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舊教學樓不該拆

舊教學樓不該拆

發布時間:2021-01-22 05:46:16

1. 舊教學樓該不該拆作文

這個事情有兩種角度可以看,一種是理性的角度,一種是感性的角度,這些都是存在版的,一種的擔權心教學樓時間久了,怕出現一些問題,提學生感到擔憂,一種是感情色彩,就是這個教學樓陪了我們那麼久了,多少都是有些不舍的,這個事情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解決,因為畢竟這個東西有時候會威脅到學生的生命,我覺得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所以我覺得還在教學的情況下要拆

2. 舊教學樓該不該拆作文

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專、作家、主持人屬。如今,這座矮小、簡陋、老舊的教學樓已經不能滿足學校現代化的發展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學校想保留,但有人認為學校用地有限,修繕、養護還要花錢,建議著眼發展,將其拆除。為此,學校很猶豫。不少師生和校友表示非常關注,曾在此樓就讀過的某知名作家還專程趕回母校拍照留念,並積極爭取留住它。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該校校長、該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小林」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3. 大學教學樓該不該商業冠名

1
現在有哪些大學的教學樓被商業冠名了?那些學校里的同學反映如何?那些學校的校訓是什回么,答冠名是否與校訓相違背?2
企業冠名的原因是什麼?冠名以後他們能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當本校一幢樓被冠名時,如果學生們厭惡它,那麼它的冠名意義何在?關於你們提出的三個點:1、冠名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廣告形式:它是不是廣告形式都無所謂,關鍵是學校里能不能容得下這種廣告形式2、商業的風氣、規則、活動帶有濃重的與大學風氣相背的地方:冠名一幢樓就能帶來商業風氣、規則、活動,你們有證據嗎?3、結果使得人們對於企業和學校產生的負面印象大於正面印象,對於學校的影響不好的多,學生不滿的多餘滿意的:最好要有統計數據,要不然這一點很難辦

4. 大學教學樓該不該商業冠名

這個最好不要,大學畢竟還是以學業為主,教學樓的命名最好以學術味為好,太多的金錢味道未必好。

5. 上個世紀留下來的古老的教學樓,該不該拆

要看教學樓的質量了

按照規定,一些老舊的建築需要才拆除的

有安全隱患

上個世紀留下來的有好多年

看具體的教學樓質量來拆

6. 舊教學樓該不該拆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作家、主持人。如今,這座矮小、簡陋、老舊的教學樓已經不能滿足學校現代化的發展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學校想保留,但有人認為學校用地有限,修繕、養護還要花錢,建議著眼發展,將其拆除。為此,學校很猶豫。不少師生和校友表示非常關注,曾在此樓就讀過的某知名作家還專程趕回母校拍照留念,並積極爭取留住它。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該校校長、該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小林」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寫作指導:
這道作文題,採用了2015年全國新課標Ⅰ卷新材料作文的形式,為「任務驅動型」作文。任務指令要求學生就「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應「保留或拆除」表明自己的態度,並給校長、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闡述自己的看法。考生可以圍繞「校園舊教學樓該拆還是該留」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對讓人懷舊的教學樓和學校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展開分析,可以調動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對校園生活的感觸與認知進行思考。
作文題內容與關注范疇聚焦老教學樓的拆與不拆,此為時代之普遍現象,引人憂心更應引人深思。如何在過度現代化、「唯物質至上主義」的社會里,釐定「價值」一詞的內涵,審視「功用」一詞的所指,誠需考生仔細思量。
題目任務指令明確,故考生需要擇一收信人作為寫作對象。收信人可以是校長、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考生需根據寫作對象,編排寫作內容,斟酌措辭用語,注意書信格式。
本道作文題可以有以下幾個角度或立意方向:
角度一: 「不破不立」,一味抱著歷史舊帳,是形而上學的表現;歷史與傳統屬於過去,為了將來,為了發展必須「拆除」,這也是順應歷史的需要;留住老房子,留住學校的精神財富,就是留住根,留住魂;……
角度二:必須辨證看問題,它既是矛盾又是統一的;只有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傳承歷史,才能成為改革路上一道獨具個性化的靚麗風景線;……
角度三:妥善處理「新」和「舊」,由政府牽頭,科學規劃片區功能,統一建造新興學區,既不顛覆舊區容貌,又能帶動新區發展,一箭雙雕;對歷史作出貢獻的舊樓進行攝影,錄像,製作模型等遺產留給後人;……總之,可以對拆除教學樓持肯定支持,亦可否定質疑。但均需言之有據、自圓其說。而更深的立意,則應窺斑見豹,透過教學樓拆除與否的個案,看到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文化情感價值與實際功用價值間的矛盾沖突,進而思忖價值之辯與解決之道。

7. 上世紀50年代的舊教學樓該不該拆

這個年份的建築肯定算不上文物。如果質量不好也許就是危房了。而且那個年代的房屋一般採光都不夠好。如果沒有什麼紀念意義,要拆也沒什麼不可以吧。

8. 教學樓拆還是不拆的書信作文

留住學校的靈魂
庄學培(泉港二中校長)
親愛的作家朋友:
您好!得知您專程回母校,與老房子合影留念,並積極爭取留念它。我非常感動,我也是「守舊派」,我堅決站在您這一邊。
當前,教育話題層出不窮,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為它事關千家萬戶。「拆與不拆」成為問題,折射出不同知識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教育的認知態度不同。
毋庸置疑,當今中國,教育為人們所共垢的就是它的同質化。千校一面,千師一面,千生一面。「錢學森之問」猶縈繞於耳:我們為什麼培養不出優秀人才?回答錢老的問題非我所能,但求新趨利、求快搶眼不應為基層學校所汲汲。老百姓眼中的優質學校不應與高大上的現代化建築劃上等號。
「大學非大樓之謂也」,先賢之言猶在耳畔。中等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陳地,也呼喚大師和大作為。中學校舍的拆與建不僅要關照現實,更要尊重歷史。君不見,時下中國各大城市正悄然興起復古風,古城古街古牌坊一夜競名。為何?雖與經營城市、謀求商業利潤最大化息息相關,但也可側面看出主政者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良苦用心。學校有老房子,就像家裡有老人一般。家有一老,勝似一寶。我們更應像對待雙親一樣對待那些被歲月浸染得斑駁發黃的老房子,那裡有校友們心裡可安放的「鄉愁」。
親愛的作家朋友,您是作家,您對文化的理解可能更為深刻一些。我多想借您的妙筆去呼籲:給老房子多一個「存活」下來的理由吧!人生最無奈的莫過於「物是人非」,許多身邊的物件,比如樹木和石頭,它們依舊蒼郁堅硬,可是人卻雙鬢斑白、年華不在。老房子之所以可貴可愛,因為它記憶每個學子的青蔥歲月,它記憶每個教工的晨昏作息,它記憶每一段辦學的興衰榮辱。
學校的靈魂是人的靈魂,靈魂是內在的,顯示於外的就是物態。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圖」,那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知識聖地。清華有著名的「清華園」,那是多少遊客希望駐足留影的地方。老房子留住了,它能夠留住像您一樣傑出校友的心。說真的,我現在仍痴迷於民國時期那些老派的校長和教工們,他們可算是名流,然而他們不為簡陋的辦學條件所困。他們聚於白馬湖畔而成白馬湖派,他們遷徙於西南聯大而留下西南遺風。他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他們憑他們的精氣魂,同樣在物質貧乏的歲月里寫下豪邁宏大的教育詩篇。
人會老,樓房也會「老」。人生病就得治病,樓房破舊就得修繕。親愛的作家朋友,我相信你的熱忱能感動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願在您的努力下,您的母校樓房能修舊如舊,並且能裝備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舊房煥新彩。願你的赤誠,能感化那些堅持拆房的人們,讓他們懂得,留住老房子,留住學校的精神財富,就是留住根,留住魂。只要魂在,學校的美麗故事就能代代相傳。
順頌
撰安!
小林
2016年4月9日

留住教學樓,留住校園記憶
張傳忠
尊敬的校長:
您好!
近日獲悉,貴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作家、主持人,如今這座舊教學樓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命運,面臨著保護與拆除重建、傳統與革新的困惑,眾說紛紜,教學樓的去留成為一大棘手問題。
的確,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列車的驅動下,許多傳統的建築已經被毀得面目全非,所剩無幾,因此亟需教學樓保留成為重中之重。正如黎巴嫩著名的詩人紀伯倫所言「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致於忘了當初為什麼而出發。」是的,在現代這樣浮躁跟風的社會中,我們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快靚新,而往往忽視了本該深思的問題,這種問題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逐漸凸現矛盾出來,我們失去的的太多太多,甚至丟失了本該失去的文化根基,譬如這種教學樓,承載了多少的辛酸和榮耀,承載了多少的不可挽回的歷史記憶。
的確,在經濟高速騰飛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靜下來反思一下,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要到那裡去?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進程中不會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最終導致失去原本純真的自我?在大力發展城鎮化的進程中,過熱的商業開發、快速城鎮化的擴張,導致近越來愈多的承載歷史記憶的古建築銳減甚至毀滅,這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國外也是在工業化發展之後,享受著工業文明的同時,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才發現過度工業化帶來的惡果,現在才想極力挽回。我們用近40年的時間追趕上西方工業國家用一兩百年的工業化成就,這的確讓全球人嘆為觀止。在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中如何不再重蹈舊轍,不要再犯下歷史性的過錯,這值得我們每一位深思的。可喜的是,現在更多的人愈來愈強烈地感受固化歷史的建築的重要性。
不知您是否還記得,新中國成立不久後,北京古城牆面臨著拆毀的命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三次上書周總理,直陳保護北京古代建築為保護故宮古城牆和天安門這一中華文明優秀建築而呼籲奔走,才有今天真切地觸摸到厚重的歷史的滄桑感。
毋庸置疑,如何科學地開發與活化古建築,如何邁過一道道坎兒?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同時,如何讓更多人記得住那份鄉愁?只有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傳承歷史,才能成為改革路上一道獨具個性化的靚麗風景線。
不可置否,這幢教學樓承載太多的歷史遺跡,牽系太多的情感回憶,不管校友們打拚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不會忘記這短暫的求學時光。更何況這幢教學樓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基因,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是凝固的文化藝術。「了解過去的一千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今後的五百年。」只有尊重文化遺產,留住歷史記憶,保存文明發展的脈絡,才使得我們對文明的記憶更加豐富,更加鮮活。
「不忘初衷,方得始終。」不知您是否同意我的觀點,你說是嗎?只要大家人心齊,泰山移,辦法總比問題多,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不再成為往事的回憶,而是活生生的觸摸得著的光輝與榮譽。校園,總是一個讓人擁有美好回憶的聖潔之地,每一棟教學樓,每一條小道,甚至每一棵大樹都見證者最為珍貴的友情。保留這幢教學樓,讓這幢承載輝煌歷史記憶的凝聚更多向心力,增進認同感,讓更多的校友們多來走一走,看一看,找回青蔥歲月,重溫美好時光,以便凝聚一切力量,更好地助推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讓老校綻放出時代的輝煌!
祝您工作順利,學校事業蒸蒸日上!
小林
2016/4/9
給校長的一封信
廈門新東方語文組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感謝您在百忙中閱讀此封信件,聆聽我----這個已在母校歷三載春秋、即將踏上高考徵程的學子,心底最真摯的聲音。
想來近幾日中,您,一定也被那幢老教學樓拆遷與否的問題,困擾的有些焦頭爛額吧?一方是畢業校友們高聲疾呼要保留教學樓----這個他們當年曾馳騁青春、揮灑熱血的場所;另一方是校園規劃用地不足、老城區寸土寸金、維護修繕老教學樓還需物資人力的凝重現實。何去何從?真的沒有萬全之策么?
作為在這所中學里長養起的學子,我深切地理解學長學姐們之於母校的深情厚誼。每日迎著朝暉步入老教學樓,聽聞書聲琅琅;每夜沐著星輝走出老教學樓,回看燈火通明。窗明幾凈的教室,整潔有序的桌椅,鱗次櫛比的班級,一草一木間彷彿都刻著我們花季雨季的分秒韶華。人生最美麗的年歲,記憶和故事,都留在了這里。
情之所系,需要物的承載。故而才有了「睹物思人」的掌故軼事。試想百十年後,舊友可能故去,自己亦會白頭,而何處覓那翩翩少年時的芳華影蹤?唯有舊日影像,方可慰藉相思。教學樓,便是這樣一處去所。它讓昨日重現;讓耄耋老人,有了心的歸途、夢的原鄉。
在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中,這座老教學樓里,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之人、棟梁之才。他們而今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他們與教學樓有著共同的情緣,才會在大廈將傾的關頭,重回母校,奔走呼告,想要挽狂瀾於既倒。也許,您會責怪他們不諳學校發展規劃與校園用地不足的難處,但眼前的此情此景,是否也會讓您想到一個甲子之前的北京城?
彼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民族,期待著昂首闊步地向前邁進。於是乎,承載著數個王朝背影的諸多歷史遺跡,彷彿是一張張橫亘在創立與革新面前的多米諾骨牌,終被「前進」的話語裹挾,而紛紛倒下。城門不在,府邸不存,胡同頹敗坍圮,宮牆化為廢墟。老北平獨一無二的街景風貌,敵不過發展與拆除的浪潮,並最終讓位於而今千人一面、毫無個性的摩天大樓與水泥森林。
彼時愛國志士也曾聲嘶力竭地吶喊,梁思成先生提出了在保留舊城、另造新城的權宜之法,卻最終化為泡影。今人歆羨於萊茵河畔尚存著諸多舊跡,慨嘆於它們為其各自的城市平添的獨特氣質與別樣風姿;今人看到布達佩斯雙城的完好相容,過去與當下交相輝映;卻尋不到四合院落、四方天井的一絲影蹤。這是時代共有之世相,城市化浪潮席捲的當下,傳統與現代必然邂逅激烈的碰撞,文化情感價值與實際功用價值間的矛盾沖突,需要我們仔細思量建築的意義與價值的真諦。
歷史總是如此,稍縱即逝,一經破碎,便不復昔日的圓滿。建築如此,何況還是誕生過許多知名人士、有紀念意義的古跡?善待歷史的遺存,便是善待後人與明日。想來他年他月,那些走出去的孩子們,重歸故里,若還能見到當年求學的樓宇,該會是何等的欣然與快樂吧?
然則學校要發展,新生要授課,新的校舍向哪裡建?不若步近些年大學城之後塵。由政府牽頭,科學規劃片區功能,統一建造新興學區,既不顛覆舊區容貌,又能帶動新區發展。一箭雙雕,何樂不為?
願校長能審慎思量我們的建議。願觸目皆是的拆除重建的悲劇,不要在我們的校園里上演。
此致
敬禮!
小林

閱讀全文

與舊教學樓不該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