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夯實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功
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反映了一個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才能有效完成教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
1、培養扎實的語言基本功。
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如語音語調正確,詞法、句法、章法規范,聽、說、讀、寫、譯技能熟練等,只有具備了較強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才能勝任以後的教學任務。「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外語的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本身首先要具備一定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2、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其它學科知識的學習。
小學教英語教材中有很多反映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學生的知識面、他們的興趣和活動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能從各方面不斷攝取新知識,吸收相關學科的新動態、新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拓展知識面,從而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人們常說,「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先有一桶水」。博覽群書、增長閱歷是一名現代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素養。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到來,一個專業化的教師的知識結構應該是呈網狀的,既要有能勝任英語學科教學的系統扎實的的專業知識,又要掌握厚實的文化知識(即與專業相關的自然、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識)以及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知識。廣大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在深化英語學科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對其它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
3、培養良好的教育能力和教學技能。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未能得到體現。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探索生動活潑又適應小學生個性特點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小學英語提倡的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共同發展,傳統的靠死記硬背來完成任務的方法,往往使得英語教學死板、枯燥、無趣,長期下去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一般都活潑好動愛表演,很少害羞,樂於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這一特點,經常性地運用講故事、游戲、歌謠、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方法。由於這些方式方法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貳』 淺談如何練好教學基本功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二.教學目的(或稱專教學要求,或稱屬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四)歸納小結(五)作業安排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叄』 如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一、研究和組織教材的能力。教師要上好課,必須事先要備好課。所謂備好課,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識弄懂,並融會貫通,使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要研究課程標准、教材內容和學生,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及要求,使之轉化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思想;再次,要進一步研究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使教
學內容適應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實現教育目的的途徑,要實現上述三個方面的轉化,教師就必須有一定的鑽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備課的效果就越
好,十分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備課要優化備課程序,可以這樣做:不看文本以外任何資料備課—看了資料後反思—反思以後再備課—教學以後再反思。反思什麼?首先反思我想的和別人想的一樣嗎?別人想不到的我想到了嗎?再反思備課和上課會相符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符嗎?最後反思我的課堂還可以優化嗎?怎樣優化?這樣做你的認知、能力一定會有新突破。
二、研究學生的能力。學情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外部表現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狀態,如思想狀況、道德水平、知識基礎、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性格等。要分析學生在學習新知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要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才能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三、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教學流程安排兼顧了知識邏輯和學生認知規律。活動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合理使用多種互動、小組合作、多媒體等教學形式要靈活運用語言、板書、強化、反饋等基本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效果。要學會對資源進行分析,如:資源在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作用;資源與教學環節的匹配等。能夠開發和利用多種資源,如文本、社會、環境、多種媒體等組織教學活動。
『肆』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應掌握的基本職業技能。對青年教師而言,良好的基本功對於提高授課質量作用重大,青年教師平時授課中應重視教學基本功的培養。
教師的首要職能是講課。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首要任務是掌握良好的教學基本功。青年教師往往學歷高、專業知識豐富,但教學基本功相對欠缺,同時也容易忽視教學基本功的日常養成,在授課中容易經常出現自己明白而講不清楚的現象,造成課堂氣氛不夠、授課效率偏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師應注重教學基本功的日常養成。
一、教學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基本功包括課前的教學設計、課堂上的「講、寫、演、畫」和課後的教學評價等。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學手段不斷應用,傳統的「老師在黑板上寫,學生在下面的聽」的授課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體為手段的新的教學方法,這就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基本功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發生了改變必然也會引起教學基本功的改變,青年教師在掌握傳統基本功的同時更應該關注教學基本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要求。
(1)授課節奏快。隨著多媒體進入可堂,授課時多採用多媒體幻燈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書寫。這種靠滑鼠的點擊速度明顯快於在書寫,造成了授課的節奏加快,使學生思考的時間變短,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授課中注意把握授課節奏,注意授課內容的銜接、關注學生課堂上的反應、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便於學生的理解。
(2)授課信息量大。利用多媒體教學無疑增加了信息量,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准備更多的資料、認真准備授課內容。同時,授課時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鋪直敘式的講述,應注意方法,區分重點、難點。在課程的設計上設置一些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節點,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課內容。
(3)課前准備的時間長。課前除了要認真准備教案,還要花費很多時間做好幻燈片的設計,設計不僅內容上進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間的銜接、幻燈片效果,奔著打動別人先打動自己的目的對講課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幻燈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閱資料需要的時間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理解和思考。
授課時出現的新特點,對教學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年青教師把握好細節,平時練好基本功,上課時才能游刃有餘。
二、提高教學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幾個方面
教學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端正心態、提高認識。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是心靈工程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課、育好人。講課是教師的首要本職工作,怎麼樣講好課,內容讓學生容易理解、講課讓學生歡迎,是我們年青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基本問題。只有把心態擺正了,認識到教學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會思考自身在教學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會考慮提高和改進的方法,才能達到授課質量提高,最後達到提高自己的素質。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態,把教學基本功練好,當好學生專業上的引路人。可以給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計劃、營造一定的緊張氣氛,要求自己通過一門課達到提高哪些具體目的。(2)多請教、常觀摩。老教授、教學名師授課經驗豐富,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基本功體會深,年青教師應多向他們請教、多聽他們的課,博採眾長、積累授課技巧,這樣可以使自己少走彎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網路,下載一些精品課程,向名師學習,見多才能識廣,通過日積月累,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針對自己的欠缺有針對性的觀摩,看經驗豐富的教師是怎樣控制自己語速、怎樣進行幻燈片的設計、怎樣營造課堂氣氛、怎樣進行課堂互動。
(3)認真准備、精心設計。只有熟悉教材,課堂上才能很好的駕馭授課內容,高效率的授課來自課下精心的准備。備課時可以多選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學大綱的要求,分清重難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准備。多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前沿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更新率。好的課堂設計往往更容易提高學員的興趣,提高授課質量。可以從開頭、中間內容和結尾進行把握設計。課堂的開頭要有新引力,可以採用故事開頭法、問題開頭法等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中間內容要飽滿,要信息量大,要有興趣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結尾要有懸念,可以使用懸念結尾法、事實結尾法等形式。各個環節邏輯鮮明、聯系緊密。同時注意對幻燈片的精心設計,包括幻燈片的內容、形式、重難點的區分,圖片和視頻的插入,盡可能使每一頁幻燈片都有吸引點,力避滿頁文字,讓學生看起來枯燥無味,盡可能使幻燈片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4)勤反思、善總結。反思、總結同樣是提高教學基本功應注意的的重要環節。每堂課授課完畢或一門課結束後,都應善於總結。總結包括本堂課的授課節奏、課堂氣氛、知識點理解、學生的反應等進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批改學生的作業、和最後的考試發現授課存在問題,認真分析問題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總結本堂課的授課行為,每一個授課環節,本節課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講解不夠生動等問題,在下次課中避免再次出現相同的問題。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學基本功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青年教師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注意提高專業與文化素養,就能夠才能使他們在講台上運用自如,青年教員的教學功力逐步提高,學院的教學質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證。
『伍』 青年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基本功
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在我工作的這幾年中,我逐漸積累了關於提高自己基本功的幾點心得,在這里和大家交流,不足之處請多指正:一、虛心請教作為青年教師,經驗的缺乏是最主要的,為了能使自己盡快溶入到教師的角色中,虛心求教,廣泛聽課是必然的。聽師傅的課使我深有啟發,習得了不少優秀的教學方法。我在多次的聽課中汲取經驗,學習陳老師嫻熟的課堂教學藝術、駕馭技巧和管理能力,在課後主動反思,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二、精心備課「保質保量地完成備課任務,上好每一節課」是我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層次和深度。教案不能多年一貫制,要認識到即使是講同一門課,每次重復對教師來說都是專業知識、學業上的挑戰,力求每次教學對知識要有更深入的認識。三、用心上課教師講課如同演員表演一樣,講課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師的臨場發揮都決定了教學效果。教師要有良好的教風,可能並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應該是專業知識傳授方面天才的演說家。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課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在於功底深,知識扎實,更在於他們新穎而嫻熟的教學技巧和獨特而高超的教學語言藝術,值得我們借鑒。四、積極反思我們青年教師上完一節課,一篇課文或一個單元,總有一些成敗得失,或有一些感觸,隨時記下這節課的教學得失情況,分析原因,如何改進,內容可長可短,工作忙碌時可寫幾十字,時間充裕時可寫一百到幾百字。這當中,可以寫幾方面內容:教學成功的例子,不足之處及原因,改進的設想,再實踐的認識等。如果能及時記下來,則可以明得失,解困惑。五、教學研究我們青年教師需要同伴的互助之外還需要專業的引領,從教育教學理論專著中獲取知識,並把它運用於教學實踐。爭取每學期都開設公開課,這對我們來說,既是鍛煉、又是提高,可以豐富我們的教學經驗,激勵我們奮進!記得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藝術的事情大都始於模仿,終於獨創」。
『陸』 如何提高教師基本功
一、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功
1把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新教師首先要全面了解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觀為核心。
2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活化教材的能力。教材是進行教學的重要資源,是精選出來供學生學習的材料。教師要善於「靈活」地運用教材有效地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不僅要理解教材,更重要的是鑽研教材,要注意分析出每節課的重點,達到什麼學習效果,哪些是學生的難點,該怎樣解決等等,還要考慮這部分內容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前後知識的區別和聯系。
3組織教學的能力。所謂組織教學,包括課前的編寫教案,即把一節課如何開頭,如何引入新課,如何講解新課,怎樣提問等等都要寫出切實可行的計劃,組織教學還包括課堂上施教的能力,也就是把備課過程中所擬定的教學計劃付諸實施,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重要的基本功。教師在課堂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也是對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一項檢驗,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這不僅與教師的基礎知識水平有關,也與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功有關。4啟發學生思維的能力。同樣的一節課,不同的老師去上,效果肯定不相同,關鍵就在於是否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老師掌握了啟發學生思維的能力,講解過程中善於抓住教材中的「啟發因素」誘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的教法又靈活多變。學生領略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就會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學而不倦。這就是所謂的啟發式教學。
5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敘述概念或者進行邏輯推理的時候,要求教師能夠清晰、准確、通俗、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維,教師本身的語言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6課堂小結的能力。良好的課堂小結設計可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產生畫龍點睛、餘味無窮、啟迪智慧的效果。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可以促進認知結構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煉等。能否恰當地進行課堂小結,並充分發揮小結的作用,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