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a指導性教學的教育家是誰

a指導性教學的教育家是誰

發布時間:2021-01-21 00:24:13

❶ 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這一教育思想的心理學家是0A斯金納B埃里克森C羅傑斯

提出宗族的發展前面,我覺得你可以從網上做一次,或者從現實生活中找一找,都這本書都可以。

❷ 試圖用心理學的「統覺理論」原理來說明教學過程的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

選 B.赫爾巴特
赫爾巴特統覺理論的基本含義是,當新的刺激發生作用時,表象就通過版感官的大門進入到意權識閾上,那麼,二者的聯合就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地位。赫爾巴特指出,「統覺,或內在的感覺,只有在條件允許的時候才會發生。」所謂統覺的條件,主要是指興趣。根據赫爾巴特的觀點,興趣是指觀念的積極活動狀態,是一種好奇心和智力活動的警覺狀態,正因如此,興趣賦予統覺活動以主動性。

❸ 美國近代教育改革中創立昆西教學法的教育家是誰

昆西教學法由美國教育家、「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最早的提倡者帕克所提出的一個試驗。

1、由來:
帕克在1875一1880年擔任馬薩諸塞州昆西市督學期間,針對傳統的教育的形式主義傾向,進行教育革新試驗。這些試驗成果被稱為「昆西教學法」。

2、主要內容:
帕克吸取了裴斯泰洛齊、福祿培爾等教育家的某些觀點,提出了一條基本原則;「教育要使學校適應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他的具體改革措施有:教學過程以兒童為中心,為學生安排各種活動;注重計算、測量、繪畫、手工勞動等課程以及各門學科的相互聯系;用報紙、雜志和活頁讀物代替教科書;強調理解,反對機械背誦,重視戶外觀察和實驗 室教學。這些改革措施對當時的教育很有幫助,「昆西教學法」因而名聲大振,各地紛紛前來參觀學習,掀起了所謂「昆西運動」,並成為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開端。單元教學法這是一種按照教材內容單元的劃分來組織教學過程,進行教學的方法。教材單元是編者根據學科知識的科學結構,考慮到學生的智能水平,知識基礎等因素而編制的。按照「單元」進行教學,在一定條件下,便於知識歸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助於加速教學進程,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有時,教師也可以在鑽研教材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另行劃分教學單元。

3、教學過程:

單元教學的過程一般由自學探究、重點講授、綜合訓練、總結鞏固等四個步驟組成。實習作業法又稱「實習法」。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組織學生在校內外從事一定實際操作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在於獲得有關的實際知識和技能,鞏固已學知識,培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獨立完成規定工作的能力。它在自然科學的各門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各門學科的實習作業因學科性質不同而異,如數學課的測量實習,物理課和化學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栽培、採集標本和動物飼養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等。實習法的特點是:強調實踐性、綜合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充分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體現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

4、基本要求:
使學生明確實習作業的目的意義和方法,讓學生獨立進行實習作業,教師巡視指導,隨著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某些實習作業,以充分發揮其創造精神;教師要爭取生產部門協作,共同指導;還應注意加強遵守勞動紀律、愛護生產工具及公共財物的教育,實習結束,教師要對學生的實習活動進行總結評定。

❹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教育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教育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約翰·弗里德里希·赫回爾巴特。赫爾巴特提出了著答名的教育性教學原則,把教育和教學融為一體,統一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認為智育是培養道德的基礎,因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源於觀念,道德意識和行為應以掌握一定知識為基礎,「無知即無欲!」。

雖然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僅把教學看成德育手段有失片面,但其教育性教學理論對教學論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反映了教育過程的客觀規律。赫爾巴特是使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先驅,是「教育性教學」的首創者和教學形式階段的發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4)a指導性教學的教育家是誰擴展閱讀:

赫爾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思想。在赫爾巴特之前,教育學家們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學分開進行研究和闡述,教育和教學通常被賦予不同目的和任務。赫爾巴特的開創性貢獻在於闡明了教育教學之間的聯系。

他明確指出:「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這個概念,正如反過來,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德育問題是不能同整個教育分離開來的,而是同其他教育問題必然地、廣泛深遠地聯系在一起的」。

❺ 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觀點的教育家是誰

問題1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
問題2是:蘇格拉底
問題3是:布魯姆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三大類

❻ 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誇美紐斯 C.洛克 D.盧

這道題選A。班級組織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

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班級授課制,它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是把學生按年齡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數的班級,教師根據課程計劃和規定的時間表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

班級授課制的產生標志是1632年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首次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製作了論述,奠定了理論基礎。而最早提出班級授課制思想萌芽的是古羅馬的昆體良。率先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埃拉斯莫斯。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北大的前身)。

班級授課制的基本特點:以班為單位集體授課,學生人數固定;按課教學,「課」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一般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按時授課,把每一「課」規定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進行,這個單位時間稱為「課時」,課與課之間有一定的間歇和休息。

班級授課制的基本特點用三個字簡單概括:「班」「課」「時」。

班級授課制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632年以誇美紐斯為代表的教育家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論證,使它基本確立起來。

第二階段:以赫爾巴特為代表,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的理論。

第三階段:以蘇聯教育學為代表,提出課的類型和結構,使班級授課制更趨成熟。

(6)a指導性教學的教育家是誰擴展閱讀:

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1、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達到一定質量。

2、有利於大面積培養人才。

3、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有利於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1、難以因材施教。

2、難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3、缺乏靈活性。

❼ 教育學中「兒童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誰他們各自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兒童中心論是由杜威提出來的,他提出「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兒童回的發展、兒童的生長,就是理想答所在。以兒童為中心」,體現在教育過程,它要求教師應考慮兒童的個性特徵,使每個學生都能發展他們的特長,尊重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從做中學「是杜威教學理論的基本指導思想,在理論上是以他的經驗論哲學觀和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是對傳統教育的教學進行全面否定的一個中心論據。「
教師中心論:以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為代表。
認為教育過程中,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狀態。強調教師權威,忽視學生積極性。

❽ 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誰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

❾ 最早提出教育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誰。A 孔子 B赫爾巴特 C誇美紐斯 D 亞里士多德 ,請知道的幫下忙,謝謝

你是不是搞錯了,應該是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誰;是教學不是教育。B赫爾巴特

閱讀全文

與a指導性教學的教育家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