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現代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

現代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

發布時間:2021-01-19 19:59:21

㈠ 教師觀是什麼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內的角色以及科學履容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

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1)現代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擴展閱讀:

《教師法》第七條對教師的基本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㈡ 淺談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 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 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2)現代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擴展閱讀

特徵

1、現代教育技術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依託,即涵蓋信息技術的教育技術手段組成的系統稱之為現代教育技術。

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信息的產生、選擇、存儲、傳輸、轉換和分配的過程,而信息技術正是指用於上述一系列過程的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微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遠距離通訊技術等方面。

把這些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使得各種媒體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大幅度增加,包括期刊、論文、專利、圖書、軟體等,50年代每10年才增加1倍,則2-3年就翻一番,人們掌握知識的半衰期在不斷縮短,人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知識和技能很快會老化,喪失其原有的價值。

因此,教與學的效率尤其顯得重要。需要說明的是,傳統的教育技術,即投影儀、幻燈機、電視機等硬體和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軟體及方法還是延用傳統的說法為宜,即電化教育技術。

2、現代教育技術更加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觀點。在教育目標的確定問題上,既要滿足社會的需求,也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需求,鼓勵學生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在教育方法的運用上和教育的形式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實現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中國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分支,一種是學院派,主要是一部分高校專門從事教育技術教學和研究的教授專家,他們大都是注重理論研究,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關注教育技術的宏觀研究,高瞻遠矚,居高臨下。

另一個是實用派,主要以閆平教老師為代表,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幾乎不涉及理論,只講教學中的實戰技巧和軟體應用,應用中講究簡單中的靈活高效。我們通常把這派稱為「現代教育實用技術」。

㈢ 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的行為引領意義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您好,湖南天星教育為您解答

教師的魅力包括:

一、「愛」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具體體現。

「愛」是高尚師德的核心本質,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的具體體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一個「愛」字,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善良和慈愛,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個學生。正如現代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說的:「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有人說,教師對學生的愛比父愛更廣博,比母愛更細膩,比情愛更無私。我更認為是一種「理智愛」。我對所有的學生堅持做到「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能力和感情,從來不用粗俗的言語責罵學生,甚至把按時上課也看作是尊重學生的行為之一。愛的體現形式有多種:

1、對於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嚴格要求。特別是學生幹部,尤其是學生會主席楊勇,嚴格要求能夠促進他們更快成長。如今他們都在各自的高校取得了新的成就,而對這份「嚴格」至今心存感謝。

2、對於生活有困難的學生,我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關心,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把精力盡可能多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3、對於犯錯誤受處分的學生,我堅持以理服人,使學生真正認識錯誤並加以改正。我注意防止他們自暴自棄,以發現其閃光點,鼓勵他們站起來。高二時,我所帶的班分進一名叫劉逆的學生,從其他老師的嘴裡我了解到他學習一般,但卻因為表現差受到學校的處分而小有名氣。經常曠課遲到、上課睡覺、甚至老師正在講課,他卻從後門溜出了教室。與他接觸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他愛好廣泛,會彈奏幾種樂器,口才也不錯,曾經是「小白帆藝術團」的少年演員,身上積聚著非常大的「負能量」。通過引導,讓他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在校藝術節文藝會演中大出風頭,從中使他看到自身的價值,體會到成功後的愉悅,一種得到人們認可與肯定所帶來的愉悅。

4、青年學生信息量大,創新意識強,敢於提意見和建議。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我經常鼓勵學生超越老師,這是一個老師應有的胸懷。要相信學生具有主動構建、自主成長的潛力和能力,相信學生人人有志,人人有智。

一個心裡有「愛」的教師,會源源不斷地把「愛」浸透在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而這份「愛」的源泉,卻來自教師健全的人格。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其深層次的核心內容就是「愛」,有「愛」才可能有「一切」。

二、「學」是教師人格魅力的源泉。

教師人格魅力的實現,體現教師的才情和教書育人的效果之中。而教師的才情,來自於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

在傳統的知識傳遞結構中,教師處於核心的地位,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沖破舊觀念的束縛,樹立全新的現代教育教學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思想性格各異的、主體的人。我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認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他們存在的巨大潛能,要盡最大的努力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釋放和淋漓盡致的發揮。我們教師要努力學習教育科學理論,積極營造素質教育氛圍,並其傳統的「填滿容器」的教育教學觀,樹立現代教育教學觀,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超越自我,敢於創新。

教師擴充知識面、開闊視野、拓展思路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教育水平和增強教學教育效果。

教師的工作就像伸縮性極大的橡皮筋,有些人比較「悠閑自在」,有些人卻「沒完沒了」。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是教師。而今,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要讓教師主宰課程,即教師不僅要是專業課程的實施者,還要是專業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教師的經驗仍然重要,但不再是復述書本知識經驗,而是建立在學科教育理論和專業學識基礎上因思想而獲得的經驗。為此,教師要會走終身學習的路子,成為學習型的教師。教師做學問、搞研究,不是奢望,而是現實。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學問和研究,創新教育更需要學問和研究。指導學生的發展需要學問和研究,促進教師的自身成長也需要學問和研究。沒有學問,無從指導學生和提升自我;沒有研究,無從產生自主的認識。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教師最突出的特徵是會學習,學習已變成了他們的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一種終身享用的福利。這種學習性質是內隱的、內在的;目的是非功利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學習的過程富有參與性、自願性;目標是自定的;動力來源於個體的需求;價值在於滿足興趣愛好;觀點在於自我提升的需求。

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體現師德的重要性之一,就是榜樣作用。教師不應該靠權威與大道理來施加影響力,而要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用啟發的方式,身體力行地做好垂範。所以我一直以為教師的品德遠比他的業務重要的多。愛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是教育的根本。而教師的人格魅力使這種根本的體現。

㈣ 淺談現代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說:「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段話對教師的性質、教師的任務、教師的思想品德等做了全面而准確的概括。時間已經進入了21世紀,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也進入了新的階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目標,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新課標的實施,等等,都給我們現代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提高和完善我們自身的素質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加強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遵守《教師法》,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做一個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的教師。我們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人,應該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水平,有開闊的胸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盡管現在的教育存在著腐敗現象,有不正當的競爭,但是,那隻是支流,是變態,而非主流,非常態。我們應該看到,真正經得起考驗,為人民,為學生喜愛的教師,仍然是陶行之那樣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師,更何況我們是人民的教師,現在黨和國家不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給予了我們教師以較高的地位。我們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受到了人們的尊重,雖然經濟上我們不是太富有,但是我們的生活待遇有了較高的提高。我們一般不會為生活而操勞奔波,那麼,我們就應該把我們的聰明才智奉獻給我們熱愛的教育事業。
第二,應該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學無止境。「學不可以已」。我們的教學對象,社會形勢,經濟,科技,政治,文化,軍事,等等,都在新的形式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滿足於原有的專業知識和水平;而應該適應形勢的變化,不斷補充新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新的形勢所淘汰,才能在新形勢下立於不敗之地,也才能夠在工作中有創新,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為國家社會服務,做出自己的更大的貢獻。
第三,轉變教育觀念,立足於學生,立足於社會,立足於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傳統的教育有無數的經驗,有許多可取之處。像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行統一,啟發教學,等等。對於傳統教育中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我們當然要繼承。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們不論是在課程設置上也好,還是在教育目標上也好,還是在教學方法和設施上也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世界的發展,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又要培養高素質的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們應該放開眼界,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上下工夫。即便是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加班人,我們也應該培養其創新精神,讓我們培養的人才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讓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在世界上立於不敗之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永遠的痛——十三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落後,諾貝爾獎的難以獲得,原因在哪裡?這固然有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等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也與我們的教育體制、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等等有密切的關系。我們為什麼不在教育觀念上來轉變自己,從而給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自我創造和發展的條件,讓他們來去我們的民族爭光呢?
第四,培養我們的良好的心理素質。由於受到種種條件的制約,應該說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教學評價、政治待遇等等還不是盡如人意的,這樣也造成了教師的眼界的狹窄,心理的封閉,利益的沖突等等。但是,綜觀建國後有成就的教師,絕大多數都是心理素質高,眼界開闊,理論和專業修養都很高的教師。像魏書生、錢夢龍、於漪、寧鴻彬等等。我們應該在良好的自我意識、協調的人際關系、良好的社會適應性、鮮明的性別角色化、情緒的積極穩定化、完整的人格結構化等方面不斷努力,讓自己成為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師。不為了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要開闊胸襟,放眼於祖國的未來和個人事業的成功。這樣,才可能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培養出心理健全的學生來。
第五,不斷學習和研究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用以知道我們的教育教學。盡管我們處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教育教學的甘苦自知,但是,我們也往往會因為「身在山中」而「不知山」。我們要想取得教育教學的更大的成功,就應該「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㈤ 7.在現代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教育性知識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者歷來存有分歧。有的認為研究「教育現象」,有的認為研究「教育事實」,有的認為研究「教育問題」,有的認為研究「教育規律」,有的認為研究上述幾者中的兩項、三項或四項,還有的則相對籠統地認為研究「教育」或「人」。
一般認為,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從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
教育現象是存在於教育活動中的事件和過程,指教育在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思潮、觀念、條件、要求等。違反教育初衷,走向教育目的的相反方向,則出現反教育現象。
教育問題是指反映到人們大腦中的、需要探明和解決的教育實際矛盾和理論疑難。教育問題的類型一般有常識問題與未決問題、表象問題與實質問題、大問題和小問題。教育問題的提出標志著教育學的萌芽;教育問題的發展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問題的轉換表明教育學研究傳統和範式的變革;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及其派別。教育學研究應樹立問題意識,並善於研究其真實問題,防止虛假問題的出現。
教育規律是教育活動內在的本質的和必然的聯系,包括教育內部諸要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具有本質性的聯系,以及教育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教育學既不同於教育方針政策,也不同於教育經驗匯編。
教育學在本質上體現的是人們對教育的科學認識,即人們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確定的教育問題進行專門的分析研究,並通過規范的語言文字清晰表達的教育認識。教育學屬於社會科學的一個門類,並擁有自身的獨特性,不能簡單地套用自然科學的眼光來審視、以自然科學的範式來規范、拿自然科學的標准來評判。
(二)教育學的研究任務
教育學的研究任務就是通過研究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揭示教育的基本規律,闡明教育的諸多問題,建立教育學的理論體系。
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概念是一門學科的基本元素,教育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從紛繁復雜的教育事實中抽象、提取和加工出教育活動中那些質的規定性,從而形成教育學科的若干基本概念。
揭示教育的基本規律。規律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和必然的聯系,教育學的研究任務之一,就是通過研究教育活動和教育事業,揭示教育存在的客觀規律,認識教育科學的發展規律。
闡明教育的諸多問題。問題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圍繞問題進行的。教育科學研究的任務之一,就是闡明教育的諸多問題,換言之就是探詢和發現教育問題、分析和解釋教育問題,應答和解決教育問題。

㈥ 現代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現代教師應具備的十大基本素質
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態度。
首先要有強健的體魄,這是所有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擔負起繁重、艱巨的工作,並按時完成任務。教師特定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特點,要求教師的身體素質要全面發展。而重點應體現在耐力較強、反應敏捷、精力充沛、耳聰目明、聲音洪亮等方面。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用生命去感動生命、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第三要有良好的個性特徵。教師的個性不僅影響學生知識的學習、智能的發揮,而且影響他們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任何一位教師,都會在教學中有意無意地揮灑著自身個性。教師良好的個性特徵、人格魅力會如春風化雨,在教育活動中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忠於教育,正確的價值取向。
在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的課堂上,教師所傳授和表達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學識。而且代表著社會和國家對未成年人進行品德、人格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的引導。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養,以國家所提倡的、適應社會需求的、體現先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價值取向為執教的根本。
三、育人為本,良好的職業操守。
「育人為本」是黨和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辦學宗旨。胡錦濤總書記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教書是教師的職責,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就是說「育人」是我們教師的根本職責所在。
在教育中,要做到德育與智育的統一、教學能力與育人能力的統一、學高與身正的統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這就是教師的職業操守。
四、學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
品德內在,言行外顯。個體品德的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言語和行動的優與劣來體現。「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位優秀的教師要有端莊的容貌、整潔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文明的談吐、優雅的風度、振奮的精神、嚴肅活潑的工作作風。
五、一專多能,多元的知識結構。
學科教育的整體化是21世紀教學工作的發展趨勢。教師必須具備能夠適應現代教育對本學科教學所要求的專業知識。要有從事教師職業所規定的合格的學歷和文憑。
但是,作為現代教師,只掌握單一學科的知識還遠遠不夠.還要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要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理念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功能。
六、精通業務,嫻熟的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體現在教學的細節上。處理教材是藝術.設計教學是藝術,提問是藝術。啟發誘導是藝術,與學生交流是藝術……在這里,教學藝術是能達到最佳教育教學效果的各種知識、手段、方法的總和。教師只有準確、熟練、靈活地運用一切教學手段.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魅力.達到教學的最佳境界。
七、學以致用,較強的工作能力。
教師的丁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教學能力;2.表達能力;教師豐富的思想、廣博的學識、生動的內心世界都是通過准確、形象的語言傳達給學生的。學生的情感世界是敏感的、向善的、愛美的,他們往往在老師優美動聽的語言中受到感動。得到美的享受.從而開始了對老師的悅納。3.交往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5.適應環境的能力。
八、廣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養。
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素養.才能成為學生思想的引導者。用自己的學識、人格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九、與時俱進.先進的教育觀念。
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如現代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評價觀等。特別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觀念,應認識到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要相信學生的潛力和發展潛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應認識到學生是有血有肉充滿情感的人。教育活動要以尊重學生為基礎,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著力挖掘學生潛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進行有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活動。
十、積極進取,執著的創新精神。
要成為一個創新型的教師需要一個過程,要有知識、技能與經驗的深厚積累:要有深刻的見解,要有無私無畏的勇氣;要有獨立的品格.不迷信權威,不屈從傳統,看準了就一「創」到底;要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要有敢於承擔責任的精神與氣魄;要有價值理想,雖未必能至,心嚮往之!
決定教育工作優劣的是教師的素質。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歸根結底是對教師的要求。那麼,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只有不斷的提高個人素養,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蒸蒸日上,祖國才會擁有希望。

㈦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有哪些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現代教學觀:
教學觀支配著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決定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採取的態度和方法。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化是現代教學觀。現代教學觀要求使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著眼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即著眼於培養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一、教學以及教學觀的含義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實踐活動。
教學觀就是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或對教學的主張,具體地說,就是教師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對象等基本問題的認識。教師從這一認識出發,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程,並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對教育對象所採取的態度。因此,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不同的教學行為必然導致不同的教學效果。
二、現代教學觀基本主張
1、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教學的基本價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務都決定了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全面育人。
在教學過程中以誘發學生的「主動性」為出發點,滲透「教育性」,著眼「創造性」,貫穿「實踐性」。從而達到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中受到教育,發展能力等教學的根本目的。

2、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
(1)在教育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應正確認識:1.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2.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3.學生是具有能動性、充滿活力的人。
(2)創建全新的教學方法。
從四方面轉變:1.從注重學生的外在變化轉向注重學生的內外變化。2.從強調學習的結果轉向強調學習的過程。3.從單純的教師教轉向師生共同活動。4從封閉的教學組織形式轉向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
3、從「教學生學」轉向「教學生自己學」。
現代教師觀
教師觀是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教師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
一、關於教師
教師定義廣義:凡是增進他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稱作老師。
狹義:指學校教育活到中的教師。
1、教師的作用
(1)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傳遞和傳播人類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起著橋梁作用。2.培養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
(2)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第一,教師是代表社會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師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相輔相成。教育的過程的客觀規律是:教師主導作用的正確的、完全的實現。其結果必然是學生主動性的充分發揮。
2、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
教師既然在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社會地位自然應該是崇高的。在我國,一直存在著尊師的優良傳統。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教師必將成為讓人羨慕和受人尊敬的職業。
二、現代教師觀念的基本內容
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形成的對相關教育現象、特別是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所教學生的主體性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
1、現代教師的使命
(1)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2)擔起「重塑中國人」的重擔,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民族素質。
(3)勇於創新,並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學風格。
2、現代教師的勞動特點:
復雜性、示範性、創造性、長期性、前瞻性
3、現代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正確的教育觀念
(2)良好的職業形象
(3)多元的知識結構
(4)多向的教育交往
(5)完善的能力結構
(6)健康的心理素質
4、現代教師應具有的專業精神
(1)敬業樂業精神
(2)勤學進取精神
(3)開拓創新精神
(4)無私奉獻精神
(5)負責、參考精神
現在學生觀
學生觀即人們對學生的基本認識和根本態度,是直接影響教育活動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是具有生命意義的人
2、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
(1)學生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4)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

㈧ 在現代教育中教師應掌握哪些技能

1、更多地注意探討那些與現代科學技術有關的課題;
2、充分利用眾多的現代科技成果,作為版傳播教育信息的媒權體,為教育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
3、吸收科學和系統思維方法,使教育技術更有時代特色,更科學化,系統化。
現代教育理論反映了當代教育的基本思想,它是社會發展對教育需求的集中體現,沒有現代教育理論作指導的教學,很難按信息社會的要求來培養學生,教學的大方向是盲目的,只有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設計各種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優化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教育實現現代化。

閱讀全文

與現代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