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論文
現代小學教師專業情意探討
摘要:專業情意是小學教師專業素養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內驅動力系統。但是很多現實表明當代我國小學教師的專業情意狀況不容樂觀。
本文首先從緣起、涵義、結構、功能以及小學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等方面對小學教師專業情意的內涵進行了認定;其次,以江蘇省鹽城市小學教師為例,結合問卷調查、訪談和觀察的情況,分析了所存在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小學教師專業理念模糊不清,專業行為與之脫節;專業情操低迷,對待工作和學生缺乏熱情;自我職業認同程度較低,自主專業發展意識不強,接著探討了影響小學教師專業情意發展的原因;最後從建立社會支持網路、改進學校管理方式、改善教師自身職業心態三方面提出提升小學教師專業情意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師
專業情意
Abstract:
Professional
aff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which
is
the
inner
drive
system
to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teaching.
But
a
lot
of
facts
show
that
the
situation
is
not
so
ideal.
This
thesis
first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professional
affe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s
origin,
meaning,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heir
occupation
particularity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of
teachers
in
Yancheng
city
.Quite
a
few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on't
know
professional
concepts
clearly
enough
,
therefore
their
behaviors
don't
fit
close
;
many
of
them,
whose
professional
affection
is
low
,are
lack
of
passion
towards
their
work
and
students
;
the
level
of
their
professional
http://www.txlunwenw.com/article_show.asp?pageid=1103
identity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n't
high.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thesis
tri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advancing
the
level
of
the
social
supporting
system,
enhancing
the
school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ir
attitude
on
vo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teacher;professional
affection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望採納
❷ 學術論文可以作為繼續教育學時嗎
在正式學術刊物上發復表論制文的,視其刊物級別按以下標准折算繼續教育學時:
署名正式出版了相關的專業著作,可以按本人每寫1千字折算成3學時培訓計算。在國際、國家、省級雜志上發表了專業論文,可以分別折算成60學時、40學時、20學時培訓計算
我就是在雜志社工作,對這個還是知道點的,你想發文章的話,我幫你咨詢
❸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論文
寫論文的時候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專就能了解論文屬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❹ 繼續教育的畢業生還要畢業論文答辯嗎
分享一些答辯流程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一、畢業論文答辯的一般程序
1、學員必須在論文答辯舉行前半個月,將經過指導老師審定並簽署過意見的畢業論文一式三份連同提綱,草稿等交給指導教師,並擬出需要提問的問題及答案。
2、在論文答辯會上,先讓學員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概述論文的標題以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較詳細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
3、主答辯老師提問。主答辯老師一般提三個問題。老師提問完後,可以讓學生獨立准備15—20分鍾後,再來當場回答,根據學員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隨時可以有適當的插問。 wei丨xin lxs12321
4、學員逐一回答完所有問題後退場,答辯委員會集體根據論文質量和答辯情況,商定通過還是不通過,並擬定成績和評語。
5、召回學員,由主答辯老師當面向學員就論文和答辯過程中的情況加以小結,肯定其優點和長處,指出其錯誤或不足之處,並加以必要的補充和指點,同時當面向學員宣布通過或不通過。至於論文的成績,一般不當場宣布。
二、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
1、提問要貫徹先易後難原則主答辯老師給每位答辯者一般要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這些要提的問題以按先易後難的次序提問為好。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應該考慮到是學員答得出並且答得好的問題。學員第一個問題答好,就會放鬆緊張心理,增強"我"能答好的信心,從而有利於在以後幾個問題的答辯中發揮出正常水平
2、提問要實行逐步深入的方法。為了正確地檢測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有時需要把一個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並採取逐步深入的提問方法。
3、當答辯者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應以溫和的態度,商討的語氣與之開展討論,即要有"長者"風度,施行善術,切忌居高臨下,出言不遜。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輕易使用"不對","錯了","謬論"等否定的斷語。要記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從善如流的掂量。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只要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供對方參考就行。
4、當學員的回答答不到點子上或者一時答不上來的問題,應採用啟發式,引導式的提問方法。參加過論文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員對你所提的問題答不上來,有的就無可奈何地"呆"著;有的是東拉西扯,與你繞圈子,其實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這種情況,答辯老師既不能讓學員尷尬地"呆"在那裡,也不能聽憑其神聊,而應當及時加以啟發或引導。只有通過啟發和引導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點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確實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
三、學員答辯要注意的問題
1、攜帶必要的資料和用品:首先,學員參加答辯會,要攜帶論文的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在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提出問題後,學員可以准備一定時間後再當面回答,在這種情況下,攜帶論文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其次,還應帶上筆和筆記本,以便把主答辯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意見,見解記錄下來。通過記錄,不僅可以減緩緊張心理,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師所提問的要害和實質是什麼,同時還可以邊記邊思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很自然。
2、要有自信心,不要緊張:在作了充分准備的基礎上,大可不必緊張,要有自信心。樹立信心,消除緊張慌亂心理很重要,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也答不上來。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而自信心主要來自事先的充分准備。
3、聽清問題後經過思考再作回答:主答辯老師在提問題時,學員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並將問題回答略記在本子上,仔細推敲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要害和本質是什麼切忌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對所提問題沒有斷清楚,可以請提問老師再說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提問老師做些解釋,或者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說出來,並問清是不是這個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復後再作回答。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問。答到點子上。
4、回答問題要簡明扼要,層次分明:在弄清了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確切涵義後,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要充滿自信地以流暢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不要猶猶豫豫。回答問題,一要抓住要害,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後不得要領;二要力求客觀,全面,辯證,留有餘地,切忌把話說"死";三要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此外還要注意吐詞清晰,聲音適中等等。
5、對回答不出的問題,不可強辯:有時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答辯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滿意,還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以求了解論文作者是否切實搞清和掌握了這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答辯人如果有把握講清,就可以申明理由進行答辯;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審慎地試著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講得不很確切也不要緊,只要是同問題有所關聯,老師會引導和啟發你切入正題;如果確是自己沒有搞清的問題,就應該實事求是地講明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表示今後一定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切不可強詞奪理,進行狡辯。因為,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這個問題有可能有過專門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騙他。這里我們應該明白:學員在答辯會上,某個問題被問住是不奇怪的,因為答辯委員會成員一般是本學科的專家。他們提出來的某個問題答不上來是很自然的。當然,所有問題都答不上來,一問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6、當論文中的主要觀點與主答辯老師的觀點相左時,可以與之展開辯論:答辯中,有時主答辯老師會提出與你的論文中基本觀點不同的觀點,然後請你談談看法,此時就應全力為自己觀點辯護,反駁與自己觀點相對立的思想。主答辯老師在提問的問題中,有的是基礎知識性的問題,有的是學術探討性的問題,對於前一類問題,是要你作出正確,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討性。而後一類問題,是非正誤並未定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討。如果你所寫的論文的基本觀點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據,能自圓其說的,就不要因為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出不同的見解,就隨聲附和,放棄自己的觀點。否則,就等於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寫成的論文。要知道,有的答辯老師提出的與你論文相左的觀點,並不是他本人的觀點,他提出來無非是想聽聽你對這種觀點的評價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辯能力或你對自己觀點的堅定程度。退一步說,即使是提問老師自己的觀點,你也應該抱著"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據理力爭,與之展開辯論。
7、要講文明禮貌:論文答辯的過程也是學術思想交流的過程。答辯人應把它看成是向答辯老師和專家學習,請求指導,討教問題的好機會。因此,在整個答辯過程中,答辯人應該尊重答辯委員會的老師,言行舉止要講文明,有禮貌,尤其是在主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難以回答,或答辯老師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更應該注意如此。答辯結束,無論答辯情況如何,都要從容,有禮貌地退場。
8、畢業論文答辯之後,作者應該認真聽取答辯委員會的評判,進一步分析,思考答辯老師提出的意見,總結論文寫作的經驗教訓。一方面,要搞清楚通過這次畢業論文寫作,自己學習和掌握了哪些科學研究的方法,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還存在哪些不足,作為今後研究其他課題時的借鑒。另一方面,要認真思索論文答辯會上,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修改自己的論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論文,求得縱深發展,取得更大的戰果。使自己在知識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❺ 有沒有關於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的論文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質量探討》論文範文由一世教育畢業論文網收集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只可觀摩不可抄襲,因抄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質量探討引起的版權糾紛本站概不負責,若本站對於該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刪除。
一、繼續與會計人員從業的關系
會計人員作為負有特殊職責的從業人員,新《會計法》中明確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同時作為《會計法》重要配套規章之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中指出,對會計人員資格證書實行定期年檢制度;對於持證人員無故不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或不符合其他規定條件的不予通過年檢;持證人員未參加或未通過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部門年檢的,其持有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自證書載明的有效期限終止之日起自行失效。對於任用沒有從業資格證書人員或者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未注冊登記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單位,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部門依據《會計法》第42條的規定處理。以上表明,我國會計人員的從業已進入法制化階段,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在會計從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質量直接或間接地著我國會計工作的質量。
二、影響會計繼續教育質量的因素
衡量會計繼續教育的質量,應以是否完成或達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中所確定的任務、原則和要求為標准。即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使其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應堅持實際、講求時效、學以致用的原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分為高級、中級、初級三個級別。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培訓現狀,若以上述標准來衡量存在諸多。
(-)集中培訓問題
現在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以學歷情況分析,生為0.07%,本科生為1.97%,專科生為14.75%,中專生為27.20%,中專以下的為56.01%。學歷不同其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現在會計繼續教育採取連續集中培訓的方式下,可以說,在較短的時間內,採用填鴨式的教學論文,大部分會計人員難以接受超大量的培訓內容,而直接影響培訓質量。
(二)培訓內容的問題
現在會計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每年均由財政部門統一制定,並運用全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系列教材,由於教材和培訓對象的通用性和單一性,即培訓教材不分高級、中級和初級,培訓對象不分事業單位和單位等,結果造成培訓內容與本職工作需求嚴重脫節,如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接受企業會計制度的培訓,難以做到理論實際、學以致用,使部分會計人員失去興趣,而直接影響培訓質
量。
(三)培訓組織問題
現在會計繼續教育的培訓組織,一般都是採取高級、中級和初級合並、混合、而又集中統一培訓,組織者們為節約培訓成本,普遍實行大課堂教學論文,一個課堂容納幾百人,在教學論文條件不能滿足的條件下,講課教師不得不以通讀教材的方式完成培訓內容,整個課堂氣氛死板,師生之間難以交流,造成教師讀得無味,學生聽得無奈,而直接影響培訓質量。
(四)培訓考核問題
現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要是以一份試卷完成考核內容,雖然培訓單位要求課前簽到,但由於各種原因使得此項考核很不嚴肅,情同虛設。在不分級別培訓,內容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一份試卷有多少內容是學員獨立完成的,有多少內容代表著培訓的真實收獲,值得懷疑。甚至有些會計人員不願意參加培訓學習,只在考試時抄抄寫寫以應付了事。所以說,單一試卷的考核方式直接影響培訓質量。
三、會計繼續教育的層次劃分
分析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提高會計繼續教育培訓質量的關鍵環節,是在培訓中應全面實行層次劃分,具體包括:對培訓人員、培訓內容和培訓考核辦法進行層次劃分,實施從不同層面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培訓。
(-)培訓人員的層次劃分
培訓人員的層次劃分是指按會計人員職務和所在行業(或系統)的分層次。現在我國會計人員的職務分為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其中高級會計師為高級職務,會計師為中級職務,助理會計師為初級職務。會計專業職務是區分會計人員從事業務工作的技術等級。建議會計繼續教育應嚴格執行《暫行規定》中三個級次的劃分,並按照行業(或系統)組織培訓,以便理論實際,使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通過繼續教育都能有所提高,以達到會計繼續教育的實際效果。此層次的劃分是實行分層次教學論文的基本前提。
(二)培訓的層次劃分
培訓內容層次劃分包括培訓內容的橫向和縱向分層次。培訓內容的橫向分層次是指在培訓人員分層次的基礎上,結合每一層次人員的基本職責,分別運用三個層次的培訓教材,,《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中規定,高級會計師的基本職責是:負責草擬和解釋、解答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系統或在全國施行的財務會計法規、制度、辦法,組織和指導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一個系統的核算和財務工作,培訓中級以上會計人才。會計師的基本職責是:負責草擬比較重要的財務會計制度、法規、辦法,解釋、解答財務會計法規、制度中的重要,、檢查財務收支和預算執行情況,培養初級會計人才。對初級會計人員也規定了相應的基本職責。應對高級會計人員進行相關內容的全面系統培訓,不僅包括新制度的全部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新制度出台的背景及一些內容變化的和現實意義。對中級會計人員則應有選擇地進行相關內容的重點培訓,如八項資產准備等。而對初級會計人員應重點培訓發生變化後的實務處理。
❻ 繼續教育論文怎麼寫
探索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反思式專業發展模式
論文摘要: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專業化和一體化理念的必然要求,在繁忙之際,你可能顧及不上寫「倫紋」,也或許不知往哪發表,希望我們能對你順利畢業或評定職稱有所幫助!「倫紋」寫作與發表都可以在淘寶上付一半定金,寫完後,你看稿滿意則付全款,你可以放心與我們合作,保原創!包發表!請Q扣我們:一伍六零貳六五。針對當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理論脫離實踐,注重理論灌輸的「規定式」模式的不足,我們必須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式」繼續教育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強化專業知識,掌握先進教學技術,培養反思意識,促進科研發展,適應教育的變革及其新要求。
一、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一體化的客觀要求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個體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現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不斷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或者說是教師個人成為教學專業的成員並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這個過程是教師個體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來拓展其專業內涵的歷程,是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過程。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專業發展確是促進教師教育發展和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的成功策略。教師教育一體化就是在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這一總目標的前提下,實現教師教育的縱向各階段和橫向各方面辯證統一的一種教師教育理念和實踐。教師教育一體化就是要適應社會和教育的改革要求,構建一個體系完善、結構合理、內容科學的一體化教師教育模式,促使教師教育的觀念發生了嶄新的變化。過去的觀念是教師教育只指職前教育,現在它指終身教育。職前教育與在職進修已被統一,兩者的發展呈現一體化趨勢。對教師的培養和教育不是在學校的職前培養一次可以完成的,而是包括在職進修在內的,職前與職後結合的連續過程。教師只要不離開教學崗位,繼續教育就不應中斷。因此,教師教育一體化為進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職前一職後一體化培養模式更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師的在職教育和培訓是教師在職前教師教育基礎上的專業繼續教育。就目前我國教師教育現狀:(1)基本上還是一種「終結性」教育。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分別由師范大學和教育學院實施,彼此前後脫節,體制機構分離,課程體系各自為政,造成教師培養和培訓缺乏過渡性和連續性,並且由於後者的專業水平與教育水平遠遠落後於前者,致使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低水平重復問題較為突出,在實踐中運行的低效甚至失敗。(2)「技術性」教師觀和勝任為本的教師教育模式把教師看作是技術操作人員,認為教師教學行為的改善和教學效能的提高可以訴諸來自外在的理論學習和訓練,如傾心於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訓,忽視教師對自身復雜的教學過程進行批判分析和理性思考的願望、能力和責任感,消蝕教師獨特的個性和創造性,失去活力。(3)理論與實踐脫離。傳統繼續教育的目標存在著強調理論知識,特別是專業學科理論知識而忽視教學實踐能力的偏差。教師的在職研修過分偏離教師專業環境和教學實踐,過分偏重理論知識傳遞。教師在職教育的意圖沒有放在改善和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上。忽視教師個人長處和自我的知識更新上,忽視幫助教師增強專業決策、解決專業實踐問題的能力和拓寬從事專業活動的知識來源。
三、繼續教育專業發展模式—反思式
(1)繼續教育的目的:培養專業化的教師。教師必須具備特定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資格,後者包括教學所必須掌握的教育學,心理學,語言習得理論等專門知識和實踐能力。在傳統與現代交替階段和新課標和教學改革新形勢下,中小學教師也必須建立職業規范意識,必須具有國家發展戰略使命感。為了讓中小學教師對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教學的科學性、工藝性、教育性有充分的認識,對符合時代特徵的優質教學所需要的現代教育理論、理念、知識、能力和素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且同時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反省和評估,有實效地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對自己的教學中理論實踐的結合和科研狀況做較全面的自我反省和評估的機會,從而提高中小學教學效益。因此,開展有目的、有針對性、有實效的師資培養或培訓工作可以說是為實現中小學教師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又一個嶄新的平台。而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是實現專業發展的目標的重要決策。
(2)「反思式自我教育」模式:建構主義認為,概念、知識等不是通過外部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自身在與一定社會文化情境的相互作用中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處於不同情境,有著不同主觀經驗的個體對同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有著不同的意義建構和認識,因此,僅從外部傳授現成的理論或知識對學習者知識結構的發展是無濟於事的,重要的是學習者創造有利於他進行意義建構的條件,提供相關的情境、經驗和資源。這種理論使得傳統的以外部傳統教學理論和方法為特徵的規定式師資培訓模式向以研究教師自身課堂為特徵的反思式,自我教育模式轉變,反思模式不是規定或指導教師該如何做,而是通過某些特定的活動,讓教師在描述、分析和解釋自身教學行為和課堂現象的過程中形成對教學本質的認識,並據此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克服理論和實踐的脫離。
要有效開展有目的、有針對性、有實效的師資培養或培訓工作,需全面了解教師真實的教學過程、教師素質與在教學實踐第一線中自身能力培養和發展狀況,了解中小學教師的教育背景,現有的教育觀念、知識、能力和科研進修狀況。有效了解在職教師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質量觀,教學方法傾向,研究興趣傾向,研究方法傾向,在職進修情況和願望等。掌握學習者在某一時期內的變化和發展結果,教師在職階段教學與科研的進步過程和幅度,做出客觀分析,培訓機構才能夠發現教師的特殊需要和特殊需要的教師,能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及教學安排。便於培訓機構理論觀照實踐、解釋實踐和指導實踐。而按照建構主義理論,這種貫穿於實踐活動中的理論正是促進教師個人教學理念和行為准則形成和發展的最有效力,也才真正體現出繼續教育質量和效果,實現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
總之,教師教育終身化的教育理念將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進行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是備受關注的課題。當前教師的繼續教育必須以專業發展為價值取向和目標。這就要求「反思型」教師培養模式取代傳統的以傳授和訓練為特徵的「技術型」培養模式。實際上教師的專業發展乃是教師的健全人格,教師實踐性智慧的成長過程。這是一種尋求教師的「人格化」,「個性化」和「文化化」過程,只有通過教師繼續教育培養反思和研究型教師,使其教育理論轉化為自己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智慧,才能創造性地解決復雜變化的教育實踐問題,促進一線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小學繼續教育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加強中小學教師的主體參與,在培訓機構和教師主體互動下構建學習終身化的行之有效的培訓模式,促進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以適應教育的變革及其新要求。
❼ 發表論文核算的繼續教育學時如何登記
您發的訁 侖,文是走神, 類型的?什麼方向的呢?版
http://jingyan..com/article/ff42efa92122f0c19e220218.html 戳戳權戳戳。
❽ 西安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畢業論文(熱能與動力工程函授)
你的熱能與動力工程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一、編寫提綱的步驟:
(一)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型。一般書、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一翻提要就知道書的大概內容。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插進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
(二)原稿紙頁數的分配
寫好畢業論文的提要之後,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如計劃寫20頁原稿紙(每頁300字)的論文,考慮序論用1頁,本論用17頁,結論用1—2頁。本論部分再進行分配,如本論共有四項,可以第一項3—4頁,第二項用4—5頁,第三項3—4頁,第四項6—7頁。有這樣的分配,便於資料的配備和安排,寫作能更有計劃。畢業論文的長短一般規定為5000—6000字,因為過短,問題很難講透,而作為畢業論文也不宜過長,這是一般大專、本科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所決定的。
(三)編寫提綱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
二、畢業論文提綱的擬定
如何落筆擬定畢業論文提綱呢?首先要把握擬定畢業論文提綱的原則,為此要掌握如下四個方面:
(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比如有一篇論文論述企業深化改革與穩定是辯證統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業為例,說只要幹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則,與職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數職工的理解。從全局觀念分折,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里只講了企業如何改革才能穩定,沒有論述通過深化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職工收入增加,最終達到社會穩定。
❾ 陝西省繼續教育學時轉換必須用當年的論文嗎
繼續教育公司每年都會搞,參加了公司方面就算認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