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大學生上課隨意說話、嬉笑、打鬧、無法互動。誰給些建議改善課堂教學環境,或者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
老師授課前應該聊些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們覺得這個教師與其他老師與眾不同,與學生們平等相處,學生們自然會對你這門學科感興趣,這樣課堂的興趣和班風也就由教師帶動起來了。
⑵ 誰有語文課上的笑聲作文 要求600字以上 初一的
早就聽說趙老師的課風趣幽默、引人入勝。近日,我有幸到現場欣賞趙老師教學《荷葉圓圓》一課的風采,感觸頗深。歸結起來可以用十六個字概括:笑聲不斷的語文課,簡簡單單的語文課。首先,這是一節真正的語文課。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四項語文能力的訓練十分到位。僅舉一例:在公開課的課堂上,很少有人敢於讓學生拿起筆,真正地練習寫生字。認為這樣做既費時又費力,而且容易使課堂顯得沉悶、乏味。通常一節公開課上下來,生字問題還要留到課後去解決。而趙老師不是這樣,課堂上,他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實踐本課的生字的書寫並且走下講台,逐個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修正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你們認為這些字哪一個最難寫,就在你的作業本上,把它寫一寫。」一句看似平淡的課堂教學語言,勾起了學生直面挑戰、攀登高峰的勇氣和決心。在書寫的過程中,課堂並不沉悶,學生們寫得興趣盎然,甚至有的同學主動把所有的生字全練習了。聽課老師們則對這種公開課上表現出的日常的教學形式感到新奇。書寫訓練,這種在公開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很不樂意進行的訓練,趙老師能夠完成得如此出色,對學生其他能力訓練的駕馭,也可見一斑。趙老師與學生的課前談話、教學過程甚至課後的「告別」,都使人忍俊不禁,又回味無窮。清楚記得這樣一個教學片斷:
師:大家來讀一讀小魚兒這一小節,來演一演,小魚兒應該怎麼游?
生齊讀課文,並加上表演。其中有一個學生動作呈神龍擺尾狀幅度較大。
師:啊,我在小魚兒中間,發現了一隻大鯊魚。小魚兒應該怎麼游啊?
一句話,引得台上、台下鬨堂大笑。動作過大的學生立即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動作變得小而輕,真正地變成了一條小魚兒。其他的學生也從老師幽默的引導語中,悟到了小魚兒和大鯊魚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識字教學,歷來都是枯燥無味的,很少有人能把這項教學任務完成得妙趣橫生。《荷葉圓圓》一課有12個字的復習鞏固任務。上課伊始,在學生充分預習生字的基礎上,趙老師和學生們做起了看口形猜字的小游戲。他對孩子們說:「我從生字卡裡面隨便抽出一個字,你們來讀,但不要出聲,只對口形。我不看卡片,只看你們的口形,就知道這是什麼字。你們相信嗎?」學生當然不信,紛紛摩拳擦掌。在揭開一個又一個「謎底」的同時,學生們將本課要鞏固的所有生字都認認真真地復習了一遍。雖然是在讀生字,卻全然沒有累的感覺,學生們自始至終興趣盎然。
⑶ 怎樣在課堂上讓學生每五分鍾笑一次
教師要善用啟發策略,對教學內容加以精心設疑,在教學中靈活調控課時版計劃,以打通學生權的思維「脈絡」,開啟學生「沉默」的智慧。日常教學生活中提煉出有效的教學啟發策略,就能不斷在動態教學過程中「收獲」豐富的教學實踐智慧。教師總是在不斷追求教育的合理性,常會追問「我這堂課這樣安排教學符合學生掌握知識和身心發展的規律嗎?」「這些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嗎?」「我為什麼要達到這一目標?」等問題,並將這些觀念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如在學習前滾翻時常用的設問「誰能說出哪種物體滾得最快、最省力」,學生回答:「圓的物質體」,接著設問「你能讓自己像圓的物體那樣滾動起來既快又省力嗎?」這一問,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在想中練,練中想,在實踐中得到正確的前滾翻動作方法,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⑷ 求純粹描寫景色的優美句子或段落
描寫山村景色的段落
小河邊一座古老的民居,民居被綠色的草環繞著,看起來幽雅、別致。
那縷縷似浮雲般冉冉上升的農家房屋頂上的炊煙,那由牧童吹著笛趕著回來的耕牛發出的「哞哞」聲,還有那農人扛著鋤頭回歸時叱喝出來的充溢著山野粗獷的沒有韻律不成調的鄉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靜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歸圖。
我喜歡秋天的山村,不僅僅那裡有我至親的外婆,還因為那裡的天是蔚藍的,朵朵白雲在天空中悠悠然然地飄盪,平淡之中充滿著樂趣。
綠樹掩映的山村民居,紅的瓦,白的牆。遠遠望去金燦燦的玉米擠滿了房屋上的橫梁,一串串干辣椒掛在房柱上,火紅的春聯、年畫,古色古香。屋後的黃羊三五一群在綠茵茵的草地上低頭吃草。牛兒追逐「哞、哞」,在呼喚主人的到來。藍天、白雲、小草、野花,寧靜的山村宛如一幅絕妙的水彩畫。
山村的黎明,在雞籠里睜開了眼睛。隨著「喔、喔、喔」一聲雄雞報曉,擁抱了一夜,親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捨地松開了手,在天地的唇邊,便展現出了一個光明的世界。露珠,沿著蒲公英和草的夢境滾落,濺起一片片透明的陽光。在一種金黃般的喧嘩中,孵出一個新的黎明。
山村裡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長年「嘩啦嘩啦」的響著,伴奏出一首優美的樂曲,樹上的鳥兒也不甘寂寞,在歡快地唱歌,似乎在與溪水聲相應和,構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曲。
村子東西兩邊,各有一條小溪,緩緩地流著,要是站在高山頂上望去,就像系在村腰上的兩條綠色的綢帶。
⑸ 學校堅持倡導教師上課需做到「三個帶進」:把微笑帶進教室,把愛心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教學;強調教法中
三帶三重三為主
⑹ 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有效獎勵措施有哪些
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有效獎勵措施:
1、精神獎勵。口頭贊美、點頭和微笑、掌聲鼓勵、輕拍肩膀、頒發喜報、光榮榜、發獎狀、發獎章、用校信通給家長發公告表揚等。這樣的獎勵是對小學生的自身價值很好的確認,對學生來說都可能意味深長。與玩具和食物相比,更被許多孩子所看重。特別到了中高年級,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明顯。
2、作業獎勵。作業每按時上交一次加1分,作業全對一次加4分,視作業干凈整潔程度一次加1——5分,把所加的分數直接批在當天的作業上。如果累到100分,可以獲得一次選擇家庭作業內容的機會。如果累積到500分,可以獲得一次免寫家庭作業的權利。讓學生享受因個人努力而獲得的特殊待遇。堅持一段時間以來,學生的作業質量提高了不少。
3、時間獎勵。如果教學任務完成得非常順利,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來做游戲、講故事、看課外書等。但學生們必須靠集體的努力去爭取這個時間,而某一個人的違規會使他們都失去機會。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
4、獎勵做一天教師的小助手。
5、獎勵在班裡推薦自己喜歡的故事。
6、獎勵做「學困生」的小老師。
7、獎勵作業優先批改。
8、獎勵一個擁抱。
9、獎勵把照片貼在教室的牆上,並寫上鼓勵的話等等。有時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強調:利用獎勵的手段還要注意一些問題,如:獎勵要及時,遲到的獎勵是不會起作用的。獎勵要循序漸進,一次只聚焦一個行為,目的是堅持一段時間後形成好習慣。獎勵要公平、公正、公開,許諾了的獎勵一定要兌現。重視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最終達到「獎勵是為了不要獎勵」等等。
⑺ 教師在課堂教學法中微笑多一點還是嚴厲多一點好呢
課堂教學的教態是不可以刻意擬定的,它應該是教師各種表情的自然流落,如果你刻意回追求微笑或嚴厲的面目表答情,都會叫人感到做作。教態得體、大方是要根據教學需要來自然形成的。看出來你是個新兵,但你熱愛教育工作,你一定能過勝任這一工作的,努力加油!
⑻ 老師教育你的一件事作文400字(一定要老師教育你的)
自豪有我這樣一位好老師,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焦老師。當我剛邁進中學的校門時,就聽說我們的班主任是一位優秀教師焦老師.我懷著幾分激動的心情,默默的在心中想像這優秀教師的形象.
在我焦急的期盼中,終於等到了晚上,焦老師出現在我們的前方,首先我的心中想她應該不是我們以後的班主任焦老師吧!這么年青.正當我在想這一些時她就不由的像我們做自我介紹了,奇怪的是非曲直她也比我們大不了多少?為什麼卻成了一名優秀的教師呢?
但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也琢漸的了解了她.焦老師的字也寫的很棒,但她是我們的英語老師.她在課堂上非常嚴格,但是課堂外她就不嚴了,我曾記得她以前也常常與我們一起聊天\談心,真的她彷彿就像自己的姐姐一樣,如呆我們有什麼心事,只要找她,她就會和你聊上一會兒,就不會在有不開心的事了!就好象有的同學喜歡犯錯誤,也只要到焦老師的手裡就什麼都不會有了,也就是她給解覺的乾乾脆脆,就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樣.
其實我也是一個有時喜歡犯小毛病的人,但是有時可以控制,有時我也無法控制,但是焦老師也從未批評我,只是找我聊上一會兒,那一件事就算了了!
但我也會從中記起這一次的小教訓,以後希望不要在犯小毛病了,最好是從此不在犯,做一個規矩的我.
還有我想對焦老師說:如果說我是展翅飛翔的小鳥,那你就是鼓振我翼翅的風,如果說我是一片剛剛萌發的新葉,那您就是那深埋於大地的根.
知心的話兒總是想對您傾訴,滿心的歡喜也想同您一道分享,焦老師我帶著尊敬與愛戴,讓我再用最深情地喚您一聲「焦老師」好嗎?
在去年我們班常常受表陽,衛生方面總是第一,但我們也是有一位優秀班主任啊!所以什麼也幹得優秀起來,如果說只有老師優秀而我們不合格,那麼我們又怎麼佩得上這么一位優秀的老師呢?所以我希望全班同學要振作起來,讓我們的班級在老師的帶領更上層樓。
時光飛逝,一轉眼已經六年了,我即將升入初中,告別了生活了六年的小學。在這飛快的六年裡,我曾傷心過也高興過,經歷了好多不尋常的事,也叫了好多的朋友。並且,我還認識了一個好老師――蔡霓虹。 ; 她20剛出頭,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老師,雖然相貌一般,可她自身的著裝非常整潔,讓人看上去耳目一新。她講課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教學方式也別具一格,同學們都很喜歡她。 ; 剛開始接觸她,我對她的印象也不是太深,可是在一節作文課上,使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 那是我上2年級的第一節作文課,因為我沒有上過學前班,連作文是什麼都不知道。經過聽了老師的詳細解說,才知道作文就是把一個個優美的句子組成段落。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我平時連造句都造不好,還讓我寫成段落,對我而言這簡直比登天還要難。我垂頭喪氣的趴在課桌上,不禁流出了眼淚。 ; 「呀!真像!」「就是就是,真好看!」忽然,我被同學們的說話聲驚醒,抬頭一看,呀!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隻大公雞,栩栩如生,特別好看。老師說:「同學們,誰能描繪一下這只大公雞的樣子呀?」同學門都十分踴躍的舉起了雙手。因為我膽子特別小,不敢發言,所以就不由自主得把身子縮了起來。「黃浩霖,你來說說吧!」老師用手指著我,說。我不好意思的站了起來,雙手不停的擺弄著衣角,等了好半天我才想出幾個句子,吞吞吐土地說了出來.沒想到等我說完以後,老師竟帶領全班同學為我鼓掌,並說我說的非常好。之後,老師便在黑板上寫下了「我家的大公雞」六個字,說這就是今天作文的題目。我那到作文本以後,就立刻開始寫,也不知道怎麼了,優美的句子一句一句的從我腦子中蹦出來,一個個蘭色的鋼筆字乖乖的跳到方格紙上。 ; 經過這一堂課的訓練,使我被作文深深吸引住了,蔡老師的用心良苦,我會永遠記在心裡!
在小時候,我經常幻想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不用學習,無需思考。逐漸,我知道了人沒有知識是不能在社會立足的,我們必須動腦思考,所以我們必須去學校學習,深造。而我卻特別苦惱,我聽說上學特別累。而現在的我卻喜歡了上學,這要感謝我的老師。
開學第一天,孟老師走了進來,她那銳利中透出希望的目光向全班掃視了一遍,拿起了一本並不是很華麗的冊子,開始點名。媽媽不一會就走了,我開始和老師同學相處。 孟老師對我們很嚴格,可從不體罰我們,每次有同學飯犯了錯誤,老師總是給他講道理,讓他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從正所謂孟老師的口頭禪:「再一再二不再三,從不對我們大喊大叫。孟老師上課很認真,凡是我們不會的題她都會給我們細心地講解,直到我們完全懂她才去休息,所以在我們班,基本每個人學習都很棒。當孟老師聽到同學有不會做的題時,她也非常著急憂慮,可她得知我們班期末考試平均分是全年組第一的時候,也笑了,這也是孟老師精心培育我們的「果實「。 孟老師知識很廣泛。如果我們有誰說了「不可能「這三個字,她一定會對你說「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眼。這是拿破崙說的,一定要記住呀!同學們都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一眨眼間兩年匆匆地過去了即將告別了孟老師,我們真是戀戀不舍。我們一定記住您,孟老師!
⑼ 如何讓數學課堂總能充滿笑聲
有不少的教師認為:教師就應該有自己的威嚴,就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怕」才行,讓學生對教師的話言聽計從,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時時刻刻板起臉,不能有一絲微笑。但實踐證明,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學生對教師的確十分敬畏,但心卻會和教師越來越遠,學生有心裡話不肯對教師說,就連課堂上回答問題也怕因回答錯誤而不舉手。究竟有什麼好的方法能讓教師和學生走得更近,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現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幽默。下面就我在教育教學中得到的一點啟發和大家分享。
一、化解課堂中的尷尬
一般說來,數學課堂學習的大都是固定的知識和理論,因此很容易使課堂枯燥無味,平淡無奇,使學生不樂意聽,甚至昏昏欲睡。要打破這種局面,靠教師的訓斥恐怕不行了,但如果教師以生動有趣、詼諧幽默的語言講授知識,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教學過程本身的樂趣,享受到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
到底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應對這種情況呢?有一次下午第一節上課,學生感到很疲憊,有幾位學生竟趴在桌上睡起覺來,我見狀便停止了講課內容,而是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聽說有一隻小企鵝,在跟老師傅學壘巢時,總是愛把頭和脖子貼到地面上呆一會兒,老師傅問,你這是什麼意思?小企鵝回答,是對師傅的禮貌。由此我深有啟發,有些同學,上課不專心聽講,總是喜歡把頭貼到桌子上,可能這也是對老師的禮貌吧!」此話一落,笑聲驟起,幾個睡覺的學生在笑聲中被驚醒,面生愧色,其他同學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繼續聽課。可見,幽默能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使教學變得輕松而有效。
所以,可別小看了一句幽默的話語,有時候它可能幫我們很大的忙,化解課堂中的尷尬。
二、活躍課堂氣氛
在上課時,我最怕的就是「死氣沉沉」。學生學得沒意思,我教也教得沒意思。但我發現,適時的幽默,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如求函數y=sinx+cosx=2sin(x+)在區間[,)上的值域時,若在「提取系數、設置輔助角」這一環節時出現錯誤,則全盤皆輸。因此用「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來提醒學生此時要慢且准,使學生在笑聲中增強了防患意識。再如針對學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條件,忽略隱含條件而引發出錯誤的證題思路,結合當今中學生錯別字較多的情況,我分析題意後說:「這位同學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將「邪」讀成「牙」,引起學生轟堂大笑,這既提高了學生認真分析已知條件的重要性,又告訴了學生「重理輕文」的思想要不得。
三、體味成功,讓學生會心地「笑」
成功的需求人人都有,學生也不例外。針對這一點,我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或分層)設置障礙,引導各層次的學生愉快地參與探求新知的活動,跨越障礙,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
如在學習「旋轉體」時,當我和學生探究出旋轉體的概念後,為了加深對旋轉體概念的理解,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根據旋轉體概念作一個旋轉體的圖形,看誰作得又好又有創意圖。」學生興致盎然,個個投入到緊張的創作之中。很多學生設計出的幾何圖形新穎、獨特、精巧、別致,使我都感到震驚。最後我還讓學生評出了最佳作圖和最佳創意。這種課堂上的互動,讓學生感到從未有過的親近,感受到老師與自己的平等與親近,因此,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暢所欲言。課堂的氛圍自然而然地活躍、和諧了。我想正是因為有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學生的思維才會像大海里的水無拘無束地奔涌著。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才會有思想碰撞,才會在質疑、論辯與闡釋中獲得真知。
縱觀這節課,學生始終沉浸在探索後成功,成功後再探索、再成功的良性循環中。當探求成功後,學生都會掛上發自內心的笑容。個別學生還會很誇張地長長舒一口氣,再笑著向同伴炫耀一番。學生的這種狀態可以說是學習的最佳狀態了。
四、給學生意想不到的評價
課堂上的評價往往影響到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評價得好,學生勁頭十足,思維空間擴大,對下一知識掌握得好。評價不得體,學生會失去興趣,鬱郁寡歡。有時不光影響一堂課的情緒,還會影響一天的情緒。
我覺得,只要能促進學生發展,都可以拿來評價學生。例如在一堂計算課中,我發現一位學生計算得特別好,我就向全班學生宣布,這位學生得了「信得過」獎,今天的作業可以免交。同時也承諾,只要表現出眾,其它方面也將設立「信得過」獎,甚至可以免測試等。沒想到,通過這種形式的評價,學生的競爭意識大大加強,很多學生的進步快得出乎意料。
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言語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長,數學教師的語言幽默,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情緒。學生心情舒暢地學習與惶恐畏懼地學習,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師要善於藉助幽默的語言去創造有利於師生情感溝通的課堂氣氛。
幽默,是課堂上的潤滑劑。有了這個潤滑劑,解決了我不少的難題,幫助我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進行學習,讓學生愛上課堂,愛上老師。
⑽ 講課的技巧和方法幽默
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課講得好,而且還要善於調控課堂氣氛。授課的過程中,當學生昏昏欲睡時,當學生思想開小差時,自然而巧妙地「加塞」上一段幽默語言,能解除學生的疲勞,並能在歡快的氣氛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也利於學生接受和消化講課的內容。下面我們就介紹九種活躍課堂氣氛的幽默方法。
1.修飾姓名
學生的姓氏和名字,本來都是很平常的。但是,如果老師細心的話,在需要點到學生的姓名時,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來修飾、點綴,往往就能引出一種幽默的效果。紅學家、教育家吳宓教授,有一年他上課的班級上有一個女生名叫金麗珠,吳教授上課點名點到她的名字時,故意拖長聲音說:「金——麗——珠!」接著他又用英語說:「Verybeautiful,very romantic,isn`t it?」(多麼美麗、多麼浪漫的名字!)他笑了,同學們也笑了。
2.故設懸念
學生有很強的探求欲,老師先設置一個懸念,引導學生思考,然後不失時機地點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結果,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就會獲得松馳後的愉悅。有一位新調來的年輕老師面對陌生的學生說道:「同學們,我們班新來了一位成員,他姓李,男性公民,希望大家以後多多關照他。」學生們一下子懵了,相互張望。老師接著說:「告訴大家,他就是我。」
3.轉俗為雅
上課時,老師針對學生的一些世欲偏見、陋見,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審美觀念等巧妙地和學生交流,轉俗為雅,也能達到幽默的效果。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師,第一次給學生上課時遭到嘲笑,這位老師微笑著說:「同學們,今天我能博得大家開心一笑,證明我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取你們之長來彌補我之短,提高提高自己!」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在這位老師的輕松點撥之下,巧妙地應付過去了。
4.意達言外
這種方法就是指教師不言明說話的真正意思,而是以一種曲徑通幽的方式表達出來。如,從似乎與表達意圖毫不相乾的角度發問,讓學生在不明其宗旨的情況下順著老師設計的思路走,直至到達割然開朗的境地。這能讓學生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批評或受到教益。有一位老師走進教室上課,但學生們喧嘩不止,便問:「請問大家一個問題,辛棄疾的詞『稻花香里說豐年』的下句是什麼」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聽取蛙聲一片。」隨即明白了老師的意圖,便在開心地笑後,馬上安靜下來。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平台:新疆幼教網
5.創設聯系
老師在上課時,結合有關知識,通過聯系設置一個懸念,然後再「順理成章」地說出理由,就能造成一種「出其不意」的幽默感。有一位老師在講家蠶的有關內容時,對學生們說:「蠶是偉大的『愛國者』,它的價值遠遠超過它自身,它以不辭辛苦的默默勞作,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爭了光、添了彩!」看著學生們疑惑不解,老師接著說:「不是嗎?我們的祖先最早養蠶織綢,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極大地提高了中華民族的世界聲譽。這能不說蠶是偉大的愛國者嗎?」
6.揭示哲理
老師在講授有關知識時,蘊含幽默、揭示哲理,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一位老師在講授遺傳和變異同等重要,少了哪一個都不行。試想,如果沒有遺傳,我們的下一代說不定像什麼東西,如果沒有變異,恐怕我們今天還是拖著長長尾巴的那個猴子樣!由此可見,遺傳和變異是進化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這樣一講,學生們對遺傳和變異的理解就更透徹了。
7.假痴不癲
假痴不癲不是故意搞笑,而是在笑中含有目的的——讓學生明白某種道理。有一位老師在教《游園不值》時,一個學生「砰」的一聲破門而入,徑直入座。老師未予理會,繼續就詩句問其他學生:「『小扣柴扉久不開』,詩人拜訪朋友,為何用『小扣』,而不用『猛扣』呢?」學生答道:「因為詩人有教養、懂禮貌。」然後老師輕聲問「無禮」的學生:「你說大家說得對嗎?」詩人用「小扣」一詞,不能簡單地用禮節觀念來解決,這位老師只是以之為契機,既巧妙地教育了遲到的學生,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8.使用修辭
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手法,也能造成成幽默感,給學生以趣味橫生的感覺。一位老師在講到人體內白細胞不怕自身死亡吞唾病菌、保護人體健康時,使用擬人手法設計了如下一段話:「不要小看白細胞這位『人體衛士』,當人體某處受傷、病菌入侵時,他們就會聞風而動,紛紛沖出毛細血管,與病菌展開殊死搏鬥,直到將病菌消滅為止。一些白細胞由於吞食了大量病菌,自己也壯烈地犧牲了,表現了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氣概!」這番生動活潑的話語,對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無疑是大大有利的。
9.巧置疑點
老師在上課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既幽默風趣又帶有某種知識的問題,這能讓學生於輕快中長見識。有一位老師在上課時出了一個小題目:「張三廉價購進了一批質地優良的汗衫,准備去阿拉伯沙漠地區出售,請問張三這趟買賣大約要付出哪幾項成本?」同學們隨口應答:「本金、運費、房屋租賃費、食宿費等。」老師微笑著,似乎還在期待著什麼。同學們竊竊私語,又勉強列出稅金、意外損耗等幾種「成本」。最後老師說:「同學們,有誰見過阿拉伯人穿著汗衫到處跑的?那兒的太陽很毒,外出的人基本上是一襲長袍,頭上還扎著布——別以為熱的地方,人們就一定得穿汗衫。」同學們恍然大悟:那就滯銷啦,賣不掉!老師說:「所以,最大的成本你們沒有說,那就是——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