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專業素質包括哪些方面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具有熱愛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願意終生從事教育工作專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屬好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視進行科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的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更大發展。
(1)品德教育的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師德---教師素質的核心。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B.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設計思路怎麼寫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經過近一年來各方專家的研製,
現已正式頒
發。新課標在設計思路、基本理念、目標以及結構、體例、呈現方式等方面都有
了突破性的改進。新課標以橫、縱坐標的設計方式來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和國
情教育等內容,
完全改變了以往學科體系的邏輯,
並在學科知識和方法上作了跨
學科的整合。
與以往課標相比,
新課標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在課程
目標的表述上更為准確和科學;
以全新的設計形式呈現課程內容;
對改善學生的
學習方式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評價建議」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教材編寫建
議」為教材的編寫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創造的空間。
【關鍵詞】思想品德
課程標准
設計思路
特點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經過各方專家近一年的努力,
現已正式頒發。
新的課
程標准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准比較,
其體例、
結構、
表述與呈現方式
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
事實上,
課程標准研製組的專家們在研製過程中最為
苦惱,也最費思量的問題就是如何既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規
律,
又能夠把黨和國家的要求與學生的身心需要有機地統一起來,
素質教育理念
能夠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間。
現在看來,
專家們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本文試就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和特點做一初步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
道德、
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為橫坐標,
以
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為縱坐標,作為內容整合的邏輯。基本框
架結構如下表所示。
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國情教育
成長中的我
認識自我
自尊自強
學法用法
我與他人的關系
交往與溝通
交往的品
德
權利與義
務
我與集體、
國家和社
會的關系
積極適應社會的
發展和進步
承擔社會
責任
法律與社
會秩序
認識國情
愛
我中華
作為對現行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的重大改進,
使之既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
求,
又能體現學科建設與時俱進的思想,
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在設計思路上統
籌考慮了幾大難點和重點。
C. 漢語言文學和小學教育專業哪個好,該如何選擇
自考小學教育好還是漢語言文學好?多久畢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和小學教育專業到底哪個專業更好?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兩者的區別:
D. 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有哪些
考試來日期為2020年10月31日,各科目考試時自間為120分鍾,全部為紙筆考試。具體時間安排如下:網頁鏈接
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對應教育部課程標准中相應層次學校課程。按教育部考試中心總體部署,初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分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品德、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學科; 高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分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政治、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學科。其他學科暫不開考。
報考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人員,參加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一和科目二的考試,其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的考試納入面試環節進行考察。
初中、高中、中職文化課類別「心理健康教育」、「日語」、「俄語」學科筆試僅開考科目一和科目二,其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結合面試一並考核。
E. 如何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學設計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認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與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教育以生活為前提,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初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既需要正確的價值引導,又需要經由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親身實踐才能真正的內化。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人又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現實的、具體的人的生活,沒有一個人能夠獨立於生活之外而存在。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也是師生生活的課堂,生活是課堂教學的源泉,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因素,與學生的需求、願望、情感、體驗密切相聯。
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有課前設計、課中設計、課後設計。本人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角度談談課前設計怎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思想品德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這要求教師要把教學融入學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使教學內容具有豐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使教學內容、手段生活化:
創造性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學的一種主要的資源。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正確、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為學生的自身發展拓展道路,提供幫助。例如:講到愛國,要把課堂中例舉名人的愛國事例與學生周圍發生的事件,尤其是本班學生的典型事例結合起來,使學生認識到,其實偉大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質並不是高不可及,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實踐高尚的道德精神原則,這樣會使學生從認真搞好教室、家庭衛生,維護環境的整潔,節約一滴水、一張紙,幫助關心身邊每個人的過程中,身心得到鍛煉,精神得到升華。教師在使用教材過程中,還可以針對學生生活或社會實際的熱點問題,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專題研究或課題研究,進一步拓展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已有的經驗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態度及行為,我們在教學時,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他們對生活的感受、認識和感悟,注意將已有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已有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如:在關於「挫折」這個主題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學生回憶、交流自己曾經碰到的挫折而產生的種種心理反應,如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來加深學生對挫折含義的理解,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們交流已有生活經驗的過程,成為拓展和深化生活經驗、提升生活經驗和能力、引導學生創造和體驗生活的過程。
聯系社會實際。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我們還必須注意聯系當地學生們的實際,及時把社會上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就、學生生活中新問題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如:在學習「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主題時,我們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開展調查和訪談活動,看看自己生活的地區有哪些環境問題,想一想這些環境問題對人們的正常生活有什麼危害,應該如何解決,並設計一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公益廣告,通過這樣一個參與體驗的過程,一方面由於將社會的鮮活材料請進了學校小課堂,消除學生對學科知識的陌生感,從而真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達到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統一。
教學手段生活化。在教學手段上,教師要不斷進行改進和更新,改變以往自己全程講授的模式,可以採用多種手段來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如播放一段音樂、舞蹈或者是新聞簡報、生活片段等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引領下,迅速進入學習的天地,理解思想品德的內涵,掌握思想品德知識。比如,在學習「為堅強喝彩」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2012年倫敦奧運會劉翔單腿跳完110米欄的感人故事,讓學生在類似故事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正確認識磨難,練就堅強的心理品質。還可以開展熱點討論、演講會、新聞發布、問題探究、小品展示、角色扮演、競賽、報告會、案例分析、圖表論證、調查匯報等等。
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要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注重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在生活中所關注的話題,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與規范,重視個體情感的需求,激勵學生勇敢地體驗,勇敢地生活,在體驗中生活,生活中體驗,在生活體驗中發展自己。
F. 急需八年級上冊政治教案教育科學版!!!!!!
貴港教育地方教學資源網 >> 思想品德 >> 初二
網址:
http://dfzy.ggjy.net/sixiangpinde/ShowClass.asp?ClassID=142
我也是找了老半天才回找到的.
真正教答育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