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本科學前教育,研究生考學前教育還是小學教育好
還是建議選擇學前教育方向吧
一、專業介紹
1、概述:
學前教育學專業是一級學科教育學專業下的二級學科,主要研究入小學前年齡段(0-6或7歲)兒童身心發展與教育、學前教育服務人員專業素質及成長、各種形式學前教育組織與活動、不同區域內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等方面基本規律的一門科學。我國學前教育學科創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逐步形成學科的雛形,近20年來,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學前教育理論體系。
2、研究方向:
學前教育學專業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學前教育基本理論
02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應用
03學前教育政策與管理
04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師。
(註: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
3、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掌握現代學前教育理論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與技術;熟悉學前教育的國內外研究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身心健康;具備在各種兒童教育機構、教育行政與科研部門、社會傳媒機構、師資培訓部門等從事兒童教育、科學研究、培訓、管理、傳媒、康復訓練等工作的能力。
4、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一,方向01可選203日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註:各大院校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
5、與之相近的一級學科下的其他專業: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
6、課程設置:(以東北師范大學為例)
該學科的必修課主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外國語、現代教育學原理導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專題、專業文獻導讀、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動態研究、學前教育課程專題研究、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
二、就業前景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哲學、人類學、生態學、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學科的發展,不斷豐富學前教育的理論基礎,提高了學前教育學的理論化和科學化水平,學前教育學進入發展的階段。
在幼教領域日趨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對骨幹幼兒園大專層次的教學、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大型幼兒園、幼教集團的職業化的園長、園長助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該專業學生有著相當廣闊的就業前景。在未來二十年內,本專業人員將迎來就職的黃金期,從業范圍將十分寬泛。
三、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有:在幼兒園從事教師或兒童顧問的職業;從事學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有關政府機關、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任兒童發展評估和指導人員、兒童教育和衛生發展政策制定者、兒童教育咨詢專家等;在報社、雜志社、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工作任職兒童專欄節目的采編人員、傳媒策劃與製作等;從事與兒童相關的企業設計製作與營銷,各類兒童用品開發的專業顧問或市場調查和分析專業人士等
2.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學前教復育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制容有:
1、學前教育基本理論。
2、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應用。
3、學前教育政策與管理。
4、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師。
該學科的必修課主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外國語、現代教育學原理導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專題、專業文獻導讀、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動態研究、學前教育課程專題研究、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
(2)學前教育教學科學教育文獻是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保教機構、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從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和扎實的科學人文素養,掌握較系統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
具有較強的幼兒保育能力、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較強的實踐反思與自我發展能力,具有學前教育職業發展、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潛質,善於溝通與合作,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教師或教育工作者。
3. 學前教育專業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主幹課程:
普通心理抄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兒童文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兒童衛生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 簡述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系統性原則;
3、教育性內原則;
4、倫理性原則。容
意義
1、研究學前教育中體育的任務,分析幼兒園體育工作的內容,為兒童身體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保護兒童安全與身體健康,增強體質。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2、研究發展兒童感知覺、觀察、注意、記憶、想像和思維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兒童對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慾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3、研究學前兒童德育的內容、過程,論述德育的原則等。
4、研究學前兒童美感的發展,培養他們的美感和審美能力,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5、研究游戲及其教學的基本理論及如何通過游戲、教學和日常生活等組織形式,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依據0歲~6歲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學前教育的原則可概括為: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
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
3、成人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
4、以興趣誘發,在游戲中成長;
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5.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應遵循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教育性原則、系統性原則。
學習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好處:
第一,能了解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理,如研究的一般步驟、研究的類別、研究的基本原則等。
第二,能掌握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常用方法的使用過程,如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作品分析法等;
第三,能學會科學地提出問題、閱讀研究文獻、形成假設、設計研究方案、編制和使用收集資料的工具與方法、使用統計工具和程序分析資料、撰寫規范的科研論文。第四,能形成科研興教的意識和能力,為從事教育科研奠定理論和能力的基礎。
(5)學前教育教學科學教育文獻是擴展閱讀:
在我國,相對來說,學前教育科學仍是一個不成熟的、薄弱的學科,理論和規律還遠不能有效地指導學前教育實踐活動。要解決各種復雜的實踐問題,要豐富和發展學前教育科學,就必須依靠廣大的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開展廣泛的科學研究活動。
如果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掌握學前教育科研方法,了解當前國內外教育改革信息以及一定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獨立開展或廣泛地參與學前教育的科學研究,逐步提高研究意識,逐漸養成認真的科學態度,在實踐中勇於探索創新,將會極大地豐富學前教育理論,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科學的發展。
6. 學前教育學作為一門科學其產生的標志是什麼
福祿貝爾的提出。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誇美紐斯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
他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福祿貝爾系統地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教育應適合兒童的發展,教育應以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基礎。
(6)學前教育教學科學教育文獻是擴展閱讀: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的人物成就:
1820至1824年福氏寫了七篇論文,1826年出版了《人性教育》Menschen-erziehung,由本書可以了解福氏的教育思想,當時(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一般德國的思想,內容上尚未有如福氏這樣的調和了宗教、哲學及藝術的思想教育。《人性教育》的基礎論是提倡神、自然和人類的關系,人性教育目標及教育原理。
福氏的宇宙觀是萬物中有一永久不滅的法則,此法則乃萬物賴以生存,並支配及統一萬物,此統一者就是神。他的人生觀「永久不滅法則」神所創造的事物──人、自然。能了解自然科學的法則,而制定法則者就是神。福氏認為宇宙乃是一個調和、偉大的有機體,把自然科學和基督教的神使之渾然一體乃福氏「人性教育」的基礎論。
但福祿貝爾並不盲從,他辨別斐氏教育法的優、缺點,特別研究戶外游戲,了解游戲是發展兒童精神、情緒、身體的強大力量,觀察全神貫注做游戲的幼兒、兒童、少年、青少年,可以發現他們充滿著高貴的神情和強壯的體力,游戲陶冶了優良的精神,在散步中發現大自然對人類的益處,培養人們高尚、安靜、思考力各種優良的精神,所以,人類當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
7. 一,作為一位幼兒教師,為什麼要學習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你好,尊敬的網路知道用戶樓主,很願意為你問題作答 一、 文獻綜述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交易。對鞏固義務教育的成果,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查閱文獻後我們知道了, 第 一,針對目前社會上熱門的學前幼兒的雙語教育問題展開了討論,首先,以開展幼兒教育的背景入手:社會和個人的需要,接著分析了幼兒雙語教育發展現狀,並就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旨能盡快地讓幼兒雙語教育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第 二,闡述人類使用語言,都是從單語向雙語發展。雙語現象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適應一個民族或個人與另一個民族交往或為了向另一個民族學習而產生的。 第 三,幼兒大腦、語言和思維等的發展使雙語教育成為可能,但這種可能性能否真正轉變為現實,還取決於是否具備相應的外部條件,即自然的雙語環境和適宜的教育。只有將兩者密切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促進兒童雙語發展的目標。但是,只是考慮到如何交、如何學和幼兒的發展階段,都沒有考慮到學前教育幼兒是主體, 因此在幼兒語教育時,正處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的學前教育幼兒是怎麼想的,是怎麼認為的,正是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採用了文獻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方法又稱文獻法。文獻法是對相關的文獻進行研究和梳理的研究方法。本論文查閱了來自青海民族大學劉艷的《青海藏漢雙語教育實踐研究》和學前教育研究期刊,作者陳琴; 龐麗娟的《幼兒雙語教育問題探析》等等,對其進行了分析和歸納,所以本文採用了文獻研究方法。 本文也主要採用了調查法。調查法包括問卷法和訪談法。 問卷法是一種以問卷作為工具和手段來進行資料收集的調查方法。向xxx幼兒園的幼兒發放調查問卷。 訪談法是以口頭談話的形式獲取所需信息、研究資料的方法。為了了解學前教育幼兒雙語教育是兒童的感受,我走訪了貴陽的xxx幼兒園訪談了教師,還有幾位幼兒的家長。
8.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包括基於案例的分析 ,實際調查分析,問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