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蝴蝶的啟示對我們的教學有什麼樣的啟示
蝴蝶的成長,必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奮力掙拖「繭」的束縛,最終才能破繭成蝶。在它奮力掙脫束縛的整個過程,「不忍」目睹其痛苦的人的「善意」的「幫助」,令它永遠失去了飛起來的希望。再次面對這個故事,我心裡仍感覺到一股強烈的震撼。「善良」的人無意間卻作了多麼「殘忍」的事!這只永遠飛不起來的蝴蝶又何其不幸!捫心自問,我在教學中,是否也「善意」地折斷了學生學習的「翅膀」呢?
在我組織的數學課堂上,學生圍繞著我預設的問題情境展開思考,順著我設計的一個個問題展開思考、討論、交流,表面上,學生積極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而且氣氛輕松和諧,學習效果也不錯,一個個問題或快或慢地被迎刃而解。學習中教師確實沒有直接的灌輸,課程的三維目標也均有體現。但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是真正的「主人」嗎?老師那一個個細致問題的有序提出,好比給學生前行的路上設置了一個個清楚的路標,學生幾乎毫不費力地就到達了終點。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含金量」有多高呢?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多大的發展?表面上,學生「樂學」,也基本「學會」,但學生「會學」了嗎?學生學習中,教師用過多、過細的問題給他們引路的同時,學生也喪失了對問題獨立、深入思考的機會,教師是不是也「善意」地幫了學生的倒忙?
新課改,使我們有機會不斷探索如何真正建立「有效」的、「關注學生發展」的課堂,我們也確實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上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欣喜之餘,我們真的需要不斷地反問自己「這節課,我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了嗎?我有沒有善意地折斷了學生學習的翅膀?」希望,我們距科學、優質、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越來越近。
『貳』 自我決定理論對教育者的學習和未來的教學有哪些啟發
自我決定任對教育者來說,能夠更好的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在學習跟未來的教學方面會更具有目的性,是有利於職業的發展。
『叄』 幫我寫一個教育教學工作中成功的案例
我班有個學生叫趙某。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要麼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後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裡十分怨恨二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心裡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麼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麼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此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周悅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績。我為了鼓勵他,獎給他一本日記本。獎品雖少,但能表示老師的一點心意。第二學期,他學習更努力了,在期中測試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績。
案例分析: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於鄭萬里這樣特殊的後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並改正錯誤。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後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 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在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於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讓鄭萬里同學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周悅同學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後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後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後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鄭萬里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自製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編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後引導並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於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鄭萬里同學搖身一變,由「搗蛋鬼」轉變為紀律委員,由後進生轉變為先進生!他無論在哪裡見到我,都會親切叫上一聲:「老師,您好!」我總是報之一笑,並說上一聲:「你好。」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願: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後進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共同把後進生轉化成為先進生,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肆』 通過學習幼兒教育學對您的教育工作有哪些啟發求答案
一、強調幼兒教育的基礎地位,重視人才的早 期培養 陶行知十分重視幼兒教育,認為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基礎教育。他發揮了我國古代「教兒嬰孩」的優良傳統,明確指出:「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不可不乘早給他建立得穩」。他還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告訴人們:「人格教育,端賴六歲以前之培養。凡人生之態度、習慣、傾向,皆可在幼稚時代立一適當基礎。」在他看來,兒童6歲以前的教育將為一個人打下人格、智力、體格的基礎,並且這個基礎一旦奠定,便不易改變,故馬虎不得。若「這個時期培養得好,以後只須順著他繼長增高的培養上去,自然成為社會的優良分子;倘使培養得不好,那麼,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度決了不易變。」而這些已形成的壞習慣、壞傾向、壞態度待到他們入學後去糾正,即使教師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則往往勤苦而難成。因此,陶行知大聲疾呼:「有志之士,起而創設幼稚園,以正童蒙。」 二、堅持「教學做合一」,倡導因材施教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那麼,怎樣在生活中進行教育呢?最根本的原則與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其涵義就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教學就是通過「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使兒童會做」。「教學做合一」的實質就是要根據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學,通過生活實踐去教學,從而使兒童獲得生活實踐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創造力,成為「真人」。陶行知曾經形象地說:「松樹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並以此來告誡人們:「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還強調教師要給兒童「點石成金的指頭」,而不是「金子」,堅決反對不了解兒童的特點和能力而採取不切合兒童實際的強制性的灌輸教育。在他看來,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起著主導的作用,教師和家長要加入孩子的隊伍中去,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從而了解兒童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徵,並從中找出切合兒童實際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諸如在幼兒園教育中,一些教師對幼兒缺乏深入了解,也談不上研究兒童,只能採取「放羊式」的看管,或者照本宣科式的灌輸,不太考慮全班幼兒的個性特點與智能層次差異。這樣,一些有特長的孩子得不到合理的培養與發展,而另一些所謂的「差生」則被忽視甚至放任自流。至於有些家長爭著為孩子購置鋼琴、電腦,盲目延聘家庭教師,強迫孩子學這練那,全然不顧孩子自身需要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這些做法都違背了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心理規律,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小則犧牲了孩子童年的快樂,大則導致教育上的失誤。 三、主張解放兒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兒童是「有力量」、「有創造力」的,這種創造力是人類經過幾十萬年與環境作斗爭,獲得並傳遞下來的才能之精華,發揮、加強、培養這種創造力便是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他曾明確指出:「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強調把培養兒童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為了發揮兒童的創造力,教育者「應化作兒童」,加入到兒童的生活中去,發現孩子的創造力,然後進一步將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把學習和創造的自由還給兒童。1.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思;2.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幹;3.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談;5.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逼迫他們趕考,使之能學習渴望的東西;6.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教師對兒童應負的責任是指導而不是代替他們學習、思考和創造。另外,他還特別要求教育者必須以寬容而不是自流的態度對待兒童。不要壓制兒童的創造性,摧殘人才幼苗。如當今幼兒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機械記誦、輕靈活運用;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兒童主體地位等問題,都束縛兒童的手腦,羈絆孩子的手腳,阻礙了兒童思維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現成材料讓孩子們動手又動腦,以手促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啟發兒童的創造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帶孩子走向社會,接觸大自然,增長見識,豐富想像力,培養創造力;還可以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過拼拼、剪剪、拆拆、裝裝,讓孩子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以幼兒生活為中心,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它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是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著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的現代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學生思想品德、科學文化以及身心、審美、勞動素質都得到提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基本要求是做到五會:會做人、會學習、會生活、會勞動、會創造。
『伍』 論述題怎樣理解學生的本質屬性這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何啟示
環境塑造人。不同人因其不同成長環境會產生不同性格品質。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點這就需要執教者平等對待,因材施教。現在教育方式改變,執教者僅抓好學習就行了。
『陸』 請結合教育學基礎實際分析2019年安徽陳瑤湖中心學校周安員老師自殺事件,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請結合教育學基礎實際分析2019年安徽陳瑤湖中心學校周安員老師自殺事件,帶給我們什麼啟示?請結合教育學基礎實際分析2019年安徽陳瑤湖中心學校周安員老師自殺事件,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柒』 你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一、最滿意的 1.各學科統一考試、月考的形式應持續下去,對教學工作嚴格要求 2.試卷由學專科老師自行命題屬效果好 3.民族團結做得好,師生交流很頻繁 4.學校綠化建設好 5.學校文化建設、文化長廊建設好 二、 最不滿意的 1.隨便換帶課老師 2.領導班子對一線教師關心不夠 3.中層林道與基層教師要多交流,工作中要改進服務、轉變管理作風 三、 最突出的問題 1.學校對學生違紀違規如何處理應有規定 2.青年教師教科研意識不強 3.個別青年教師專業未得到充分發揮 四、 意見和建議 1.為教師創造出全神貫注從事教育工作的精神環境 2.工作量要合理、公平 3.別搞形式主義,要注重效率。安排工作,追求工作效率方面要求實事求是,安排工作後要及時追求責任,要落實。 4.要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5.物理、化學等課程要聘請懂雙語的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付出努力 6.學校領導班子要分清主次,該抓嚴的工作要抓嚴,別給面子,次要工作不要浪費心思,把教學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教學工作別搞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