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學習舞蹈的節拍
一是要了解舞蹈的特點。舞蹈節奏就是舞蹈動作在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專能量的增減,以及屬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對比和變化。舞蹈中的節奏,是指舞蹈動作進行時所佔的時間,動作的長短、強弱、快慢、及相互間的關系。只有對舞蹈動作有了細致入微的了解和掌握,節奏也出來了。
二是要對舞蹈音樂節拍的掌握。節奏,在音樂理論中被稱為旋律的骨架,是節拍的強弱或長短交替出現而形成一定規律的時間值。音樂的節奏是聽覺節奏。因為音樂進入舞蹈本體是以節拍為主要標志,連同旋律、和聲、復調等一起參與到舞蹈中來。
(1)舞蹈教學怎麼拍擴展閱讀
節拍規律
1、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5、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Ⅱ 練習舞蹈基本功的具體步驟
藝術類專業的學習十分注重基本功,例如舞蹈專業,基本功主要有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把桿訓練組合、踢後腿等,所有的優美的舞姿,都是由這些基本動作組合而成,因此學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Ⅲ 舞蹈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口傳身授教學:
口傳身授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話傳身教顧名思義就是用「講」和「形''對舞蹈進行講說與指導的一種方式方法。「講」就是用說的方式對舞蹈形式給學生們進行講解,鑒定舞蹈形式的一個基礎,「形」就是舞蹈老師用身體做出舞蹈動作直接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方式。
舞蹈老師不僅要教授正確的舞蹈動作和技巧,更是傳授各種舞蹈種類的知識,以及與其他舞蹈種類的比較,還有關於對於音樂的理解與感覺等。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舞蹈的內涵,更快更好地建立舞蹈的審美觀。
單一動作教學:
1、完整教學法
把整個動作或成套動作從頭至尾不分部分或段落完整的教授,叫完整教學法。它廣泛運用於那些相對簡單、易學的動作。實際上並不是只有簡單的動作才使用完整法教學,只要在動作技術與學生的水平相適應的時候,都可採用完整法進行教學。
因此,事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這些基礎包括已學過的單個動作或聯合動作,掌握新動作所應具備的身體素質條件等。例如學習藏族舞蹈玄子里的長靠動作,學生首先要掌握下肢的屈伸韻律和手臂的動作,這些都是實施完整教學法的基礎。
2、分解教學法
按動作各時期的界限,把—個完整的動作沿橫向拆開,分解為在時間上、部位上和方向上互相銜接的若幹部分,然後結合起來掌握完整動作,這就是分解教學法。分解法主要用於較復雜的動作,其中包括聯合動作。
這些動作一般協調性要求較高,參與動作的部位較多,動作方向較為復雜。舞蹈中大部分動作是可以分拆開來控制的,這就為使用分解法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組合動作教學:
1、逐漸分散法,就是每學習一段後及時附加到前面一部分內容中,把已經掌握的各部分動作及時合並起來,最後達到完全聯合成組合的目的。這種方法在分段教學的基礎上保持了局部完整的概念和動作連接的完整性。
2、反復分解法,就是用「滾雪球」的方法,逐漸增加動作內容,並且每一次都要從第一個動作進行重復,直到成套動作學完為止。這種方式的缺點是教受的過程和時間會延長,但卻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動作記憶,並會對組合有一個整體性把握。
3、匯總分解法,把組合練習中的所有動作拆分成單一動作。分開來一個一個教給學生,最後再進行匯總,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舞蹈組合。這種方法適用於較簡短的組合練習,如果組合太長,學生很難立刻從整體對其有一個整體性把握。
(3)舞蹈教學怎麼拍擴展閱讀:
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學理論的理性化思維就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工作的理論依據。用教學方法指導教學實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幾十年來,舞蹈教學方法在其傳承的過程中,教學理論應當成為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而不應該成為其在探索過程中的羈絆。
教師欲求教學方法設計和控制的科學化,必須對其教學內容的本質具有科學的認識,一旦認識有了偏差勢必得不出科學的方法論,更談不上科學的指導和控制舞蹈教學,相反,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參考資料:網路-舞蹈教學
Ⅳ 舞蹈怎麼教課
給孩子上舞蹈課,主要從舞蹈基礎基本功形體訓練開始教,可以通過下列幾種方法教學:
1、語言講解法:通過語言講解解釋動作步驟要領,講解時語言要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吸引幼兒孩子注意力。
2、行動示範法:通過老師的行動示範,正確的動作配合豐富的表情和生動的語言講解,來表演舞蹈作品,給幼兒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學習舞蹈的興趣。
舞蹈課一節時長宜為30分鍾,不宜過長。
(4)舞蹈教學怎麼拍擴展閱讀:
舞蹈基本功的練習:
1、壓腿:這是基本功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胯關節要外開。剛開始壓可能難度有點高,但盡量每條腿都壓到,並在感覺疼痛時多控制一會。
2、踢腿:壓腿雖然很痛苦,但達不到什麼顯著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踢腿。踢腿時要保持身體直立,腳背綳直,用腳背的力量帶動踢腿,剛開始踢不好不要著急,重點是動作要標准,前,旁,後都需要踢到。
3、壓肩: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4、甩腰:腰部的柔軟度是舞蹈具有美感的基礎,首先左手扶把然後吐氣腰部自然放鬆向下,做完十個之後再換右手扶把。練完要之後一定要回腰,就是蹲在地上然後雙手抱腿。
Ⅳ 我是舞蹈初學者,不知道怎麼跟拍子,總是跟不上拍子
舞蹈中數節拍就是根據音樂的節奏來記憶,學舞蹈離不開的就是對專音樂的感覺,你音屬感不好就是你學習舞蹈的硬傷,所以看看下面的幾點:
(1)一般正常的都是用四個八拍,或者四拍和八拍來記,根據音樂的節奏感,和動作的重復或相似來記,可以把某些動作比喻成你熟悉的事物,可以抽象記憶。
(2)根據音樂的強弱,鼓點聲,節奏感,慢慢的嘗試數節拍,老師一般會先數一次,你跟著音樂自己數,慢慢的你就知道音樂的規律了。
(3)根據舞蹈的動作去練習,根據自己所記的節拍去合著音樂相對的練習,卡點一定要准確無誤,不得延遲和提前,否則舞蹈跳出的感覺就是去原有的意義。
(4)動作必須熟悉,不熟悉就反復的數著節拍練習,不然你跟著音樂也會卡頓甚至直接忘記動作,一定要熟悉動作之後載跟著音樂多次練習。
(5)零基礎的學員需要從比較簡單的音樂和動作開始學習,只有動作慢慢的熟悉了,音感慢慢的好起來了,再學習稍微復雜一點的動作和音樂,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才能控制好自己的節奏。
這個時候的你對節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嗎?接下來你就自己嘗試著數數音樂的節拍,看看這個方法是不是對你有用呢?
Ⅵ 拍攝舞蹈,舞蹈教學,用什麼攝像機拍好。推薦下。單仿好
萊卡跟富士的微單都不錯
Ⅶ 在拍攝時怎樣抓拍舞蹈者的動作
60華誕即將到來,演員舞者歌星們為了這一重大節日已經進入了如火如荼的排練當中,作為攝影師的你又怎麼能錯過如此精彩的拍攝機會呢?所以本專題將針對舞台攝影的各個要點進行論述,讓你做好准備,記錄下這些美麗的畫面,同賀60華誕。 舞神楊麗萍與雲南的響聲 1、器材的選擇 舞台表演的形式比較多樣,各種表演的動作幅度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話劇、朗誦、音樂和器樂等表演幾乎沒有什麼大動作,可以使用比較低的快門速度而有些表演如舞蹈、戲劇中的武打場景等動作迅速,疾如雷霆,拍攝時有很大難度,它幾乎和體育攝影沒有多少差別。所以就器材選擇來說,舞台攝影最好使用反應靈敏的單鏡頭反光數碼相機,以便抓瞬間,如果使用攜帶型數碼相機,最好選擇那些時滯較小的相機,否則拍攝話劇等還勉強可以,拍攝節奏歡快的舞蹈顯然成功率就很低了。 2、關於白平衡 一把酸棗 舞台燈光豐富多變,強度和色溫的變換也相當大,這些不同顏色、小同強度的光線也是舞台藝術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在拍攝時候能准確反映原有的色彩關系比較好。所以除了少數需將人物皮膚作良好色彩還原而光線變化不大的場景可採用手動白平衡模式外,在許多不同效果燈光下拍攝,要糾正某些偏色不但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因此一般情況下可採用「自動白平衡」模式,讓相機自行處理。這樣做一來可留有適當的現場氣氛,二來即使有少量的偏色,也可在後期稍作調整。 3、關於准確曝光 由於舞台燈光在安排和設計上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有專業的燈光師來操作,只有準確曝光才能夠顯示出原有的效果。在拍攝時一般可以採用兩種測光方式,如果舞台亮度相對均勻,可以使用偏重中央重點測光功能。如果是拍攝追光燈等或以暗背景為主場景時,就需要使用點測光,以避免環境亮度影響,切實根據重要對象實際亮度來確定曝光量。所以在拍攝像獨唱、獨舞、獨自等環境大主體小的場景時就需要採用點測光;而在拍攝大場面眾多演員同時表演時,只要主體集中在相對中心部位或佔了較大比率,就可採用中央重點測光或較平均測光模式,這樣反而容易得到准確曝光。 我心深處 4、關於抓瞬間 舞姬 舞台攝影主要有兩種拍攝內容,一種是拍攝相對靜止的對象,比如說像一般的歌唱表演或者樂器表演等等,還有一些是像舞蹈表演之類動作比較快速,變化多端的內容。拍攝後者時不但對器材響應時間有一定要求,而且對攝影師的臨場反應也是一個考驗。在拍攝動作幅度大的舞台攝影時,一定要預先對焦或者確定大致的焦點,然後半按快門,留有提前量,不然很難抓拍到動作的高潮,甚至常常會出現你打算拍攝正面最後卻拍攝到背面的尷尬情況。盡管有些攜帶型數碼相機也有連續拍攝功能,但是在作連續拍攝時快門響應和圖像處理都需要時間,對抓瞬間而言,未必真正有顯著效果。而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由於動作過程比較迅速,使用連拍的成功率也將提高許多。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參加綵排活動,看看演員們的走向,沒有這個機會的話,就要尋找規律對於演員的下一個動作具有一定的預測性。 5、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對舞台上人物動作的反映具有重要作用,快門速度高,快速運動的對象被凝固,人物顯得清晰;快門速度低於被攝體的運動速度,即使原來動作很緩慢的對象也呈現虛化的影像。所以,為了達到不同的拍攝目的,要選擇不同的快門速度。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比較,在選擇快門速度方面有一定優勢,因為感光度可以調節,需要提高快門速度時可選擇較高的感光度,反之亦然。一般拍攝舞台動作劇烈變化的旋轉、跳躍等動作,如需將對象的瞬間凝固在空間,可以參照體育攝影的快門速度,最好使用不低於1/250s的快門速度。要是開足光圈仍然難以滿足需要,就可採用提高感光度來相應提局快門速度。要是仍然不夠,就可以藉助閃光燈作主光源凝固瞬間。 藍色夢幻 6、如何獲得虛實相間的人物形象 通過閃光燈和自然的結合,可以得到一種動靜結合、虛實相間的特別效法。如前所說,快門速度低於被攝體運動速度,即使原來動作緩慢的對象也會呈現虛化的影像。而電子閃光燈的閃光時間短,往往在1/1000s左右甚至更短。因此閃光燈可將被攝對象活動的瞬間凝固,形成極其清晰的實像。而將閃光燈和低速快門結合曝光後就可獲得很特別的虛實相間成像效果。比如說使用1/15s的快門速度,同時使用閃光燈(可以是相機內置的閃光燈,也可以是外置式閃光燈),這樣快門速度和光圈的組合可獲得自然感光,但由於曝光時間長,活動的影像將成虛像,從而形成一定的動感。而閃光燈又將活動的對象凝固成極清晰的實像,就構成了虛實相間的人物形象。 就是想跳個舞 身體の旋律 總之,舞台攝影是對攝影者攝影技能的綜合能力考驗。在舞台攝影中,傳統攝影中使用的各種技巧(除了多次曝光外,因數碼相機在拍攝時候沒有多次曝光功能,但在舞台藝術攝影中藉助後期處理,仍然可獲得傳統攝影中不大可能獲得的合成疊放等特殊效果)都可以運用,關鍵是要針對自己的拍攝目的,採用相應措施,重點發揮數碼相機可隨時調節感光度以及各種色彩平衡等優勢,應該說只要真正熟悉數碼相機的功能,數碼相機在舞台攝影中是能夠發揮比傳統相機更大優勢的。
Ⅷ 現代舞的拍攝技巧
與其他舞蹈相比,現代舞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現代舞具有鮮明的個性。現代舞要表現的不是某一種民族或地域的共性,而是舞蹈家本身獨特的藝術個性。舞蹈家在舞蹈中傳達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思考,這種體驗因每個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閱歷,而更顯得獨特和新穎。
二、現代舞具有時代性。現代舞展示的不是對過去的沉湎,而是編舞家今時今日的感受和思考。現代舞的內涵和形式必定反映了具有時代意義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因此,現代舞蹈家就算在處理最陳舊的題材,譬如男歡女愛,生離死別等,也會自出抒機,展示新人類對舊事物的時代詮釋。
三、現代舞具有原創性。現代舞展示的不是人雲亦雲的陳詞濫調,而是獨特的不與俗流的形態和意識,現代舞的主旨、形式結構、內容等等,都希望要與眾不同,做別人所未做過的嘗試,標新立異,表現出獨樹一幟的創意。
通過觀察和分析,抽象的現代舞可以使觀舞者發現舞蹈可以有廣泛的聯想及詮釋空間,並令其想像力解放出來,進入創作性的思考領域。事實上,這正是現代舞讓觀眾一方作主動回應的特別理念。
現代舞舞姿簡煉,動作活躍、舒展、自由、奔放、熱烈,內容看似單一,卻是內涵豐富、寓意深刻、情感充沛。
以形體構成、光色調配、明暗對比、線條組合等手段,可以塑造出直觀可見、可感的藝術形象。「用外在的東西把內在的東西表現出來。」通過「形」、「神」的和諧一體,反映某種意蘊。
為了拍出我對現代舞的感受和理解,我嘗試過用多種方式進行拍攝。
用慢速後簾同步閃光是我最初的構想,但舞台表演禁止使用閃光燈,於是我又用了高速、慢速和多次曝光等方式來拍,結果是多次曝光最合我的心意。單次高速的,太靜,象劇照,沒有個性;慢速拍的,過虛,沒有實點,不知所雲;多次曝光(2-6次),可以實中帶虛、虛中有實,動靜結合、有動有靜,實處可以清晰地抓住舞蹈動作精彩的瞬間動作;虛處可以拍出舞蹈運動時的虛幻軌跡。但哪一段該動?哪一段該靜?這,全憑攝影者自己對舞蹈的感悟和心靈的感應來決定按下快門的瞬間和希望達到的效果,完全是個人主觀對現場舞蹈的再創作。我最初是用兩次曝光拍的,第一次用高速(1/60-1/250秒)凝住一個動作瞬間,第二次用慢速(1/3-1/8秒)做出舞蹈運動的虛影,使之有動有靜。但後來覺得兩次曝光,畫面還是寡了一點,因為現代舞大都以獨舞或雙人舞表演為多,於是我就用了三次、四次,甚至五次至六次曝光來拍攝;由於我拍現代舞都是在劇院拍的,固定坐位,不能隨意走動,所以畫面角度基本一樣,但為了使到一組組照在畫面上看起來有所變化,我除了注意有動靜結合的,有靜靜結合的,還注意中景和特寫結合,力求使到作品畫面更加豐富、飽滿、耐看。
現代舞舞蹈動作的即興性和力度感很強,隨時都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拍現代舞是件十分緊張、刺激的活兒。特別是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拍,一邊是要盯緊台上的表演,別錯過了精彩的瞬間;一邊是要盤算著這次是用三次曝光還是多幾次為好,是先快(門)後慢(門)呢,還是先慢(門)後快(門)……雖是置身於冷氣劇場,但一場演出下來,還是拍得滿頭大汗。
我拍現代舞,開始也用負片,但色彩、效果都不理想,於是全部改用反轉片拍。用反轉片拍不僅色彩更艷麗,連暗部細節都能反映出來,達到較好的圖像效果。
從98年開始,基本上一有現代舞、現代芭蕾舞、爵士芭蕾舞、國內的、國外的演出,我都爭取到現場拍攝。
「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尤其是拍現代舞,由於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動靜處理的效果並不能事前確定:該動的是否動的到位,要實處是否抓住了動作的精髓,都無法做到保證。因此,拍攝現代舞的作品成功率很低(尤其是拍反轉片,曝光量控制更嚴格,有時拍到的畫面不錯,但多曝了一次,過量了,也就報廢了,十分可惜),必須多拍才有好片出,而且這張片子是唯一的,不可重復的。雖然現代舞表演在舞台上的動作是一樣的,但每個人對舞蹈的感受和抓取的瞬間、處理方式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兩次去拍同樣的動作場面,得出的照片也都不能相同。因此,雖然現在拍現代舞的影友越來越多,卻絕無相同的。
通過藉助現代舞這個載體,拍出我內心深處同樣飄盪著的一種空靈又飄逸、自由又迷茫的感覺,在給人帶來形式感強的抽象美之時還能帶給人以沉思與想像,並且強調個人主觀感受,這就是我喜歡上拍現代舞的原因所在。
我力求拍下來的不僅是眼見的東西,而且還有想到的東西。」前蘇聯攝影家加蘭寧說的話,也正是我的追求。
Ⅸ 舞蹈里的拍子是按什麼數的,如何數拍子來記動作
在音樂里各種拍子的節奏表現特點各有不同,常用的有「二拍子節奏」、「三拍內子節奏」、「四容拍子節奏」等等。
初學舞蹈的同學可以先把舞蹈的基本步子學好,在仔細聽音樂,通過自己學會的步子去對准音樂里的節奏點。最好找那種有鏡面教學的視頻,都有慢動作和拍子。主要你把動作分解成幾個八拍,看清楚每個拍子做什麼,做熟練了再跟音樂就好了。
拓展資料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因此,它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