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使用英語課堂評價標准
長期以來,在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強調「傳道、授業、解惑」的要求,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堅持「教師中心論」,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
⑵ 小學英語課堂總體評價
一、 基本理念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確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索與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突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2、堅持全面考察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特徵的基本要素。
課堂教學是一個准備——實施——目的達成的完整過程,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系統,要全面反映這個過程需要考慮相當多的因素。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既要考察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便在評價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既要提倡創新,又鼓勵個性化教學。
3、堅持評教評學相結合,側重評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實現發展目標的過程。「評教」,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體系,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評學」,建立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評價要以評學為重點,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要徹底改變只評教不評學現象。
4、堅持評價方案的可行性。
可行性是實施評價的前提。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要符合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目標,以利於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可測量的,便於評價者進行判斷。評價方法要注重質性評價和綜合評價,力求簡單、易於操作。
二、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依據和評價原則
1、就課論課
一堂課有許多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評課時要抓三方面的內容:第一,課堂教學的組織和方法是否與教材要求相符合,是否與本校本班的情況想適應;第二,教學過程是否反映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第三,教師是否掌握了適合學生學習的坡度,是否幫助學生准備了練習語言的材料。
2、估計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考察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按照「呈現——實踐——遷移/運用」的過程發展。這三步可以加速,但不可跳躍。如果理解新課內容後未經過實踐,即呈現之後就進入遷移,課堂表現與教學實際則不一致。
3、注重關鍵活動
從語言知識向語言技能過度,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語言實踐活動。只有設計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使用語言,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即在學中用,在用中學才能使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學,扎實語言知識基礎,提高語言技能。
4、根據評課目的確定評價范圍
評課主要評不變因素,根據班級的具體教學環境辨證地對待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因素。
5、准許保留不同看法
准許教師保留不同看法,但各種教學方法都應有外語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全面評價量表。其特點: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遵循的原則化為具體活動。操作明確具體,便於掌握。
1、突出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2、按點給分,有較強的公平性與合理性。授課教師自己也可以參加評價。
3、評價結果的客觀性較強。
⑶ 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評價內容是指什麼
課堂評價用語的使用猶如課堂教學改革一樣的,隨著社會對人的需要,隨著我們對學生的關注,隨著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被使用著、推廣著、普及著。大量的評價語言充斥到課堂上,給原本嚴肅的、沉悶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線的生機,使原本像貓和老鼠般的師生關系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英語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建立能夠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有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英語課堂學習評價是英語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性評價。其一,課堂學習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的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學習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情況:
一、常規化的評價
所謂常規,是指沿襲下來經常實施的規矩。英語課堂學習評價常規化,就是要讓英語課堂學習評價成為一種規矩,一種制度,堅持不懈的執行下來,其評價的結果不斷積累,成為終結性評價的資料來源與依據。
要使英語課堂學習評價常規化,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一)立好評價的項目。在一堂英語課中,需要評價的項目很多,有學習效果方面的,如聽、說、讀、寫;有學習態度方面的,如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等;有學習策略方面的,如怎樣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項目如果不一一列出告訴學生,他們在評價時就不會知道該從那些方面下手。
(二)給出評價的標准。在列出項目後,要給每一項分成A、B、C三等,分別給出三種不同的獎勵標志,如,分別給3、2、1顆星星。記錄下評價結果,到期末根據星星數目的多少,給學生定等級,打評語。
(三)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要使評價常規化,學生必須掌握評價的方法。在第二點中,老師已經給出評價的項目與標准,然後讓學生對照標准,進行評價的訓練。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規訓練,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有聽的習慣:聽別人的發言,為發表評價奠定基礎;聽別人給出的評價,接受他人反饋的意見。說評價的習慣:注意發言禮貌,說話委婉,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進行長期的訓練。同時對於評價的評價,也可以給出項目與標准。因此,我將以上評價內容綜合列出一個表格,並詳細給出標准。
(附表 )小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評價表
A(三顆星)
B(兩顆星)
C(一顆星)
聽
聽課文
全部聽懂,能准確回答所給出的問題
基本聽懂,能給出一部分問題的關鍵信息
只能夠聽懂課文中的一部分,不能答問
說發音
能仔細的聽別人的發言,包括評價的發言,獲取信息,並及時作出反饋
大多數時候能夠聽別人的發言,了解所包含的信息
偶爾聽一聽,不太仔細
說
說英語
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與老師、同學進行問答,語音清晰,正確
能夠及時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與同學就所學的句型進行問答
能模仿句型造句
說評價
能主動、自信地說出對自己、對他人的評價,評價中肯、全面,注意發言禮貌
能比較中肯地說出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注意發言禮貌
能說出對自己及他人的評價
讀
朗讀
朗對話與文章時,發音準確、清晰,語言流暢
發音比較准確,語言比較流暢
發音不夠准確,讀書不流利
寫
格式正確,書寫流暢,頁面整潔
格式正確,書寫工整,頁面整潔
格式正確
期末,我根據學生的得星進行獎勵。獎勵方法是:五顆標志換一個月亮,五個月亮可換一個太陽,五個太陽可以換一本老師寫有鼓勵語的筆記本。這樣,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獲得不同的獎勵,避免了只有學習優秀的同學才能獲獎,而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就得不到獎勵的弊端,更有利於調動學習後進者的學習積極性。
二、趣味性的獎勵
小學生對身體各部位的活動感興趣,喜歡動身體、動作誇張的活動,喜歡新鮮。如何讓評價對學生產生更持久的影響,就是要把評價結果直觀化和形象化。在英語教學中簡單的「Good」「Wonderful」 的評價手段已不能滿足學生、吸引學生了。英語教學有自己自身的學科特色,利用這一特點,在英語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實施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課堂常常採取的教學活動,評價也可以小組形式學習,如在學習動物話題時候,針對學生對動物的喜愛,可把評價與此話題結合起來。在競賽獲勝的小組,成為森林之王,有權賜予動物身份並管理這個森林的動物。組員們把全班的動物頭套收集起來,重新賜予動物身份「You』re a dog. This is for you.」 「You』re a monkey.」… 教室轉眼間成了動物成群的大森林,森林之王發號命令了,「Kangaroos, please jump.」 「All the bears dance, please.」…課堂上充滿了歡笑,成為森林之王是每個孩子心中的夢想,還有什麼比實現夢想更有吸引力呢?哪個小孩子不願意上英語課呢?這樣,除了歡笑,同時也結合了所學知識,學生自如地運用語言。
又如:三下第一單元英語課學習的是「Where are you from?」 和」I』m from ….」這兩個句型,所涉及的新單詞是國家的名稱,有: China、America、Canada、Australia四個單詞。我精心地設計了教學,製作了China、America、Canada、Australia這四種圖旗。並將全班分為四組,每組選擇一種圖旗。凡是答對了問題的學生就可以為本組獲得一張圖旗,貼在黑板上。教學到操練「I from….」句型這一個環節時,出現了一個高潮。有學生說了句「I from China.」老師出其不意的掏出一面中國的小國旗送給那學生。得到老師禮物的孩子滿臉洋溢著喜悅在同學羨慕的眼光中回到座位上。同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要求發言。
另外,小學生喜歡直觀、具體的事物,而且對於自己喜歡的物品會有很強的佔有欲,採取的行動會非常直接和迅速,行動的過程非常專注。一張有趣的獎狀可以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獎狀的製作也是非常簡便,而且符合環保要求的。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畫一些圖片或收集相關話題的圖案,上完課後,很多時候就把圖片堆放一邊或隨便扔掉,這是資源的浪費。事實上,我們可以對這些圖片加以利用,製作成一張特別的獎狀。例如,在學習食物的話題時,課前發動學生自己畫或收集一些食物的圖片,教學活動結束後,把班上所有的圖片集中起來,給每個小組一張雛形獎狀,根據本節課表現依次挑選不同數量的動物貼在雛形獎狀上形成最後的獎狀。當然,最後老師千萬別忘了正式簽名、蓋章,確認獎章的合法性,老師認真對待的態度一定會感染學生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正確對待獎狀內真正的評價結果。獎狀貼在牆上會時刻鞭策、鼓勵學生要求進步,努力學習。
三、有效性的稱贊
小學英語課程改革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稱贊是樹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徑。孩子對鼓勵與稱贊的需要,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勵。」如何讓孩子在英語課堂中體驗成功,擁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於教師如何在評價中運用鼓勵與稱贊的藝術,進行有效的稱贊。
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我們應把握不同的稱贊尺度。同一個班的學生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性格特點都存在著差異,若用同一評價標准,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稱贊過於頻繁而失去因稱贊帶來的激勵意義,但是對另外一部分學生來說,會因為稱贊標准過高而無法實現而失去促進作用,這兩種情況都會使稱贊毫無效力,變得毫無意義。所以教師對學生稱贊的尺子衡量的不是任務的大小,而是為了任務的完成,付出努力的大小。一節課內,能力較強的學生能背誦對話應該值得稱贊,能力較差的學生能記憶單詞也同樣值得稱贊。因為這個我們看來是小小的任務卻是某些學生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結果。我們可以從語言方面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我們利用語言的多樣性體現出對學生會評價的不同。例如,對於表現的不夠好的學生,鼓勵他:「OK! You are good try!(不錯,繼續加油!)」;對於表現一般的學生,對他說:「Good! You are right!(好!你答對了!)」;對於表現更好的學生,贊美他:「You are very good!(答的太好了!)」;對於表現出色的學生動情的對他說:「You areexcellent!(太棒了,答的真好!)」 當學生得到一般的評價時,他會更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爭取得到更好的評價;當學生聽到最好的語言評價時,內心肯定比吃了蜜還甜。但應該避免過勤的使用評價語言,讓學生應接不暇。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還可做以下的嘗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一個單元的學習中,給小組內不同的學生定下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生只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是成功的。小組成員要合作完成以下的任務:A背誦單詞,朗讀課文對話(一人);B表演課文對話(兩人);C即興對話表演(一人,與其他小組一人對話)。小組根據各成員的能力進行分配人員。只要完成任務,都可為本組積累分數。採取這種形式,給學生不同的評價標准,學生按照能力高低,完成難度不同的任務,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存在挑戰但又可實現的目標,這樣稱贊才能發揮效力,學生才會不斷追求進步。
四、激勵性的分享
分享其實是體會之前獲得成功的過程,體驗、回顧、反思自己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小孩子獲得成功時,內心是非常渴望與他人分享的,他們渴望分享就如種子渴望養料一樣,稱贊能給學生帶來短時間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分享卻能把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續到四十分鍾以外,甚至更牢固、更持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的分享應該著重於肯定學生獲得的成功和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也就是進行激勵性的分享。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所以,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我們千萬別忘記與其分享、肯定成功,例如,握握手、拍拍肩、摸摸頭這些親熱溫暖的舉動能給學生身心帶來愉悅;必要時,讓其周圍的同學、家長一起分享他的成功,使他處於一種被眾人認可的境地,成功感得到盡可能大的滿足,這樣,學生內心因成功感而產生的學習動機才會持久,克服困難的決心與信心才會因此而增強。尤其曾經一直處於班中落後的學生,與人分享成功的渴望更為強烈,我在課堂教學中常給學生以信任的目光和親切的微笑,因為我相信教師那燦爛的笑容是開在學生心中永不凋謝的鮮花。這需要老師不是簡單的分享,而是要把積極的鼓勵滲透當中,以其點滴成功為支撐點,讓他相信自己獲得的成功,改變眾人對他長期的看法,使他對自己充滿希望,眾人對他充滿希望,從內在和外在徹底改變落後的處境,也就是通過鼓勵性的分享,創造一個嶄新的開始。
總之,運用課堂學習評價,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的發展。老師在使用評價時,教師在課堂上要記盡量使用一些簡單化、通俗化、口語化的課堂用語,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率。
⑷ 英語口語課好不好 從哪些方面評價 求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評價表
我覺得不管什麼機構的英語培訓學校,都是或多或少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的。但是提高多少回的問題答,還是看你本身。你本身有沒有這個決心把英語學好,或者每天會不會有那麼多時間來堅持學習。如果比較忙,一個星期去不了幾天的話,那麼提高不會很快。另外我覺得你的性格很重要。如果是很活潑開朗不怕生的人,提高的會很快,特別是口語。因為不管對誰,都能聊上幾句,主動去聊,自然而來口語提高了。如果是內向怕生的人,那麼我覺得口語提高的不會很快,因為你不去說,怕說錯,口語怎麼提高的了?就比如英語角,你不去說,光聽別人在那侃,提高會快嗎?所以我覺得關鍵還是要看個人。
⑸ 如何設計對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評價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內。其一,容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⑹ 如何進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如何實施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激發學生對評價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了,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同理,如果學生對評價感興趣,那麼,評價以及使用了評價的英語學習,會成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禮物。如在教學水果單詞 peach, pear, orange, watermelon,以及所涉及的兩個句型「I like ….」 和」Do you like ….」時,我精心地設計了教學評價方案,製作了peach, pear,orange 和watermelon 這四種圖片。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選擇一種圖片。凡是答對了問題的學生就可以為本組獲得一張圖片,貼在黑板上。這個評價活動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們循規蹈矩,回答出問題就拿一張圖片,貼到黑板上。教學到操練「I like….」句型這一個環節時,出現了一個高潮。楊寶天說了句「I like pears.」 我出其不意的從講桌里拿出一個梨送給他。他高興極了,在同學羨慕的眼光中回到座位上。同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要求發言。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評價手段,一為圖片,一為實物。很顯然,學生對於能夠吃的實物感興趣多了,有強烈的想得到它的慾望。對評價有了興趣,學生對課堂活動就有了狂熱的參與度。當然,每堂課都使用實物作為評價是不太現實的。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對其他的評價手段也感興趣呢?我認為,讓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緊密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二、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
所謂常規,是指沿襲下來經常實施的規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就是要讓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成為一種規矩,一種制度,堅持不懈的執行下來,其評價的結果不斷積累,成為終結性評價的資料來源與依據。
要使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1)立好評價的項目。在一堂英語課中,需要評價的項目很多,有學習效果方面的,如聽、說、讀、寫;有學習態度方面的,如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等;有學習策略方面的,如怎樣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項目如果不一一列出告訴學生,他們在評價時就不會知道該從那些方面下手。
(2)給出評價的標准。在列出項目後,要給每一項分成A、B、C三等,分別給出三種不同的獎勵標志,如,教師教學用書後附有的大棕熊和小松鼠貼紙。記錄下評價結果,到期末根據貼紙數目的多少,給學生定等級,打評語。
(3)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要使評價常規化,學生必須掌握評價的方法。在第二點中,老師已經給出評價的項目與標准,然後讓學生對照標准,進行評價的訓練。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規訓練,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有聽的習慣:聽別人的發言,為發表評價奠定基礎;聽別人給出的評價,接受他人反饋的意見。說評價的習慣:注意發言禮貌,說話委婉,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進行長期的訓練
⑺ 英語課教學評價
1、整堂課的教學設計符合高中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學各環節過渡內自然,從開頭Free talk導入容課文,通過圖片啟發提問到Quiz測試,再到詞彙Paraphrase 和Reading閱讀、Dialogue對話、Discussion討論,完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2、設計有層次、有深度,特別是反饋形式多樣,可見該教師花費了不少心思,如小測試、詞彙解釋、提問、填空、對話、預測等設計有坡度,並且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教學目標。
3、教學方法處處體現以學生為本,如注重對學生的語言只是檢測(詞彙學習時注重部分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 討論時分為xx組、xx組等,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和個性差異。
4、因教師的教學設計有新意,學生始終保持良好學習心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我粗略統計了一下,該堂課中,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達2/3左右,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參與面廣,體現出學生樂於探索、樂於參與的精神,如有一位學生自己還准備了圖片,准備補充,真可謂意猶未盡。
⑻ 如何給老師課堂表現評分表評分英文
是對教師上課的總體評價.(以下是課堂教學評價表,由於表格線不能復制,所以你自己再製作一下)課堂教學評價表姓名 授課班級 等 級 得分學科 時 間 課題 分值 優 良 中 差 評 價 指 標 教學目標 符合學科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多元化.8 8 6 4 2 教學內容 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突出重點,難易程度,聯系學生生活和實際.8 8 6 4 2 教學策略與方法 圍繞目標創設靈活的,有助於學生學習情境、營造民主、平等、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8 8 6 5 4 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指導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實效性.8 8 6 5 4 學生認真參與學習,積極思維,敢於表達和質疑.12 12 10 8 5 根據教學實際先用恰當的教法,為學生的學習設計並提供合理的學習資源.10 10 8 6 4 教學效果 學生獲得的基礎知識扎實,在學會學習和解決問題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10 10 8 6 4 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相應的發展.12 12 10 8 6 教師素養 正確把握學科的知識、思想和方法,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8 8 6 4 2 有較為豐富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有教改創新精神,有獨特良好的教學風格.6 6 5 4 3 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設計應用適時適度,操作規范熟練.6 6 5 4 3 語言准確、有感染力,板書工整、合理 4 4 3 2 1 備注 各項累計得分90分以上為優,89~80分為良,79~70為中,60分以下為差.合計 意見與建議 評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