌度,方法是:脖子和肩膀的交接處持平保持不動,動的只有脖頸。或者把後背貼在牆上或高背的椅子上,保證讓肩部不動,然後把頭擺正動脖子,練幾次就會了,然後再試著後背不靠練練。初練時肩下垂,但別緊張,要放鬆,然後動脖子,慢慢堅持就會了。

4、還有一種就是,兩手交叉搭住肩膀,用力壓住肩膀不能動,然後把頭擺正動脖子,頸勃不要綳得太緊,這樣就可以慢慢地練習了。

(4)頸椎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體態及表情:立腰拔背是其體態的突出特點,膝部富有彈性,注重「辮子」的感覺。除了熱情之外,還有很顯著的高貴感,側面表現時下巴抬高,保持微笑、活潑、俏皮。

基本動作:墊步、踏點步、進退步、一步一點,翻腕、柔腕、托帽手、點肩式、移頸、三步一抬、滑沖步、點步定點轉、轉體晃身、轉跪等。

手臂特點:維吾爾族舞蹈的舞姿變化多,造型性強,這就要求手臂有極強的控制和運用能力,才能達到姿態的准確,提高表現力。

節奏的基本特徵:多用切分音、附點節奏和弱拍上給以強勢的藝術處理。如舞蹈動作中的繞腕,指尖的「挑」,腳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後踢步都是在弱拍做的,因此突出舞蹈的風韻和民族特點。

⑸ 頸椎病和腰間盤突出廣場舞健身操

您好,不可以再調了,有誘發突然發作的風險。

⑹ 什麼舞蹈對頸椎有好處

治好什麼都不影響了
頸椎和腰椎有問題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版治療,找個正骨大夫權,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通常不超過十分鍾

⑺ 頸椎反曲能學舞蹈專業嗎

這個當然能學,只不過可能說對於頸椎的損害性比較大。

⑻ 怎樣可以快速學會脖子左右動的舞蹈動作

如何才能學會動脖子
10分
[
1、請站到牆角,一定要用牆將身體固定住。
2、慢慢地左右內動脖子,向左時想像自容己的左耳朵向牆靠,反向亦然。
方法二:(此方法不如「方法一」易學)
1、把兩臂伸直,雙手向上舉起在頭頂正上方交叉。
2、慢慢地水平左右動脖子,頭輪流碰向左右臂。
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坐著別動全身放鬆,你的身後站著幫你的人,他
用兩手掌貼住你的耳旁兩側,左右掰動,你一定要頭、肩、頸部完全放鬆,隨著他的掰動,你慢慢體會,感覺是用你的腮幫把頭帶向兩側,這樣反復幾次,就找到技巧了。

⑼ 回族舞蹈頸部動作

身體直來立,雙臂上舉,用自自己的雙耳去左右找自己的胳膊,你可以立桿見影,馬上就可以會像新疆舞里的那樣左右動脖子了!還不立即試一試?
你頁可以對著鏡子試著動,過程中保持你的腦袋是上下垂直的不要偏,即頭頂跟下巴在同一條垂直向下的直線上,開始可能動的幅度小,慢慢就會了。

回族給你的視頻看看吧
http://muslimchina.blogchina.com/5077139.html呵呵我只找到一個,你看看行嗎?好象不是很清晰,但跳的不錯
http://library.sx.zj.cn/sxopera/lhl/ 也很好

閱讀全文

與頸椎舞蹈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