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地理課堂教學幽默

地理課堂教學幽默

發布時間:2021-01-20 02:13:55

『壹』 地理課堂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師來先提示課堂教自學目標,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重點的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指導學生自學,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最後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後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對「不對」的教師要幫助更正,對「不完整的」教師要幫助補充。
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受升學考試的壓力和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象仍很普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益低下仍很突出。如:課堂教學中缺少恰當的師生對話、師生互動和師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圍

『貳』 地理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

(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象,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叄』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應該怎樣教

一、情感培育法
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
而忽視了情感,對於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
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麼怎麼喜歡「地理課」呢?怎樣才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至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
之以恆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
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境的氣氛。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和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師生精湛的語
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於學習的原因之一,不能搞
「一堂式」,要發揚「民主」。

二、情景引入法

由於長期以來,不少初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著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是「講」法,即「同學們,
今天我們講……」,「同學們,現在老師講……」,
這樣就把師生互動的地理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還有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
書畫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初中地理老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填「圖」來替代翻「書」。雖然是「一字之差」,這也代表著地理課堂
的實質進步的一面。在實際地理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新方法是多種多樣。如在學習「世界人種」時,我引入故事趣聞法說:毛澤東主席在世時,有
一天,在他的書房會見了一位美國友人戴勒時,戴勒在盯看著主席,一句話都不說,主席見後就說,你為什麼老盯看我。這時戴勒說,你具有一副東方人的臉。主席
聽後直言,我是代表中國人的臉,我們可以演各國的戲,包括你們美國人的戲,你們鼻子長,我們可以加鼻子,可你們是演不了中國人的戲,不能把鼻子割掉,這故
事說明什麼?等等,使學生聯想到這是講世界人種特徵問題。

三、互動教學法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
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
價在後」的原則,並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網路「課堂」。由於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
教學時往往需要布設教學情景,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布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要注意有適當的「教
學民主」。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在講我國的河流——「黃河」時,提出;「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如何治理的問題,學生圍繞著問題的
提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我在八年級上課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有一男生舉手發言,一本正經地提出將黃河「幾」字形拉直,從甘肅的蘭州到河南的洛陽挖一條
運河,使黃河上游的水少走彎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中,我也同樣聽到這樣教學情景,也有學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學生的想法很幼
稚,而出乎課任老師的意料。但老師沒有指責、嘲笑,也沒有迴避,而是允許學生繼續發言。在表揚有大膽的學生的設想的同時,老師話鋒一轉;假如全班一半的同
學住在這「幾」字形地區,是否同意他的建議,為什麼?由此全班同學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共鳴,課堂討論既活躍、又深入,對師生有很大受益。

四、內容圖解法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圖解法就是將
沒有地圖或有地圖需要轉換的內容,通過描繪略圖或變圖進行知識信息和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實際
上由於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藉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藉助地圖來學習、掌
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在講解地球運動、地圖知識、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等內容是,運用圖解法可以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內容進行遷移突破,
就可以形象直觀、化難為易,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目前地理教學形勢下,初中地理教師必須正視現實,順應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地理教學中,不斷獲取新的信息,更新教育觀念,革新教學
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益。努力讓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為全面提升學生素養服務。

『肆』 地理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

教學目標,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設計意圖,小結與作業

『伍』 如何增強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針對因教師的原因而引起的教學趣味性不強的情況,必須從教師的教學情況出發,切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必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因為,能夠引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更好的把趣味性引起課堂教學中,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充電,要從多個方面來充實自己,讓教師的知識面變得更加開闊。教師的知識得到了充實,教師就能夠將多種多樣的知識與地理課堂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讓地理知識能夠以更加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
(二)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地理知識點
目前初中地理教學來看,不能通過多種形式來讓地理知識有效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是影響課堂教學趣味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個知識都有相對應的最佳表現形式,同時,不同的知識表現形式對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也有很大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不同的知識,採用相適應的表現形式。
當然初中地理知識很多,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知識都進行深入的講解,並根據知識點的特徵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表現形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觀察運用哪一種表現形式,是最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並不斷的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結合知識本身的特點,一方面結合實際教學的經驗,就能使知識更好的呈現在學生面前。
(三)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
通過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地理教學的趣味性,有得天獨厚的教學優勢。地理是一門比較適合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的學科。隨著現代地理教學的不斷發展,教師不難發現,地理教材的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了,在地理知識旁邊一般都附有相關的插圖,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學生的地理學習僅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可以,如果教師的教學僅僅局限於課堂的話,那學生難免會出現厭煩的現象。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走出地理課堂來進行地理學習的機會,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實際、走進大自然,讓地理課堂變得更加接近實際。
地理是一門需要學生具有很強實踐能力的學科,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對教材上提到的地理名稱,教師不僅要講到,還要讓學生自己在地圖上去查找相關的地理名稱,這樣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將會更加的深刻。
教師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到地理課堂教學當中,已經是現在教學的一個趨勢。教師不僅要有將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的意識,還要切實的落實到地理課堂教學中去,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地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進而有效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助手。現代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地理正是一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科,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地理教學引起重視,還要努力的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陸』 如何讓地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一堂好的課究竟是什麼樣子?從《灰姑娘的故事》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通過教師創設學生分析、討論的探究性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師生互動中解決問題,共同來落實教學中的知識目標、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使課堂成為歡樂的課堂。
通過《灰姑娘的故事》這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得到很大啟發,我們應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改變的教學方式,轉換師生角色,讓學生充當學習的主人。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教學,讓課堂更精彩呢?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有益探討。
首先,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作為教師我們應明白一堂課為什麼教(學生成長)、教什麼(知識和技能)、怎麼教(過程和方法)、什麼用(價值)、得什麼(情感)。注重落實三維目標的過程和方法教案設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目的是使教學內容能有效的傳達,加強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之間的聯動,突出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的引導。
其次,創設情境、喚起熱情
創設一種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使地理課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愛學了。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有情緒上的安全感。給學生建立一個溫暖的、彼此接納的和相互欣賞的學習場所,讓學生有個安全的心靈港灣。創設問題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在地理教學中,聯系生活,獲取情境。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讓學生扮演角色,融入情境,拉近學生和新知識的心理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誘發並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迪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正確、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調動學生全部主動參與能力、掌握各種地理能力。在地理教學中,我用POWERPOINT製作《旅遊景觀審美特徵》多媒體課件插入大量風景名勝圖片,通過設置問題來引導學生講解旅遊景觀特徵,同時案例分析了石阡旅遊景觀特徵,使地理知識得以延伸。只要我們留心找情,精心設境,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境交融,渾然一體,就會使地理課堂更加精彩。
其三、探究問題、抓重攻難
根據《課程標准》和學生實際,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探究點」,設計探究層次,選擇的「探究點」應是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我在旅遊景觀審美教學時,為了要讓學生充分動起來。通過問題導航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落實目標,釋疑解難。讓學生帶著石阡有哪些著名景觀,請說明景觀特徵,讓學生去看書讀圖,查找資料,努力完成目標要求。對學習目標中獨自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師生、生生互助解決,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提問。
其四、滲透德育,引領做人
我在旅遊景觀審美教學時,轉換角色,讓學生做一個導游,我緊緊抓住教育時機,及時對學生進行行為引導,要求學生守時,要求學生注重自己的儀表。這種有針對性的即時引導比乾巴巴的說教效果肯定要好。這樣做,很好地體現了地理教學要滲透德育的要求。並且,學生的表演,也達到了活躍課堂氣氛、增進教學趣味性的效果和目的。教師最後引導學生作為一個主管縣旅遊領導如何發展石阡旅遊業,問題設置思維含量高,探究價值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通過旅遊業成功的事例,一步步地引導學生認識到,不能放棄機會,要敢於爭取,要給自己創造機會。只要愛自己不懈奮斗,就會達到目的。從而激發學生的生命意識、自我意識,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從容應對挫折、堅強不屈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這樣的教學,對於完善學生的人格,加強學生的品格修養,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我通過師生齊唱「歡迎你到泉都走」歌曲,城招天下客,投資石阡,建設石阡,將石阡變得更美麗。話外有音,耐心細致的引導,循循善誘的啟發,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得到交友的重要性,從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朋友多了路好走」的道理,增進了學生的交友意識和交友願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這樣的教學,突顯了新課改重視對學生進行行為引導、提高學生行為能力的理念。
在運用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的過程中,我由衷地感到,地理課變了,變得鮮活而富有生機。每次走進課堂,看到學生們如花的笑臉,聽著他們發出的由衷的掌聲,我的心是甜的,是課程改革的春風帶來了地理課堂的春天。

『柒』 如何利用趣味性教學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校時間變短,要在縮短了的時間內完成以往的教學內容,這就必須向課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提高思想認識
初中學生,甚至部分高中學生都認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視。而且在很多農村初中沒有專業的地理教師,都是其他學科教師兼職,教師也不重視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學會是什麼樣子。所以,首先得讓師生們都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師好好教,學生好好學,讓學生「想學」。
教師要告訴學生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與生物、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均有聯系,學好地理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用,如天氣預報,地震,泥石流,全球氣候變暖,環境保護等,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初中學生上第一節課時,教師就要向學生強調以上的兩點,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地理是對他們自身很有用的,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去認識,去體會地理的價值和作用,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想學」。
二、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去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一切,那麼教師就必須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新的師生關系——民主。教師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贊賞的關系。只有這樣的關系才是和諧的,只有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和學。 有的時候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教師抓的越緊他越不肯學,他們就是不想屈服於教師的威嚴。所以只有師生關系變的民主了,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課堂氛圍輕松,學生就會自願去學習了。
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事物感興趣,他學習起來就很快,也會學得很好,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就是指學習興趣。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的課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學習興趣可以說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教師首先得對地理感興趣。教師對地理有興趣,上課就會有激情,就會去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教師的情緒,行動就會感染我們的絕大多數學生。學生們聽起課來就比較有精神,學習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二)、 教師必須得有豐富的知識,這里不僅僅包括地理知識,還有其他,比如歷史、化學、物理、政治等等。地理知識本來就包羅萬象,我們的初中學生好奇心又比較強,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上課才有話講,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聽」,昏昏欲睡,課後再去背誦。這樣沒有活力的課堂,大多數學生不喜歡,他們會對這樣的課反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師講的東西,而沒有興趣,這樣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課堂效率就比較低。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採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就把學生吸引過來,讓他們對地理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1、借古詩文教學
古詩文,詞語琅琅上口,運用古詩文,也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於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講地球自轉的時,可以用「坐地曰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兩句詩詞形象說明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講天氣時,可以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說明夜裡下雨了,這就是很明顯的天氣狀況,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述了「一山有四季」的景觀,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里就不再多舉例了。
2、巧借歌訣、諺語、順口溜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相關聯的知識編成簡潔明快的歌訣,學生是比較感興趣的,記憶也較容易,再適當引用一些民謠、諺語、順口溜進行教學,通俗易懂,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講內陸地區大陸性氣候特徵時可以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兩句話很形象地描述了內陸地區溫差大的特徵,在講內蒙古高原時可以借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來描述內蒙古高原的景觀特徵,形象生動。在講長江時,可以用下面的順口溜:長江源頭沱沱河,流自各拉丹東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入東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黃金水道六千三。這段順口溜告訴了我們長江的源頭,幹流流經的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中、下游分界點,注入的海洋,這么多的知識點,用幾句短短的話概括了,簡明扼要,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易記憶。
3、借用謎語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猜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謎語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例如在講宇宙、天體、太陽等知識點時,可以用下面的謎語「說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納,無人知它始和終,也沒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顆星,萬顆星,北天星星數它明,有它給你指方向,夜裡航行不用火」(北極星),「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另外,在講中國的城市時,也可以借用下面的謎語,「一路平安」(旅順),「船出長江口」(上海),「拆信」(開封),「空中碼頭」(連雲港),「全面整頓」(大理)等等。這些謎語本身就很有趣味性,在教學過程適當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4、穿插趣味故事,利用地理漫畫教學
學生,不管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都有童心,都很好奇,大多喜歡聽故事。如果教師整堂課講故事,他們可高興,可有興趣了。但全堂講故事也不實際,不過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這樣可以適當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到密度流時可以引用「1944年6月英美聯軍的潛艇在德軍的嚴密監控下,成功利用地中海深處的密度流,關閉發動機,藉助洋流運動的水力,成功地躲過了德軍的監視,實現了諾曼底登陸,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則小故事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會對這個知識點產生興趣。另外,可以適當選用一些地理漫畫來輔助教學,有一些熱點環境問題,如植被的破壞,環境污染等,這類題材的漫畫也不少,例如在講森林資源利用問題時,可以選用「小鳥的悲哀」這幅畫,畫面上,小鳥哀求:「請把我帶走吧!」看過這幅畫,學生就可以了解到,由於濫砍亂伐森林,森林面積在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嚴重惡化,使得生存在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失去了得以棲息的地方,所以小鳥懇求工人把它也帶走。漫畫很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利用電化教育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計算機也應用到了日常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是件稀罕事。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高中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宇宙空間、地球、太陽、銀河系,全部顯示在學生面前,加上動畫效果,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切身體會,可以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再比如說講到初中聚落時,可以把世界,中國不同地區的聚落景觀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給學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通過以上這些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課堂效率也就跟著提高。
(四)開展地理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留一些實際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課外去調查研究,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途徑。比如,讓學生去調查家鄉河流污染情況,讓他們去找出污染源,再讓他們去想方法解決污染問題。學生只要認真去做了,他們就會感受到河流污染的嚴重性,就會有一種使命感,責任心,這樣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只有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愛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知識。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才是地理教學的真正目的。
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課程標准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可見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有效掌握地理知識是很重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地理知識內容廣泛,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很重要。
1、指導學生讀書
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課本,所以學會讀書就是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前提和途徑。這里的「讀書」不是簡簡單單地把每個字、詞、句子讀完,而是要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理順地理知識結構,搞清重點地理知識的聯系和因果關系。
通過不斷地進行閱讀指導,最後讓學生自行編制學習提綱、自製圖表、自行提出問題,並力求獨立得出較完善的答案。
2、指導學生讀圖、用圖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特色,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會讀圖就是能夠應用地圖和地理知識分析地圖、掌握地圖的語言。比如說看到地形圖就能知道這里是盆地,這里是高原等等。所謂用圖,就是具備能夠根據地圖上的各種符號和顏色說明各種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當在地圖上看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形時,便可說明其氣候、河流、植被、農牧業、交通等大致情況。即能夠把地圖的各種慣用符號、顏色聯系起來說明問題。
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必須掌握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圖例、方向。只有掌握了這幾個基本要素,才能看懂地圖,這是基礎。所以必須讓學生識記這些基礎的內容。其次,要經常把地圖拿出來用,有些學生上課從來不帶地理圖冊,根本就看輕了地圖的作用。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找機會讓學生來讀圖,例如,講到某個城市或國家,讓學生在圖上指出來。盡量經常知道學生來分析地圖。最後多做填圖和分析地圖的練習,還可以讓學生自繪地理圖表。如: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人口增長折線圖等。
3、理論聯系實際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事實上地理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中要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到季風氣候時,可以聯系我們當地的氣候特徵,提出問題,為什麼我們這個地區夏季易發生洪澇災害。在講到交通時,讓學生來說一說,從我們這里坐火車怎麼去上海等等。把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這也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態度,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
學生學會了如何去學習,會學了,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取得高效率,教師要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做好引導者、促進者,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想學、愛學、會學。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掌握知識,不是被動地區學習,有利於學生地理素養的形成,掌握對其終生有用的地理知識。

『捌』 如何成為一個講課幽默詼諧的地理教師

為了祖國的花朵支援你一下
首先我想你沒有聽過銷售課程 雖然你也知道互動 教師還要學心理學 但在這方面往往做的沒有銷售人員甚至那些做CHUAN銷的人講課好 為什麼呢?因為動力!動力讓他們更加賣力的去研究怎樣能吸引聽眾的注意 讓聽眾接受講的內容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動力 多想想你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時的情景
其次記得剛進入社會初出茅廬的時候 我曾經聽過銷售這樣的課程 在開始時 講師總是用一個幽默的笑話或者簡短的故事來介紹自己的名字 千篇一律卻很有效 第1印象很重要 這個時候吸引了學生的注意 那後面就會容易被接受 否則都不聽老師講的或者有逆反心理 那老師就尷尬了 所以 在開始時吸引你的學生吧(包括每一堂課的第1面)講課前准備一個和本課有點關系的笑話或故事吧 要簡短
第三 上面也提到了 准備這個詞 准備很重要 所以在你寫備課大綱時 一定要用心准備 在網上 在書里 任何你能查到的地方搜集和課程有關的故事 甚至你本人的經歷 編也可以 然後獨自練習好 課程中穿插一些會讓你的學生很高興
第四 當你吸引了你的學生時 那麼互動就開始了 課程中不能總是站在台前 走動在學生之間 一些簡單的問題問給身邊的學生 嘗試問話時想該學生彎下一點身子 問題一定要簡單 容易回答 甚至答案只有一兩個字 這個時候大多學生可能都很拘束 不同人不同對待 不是一兩句說的清了 提些簡單的要求 做些示範 例如:你同不同意這個說法?同意啊?同意就揮下手臂 跟我學。當然 我是在舉例子 你可以簡化 時間久了 當每次遇到某些同樣問題時 學生就有了一個互動的動作 就如同銷售課程中經常會響起的特定口號 這其中可以安插一兩個學生配合你
第五 學生一門課程學習的好壞 預習很重要 硬性的要求學生去預習很難達到效果 那怎麼辦呢?你聽不聽評書?不聽也一定聽過百家講壇 為什麼節目結束時總是提些問題 然後說 我們下堂課講 或老套的下文分解 你也嘗試下 最後對學生說 有興趣的課余看下下堂內容 至於有多少人看 那就看你問題的吸引力了
最後注意的問題 高中地理課程時間可能不是很多 把握好時間很重要 其實很多問題我想你都懂 只是沒有做到足夠的換位思考 希望能幫到你 如果有需要 你可以加我 哪些課程也許我會給你提些你覺得有幫助的建議

『玖』 如何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1、用充分的准備做好課堂鋪墊
課前的准備是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做的功課。教師除了積極充分備課課堂所要教授的知識外,還要明確課堂目標,明確知識的重難點。此外,地理教師還應該搜集一些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比如圖文,視頻,故事片段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聽課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的高效性。
學生在課前也應該做好積極的准備,提前預習,明確老師課堂所要講的內容,提前找出自己的疑難點,並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解釋或者和同學積極的進行討論,使自己能夠很好的融入課堂,用一種享受的姿態去對待地理課堂。這是提高初中地理課堂必不可少的因素。
2、用幽默言辭激活沉悶課堂
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教師只有充分激發起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地理教學,為學生傳授地理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擁有過硬的知識儲備之外,還必須具備將乏味的知識轉化為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的能力。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地理教學模式必然會激起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對於初中生來說,情緒是影響他們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師如果激發起了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讓他們對於學習地理有了積極的思想情緒,他們的學習效率必然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成果也必然會有一定的改善。
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教師的幽默是讓初中地理課堂活躍,給初中生帶來愉快的前提條件。課堂是進行教學的基礎,只有有了氣氛活躍的課堂,才能為初中生積極主動學習地理知識,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從而為進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性。
3、用地理教具進行生動教學
眾所周知,地球儀,地理地圖,各種測量儀等是初中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此外,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在初中教學中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傳統初中地理教學課本上雖然有大量的插圖並且配有大量的文字解釋,但是地理這門課程需要學生有極強的空間感和認知度,課本上的講解並不能將事物的演變過程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學生因此無法很好的理解甚至並不能理解地理知識。這樣就對地理教學的進一步開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課堂效率的提高更是無從談起。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熟練並且適時恰當地使用地理教具和多媒體技術,以此來豐富地理教學課堂,為學生生動地展示地理知識,提高初中生對於地理的理解,從而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有關地球自轉、公轉的相關知識點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難點,很多初中生表示不能理解,不能想像地球的運動。憑借老師單一的講解課本知識,學生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加之初中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夠,根本無法理解。如果教師將地球自轉、公轉過程做成動畫,進而用多媒體的形式將各個過程細節展示出來,並且配以地球儀和相關的地圖畫冊使用,學生必然會形成很好的地理空間感,對抽象的地理事物也會有生動形象的認識。地理課堂效率的提高是必然之事。
4、用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願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統都會落空。」教師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不但會加深學生對於地理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對於對地理知識的進一步探索,問題激發思考。教師對於問題的設計除了要切合課堂所學重點難點知識外,還必須對激發學生的思考有一定的積極功效。只有這樣,課堂上的問題設置才有存在的必要性,也只有這樣,問題的設置才能對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初中地理學習中,很多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比如很多俗語都與地理知識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教師可以根據俗語對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提問。例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很顯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是溫度,那麼淮南淮北的溫度差異是怎樣的?植物的類型是什麼樣的?淮南淮北的分界山脈是哪一座?從而引出初中地理的一個重要標志點:秦嶺—淮河一線。那麼關於秦嶺的一切地理知識都會伴隨著問題的解決而得到清晰明了的解釋,這樣學生不僅對秦嶺—淮河這一地理知識有較深的記憶,而且還促進了他們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在達到了學習目的的同時,也起到了活躍氣氛的功效,使課堂教學效率有了事半功倍得效果。
結語:在事事講究效率的當今社會,初中地理課堂也必須跟隨時代的步伐不斷提高效率。因為課堂是初中生學習的根據地,是進行其他一切教學與學習活動的根本點。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學觀念,採取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去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讓學生以一種享受的心態去學習地理,最終達到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效率。

閱讀全文

與地理課堂教學幽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