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省有哪幾所重點高中
濟南--實驗中學,章丘四中
濰坊--濰坊一中、濰坊中學(以前的二中)都是百年內老校,師資很容專棒。
煙台屬--煙台二中最好,其次是煙台一中。
青島--青島二中最好,後面依次是58中,9中,19中,15中,17中等
威海--一中,二中
棗庄--滕州一中,棗庄三中,薛城八中
日照--日照一中,市實驗
淄博市--淄博一中,淄博六中和市實驗
菏澤市--菏澤一中
⑵ 成都的三原外國語學校和成都的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 初中那個學校更注重素質教育,教學質量那個更好
成都實驗外國語西區比較好,我姐就在三原外國語學校那裡讀書,但是那裡的校風不內正,盡是攀比容之類的,而且,學校環境、住宿也不好。我今年就要考西區,那裡的的教學質量好、而且有好多在那裡學的學生將來的發展很好,新校區在麓山國際社區,環境好得不得了,有別墅、森林、高爾夫球場、還有很好的住宿,四人一間,有獨立衛生間,其他好多學校都是公共的,巴適得很,呵呵,祝你的孩子考上這個好學校!
⑶ 英語學科素養是什麼論文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品質。英語教學應強調使學生形成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教師應注意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境,並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
人的素質是指在人的先天和後天生理特點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將人類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內化、積淀於個體身上形成穩定而鞏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屬性。英語學科有著它自身的教育規律和特點。
一、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特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自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它不能被機械地教,機械地學。現代英語教
學理論已經充分證明,語言雖然可以學得,但更主要地是習得的。語言習得理論給外語教學的啟示是:語言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某一語言的詞彙結構體系和語義結構體系反映了該語言認知世界的方法,同時也反映了該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集中體現著文化傳統有價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對於已掌握了某一語言的基本詞彙和基本語法結構的外語學習者來說,其外語詞彙和語義結構的學習必然會受到母語和語義知識的影響;另外,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交際方式和話語結構,母語中已有的這方面的知識必然會以種種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新的交際方式和話語結構的習得;而且,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距離對這種知識遷移有很大的關系
由於英語學科屬於基礎學科,所以,就其作為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而言,語篇總是涉及各類學科、種種話題,又與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與其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學生如果要學得好,首先要學得活。而要學得活,就要博覽群書,獲得豐富的背景知識,建構豐富的圖式框架。英語學習與學生獲取信息和背景知識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就語言本身來講,主要是聽、說、讀、寫、譯這幾方面的素質。這也是學校教育中所要解決的主要內容。
但是,僅僅讓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符號系統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學習、積累、應用英語、豐富情感,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品質。
就語言的工具性來講,學生應學會運用英語去了解世界、認識世界。隨著廣播電視和現代通訊事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網路(Internet) 的建立和迅速擴大,許多人都感嘆「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語起了並且還在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有責任教會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以必要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為前提。
三、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措施
1 、英語語言素質的培養
1 )聽說素質及培養
許多教學法理論都以聽為主,如「全身反應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和「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沉默法」 (the Silent Way) 更是強調相當長的一段「沉默」的、只用於聽的時間,「其間學習者聽的時候有一種安全感,如果沒有充分准備,就沒有必要擔心被迫要說」
2 )讀的素質及培養
讀包括朗讀和閱讀。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是為了閱讀以前,許多人以此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現在的情況雖然不再是這樣,但閱讀確是重要的目的。還有,在各類考試中,閱讀也占
了相當的份量,分值比例也高。所以,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
3 )寫的素質及培養
寫和讀同屬語篇層次,但方向相反。寫是一種輸出。它的特點可用「生產性」 (proctivity) 來表述。寫的素質應包括各種文體,如信件、電報、議論文、日記乃至詩歌、小說等等。但是小學階段應從最基本的書寫開始,逐步由看圖說 / 寫話、較復雜的句子的「連詞成句」、造句過渡到語篇層次,並適當結合文體知識,如信件、日記、報告、故事等等。
在課堂交際活動中,教師的任務是創設情景。而真正的交際活動應當由學生完成。當我們組織 pair/group work 時,可以多組同時進行,然後再由一組或幾組上台表演 ( 注意:不是示範。事實上,許多教師都這樣做 ) 。要注意引導學生克服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大膽活動。教師應盡可能:
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其獨立能力;
開始時,講清活動任務;
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及時調整活動難度;
密切注意學生的活動,以便正確評估;
即使活動任務較難,教師不必要的干預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當然,這不說教師僅僅是被動地旁觀。當學生遇到大的障礙或觀點不一致時,教師應引導他們排除困難,解決爭端。這時,教師是交際者的「心理支柱」,特別是對那些獨立能力不夠強的學生;學生表演時,教師評判其優劣,同時注意聽學生的簿弱環節,便於以後分析講解。
總而言之,教師的角色不要總是當「裁判」,而是交際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和調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